播下一颗种子
2019-12-16钱张帆
钱张帆
在广大民众尚未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自觉了解和深入认识的现状之下,传播普及可以视为传承的前站。通过传播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泛走入民众视野,是营造良好传承社会环境的重要一步,而年轻人群,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群体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接纳和喜爱在其间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这样的理念,上海市自2007年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三级名录体系基本形成之后,政府职能部门、项目保护单位以及相关的社区街道就开展了各种针对青少年的普及教育活动。而本文讨论的主要是上海近年来非遗在学校中进行普及教育的基本情况。
上海市文教结合工作三年行动计划
学校教育是指在学校中实施的教育,也是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方面,青少年时期是文化启蒙、人格养成、世界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另一方面,学校有着系统全面传授传统文化的最佳条件:任何形式的社会宣传都不可能送达所有人,唯有通过一代代的学校教育,才能达及每一个公民,形成全社会、全民族的文化认同。
2013年,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财政局,共同印发了《上海市文教结合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指出要坚持“创新思路、打破围墙、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工作思路,密切协同、深度合作,以培养和引进优秀文化人才、提升各级各类在校学生文化素养为核心,积极推动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努力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并明确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上的任务,是要积极探索职业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相结合,加强对青少年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教育和传播。具体措施包括: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组织“非遗”传承人和民俗专家进校园为学生讲授相关课程;开设“非遗”保护相关课程;在校园重点推广海派旗袍、古琴艺术、上海连环画等若干非遗项目;开展“上海学子非遗展馆行”,引导和支持青年学生参观本市“非遗”主題展馆。同时,由于“非遗”内容涵盖广泛,三年行动计划中提及的“开展系列文化艺术进校园活动”“开展区域语言文化展示传播活动”“深入推进学生校外教育工作”等工作,实际也与“非遗”教育工作有所交叉。“2016-2019的三年行动计划”在前面一个三年行动计划的基础上,文教事业由“结合”向“融合”,其措施和目标也不再将“非遗”单列,而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进行了整体布局和推进。6年多来,在上海市文教结合办公室的牵头推动下,非遗的学校教育可谓成效显著。
根据2017年,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开展的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优秀实践案例征集工作中所收集的情况看。近十年来,非遗的学校教育包括:在大中小校园内开设非遗课程、举办讲座,建立非遗传习基地,成立高校非遗研究机构、校园非遗工作室或社团,举办非遗相关校园竞赛等等。其中影响面最大的是面向中小学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习工作的开展。
校园非遗传习基地的逐步建立
截止到今年(2019年),全市已评选了五批共93所“非遗”进校园优秀传习基地学校,同时发挥“一个基地带动十所学校”的机制,带动全市超过700所学校传习“非遗”项目。这些学校遍布16个区,全市近50%的中小学由此接触和传习了“非遗”项目。
这些学校有的挖掘上海文化共性的非遗资源,例如上海市洛川学校(普陀区)、上海市新泾中学(长宁区)以沪剧为特色,上海市惠民中学(杨浦区)以独角戏、滑稽戏为特色,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长宁区)以昆曲为特色,普陀区回民小学以京剧为特色,徐汇区教育学院附属实验小学、上海市徐汇中学、上海市陆行中学南校(浦东新区)以江南丝竹为特色,上海市宝山区大华第二小学、上海市兴业中学(黄浦区)以剪纸为特色,还有像武术、刺绣、书法、评弹等非遗项目也纷纷进入了学校课堂。以杨浦区惠民中学为例。惠民中学将上海传统文化独角戏、滑稽戏引入课程建设。开发了《南向北调话曲艺》和《学说上海闲话》教材、上海市沪语网络共享课程《大家一起来讲上海话》,建设了现代多媒体的独角戏、滑稽戏传习教室,建造了沪语文化教育创新实验室、沪语文化长廊,学生演出代表作品《三毛学生意》《洗脚》等广受好评,并成为了上海曲艺文化深入教育传承的基地。
