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莲和她的“上海三部曲”
2019-12-16谈洁
谈洁
“上海三部曲”深刻浓郁地表现出彭小莲导演对家乡上海一往情深,她创作的一系列以上海为题材背景的电影作品,承袭了上海电影的海派文脉与现实传统,并将家族史融入电影书写,通过现实描写和个体记忆的融合还原社会心灵史,传达了导演对于现实生活和历史记忆的重新审视与反思。
上海女导演彭小莲(1953—2019)是中国第五代导演中唯一一位始终坚持以上海为对象进行创作的导演。她的独特性在于既受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早期中国电影上海传统的浸润,又曾留学美国受到世界现代主义人文思潮的影响;她在老一辈海上电影人的精神引领下,承袭了上海电影的海派文脉与现实传统,成为新一代上海导演的代表人物,发出了自己刚柔并济又富有深情的女性独唱,她最具代表性的电影作品非“上海三部曲”莫属。
“上海三部曲”之“前奏”
彭小莲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上海电影制片厂工作,相较于其他被分配到广西、福建等地的同学们,她进入电影这个行业并成为一名导演,起步无疑是顺利的。上海电影制片厂是一座具有悠久电影历史与传统的老牌国营电影厂,也曾是彭小莲的母亲(上海电影制片厂译制员)工作单位,上世纪80年代的上海电影制片厂可以说占据了中国电影的半壁江山,以谢晋导演为代表的第三代导演也正值创作旺盛期,彭小莲在这样的环境里耳濡目染并迅速成长起来,初出茅庐的彭小莲三年后终于迎来自己第一次执导电影的机会。因当时的上影厂除了在一般故事片上持续发力外,还兼顾不同观众群体的观影需求,开拍爱情片、农村片、动画片、儿童片、武打片等不同类型、题材和样式的电影,彭小莲的处女作《我和我的同学们》(1986)就是一部题材明确的少年故事片,讲述了一群上海光明中学高一(4)班的高中生,围绕着布兰当选体育委员,克服困难团结同学,组织班级篮球队员参加校篮球比赛最终获得冠军的故事,此片获得了第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儿童片奖。
1989年彭小莲赴美求学,1996年彭小莲从纽约学成回国。上海已经不再是她记忆中的上海,用她的话说,上海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到处弥漫着陌生的气息,她感觉到莫名其妙的心慌,迷失在她自己的城市,她的故乡。1因为此时整个中国社会和中国电影的文化氛围都发生了巨变,娱乐片、商业片大潮来袭,上海电影制片厂作为国营老厂也面临着市场化转型经历蜕变,出走美国七年的彭小莲完全错过了第五代导演创作黄金期,她甚至觉得自己“落伍”了,她从纽约回来,一点一点从那里走回到自己的土地上来。这里却在一点一点往那里靠近。2回国后的彭小莲除继续从事导演工作外,也开始担任独立电影制片人,但从此,她的电影创作基本都没有离开过上海,正如《上海纪事》(1998)开篇第一个镜头上海外滩、陆家嘴夜景航拍,主角从飞机上俯瞰灯火璀璨的东方明珠说出全片的第一句台词(人物独白),“这已不再是我记忆中的上海了,它变化得那么快,可我依然想在这里寻找我曾经生活过的轨迹”,这完全来自导演内心的真实感受,她开始把找回上海曾经的历史与记忆当作自己的使命,“有时候我觉得这也是我绵绵久远的苦役,迷失在这条路上”3,上海历史题材与现实主义的挖掘成为彭小莲自觉的艺术追求。
