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在“计算机辅助翻译”实践课程中的应用

2019-12-16王春渝游振声杨小虎

重庆开放大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翻译课题组课程

王春渝,游振声,肖 巍,杨小虎

(重庆大学 外国语学院,重庆 401331)

随着我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对外交流与国际合作的日益频繁,培养高层次宽口径翻译人才成为推动“一带一路”开放战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要求。在市场需求的带动下,外语专业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辅助翻译技能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1]。笔者所在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学校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点获批设立为契机,立项建设计算机辅助翻译实验室,将翻译技术信息化教育纳入实践课程设置的范畴。依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要求,“教学拟采用研讨、模拟、实训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资源,强调学习的自主性和教学的互动性”[2]。在强化翻译理论学习的同时,“让学生在翻译实践中深化对翻译理论的理解,锻炼学生翻译实践能力,提升翻译职业素养”[3]。

近年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不仅颠覆了传统教学,而且更能有效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实现个性化的学习,推动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意识的发展”[4]。其优势在于把教师从实验操作的重复讲授中解放出来,从而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成为学生获取技能、内化知识的最佳助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其先进性、特殊性和一定范围的适用性”[5],为了避免简单模仿,教师必须结合自己讲授的课程对其深入研究,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翻译项目为引导,基于翻转课堂的翻译实践教学模式。

一、案例课程教学改革前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辅助翻译”是笔者所在院系为翻译硕士开设的一门16课时的实验实践类课程。该课程旨在借助SDL Trados Studio、翻译记忆库、术语库等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开展以任务和过程为取向的研究性实践教学,实现“让学生在翻译中学习翻译、在合作讨论中学习翻译”的教学目标[6]。然而,根据学生的课后反馈,其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忽视学生个体差异,难以因材施教

由于文科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实操能力普遍较理工类学生匮乏且参差不齐,采用传统的教师课堂讲授、学生按部就班进行实验操作的教学方式,将导致教师无法兼顾不同认知负荷与学习进度的学生,陷入左右为难的窘境。在有限的课时里,一个实验教师对三十多个学生进行面授型上机辅导,很难依据学生个性特点和学习风格实施差异化教学,使得教师觉得自己唯一能帮助到的是中等水平的学生[7]。

2.教学广度和深度提升不足

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核心的教学以学生的低参与度和被动性为特征,往往“为了实验而实验”,不利于促进深度学习[8]。教师反复示范实践操作步骤后,学生便亦步亦趋依样画瓢。学习过程中,学生缺乏主动探究精神与思辨能力,仅仅聚焦于“怎么做”,而对“为什么做”“如何做得更好”关注甚微,使得知识技能的获取与应用出现异步的情况。

3.“师生交互”与“生生交互”欠缺

因为时间与空间的制约,教师能按课程计划完成面授并指导学生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已属不易,若想在课堂中通过项目模拟、角色扮演、头脑风暴等教学形式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内化往往力不从心、举步维艰。由于未能建立学习共同体促进“师生”和“生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与分享,学生的学习行为基本属于个体行为,教师难以掌控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参与程度。

综上所述,在传统的面授型实验实践教学中,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法(如图1所示)中较低层次的学习活动(如记忆、理解、应用)在课堂内完成,而学生课后则需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完成较高层次的学习活动(如分析、评价、创造)[9]。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实现从“依教而学”向“先学后教”的转变[10]。借助“翻转课堂”,学生可以自主调控学习进度,更多地参与协作;教师可以丢弃重复的讲解,将更多精力用于拓展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对布卢姆教育目标的分类进行翻转。实验教学的“翻转”,既有利于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又为学生在实验中的“探究”创造条件[11]。

图1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

二、教学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与理念

本研究以笔者所在学校2017级和2018级翻译硕士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017级27人(男4人和女23人),2018级31人(男3人和女28人)。课题组以“行动研究”作为研究理念,“运用教学理论和方法对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合适的行动加以干预或解决,达到解决问题,改进教学实践的目的”[12]。

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提出的行动研究螺旋循环框架(如图2所示),“每一个螺旋循环包括四个相互联系和依赖的环节即计划、行动、观察与反思”[13]。循环的终点应该包括对计划执行情况和实施结果的评价和总结,并以此作为基础进行改进。若进行了修正,把反思后重新制订的行动计划作为另一循环的开始。

图2 行动研究螺旋循环框架

3.实施步骤

以“翻转课堂”为代表的混合式教学离不开教育技术的支持[14]。课题组的首要任务便是精心制作具有足够吸引力的微课视频并依托UMU互动学习平台开发设计“计算机辅助翻译”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在微课录制中,尽力将知识点和实践操作步骤在相对完整的前提下进行碎片化编排,在难度、广度、应用案例上有良好的折中[15],体现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低阶学习任务的特征。考虑到课程改革不能一蹴而就,本次行动研究分为两轮开展,第一轮以2017级翻译硕士生为实施对象,第二轮以2018级翻译硕士生为实施对象。通过预诊、收集资料初步研究、拟定总体目标、制定具体计划、行动、总结评价等阶段不断完善和优化研究方案,探索翻转课堂与翻译实践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及其有效性。

