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场JIAN》:打造广播融媒体传播品牌

2019-12-16

视听界 2019年4期
关键词:头条无锡广播

严 华

随着多媒体技术以及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的传播方式和媒体格局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融媒体时代,广播新闻在与网络新闻、移动资讯的竞争中,要想提升传播力和影响力,应运用互联网思维和融媒体理念,突破以往重内容轻形态、重生产轻传播的局限,由传统的以播发为主的单向过程向多媒体、多元素、新手段、新技术综合运用转变。无锡广播电视台梁溪之声广播频率顺应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互补效应”不断增强、“动态聚合”特征不断凸显的新趋势,打造广播、微信、微博、今日头条以及视频直播“五位一体”的融媒体栏目《现场JIAN》。

一、打造移动端品牌:让广播新闻听得见又看得到

广播作为传统的新闻播出平台,和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相比,新闻资讯传播速度快,并在传播过程中能与听众实时互动交流,这是其优势。但是,广播信息按时间线性传播,稍纵即逝,保存性差,听众难以重复认知,这是其劣势。2017年4月18日《现场JIAN》融媒体栏目推出,主要报道无锡的突发、热点新闻和公益求助事件,通过广播、微信、微博、今日头条同时发布,对一些热点事件进行视频直播,不仅使传播更快更广,而且图文并茂加上视频呈现,使得广播新闻稍纵即逝的劣势得以弥补,更加直观生动。

(一)《现场JIAN》打造微信品牌专栏

2017年,《现场JIAN》共推送突发、热点新闻微信130多条,其中阅读量超过1万的共有27条,最高的一条超过8万。2018年,《现场JIAN》共推送突发、热点、公益求助类原创报道135篇,被腾讯、搜狐、网易、凤凰网、无锡博报、智慧无锡等平台转发的有90多条次。其中,2018年4月10日推送的微信《无锡骑手日薪几千,苏州骑手赴锡支援!外卖市场为何独爱无锡?》,阅读量达106万+,转发量11万+;2018年4月22日推送的微信《一声惊雷之后,无锡华润微电子研发中心突发大火》,阅读量达17万+,转发量1万+。

终身学习是指每个社会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学习不分年龄和人群,每个人都应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才能使自己适应新时代图书馆工作的新需求。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多读书才能让自己成为做人做事具有大格局的人,因此,抓住机遇,与时俱进,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追求终身学习目标,才是新世纪每个图书馆员的不二之选。[4]

(二)《现场JIAN》推出视频直播

《现场JIAN》针对一些突发、热点新闻的视频直播效果较好。面对2018年元月下旬无锡突发的暴雪险情,依托“智慧无锡”慧直播平台上路进行视频直播,感受了奋战在抗雪一线的城管、环卫人员持续的辛劳与坚守,并独家跟随部队官兵在城区各主干道和重点桥梁铲雪除冰,八个多小时的视频直播,实时在线观看人数超过31万,感动全城;2018年5月11日无锡滨湖法院抓“老赖”,《现场JIAN》视频直播观看量超过3.5万;2018年6月6日,无锡梁溪法院执行法官奔赴上海扣押被查封的玛莎拉蒂,《现场JIAN》视频直播观看量超过5.6万;2018年7月21日,无锡迎战台风安比,《现场JIAN》视频直播观看量超过5万。

(三)《现场JIAN》开通今日头条号

2018年1月27日,正值周六,暴雪突降无锡,锡城道路积雪情况堪忧,而城管环卫部门已经连续作战多日,疲惫不堪。当天下午,条线记者获悉驻锡武警官兵将增援无锡抗雪。了解到这一线索后,梁溪之声广播立马启动应急预案,在广播中推出特别节目的同时,另一组则启动了持续8小时的抗雪视频直播,获得了31万+的观看量,体现了灾害性天气下媒体人的责任担当,也获得了无锡市民以及市领导的好评。

二、坚持“内容为王”:以正能量新闻提升传播价值

2018年4月3日起,《现场JIAN》第一时间关注无锡“外卖大战”这一新闻热点,倡导有序竞争。记者连续报道“滴滴外卖”进入市场后出现的种种乱象,也推送了相关的微信文章。在“外卖大战”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推送的《无锡骑手日薪几千,苏州骑手赴锡支援!外卖市场为何独爱无锡?》阅读量超过百万。随后,无锡工商部门紧急约谈外卖“三巨头”,《现场JIAN》的全程视频直播的观看量超过13万,为政府职能部门的及时介入提供新媒体宣传服务,体现了媒体的责任担当,收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2017年6月30日上午,一名听众打进梁溪之声广播节目热线,声称自己已服下200颗安眠药准备轻生。在节目的呼吁下,一场救援行动展开,事发地附近的听友纷纷赶往现场抢救轻生者。《现场JIAN》记者也立即赶往现场进行报道,并第一时间推送了微信公众号文章,还原了事情经过,弘扬热心听友见义勇为的善举,对广播节目作进一步延续和补充。