而更多的学校选择了各自所在区内的特色非遗项目,例如:上海市石笋中学引进了所在浦东新区的国家级项目锣鼓书、上海市嘉定区徐行小学引进了徐行草编项目、金山区廊下小学引进打莲湘、上海市三新学校(松江区)引进顾绣……相比于普遍性的非遗资源,乡土特色的非遗与当地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去不远,更容易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非常有利于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环境,师资、原材料等相关教学资源的获得也更为便利。比如嘉定区的徐行小学将当地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徐行草编与学校课程相结合,并在地域文化校本课程和传统特色校本课程开发方面作了有效的探索,出版了《地域文化—黄草编织艺术史料》《徐行草编我传承》等校本教材。校内还成立了草编博物馆、草编DIY工作室、草编实践坊,组织“草编之旅—指尖捻出梦想”的社会实践活动等。
这些学校的做法也反映了校园非遗传习基地的普遍举措,即六进机制:“进教材、进课堂、进网络、进队伍、进评价”。这种教育经验通过“以一带十”的机制传播,再结合每年举办“上海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月系列活动暨‘我是非遗传习人评选”品牌活动,无疑极大地促进了学校常态化非遗教育的开展,也使学生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可和喜爱日渐升温。园南中学《黄道婆棉纺文化的传承—“非遗进校园”校本实践》和复旦附中《做中华传统文化优秀基因的现代传译者》还入选了2017年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
非遗进高校
与中小学“六进”机制不同,除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校、上海戏曲学校等培养专门传承人的学校外,面向高等院校的非遗教育主要通过政府提供资源菜单,高校按需选择的形式,将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资源送进校园。
2014年度,在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现为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和市教育委员会的联合指导下,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经过精心设计和策划,初步推出了“高山流水—源远流长的古琴艺术”“衣冠王国—多姿多彩的服饰文化”“粉墨登场—魅力无穷的传统戏剧”“笔香墨韵—绵延不断的人文情怀”四个资源包,每个资源包都包含一个关于项目的讲座+一场表演或一个展示的方式,陆续在本市高校进行巡回展示。之后,又推出“海派剪纸—玲珑剔透见匠心”“海派面塑—指尖上的舞蹈”“易筋经导引法—从古法走向现代”“触手成春—化腐朽为神奇的古陶瓷修复技艺”“君子雅
玩—风雅精妙的嘉定竹刻”“中国印刷史的‘活化
石—朵云轩木版水印技艺”等十多个资源包。目前已有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商学院、上海电力学院、上海外经贸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上海海事大学等20多家高校参加了活动,许多高校都是多次要求资源包进入学校,受到了学校师生们的欢迎。
另外,自2015年文化部、教育部启动“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试点”(下称“传承人研培计划”)以来,上海的各大院校积极举手、踊跃参与。在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院校名单中,上海市共有8所院校入选,分别为上海大学、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同济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和复旦大学,院校数量名列前茅。除了完成研培计划外,仅在2018年,上海大学、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同济大学、东华大学就参与了针对云南楚雄、贵州遵义的一系列精准扶贫调研工作。上海大学还成功承办文化和旅游部研培计划暑期师资交流活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专注于扶持和支持非遗品牌发展,形成“非遗品牌研修 + 顾问式孵化”的研培特色;东华大学的优秀研培成果让中国刺绣与时尚设计一起走上国际T台,引起国际时尚的关注和好评。上海大学、东华大学累计设立了3个传统工艺工作站。从中可以看出,虽然“传承人研培计划”的本意是提高非遗传承人群的当代实践水平和传承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非遗传承人也相应地反哺了高校,引发了高校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和研究。
对于非遗进校园的一些思考
诚然,非遗进校园的一系列工作为非遗扎根校园,广泛向青年学子宣传普及非遗知识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其成效和经验已无需赘言。但其中的弱点和不足也不能回避,现阶段比较明显的有两个问题:
1.活动不均质
