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由与束缚——浅析小说《菊花》中的象征意义

2019-12-16徐琳杨娟

参花(上) 2019年12期
关键词:束缚自由菊花

徐琳 杨娟

摘要:美国著名小说家约翰·斯坦贝克的代表作《菊花》以其细腻的人物刻画和简洁质朴的抒情风格著称。该小说描述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乡下女性的生活情况和心理活动。小说中多次运用象征手法,刻画出人物的性格与心理状态。本文试图从菊花和灰雾等来解读其中的象征意义,进一步探讨女主人公在《菊花》中所寄托的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这种对自由的追求在现实社会中被实用主义束缚的现实。

关键词:《菊花》 象征意义 自由 束缚

约翰·斯坦贝克是美国很有代表性的一位作家,他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对当地人们的生活状况非常熟悉。《菊花》这篇小说的故事就发生在他家乡的一个大山谷的农场里。女主人公,35岁的伊莉莎,是一位住在乡下的劳动妇女。她有着典型的“家庭妇女”形象:温柔贤淑,勤劳质朴,关爱家庭,擅于家务。照顾家庭是她生活的全部,她用心打理花园,擅长种植菊花,可以说照料菊花是她唯一的消遣。但是,在她内心深处,对男性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对自由非常渴望,对自我追求极其向往。隐埋于她内心的这一切情感,在偶然的一次,与过着自由逍遥的流浪生活的补锅匠相遇之后被唤醒,从而引发了一场女性身份的自我斗争。

该小说描写细腻,内容简洁清晰,最独具匠心之处是文中多处的象征意义,使得人物性格栩栩如生,心理活动耐人寻味。下面本文将挑选《菊花》中的几个意向,来分别探讨其要表达的象征意义。

一、菊花的象征意义

(一)作为女主人公的象征

35岁的伊莉莎,正处于人生最美好的年华,生命力旺盛,就好像秋天绽放的菊花:健康、美丽、能干、单纯。她和丈夫结婚多年,却无子女。她把培养新菊花看成是养育孩子,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在菊花上。在单调的乡下生活中,生命力旺盛的菊花不仅是伊莉莎的爱好和心灵寄托,更是伊莉莎自身的象征。在欣赏《菊花》这篇小说的时候,读者会很自然地感受到菊花就是伊莉莎,伊莉莎就是菊花。

(二)菊花作为自由的象征

菊花贯穿全文,其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与沉闷的乡下生活格格不入。在那个封闭的山谷里,一切都是死气沉沉的,唯有伊莉莎种植的“足有十英寸那么大”的黄色菊花在怒放。对于农村来说,符合农村经济利益的产品才是有价值的,正如伊莉莎的丈夫亨利所说,“要是能种出那么大的苹果那就好了”。所以,乡下生活的单调就体现在年复一年种植苹果或饲养牛羊这样的生活上。毫无疑问,菊花与这种单调的农村生活氛围是不吻合的,它正好作为自由的象征,反映了伊莉莎对外界自由生活的向往。美丽、充满活力的菊花就好像伊莉莎渴望外界生活的梦想,在现实面前却还不如苹果有价值。后来,寄托着伊莉莎对自由生活向往的菊花被补锅匠狠心丢弃,象征着女主人公的瑰丽梦想在现实面前被无情毁灭。

二、灰雾、山谷、灰锅的象征意义

雾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同时也会让人觉得压抑。《菊花》中描述的故事发生在几乎与世隔绝的加利福尼亚萨利纳斯山谷。冬雾将山谷严严实实地罩了起来,使之与外界分离,“宛如一口灰锅”。大雾象征着把山谷和外界隔离开来,使山谷成为一个闭锁的,与外界沟通很少的单调世界。这些意向象征着伊莉莎所处的环境是几乎与世隔绝的。她沉闷的农村生活和压抑的心情就像被“灰雾”笼罩的“宛如一口灰锅”的山谷,很少与外界接触。虽然伊莉莎向往自由浪漫的生活,但社会分工“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却不允许她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正如伊莉莎向往补锅匠带着“篷车”四处流浪的逍遥自在的生活,但是她的这种美好愿望却被补锅匠的一句“这种生活不适合女人”否定了。所以,虽然伊莉莎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擅长种植菊花,身体素质和技能都能使她在外面的世界闯荡,但是在传统的观念下,她的理想却被束缚,不能去追求自我。传统观念和社会分工,对于像伊莉莎这样的女性来说,就像《菊花》中的山谷、灰雾、灰锅一样,笼罩在她们身上,阻碍她们去追求理想,吞噬着女性内心对自由浪漫的渴望,以致于她们不得不把内心的渴望寄托在与沉闷的生活相反的兴趣爱好上,比如伊莉莎对菊花的珍爱。但是这种珍爱永远不能冲破山谷、灰雾、灰锅这些象征着世俗传统的枷锁。尽管伊莉莎一心想要冲出束缚女性的樊篱,进入男性的世界,渴望得到男性的認可,但是在被传统观念束缚的现实生活中,她的美好愿望终将磨灭于一片雾霾中。

三、结语

约翰·斯坦贝克的写作技巧很高,他能够游刃有余地运用各种艺术手段。他并不会在文章中做大量的铺垫和暗示,也不会提醒读者,而是让一切在自然而然中发生,让读者随着他的行文自然地感知一切。特别是他的小说《菊花》,广泛地运用了象征主义,生动地描述了女主人公以菊花来寄托自己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这种向往因传统观念的束缚而幻灭的现实。

参考文献:

[1]约翰·斯坦贝克.斯坦贝克选集:中短篇小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2]陈新,选注.英美名家短篇小说精品赏析[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3]陆冰莹.“家庭天使”的命运—浅析约翰·斯坦贝克短篇小说《菊花》的象征意义[J].北方文学(下旬刊),2013(05).

(作者简介:徐琳,女,硕士研究生,云南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杨娟,女,硕士研究生,云南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二语习得及教学法)(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束缚自由菊花
菊花赞
拴牢
我真的很擅长睡觉
雏菊花
赏菊花
束缚
美国垄断不了“自由”“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