虽然《上海纪事》(1998)没有被纳入到“上海组曲”的序列里面,但无疑是彭小莲最重要的电影作品之一,可以说是“上海三部曲”的完美序曲。这部为纪念上海解放50周年所拍摄的献礼片,通过三个主要人物独立新闻记者郭绍白(美籍华人)、郭的未婚妻李惠蓉(经营家族丝厂,协助中共从事资本家策反工作)和郭的老同学陈济侃(代表国民党反动势力),勾勒出1948年上海解放前夕国民党蒋经国整顿上海金融市场发行“金圆券”打老虎不利,到共产党和平解放上海,接管并稳定金融市场遏制通货膨胀安定民生这一段政权更替、社会从动荡到平稳的重要历史转折过程,再现了上海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历史性一页。导演抓取了解放军夜宿上海街头,陈毅市长检阅部队,上海证券市场金融风波等关键性历史时刻,郭绍白表哥一家在导演非常注重生活细节的处理下也成为上海普通市民的一个缩影。这部影片的题材和内容—上海这座城市的历史正是归国后的彭小莲所要探寻的,影片主要叙述者郭绍白以亲身经历写出真实新闻报道为信念,其作为历史的目击者和见证人也与创作者追求真实客观的创作立场相吻合。显然,彭小莲导演对袁泉饰演的李惠蓉一角注入了更为充沛的情感,李惠蓉的身上有着彭小莲父母亲一代革命先行者的影子,那个时代虽然战火纷飞动荡不安,但那个时代里的人有着坚定的信念,美好的理想和可贵的品质,在苦难下奋斗,在时代中选择,这正是彭小莲所想要了解的“过去”(历史/记忆)和“家”(上海/故乡)的情感落脚点。上海和平解放这一重大历史题材在彭小莲导演的处理下,历史氛围厚重,节奏流畅自然,情感委婉动人,历史洪流中不同人物的命运和追求使影片有史诗般的气质又兼具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电影现实主义的韵味。
“上海三部曲”:对家乡上海的深情
以“上海三部曲”—《假装没感觉》(2002)、《美丽上海》(2004)、《上海伦巴》(2006)为代表,人到中年的彭小莲进入到电影创作的艺术成熟期,她最熟悉的时代、家庭命题,她最擅长的细腻、抒情风格,加上自传的投射,这是她最有成就的时期。彭小莲对上海一往情深,她原计划以房子为特征拍摄“上海三部曲”,《假装没感觉》讲的是石库门中的故事;《美丽上海》讲的是花园洋房中的故事;第三部讲的是发生在高级公寓里的故事(住在里面的知识分子干部当年去延安,现在他们的儿女则是要走向世界)。然而第三部“高级公寓”并没有依计划拍摄,而是拍了描写赵丹与黄宗英爱情的《上海伦巴》。在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给彭小莲的悼词中这样评价彭小莲关于故乡上海的一系列创作:彭小莲执导的《上海纪事》《美丽上海》《上海伦巴》一系列上海味道浓郁的故事片,把老上海的左翼,带理想主义的,很美好的艺术家的东西,都一一复原了出来,那些从她电影里走出来的人物,被赋予了让人痛彻的情感与传奇生命。
2000年彭小莲无意间看到《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中学生徐敏霞获一等奖的作文《站在十几岁的尾巴上》深深触动了她,于是将其改编拍摄成电影《假装没感觉》。彭小莲说,“我似乎看见了一扇窗口,一个压抑的家庭,一个女孩子的难以表达清楚的困惑。顺着她的情感的变化,我渐渐看见了跟我们这代人不同的东西。选择拍它的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这篇作文给我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电影元素,就是它的行为线。在她们不断地搬家、尋找房子的过程中,我看见了一对感情上没有归宿、没有安全感的母女。”4这何尝不是彭小莲少年时期的真实写照。在彭小莲三岁时因父亲彭柏山卷入一场政治风波,家庭遭遇变故,并在随之接踵而至的一连串政治运动中饱受冲击,失去父亲庇护的彭小莲随母亲几次被逐,搬家后的居住条件越搬越差,在彭小莲的成长岁月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房子永远牵扯着上海人最敏感脆弱的一根神经,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一个普通人(家庭)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关系,是反映人的生存状态最基本的指标之一。