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绽放民族文化多彩魅力
2019-12-16乌恩其图雅
乌恩其 图雅
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内蒙古建設文化大区,必须不断加大文化保护、文化挖掘、文化开发、文化传承的力度,弘扬内蒙古民族文化,延续民族文化命脉,激发民族文化新活力。
民族文化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民族文化的保护是创新和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前提,更是新时代弘扬民族文化的迫切需要。民族文化的保护,既要注重古遗址、古建筑、古墓葬、古遗迹等的保护,还要加强近代建筑、革命遗迹、人文景观和工业遗产的保护,让大窑文化遗址、红山文化遗址、元上都遗址、辽上京遗址等文化遗址和成吉思汗陵、大召寺、喀喇沁亲王府、乌兰夫故居等历史遗迹焕发新生命。民族文化的保护,既要保护物质文化遗产,也要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而独特,要从语言文字、工艺美术、歌舞音乐、蒙医蒙药、手工技艺、礼仪节庆、体育游艺等方面,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完整性;从调查、保存、传承、传播、利用等方面,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系统性;从大数据、人工智能、3D打印、声光电技术、数字化媒体等高新技术应用领域,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性。
民族文化挖掘——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内蒙古地域辽阔,文化悠久,历史积淀深厚。要深入研究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挖掘民族语言、文学艺术、民间歌舞、生活习俗、民间技艺、节庆活动、宗教仪式等方面的文化元素,把民族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民族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重拾优秀传统,释放文化价值,增强文化凝聚力、创造力和传播力,展现民族文化多彩魅力。
民族文化开发——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民族文化开发要以保护为主,坚持合理开发,促进民族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与共同发展。推进民族文化品牌化,坚持精品战略,增强品牌意识,提高民族文化供给质量,打造“乌兰牧骑”等一批文艺品牌,培育《千古马颂》等一批演艺品牌,发展“伊利”“蒙牛”等一批食品品牌;推进民族文化产业化,发挥昭君文化节、民族商品交易会、草原文化节、那达慕大会等文化会展平台作用,大力培育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文艺演出、数字动漫、民俗旅游等文化产业,高标准推动民族文化产业提质升级,促进民族文化繁荣发展;推进民族文化商品市场化,引入市场化营销模式,规范文化旅游商品市场,增强文化企业的竞争实力,提高文化产品附加值,不断满足消费主体多元化、多层次的文化生活需求。
民族文化传承——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穿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民族的魂灵,是民族力量的源泉。相对而言,饮食、服饰、舞蹈、婚俗等表层文化具有迁移性,而民族性格、民族精神、民族伦理、审美追求等深层文化稳定性较强。民族文化传承要以发展表层文化与巩固深层文化相结合,传承优秀的民族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和良好的民族礼仪,传承历代流传下来的宝贵的民族文化瑰宝。民族文化传承还要以加强民族文化教育为基础,夯实民族文化根基,传承民族文化的精髓;以加强民族文化宣传为载体,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延续民族文化的血脉;以加强民族文化研究为动力,挖掘民族文化精品,丰富民族文化的内涵;以加强民族文化创新为灵魂,激发民族文化新活力,铸就民族文化新辉煌。
(作者单位:自治区党委军民融合办;自治区高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