三、第一轮行动研究

1.计划

计划作为行动研究的首个环节,“始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初步设想,终于解决问题、改进现状的计划的形成”[16]。课题组依据对以往翻译实践教学的反思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反馈,预诊案例课程存在的突出症结在于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偏弱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其主要表现为部分学生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不能在课堂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实践任务;研究性学习缺乏,为了“操作”而操作,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因此,课题组意识到在学时压缩、教学要求不变的情况下,必须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利用开放的网络教学平台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第一轮行动研究旨在探索翻转课堂与“计算机辅助翻译”实践教学融合的可行性。针对上述目标,本轮研究拟定具体计划如下:调整学业成绩评价指标,增加对学生网上预习和课堂主动参与的引导。借助在线课程问答讨论环节、QQ群等网络互动手段群策群力开展协作分享,并将学生在线学习参与度与互动活跃度作为形成性评价指标之一。同时,教师可通过学习笔记、练习测试等在线学习记录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

2.行动

根据行动总体目标,课题组将课程内容拆分归类为基础知识模块(包括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概述、翻译记忆库介绍、术语库介绍、术语选取标准等)、实践操作模块(包括翻译记忆库制作、术语库制作、双语语料对齐技术等)、综合应用模块(包括翻译项目的创建与管理、翻译实践与实践报告的撰写等)。针对课程内容中的重难点和实操性较强的知识点进行微课设计,并注意收集学生的在线反馈不断予以修改完善,避免微课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而问题意识强调不足的现状[17]。教师设定实践成绩的评价指标包括:课前在线预习情况(10%)、在线参与提问讨论情况(10%),课堂实践操作(30%),翻译项目管理与实践报告撰写(50%)。

3.观察与反思

本轮研究中,课题组确定从“线上”和“线下”两个维度观察“行动”效果。“线上”观察内容包括学生课前使用UMU平台在线自主学习情况、学生参与发言与讨论情况、学生满意度回馈等;“线下”观察内容包括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协作度、翻译项目实践情况等。

依据观察,课题组发现2017级翻译硕士生中有22人(81.5%)按照教师要求完成了全部在线课程自主学习,但学生线上学习积分与其计算机等级考试级别在0.05水平(双侧)上有较显著的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为0.42,P值为0.029。100%的学生在网络学习平台上提交过学习笔记,但仅有70.4%的同学参与过发言等互动活动。学生对基于翻转课堂的实践教学模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18个课程环节的满意度评价平均分为4.65(满分为5),并有131人次撰写了满意度评语,既肯定了教师的付出也提出了不少改进建议。在实体课堂中,教师对重难点、易错点进行强调后,学生参照自己的学习笔记并结合微课视频开展实践操作完成了每项学习任务。在教学设计中,遵循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先易后难,先个体再小组地安排各种实践学习任务,适时引导学生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地思考实践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课题组发现,学生个体作业成绩与小组作业和翻译项目管理实践成绩并无显著相关性,但学生小组作业成绩与其项目管理实践成绩在0.05水平(双侧)上有较显著的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为0.388,P值为0.046。

在本轮行动中,学生通过UMU在线学习平台开展自主预习并结合实验室现场操作完成知识内化。若学生学习过程中确有困难,教师能因材施教给予“1对1”精准指导。教师借助角色扮演的教学设计培养学生职场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力图改变“为了实践而实践”的弊端。行动结果表明,翻转课堂与“计算机辅助翻译”实践教学融合可行。相较于传统的实验实践教学,翻转课堂显著提高了课堂效率和学生学习兴趣,教学目标从低阶的记忆、理解逐步向应用、分析延伸。但课题组经过反思发现本轮行动中也存在以下四个主要问题:(1)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缺失既不利于将翻译实践教学引向纵深,也对其翻转学习设置了障碍,更遑论由“信息素养”走向“创新素养”。(2)虽然翻转课堂模式有助于促进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但学生在教学平台上的学习笔记或留言体现在对教学视频的简单重复,缺乏对实践问题的深度思考,学术素养与创新能力培养有待进一步协同发展。(3)学生之间的教学交互不如预期。学生学习“各自为政”,较少参与留言讨论,即便是小组作业也仅是按照组长分配的任务按部就班,未能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和帮带作用。(4)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存在脱节。院系专门用途英语或行业性课程深度不足,学生对于翻译实践报告或翻译实验报告的撰写方法所知甚少。

四、第二轮行动研究

1.计划

课题组依据对第一轮行动研究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总结,拟将第二轮行动研究目标设定为基于项目的研究性混合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混合式教学包括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学习评价等多方面的混合,教师仅是扮演课程资源的整合者、教学组织者和研讨指导者[18]。其教学模式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教学模式流程图