《假装没感觉》中吕丽萍扮演母亲在遭遇丈夫出轨离婚后带着女儿回到娘家却不受欢迎,为了给女儿稳定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母亲忍气吞声寄人篱下,可不论是失败的再婚还是妥协的复婚似乎都在印证着电影中刻薄前夫的那句话“你不就是混张床睡嘛”。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现代都市女性同时拥有体面的教师职业却在文明进步的上海无立锥之地,基本居住空间需求的难以满足从根本上带来对女性独立的人格尊严的严重挑战,彭导选取的这一特殊视角像手术刀一样精准地解剖了社会肌理露出有血有肉的部分,传递出强烈的人文关怀,引发观众共鸣。现代都市女性坎坷的感情遭遇和窘迫的生存状态,是需要对爱情、婚姻和生活持有不同态度的祖孙三代女性所要共同面对的困境。而片中外婆的“冷漠”与“护犊”,母女间的误解与冲突,特别是母亲偷看女儿日记这个曾经真实发生在彭小莲身上的事件,最后都在了解为对方牺牲的立场上和平化解,不啻为一次典型的中国式家庭伦理的集中体现。
到了创作“上海三部曲”第二部时,彭小莲彻底抛开借来的故事外壳,直抒胸臆,自己担纲编剧将家族真实的生活拍成电影。《美丽上海》看似描写了一个住在花园洋房的家庭所发生的日常琐事,但凡是读过彭小莲写的回忆文章的人,或是了解彭小莲一家曾走过的旅途,就会明白影片中关节疼痛久病缠身的母亲和四个有着完全不同的生活道路的子女就是彭小莲的母亲和兄弟姐妹。大哥很早就被送到西北已经有了第三代至今仍难回沪;二姐曾到贵州农村插队虽回到上海但不幸的婚姻给她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处在叛逆期的女儿又不断挑战着她懦弱的性格;三弟从事律师的职业收入颇丰习惯了金钱思维因而常常不经意间伤害自己亲近的人,金钱并没有给他帶来家庭的和谐幸福;小妹(其中投射了彭小莲自己的影子)去了美国,西方化的思维和行动方式并不能帮助她解决现实家庭中遇到的问题,心底仍有解不开的情结。母亲的去世,房产的分配,四兄妹的争执貌似把这个家族推向分崩离析的边缘,然而这个家族过往的历史和彼此间的血脉亲情又把家族里的每个人根深蒂固地维系在一起。虽然这部电影不是纪录片而是一部剧情片,但大量非虚构的情节带来生活真实的质感,这是半个多世纪的岁月在一个家庭身上留下的创伤与印记,折射出一个特殊时代里无数中国家庭的缩影。
《美丽上海》赢得了上海人,也征服了中国电影人,这部影片一举囊括了第2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四大奖项,以及第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女演员(获奖)、最佳影片(提名)。香港导演吴思远在宣读评委会的评语时说导演彭小莲在《美丽上海》中整体把握得当,叙事流畅,细节处理真实、细腻,人物个性刻画生动,对历史有较为准确的认识和把握。影片的结尾处,导演安排了一场母亲去世前向小女儿回忆“父亲”和“过去”的一场戏,撕开了家庭和个人的情感疮疤,以刮骨疗伤的方式表达了“历史是不会被遗忘的,但是怨恨是可以宽容的”。
从《假装没感觉》到《美丽上海》,彭小莲从自己当下的现实生活出发一步一步地向她“并不熟悉的过去”靠近,她在现实中无法再与自己的父亲有直接的接触,但电影却给彭小莲提供了一条通往“他们的岁月”的路径,通往那个父辈们充满激情不懈奋斗的青春年代。《上海伦巴》(2006)作为彭小莲“上海三部曲”中最后一部,是彭小莲向中国老一辈左翼电影人致敬的作品,她自编自导,以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赵丹和黄宗英当年的纯真爱情故事为蓝本,重现了社会动荡不安的上世纪40年代上海电影创作的真实氛围和一段打破世俗束缚珠联璧合的佳话。这部影片从始至终戏里戏外真实和虚构进行了交叠,承载了彭小莲导演对那个时代的美好想象和情感寄托,旧上海滩的《上海伦巴》成为彭小莲导演“上海三部曲”中致敬时代的最后一支舞曲。