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是当前互联网时代加快新闻媒体转型发展的必由路径。媒体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固然重要,但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传播内容。如果没有好的内容作为媒体支撑,一切传播要素都是空谈。

在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内容为王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紧紧抓住新闻性强、积极健康、正能量的新闻素材,生产出优质内容,第一时间进行融媒体传播,是《现场JIAN》的追求。

景点可以通过在门票或合适的媒介上引入AR应用,引导用户在手机或终端下载AR应用,然后打开,对着景区门票进行扫描,就会出现风景区的视频宣传片,全方位介绍了景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根据学生自身实现人生价值,结合学生自身技能、当前就业形势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职业发展方案。就业指导则是根据当前和今后的就业形势,从客观角度对学生的就业方向、目标、意向及合理性进行评价。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对提高大学生就业形势认知,增强大学生就业的合理性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具有重要作用。

在“万物互联”“全民网友”的移动时代,《现场JIAN》拓展传播渠道,除了传统广播媒体,在微博、微信上都开设专栏,还主动拥抱今日头条这一流量平台,开通“梁溪之声”头条号。同一原创新闻内容,通过广播、微信、微博、今日头条号以及视频直播“五位一体”的方式进行融媒体传播,提升传播力。“梁溪之声”头条号2018年共推送了86篇原创文章,全年阅读量近200万,平均阅读量达到2万多。其中,《无锡一男子将奔驰车送去装潢,岂料被泡水》的阅读量达30.5万;《救救她,急需A型血小板!4岁的小萱萱目前正在市儿童医院抢救》的阅读量超过10万。

在日常的微信推送中,公益求助类报道占据了不小的比例,比如呼吁听友捐献“熊猫血”,为白血病患儿捐款等,仅2018年就为15户困难家庭募集救助款80多万元,连续两年被评为无锡市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三、建立有效机制:打通融媒体宣传新路径

传统广播记者往往都是“轻骑兵”,采编播一体。然而融媒体时代,对记者的要求越来越高,记者既要写得了报道,又要拍得了照片、视频,还要玩得好微信、微博、视频直播。而对于地方广播电台来说,记者资源本来就不充沛,拿梁溪之声广播新闻部来说,记者总共就五名,既要完成广播新闻报道的采制,又要做好新媒体发布,单兵作战已不现实。在《现场JIAN》融媒体栏目开设之后,《现场JIAN》工作室也随之成立,并面向全市招聘了近十位社会通讯员加入供稿队伍,通过“快采、快编、快传、快播”系统,丰富稿件来源,促进了《现场JIAN》原创内容的生产,提高了传播效率与效能。

式中Pe—汽轮机机组的额定发电量,300MW;η—机组的热效率,取35%;Δ η—循环水温度降低Δ t时机组提高的热效率。

在媒体走向深入融合的背景下,通过考核机制的完善来调动采编人员的积极性非常关键。早在2015年,梁溪之声广播就出台了自创微信考核方案,对于阅读量达到奖励门槛的,进行阶梯式奖励,考核方案随着微信粉丝量的增多也逐年进行修改。无锡广播中心乃至集团也对新媒体出台考核办法。《现场JIAN》因《无锡骑手日薪几千,苏州骑手赴锡支援!外卖市场为何独爱无锡?》阅读量达106万+获得“集团总裁奖”,抗雪视频直播获得无锡广电集团首个“总裁及时奖”,另外,《现场JIAN》工作室还获得了集团新媒体中心的发展孵化基金。

《现场JIAN》“五位一体”融媒体栏目的开设是无锡广电主动拥抱新媒体,提升传播力和影响力而努力尝试的一个缩影。通过两年的运作,《现场JIAN》的品牌效应不断扩大,也带动了广播传统节目的收听率。《现场JIAN》所在的《梁溪早班车》栏目,2017、2018年的收听率都有了大幅攀升,均超额完成全年目标。随着影响力的增大,流量也开始变现。2018年携手无锡市卫计委打造了《现场JIAN》“健康无锡”——市民健康大讲堂移动视频系列直播活动,共举办了12期,每期均通过“智慧无锡”进行全程视频直播,平均每期观看人气超过2万,共吸纳政府资源收入24万元。2019年《现场JIAN》“健康无锡”视频直播共有16场,吸纳政府资源收入32万元。百姓不出家门,就能在手机上观看和回看锡城名医的讲座,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创造了《现场JIAN》的新价值。

猜你喜欢

头条无锡广播
无锡一棉
微头条
无锡一棉
无锡确定11月1日为“无锡企业家日”
《头条》(四首之三)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无锡公交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头条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