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本土化”应用
2019-12-16刘子铭
摘要: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是世界四大音乐教学体系之一,于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如何将其发展成为适于我国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活动,是当今幼儿教师研究的重要选题。因此,本文将主要分析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本土化”应用。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本土化 幼儿园 文化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现状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当下较为行之有效的音乐教学法之一,许多的幼儿教育机构也以此作为教学特色进行宣传,但其在课堂中的应用效果不佳,更多的是“照猫画虎”,只有其形,未得其神,导致幼儿无法从音乐活动中得到应有的锻炼。经过对长春市十余家大、中、小型幼儿园的调查发现如下现状。
(一)“拿来主义”的教学内容
目前在国内有很多学习奥尔夫教学法的培训活动,培训中多为国外的教学案例,甚至有的就是外国教师教学,部分幼儿教师参加一两次培训之后就开始给孩子们上课,教师本身对教学内容就一知半解,对活动的编排更是一头雾水,如此教学就只能用培训时的课例,而且这些教学素材还并不适合毫无音乐基础的低龄儿童,導致幼儿对活动内容不理解、毫无兴趣,学习热情低。
(二)“新酒旧瓶”的教学方法
部分幼儿园会直接选购奥尔夫教材,选取其中素材,但并未用其方法,仅仅是把内容教给孩子们。奥尔夫教学法所强调的“即兴性”“注重感受”与“亲身参与”并未体现,例如在使用奥尔夫乐器时,教师会教孩子正确演奏乐器的方法,而不是让孩子去亲身体验、感受如何使用不同的方法使乐器发出不同的声响。卡尔·奥尔夫在选择这些乐器作为奥尔夫乐器时就是希望,无论孩子怎样使用都可以发出好听的声音,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性,但部分幼儿教师这样的教法无疑是违背了奥尔夫教学法的初衷。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本土化”应用
(一)教育理念的“本土化”转变
奥尔夫教育理念中的“人本主义”思想与我国现阶段提出的“全人教育”是相契合的,而在传统教育的影响下,很多孩子的性格比较含蓄谦和,不善于表达自己,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幼儿大胆表达,具有独创性,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而不是人云亦云。例如在聆听圣·桑的《天鹅》这部作品时,在没有给出限定答案时,或许有的孩子会说“感受到傍晚的气氛”,这时,不仅不能否定孩子的答案,还要鼓励孩子说出他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逐步引导孩子关注生活细节与音乐的旋律变化之间的关系。如此,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实现教育理念的“本土化”转变。
(二)教学内容的“本土化”发展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须让幼儿沉浸在音乐的氛围中,感受周围的音乐元素,以生活中的音乐元素为引导,对幼儿进行教学。要将奥尔夫教学方法与我国音乐相结合,落实“本土化”发展。在音乐作品的欣赏上,可以多选择一些我国民族经典音乐曲目,如《春节序曲》《喜洋洋》《花好月圆》《步步高》《金蛇狂舞》《百鸟朝凤》《十面埋伏》等,要求教师要对作品加以分析,理解曲式结构,并能够合理运用简单肢体动作的律动;或以图片等形式将其展示出来,让孩子在聆听音乐的同时,可以准确地感受到乐曲的结构、乐句及音乐走向。
节奏朗读方面,可以结合古诗词及《三字经》《弟子规》等传统经典著作,这些作品字词优美、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是节奏朗读的不二之选。还可以选取很多优秀的儿歌童谣,如《小老鼠》《拔萝卜》《小白兔》等,这些歌谣不但浅显易懂,而且节奏明显,非常适用于节奏朗读教学。
(三)实践操作的“本土化”实施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倡导,要引导幼儿全身心投入到音乐中,感受音乐的魅力,用心表达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幼儿为中心,真正将“教”变为“学”,幼儿主动融入情境中,感受音乐。例如让幼儿以肢体动作表达听到的音乐,可以先让孩子模仿教师,当旋律逐渐走高时向上伸展手臂;当旋律盘旋时原地转圈;当力度极强、节奏鲜明时大力挥舞拳头等等,鼓励其通过律动感知各个旋律的不同变化,逐步引导其思考、想象,能够主动地跟随音乐进行律动的编创,跟随音乐旋律进行高低起伏,感受旋律变化。在此过程中,幼儿的感知力、表达力及创编能力都将得到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要想在我国幼儿园中落实“本土化”应用,须深入了解奥尔夫教学法的优势,了解我国原本音乐教育的精髓,结合我国幼儿教育的实情,在教学中围绕奥尔夫教学法的初衷,以幼儿为中心,以多种方式引导其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去,自己主动学习,充分培养幼儿的音乐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我国幼儿音乐教育事业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园大班打击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天水:天水师范学院,2019.
[2]刘盖.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非语言符号图示教学研究[D].太原:中北大学,2019.
[3]徐园.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湖南长沙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应用探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8.
(作者简介:刘子铭,女,硕士研究生,长春光华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音乐教育)(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