“上海三部曲”聚焦上海城市空间和平民日常生活,风格真实自然,节奏流畅,温情细腻又不乏内在的情感张力,是彭小莲导演电影艺术创作的集大成之作。那些在“上海三部曲”中出现过的民居、东方明珠、外滩、高架桥、外白渡桥、南京路、淮海路等地理空间都成为了上海地方影像志的组成部分。同样是表现上海平民的生活空间和居住空间,三部影片所采取的电影手法也都各有千秋。《假装没感觉》将城市车水马龙的宽敞道路与市民逼仄的起居环境做对比,采用固定镜头表现老石库门居住空间的压迫和局促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物理空间距离过于接近而产生一种窒息感,又有着冷静的旁观者的理性色彩。在如此狭窄的空间里进行拍摄,导演一方面利用门框、窗框、楼梯等隔断进行画面构图,并配合使用镜头景深的变化巧妙地形成套层空间实现双表演区的来回转换;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画外音(上下楼梯声、唱歌声、电视机声、汽车声等)来拓展声音叙事空间,极大地增强了现实感。到了《美丽上海》,从老石库门到花园洋房,随着空间的改善电影镜头也变得灵动起来,镜头跟随人物的行动在空间里穿梭,从共用厨房到邻居家的餐桌,从一楼进门沿旋转楼梯拾级而上至二楼家中,流动着生活的自然,画面没有了层层景框的限制,人物近景和特写的增多更有助于调动演员的情绪,呈现细微的表情和自然状态。而《上海伦巴》则比较特殊,导演有意搬演和复刻了郑君里导演《乌鸦与麻雀》中的经典场景,并在叙事、人物塑造和电影语言多方面更加彻底地去拥抱上海电影的拍摄传统,而当新的年轻一代观众已然成为观影主体,这种“怀旧”“复古”对他们而言不免“陈旧”了些,并且与21世纪第一个十年末尾中国电影市场的商业氛围有些不合时宜,《上海伦巴》的票房失利显然表明了彭小莲导演没有对中国电影商业和市场的发展步入快车道作出应有的回应,她再一次地与她的第五代同学们(如拍摄《无极》的陈凯歌,拍摄《三枪拍案惊奇》的张艺谋)望向不同的方向,“上海三部曲”的终结似乎也预示着彭小莲加速离开主流市场的必然。在“上海三部曲”终结之后,彭小莲还创作了一部反映大城市农民工子弟生活的电影《我坚强的小船》(2008),延续了导演对底层人民的关爱和对城市现代化的反思。
“上海三部曲”之后“请你记住我”
有人这样描述彭小莲,“她明明出身于‘革命家庭,属于‘红二代,却偏偏不拘血统,浑身滚动着叛逆细胞,傲视一切,充满艺术感又充满社会正义感。她明明到美国留学,并取得NYU电影学院的MFA洋学位,却偏偏在父辈走过的泥泞路上踩一身泥巴,书写他们的苦难。”5而彭小莲笔下的“建军”似乎更符合她自己的耿直个性,“现在,人们会把他们叫成‘红二代,这是建军最反感的,什么二代、三代的,‘我就是我自己,我不是红二代。可是,不管他认不认,他身上的气质就是和一般的孩子不一样,他们为人处世,没有那么谨慎;他们说话的时候,总是非常直接且装着满满的自信;他們学不会看别人脸色;特别是建军,他不会撒谎。”6恰恰正是这个不会撒谎的彭小莲,自掏腰包花了整整六年时间,从2003年开始走遍大半个中国,采访了26个在世“胡风分子”,10多个已逝“胡风分子”的亲友,拍摄了300多小时的素材,100多万字的访谈记录,还收集了跨越半个多世纪的《人民日报》上400多篇与批判胡风分子有关的文章与漫画,7《红日风暴》(2009)作为第一部记录“胡风案件”的影片,展示了从1927年胡风参加大革命至2009年八十年间中国历史的片段,完成了一次由家族史到社会史迁徙,“从一个社会细胞家庭、家族的演变史里揭示启人深思的人生问题”。8