2.行动

课题组为提升自主学习和深度学习的效果,加强了在线学习资源的分解整合,给予更多的知识背景和案例评析,同时根据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学习风格实施个性化引导。由于研究生教学阶段所涉及的项目案例具有理论上的复杂性和实践方法上的创新性,因此往往需要实行小组协作探究。不同于传统课堂的单向授课,“翻转课堂有利于学生系统梳理理论知识的同时,根据具体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案,实现了应用能力的升华”[19]。

研究性教学的开展除去学校的软硬件支撑还需要行业组织、企事业单位专家和具有专业视野和技能的学者的支持和帮助[20]。院系通过校企合作实践平台的创建和校外导师的聘任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某一特定专业领域。学生通过与行业资深译员的交流沟通和大量专业文献阅读,努力成为“一专多能”的优秀译员或审校。实践报告、实习日志、课程论文、经由校企双方认定合格的译作成果均可以作为教学评估的多元化手段。

在本轮行动中,教师将实践成绩的评价指标进行了如下调整:课前在线预习和笔记情况(5%)、在线参与讨论情况(5%)、线上作业与测试(10%)、课堂实践操作(15%)、翻译实践项目管理及成果展示(15%)、顶岗实习(25%)、专题研究与实践报告(25%)。

3.观察与反思

由于评价指标的调整,课题组确定将观察的角度由“线上”向“线下”、校内向校外延伸。“线上”观察内容主要聚焦于第一轮行动中待改进的问题,“线下”观察内容包括小组研讨与陈述交流、校外顶岗实习情况、专题研究和实践报告撰写情况等。

依据观察,课题组发现2018级翻译硕士生中有28人(90.3%)按照教师要求完成了全部在线课程自主学习,但学生线上学习积分与其计算机等级考试级别不存在显著相关性。所有学生均在网络学习平台上提交过学习笔记,且在发贴数量、发言字数、内容质量、交流互动等方面都较第一轮行动有显著提升,同时也愿意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实习经历。25个课程环节的满意度评价平均分为4.89(满分为5),并有165人次撰写了满意度评语。在实体课堂中,教师不再过多聚焦于软件操作,也避免成为课堂研讨的终结者,因为知识内化决不是被动模仿的过程,而是主动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过程[21]。实体课堂外,学生通过走进工矿、商贸企业接受校内外“双导师”联合培养,弥补了校内部分外语专业研究生导师欠缺其他专业学科知识背景的短板,满足了市场日益细分后对翻译人才的需求。学生通过顶岗实习直接参与翻译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主要包括:任务分配、翻译、审校、统稿、排版、质检直至交付,从而让学生深入了解项目规范、客户要求、翻译流程、质量控制等问题。学生动手实践和项目统筹能力较往届学生明显提升,其具体工作表现以平时成绩记录在册,增加了过程考核的实质性内容。同时,教师鼓励学生结合自己项目管理和顶岗实习的经历拓展关于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思维。

在本轮行动中,翻转课堂将学习、探究、实践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同时力图避免“翻转课堂即是在线学习”的错误理解,通过教学流程的再造助力学校 “产学互动,协同育人” “双一流”建设战略的实施。行动结果表明,基于项目的研究性混合式实践教学模式初见成效。相较于传统的基于实验室的实践教学,翻转课堂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将实践教学场所向校外企事业单位延伸,教学目标从单一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向专业化、职业化和技能化方向发展,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但课题组在本轮行动中发现,学生学术素养离研究性教学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理论阐述、案例分析、审校评析、学术表达等思维外显化方面的能力有待提升。笔者认为,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根源在于翻译硕士的培养目标是专业化、职业化的翻译人才,学生熟练掌握口笔译技能及相关职场知识即可,鉴于以上原因,院系并未开设过多的翻译理论课程和研究方法课程。

五、结语

翻转课堂完全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无疑引发了学习的革命[22]。本课题研究在“计算机辅助翻译”实践课程中借助UMU网络教学平台积极探索翻转课堂与翻译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建构基于语言服务行业真实项目的混合式实践教学模式。教改项目共开展了两轮行动研究,并针对每一轮研究循环中的四个核心环节进行了阐述与说明,验证了行动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课题组通过在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引入校内外“双导师制”,进一步丰富了实践教学的内涵,推动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然而,外语院系与企业的合作,尤其是在聘请合作导师方面才刚起步,既缺乏理论研究,也缺乏实际经验。因此,下一轮行动研究可针对影响学生校外实践学习的诸多因素展开全面的分析。

猜你喜欢

计算机辅助翻译课题组课程
阳城县“耕心微写”课题组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原科技大学新能源开发与应用课题组介绍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新形式下计算机辅助翻译实验室建设探究
计算机辅助翻译系统在科技翻译项目中的应用
论计算机辅助翻译的智能化趋势
课题组成员
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在WhenYouAreOld翻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