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应用技术型大学造型基础课程的改革探索
2019-12-16辽东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李 玉 辽东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应用技术型大学艺术设计类专业的造型基础课课程改革,应该聚焦于对艺术设计类学生必备的基本创意思维及造型能力进行培养,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方法、考核形式等教学环节进行一体化的改革,强化对学生视觉思维、创新机制的开发和相应造型技能的培养,构建“教学目标以创新思维和能力培养为主、教学形式以课题导向为主、教学方法以多维教学为主、课程考核以强调过程性学习的综合性评价为主”的新型课程教学模式。
一、关于教学内容的改革探索
我们应将行业必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凝练成四个核心能力和七个子能力,形成多个课题设置,并以课题为导向,以“写生——解析——变体”为主线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培养。同时,应重新配套修订教材,使课程目标更加实用、清晰,教学针对性更强。在调研阶段,我们应认真领会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目标,仔细分析行业所需的专业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凝练出四个核心能力,整合出三个课题方向:形态表象研究、形态结构分析、形态解构变体。并以课题为导向,将核心能力衍生为七个子能力的培养。
其中,四个核心能力是指正确的观察能力、视觉思维能力、准确的描绘能力以及变化创造能力。七个子能力是指明暗表现能力、质感塑造能力、结构分析能力、空间表现能力、形式表达能力、提炼概括能力和解构变体能力。它们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且实用而高效。
二、关于教学方式的改革探索
本校增加了单元训练环节,形成了“单元训练+课题教学”的教学方式。单元训练的内容是对课题内容的准备或拓展,其具体的设置原则是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缺什么就补什么,哪方面能力弱就强化训练哪方面的能力。
首先,要想从教学的各环节入手来展开课程教学改革,教师应对教学目标进行精准定位。将教学目标分解为具体的能力培养内容,并将这些内容整合成课题方向。再对教学手段如教学方式、方法、考核形式等环节进行系列配套改革,使其形成合力机制,以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还可以增加分组教学法,建设网络学习平台,形成课上与课下、现实与虚拟的多维教学。这种方法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主动学习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等能力。
其次,教师还要对各组的问题进行分类、汇总,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辅导重点。这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整体把控,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要充分发挥现代科技手段的作用,建设网络学习平台,形成课上与课下、现实与虚拟的多维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更自由、自主和便捷。网络课程教学平台主要针对的是学生课下的自我学习。学生可以重温课堂讲授的内容,细细研读图例,增强对课堂知识的自我消化功能,以及独立寻找问题答案的能力。
最后,在作业实践环节,应改变以前直接进入课题作业的做法,对于学生感觉难度大的课题,应在改革中增加单项训练环节,先对课题所包含的核心知识点进行训练,然后再进行课题作业的正式制作。此时的课题作业就成了对原理性知识灵活转化和应用的练兵场。这种先简单后复杂、先原理后应用的复合式课题教学方式能够起到保障学生核心能力或子能力培养质量的作用。
三、关于考核形式的改革探索
造型基础课程改革采用了“2+1”的考核模式,即总成绩=过程性评价(平时成绩10%+能力评价40%)+结果性评价(课题作业成绩50%)。总成绩是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的共同结果。过程性评价包括平时成绩和能力评价,能力评价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定的单元训练或课题重点环节上的过程能力表现。结果性评价是指课题作业的结果性评判。应将过程性评价细化为学生在单元训练和课题重点环节上所展现的能力评价,以此促使学生改变以往只注重作业画面结果,而忽视过程性知识和能力养成的弊病,从而用考核评价改革的方式引导学生将重心转移到过程性学习上来。
将新增的单元训练环节作为能力评价的内容,将课题作业作为结果性评价的内容,再加上学生平时的表现,每项评价均应制订相应的细则,形成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客观量化和主观定性相结合的综合性考核评价。尤其要突出和细化过程性评价,利用考核杠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其他教学环节形成合力配套机制,以强力确保教学质量。
总之,应用技术型大学艺术设计类专业的造型基础课程改革,是对教学过程的一次全程性的改革。改革的重点放在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环节上。改革的目的是形成确保教学质量的配套合力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