彭小莲以文字与影像诘问人生,在对历史、旧事的回望中探寻生存状态和精神挣扎,持续对人、对生命价值、自身存在意义进行追问。因为种种过去带来的一生的严肃让彭小莲很难接受今天的商业电影,更无法在无厘头的电影里开怀大笑,即便她喜欢好莱坞商业片也偏爱那种内含着严肃思考的影片。彭小莲非常看重杰出优秀的演员,比如说赵丹,“他们在每一格的胶片上,定格了人物的个性,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生命”,9因而在她的心里对这些人,这种精神、信念有着由衷的崇敬。她曾说无论是优秀的电影还是优秀的文学,皆是人格的喷泉,当人格优秀时,作品才会优秀,书写真、善、美的高尚人格成为彭小莲电影创作的最后的初衷和落脚点。特别是当彭小莲得知宝通路449号上海技术厂洗印车间彻底关闭,胶片时代全面终结,不忍看时代落幕的她有着迫切的表达冲动,“我想,我应该把它拍成一个电影,让宗英阿姨叙述,让所有的恐惧有一次释放,这是一次两个人对话,和谁对话?和一个长得像宗英阿姨的女孩对话,让她有一次穿越,让一个现代女孩穿越一次宗英阿姨的生命,然后再让女孩重新回到当下。”10于是,彭小莲时隔八年之后拍摄了她人生中最后一部电影作品《请你记住我》(2017),这部影片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上海伦巴》的一次延续,既是导演对赵丹、黄宗英为代表的父辈们独立的人格信仰和价值观念的认可与投入,也是导演对逝去岁月的眷恋与不舍。片尾铲车碾碎上海旧城区精致美丽的雕花石库门的镜头十分具有冲击力,彭小莲所熟悉的上海正在消逝,这是她最后一次的告别。
“上海三部曲”深刻浓郁地表现出彭小莲导演对家乡上海一往情深,她创作的一系列以上海为题材背景的电影作品,承袭了上海电影的海派文脉与现实传统,并将家族史融入电影书写,通过现实描写和个体记忆的融合还原社会心灵史,传达了导演对于现实生活和历史记忆的重新审视与反思。“半是侠客半是才女”的彭小莲,左手导电影,右手写文章,出手都不同凡响。11生于斯长于斯,她的一生都与上海这座城市紧密相连,她几乎所有的电影创作都在拍摄上海的面貌,讲述上海的故事,描写上海人的命与运,她对上海这片土地有着深切而复杂的感情,她的身上裹挟着上海这座城市的精神与气质。彭小莲是上海的女儿,是上海电影的传承者,是一名真正意义上的上海导演。
作者 上海艺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彭小莲.他们的岁月.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249.
彭小莲.他们的岁月.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5.
彭小莲.他们的岁月.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57
马信芳.彭小莲与她的上海情结[J].上海采风,2013(2).
刘再复.挥笔写出一个像样的“人”字(代序).记忆的颜色[M].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8:2.
《记忆的颜色》,收入彭小莲著《记忆的颜色》。
导演彭小莲6年拍《红日风暴》采访26个胡风分子[J].南方人物周刊,2010(05).转引自http://book.ifeng.com/culture/whrd/detail_2010_05/21/1541355_1.shtml
陈思和《读这样一本书》.彭小莲,刘辉.《荒漠的旅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3.
胶片的温度.彭小莲.记忆的颜色[M].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8:17
胶片的温度.彭小莲.记忆的颜色[M].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8:32.
刘再复.挥笔写出一个像样的“人”字(代序).记忆的颜色[M].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