尽管现在非遗在校园内的传播已十分广泛,但尚未覆盖所有的学校,即便是已经开展相关教育的学校,由于学校的重视程度以及人力、物力、财力的条件制约,所开展活动的频次、规模也大相径庭。更加重要的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众多,项目广泛,内容丰富,仅上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就有251项,其中包括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传统游艺、杂技与竞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十大类别。相比之下,进入校园的多是一些易于教授,接受门槛较低的美术、技艺和民歌、舞蹈、戏剧曲艺表演类项目,而且一个学校又往往只能引入一个或几个特色非遗项目,能被学校教育普及宣传到的项目比例其实非常少。特别对于高校而言,其在非遗保护理论研究、创新实践方面的力量还没有被广泛激发。
2.认知不完整
目前非遗进校园的基本形式是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很多学校会将当地的非遗传承人请到校园向学生展示、教授相关技艺,这些方式当然很迎合青少年学生的喜好。但随之而来也有两个问题,一是学生容易被形式多样的非遗项目实物与表演所吸引,但对其他内涵知之甚少,所形成的认知并不完整;二是由于教学侧重于实际操作,学校只能要求具有手工技艺的传承人亲自到校传授,但传承人师资无法适应高频次的开课要求,且学生所需要耗费的时间较多,容易由于各学段学习要求变化等原因形成断层。
其实这两个问题合起来就是:如何在有限的教育资源下,让更多的非遗项目更完整地进入学校教育。这就需要对现有“进”的方式进行调整。
首先,要明确非遗教育在当下非遗发展中的主体目标,仍应是以学校教育为核心,引领全社会的文化认同,而不是着力在某一项传承人的培养上。非遗传承人的培养需要一个漫长的教学和实践过程。目前,除了一些艺术院校和工艺技术专门学校可以承担培养专业精的非遗传承人外,其他的学校,即便是高等院校,也并不具备培养非遗项目的传承人的能力,谈让学生成为传承人尚为时过早,不可操之过急。
其次,除了技艺展示、展演和动手操作外,增加非遗知识内容的传授。在既往的普及成果上,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初步的认识,下阶段,不应再以新奇、讨巧为卖点,吸引学生的短暂兴趣,而应增加知识内容的传授,避免其对非遗内涵的理解产生偏差。操作上,建议从市级层面,规划编制非遗的通识教材,并与学校现有课程结合进行传授。例如在美术课上,可以解析金山农民画的构图、色彩应用;在音乐课上可以对江南丝竹进行赏析;历史课上可以讲授乌泥泾棉纺织技艺的历史贡献,等等。这样的普及方式也能充分发挥课程老师的强项,更利于知识的传授和接受。
第三,对于单个非遗项目而言,在传承人难以长时间投身学校教学,或项目本身无法实际操作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变实际操作为欣賞和使用课程。例如在篾竹编织课上,如果让传承人带领学生们做出一个篾竹的果盘,所需要的时间长、材料多、能参加的学生也相对较少,但如果从使用的角度告诉学生一个篾器在生活中可以用来干什么,怎么样来鉴赏它的工艺,在使用时应该怎么保养等,这些知识传授就具有了更高的普及效率,同时将非遗知识与生活应用场景的结合,立足于使学生成为一个欣赏者、认同者或使用者,这对于营造好的非遗传承环境同样是非常必要的。这样的授课也不局限在技艺类,可以适用于各类非遗项目。
第四,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近年来,上海市为了记录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了很多的工作,比如在社区建设传承点、组织展会、拍摄专题片、编撰项目丛书、传承人口述历史记录等,这些成果都可以通过文化和教育部门的局际交流,作为教育资源引入学校。特别是一些影视成果,可以被列入学生的观影推荐目录,向各校推荐;上海本地的很多民俗节庆是集中展现上海传统艺术的文化空间,例如宝山区的罗店划龙船(端午节)、黄浦区的豫园灯会(元宵节)、浦东新区的圣堂庙会……都可以作为校外活动资源;此外,高校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术环境,可以让非遗进入更大更广阔的知识系统,被观照、被融合、再生成、再发展,从而开拓它们无限多样的可能性,可以更好地推动理论与实践、现代与传统的深度融合。文化部门还可以更广泛地联合高校科研力量,对项目的分类保护、资料收集、创新利用等课题进行调研。
当然,从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校,专业技术学校,各层次、类别、行业的非遗教育有各自的不同特点,在普及教育这个前提下,可以有更多的工作形式和方式,在此仅为抛砖引玉。
任重道远的非遗教育之路
非遗普及教育开展与提高,需要跨部门、跨机构的合作,需要跨学科的交叉融合,更需要全社会的认同和支持。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我们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青少年人群中的普遍认知,就是为了在青少年心中种下一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通过了解非遗,增加一种根基性的文化积淀,然后自主地进行文化探索,从而形成更深的文化自省,让非遗保护不再是政策强制性的产物,而是全民的自觉行动,最终实现保护主体的普及。就像吹散一株蒲公英,种子飘向社会的各个角落,到处便都长满了蒲公英。
作者 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