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误区及思考
2019-12-16文/陈钢
文/陈 钢
伴随数字化媒介生态格局加速形成,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体系、实践机制的不完善、不健全逐渐显现,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问题呈现出模糊和无序状态,使得媒介素养教育往往与理性目标相背离。因此,在新媒体发展的今天,归纳和分析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中存在的误区,对促进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实现正向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一、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误区
1.伦理误区:媒介伦理教育的“元”问题。从当前青少年媒介伦理教育现状来看,其仍处于媒介道德修养、行为规范的教育和引导层面,较为强调青少年媒介信息接触与传播过程中应秉承或坚守的媒介规范、道德准则问题。事实上,媒介伦理教育的本质不仅仅是思想道德、行为规范、潜移默化的“涵养”,或者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和树立契合人道精神的主张、意志等,即马克思1842年在《<莱比锡总汇报>的查封》中倡导“伦理精神”时强调的“人格”问题。人格塑造对处于数字化时代从事媒介活动的青少年具有重要意义,其更契合当前媒介新环境对青少年提出的自我行为控制、批判性思维等要求。美国心理学家、人格心理学创始人奥尔波特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决定着其适应环境的行为和思维模式。因此,作为青少年媒介伦理教育,归根结底应上升到“人格”伦理培养层面,人格作为最基本的“元”规范,应成为伦理道德教育的核心。
2.技术误区:人的技术化与技术化的人。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使技术理性逐步控制和统治着人的精神世界。技术理性的膨胀带来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人性的畸形发展,其中人性的技术化就是其主要的表现形式。从当前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现状来看,同样存在受技术理性膨胀影响而走向人的媒介技术化教育误区,媒介素养的培养仍处在按照媒介技术活动原则与规范来进行,青少年媒介素养培养越来越趋于被纳入各种新媒介技术系统的建构和运行过程中,成为媒介技术系统的单元或作用对象,促使青少年的媒介生存轨迹、媒介行为等逐渐被打上技术的烙印。这一媒介素养教育技术培养误区,其本质上背离人性本体而确立技术本体,正如海德格尔所言,技术促使人进入技术之座驾而丧失独立性和本体性,导致媒介素养教育技术与人性的分离。相反,如爱因斯坦所言,科技必须“以人为本”,关心人的本身,应该始终成为一切技术奋斗的主要目标。从这个角度上讲,青少年媒介素养的培养,不能片面地将青少年视为媒介技术系统的作用对象,而更需要实现媒介技术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和谐统一,实现人的技术化向技术化的人转变。
3.能力误区:媒介信息处置与媒介文化解构。在新媒体时代,特别是在以沉浸式媒体为主流发展趋势下的媒介技术环境,青少年媒介核心能力培养,应不仅仅满足于对媒介信息的接收、解读、思辨等能力,更应该在此基础上培养和提升青少年信息创造、媒介文化解构能力。正如我国台湾政治大学媒介研究室对新时期媒介素养的定义,媒介素养应包含解读、思辨、欣赏媒体,进而利用媒体重新构建社区媒体文化品牌。媒介即文化,媒介活动即是文化活动。无论是传统媒介还是新媒介,本质上都以文化传播为主要目的。德国学者拉比塔尔斯认为,面对新媒体时代,一切都在被异化着,所有原生态的文化都被新技术方式赋予新的解释。从这一理论逻辑来看,新媒体时代文化内在的本质是没有发生变化的,变化了的是文化传播方式、文化的叙事结构等。由此,当前青少年媒介能力的培养就应更倾向于对媒介文化解构能力上,而非仅仅满足于对媒介文化的接受、解读,甚至批判等处置能力的培养,要真正培养青少年认识媒介文化传播背后的真与假、善与恶、自由与控制、崇高与低劣等本领。
二、警惕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雷区
1.警惕媒介技术“绑架”与信息“捆绑”。伴随数字化媒介技术的深入发展,人媒互动已成常态化。相对于过去“单向度”的传播而言,人媒双向互动对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具有积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探究的自主性、主体性。但需注意的是,往往受青少年自制力匮乏、媒介批判意识不足等影响,人媒互动容易导致青少年被束缚在“众媒狂欢”建构的“互动流程”之上,走向人媒互动过度的雷区。根据ADD广告研究联盟联合Morketing研究院发布的《自娱:2018-2019年中国新势能人群App接触行为报告》显示,作为“数字原住民”和“独二代”的“00后”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被消耗在了与手机的交互中,每天在移动APP上的耗时普遍达到7个小时以上,甚至日均使用时长接近12个小时。与此同时,根据首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2017-2018年首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显示,青少年网络服务使用过度集中于休闲娱乐,真正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这一系列研究结果,无疑也印证了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过程中要警惕人媒互动过度的风险。在媒介素养教育过程中如不加以重视或采取有效的控制,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反而会适得其反,走向媒介技术“绑架”与信息“捆绑”,致使青少年走向肤浅、浮躁、迷茫等困境。正如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和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联合研究发现的那样,在每天花5小时或更多时间上网的青少年里,近一半有过自杀的想法或长期处于绝望、难过的心理状态之中。
2.警惕青少年主流价值观被“误导”与“消解”。媒介作为当今社会已被认同的“新的权力核心”渗透于社会公众的日常生活,其主要表现就在于对文化传播、公众思想的制约等。毋庸置疑,媒介权力在促进社会公众实现社会意识一致化和思想规范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伴随现代媒介高科技化、商业化进程加速,传统意义上的媒介权力垄断性、封闭性逐渐被弱化,媒介权力的自主性、开放性逐渐凸显。我们应看到,伴随媒介权力自主性、开放性不断增强,部分媒介权力主体因受非理性化倾向、商业利益的驱使,放弃媒介文化教化责任,传播制造垃圾或低俗文化,摈弃理性批判意识而以“淡化意识形态”为借口,出现虚构现实、曲解历史等媒介权力寻租现象。从这个角度上看,在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过程中,媒介权力寻租现象如不加以警惕或采取有效应对,极易导致媒介权力负功能化,从而操纵和支配青少年的思想行为。虽然媒介权力寻租现象的“支配”“操纵”并不等于“认同”,但是,恰恰在这种意义上正是媒介权力寻租现象意识形态威力的体现,久而久之,它不仅能支配人的思想,而且能腐蚀人的心理,进而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使人彻底失去内心的独立与自由,导致误导或消解青少年主流价值观。
3.警惕青少年社会交际能力的弱化或偏倚。纵观当下以社交媒体为核心的媒介生态环境,青少年群体利用社交媒体获取信息、分享观点、情感交流等,固然对青少年成长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正像“数字鸿沟”的争论一样,青少年是否具备接近社交媒体的权力,是否具备运用或发挥其效益的能力,是值得引起重视的。这一争论并非没有依据,伦敦大学流行病学与卫生保健研究所的教授伊冯凯曾进行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在近1.1万青少年中,有12%的轻度社交媒体用户和38%的重度社交媒体用户表现严重的抑郁症状。与此同时,根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称,长期痴迷于社交媒体的青少年大多具有孤独感,且严重影响其社会交际能力。刊登在《性格和个体差异》上的一则报告也提到,频繁使用社交媒体可能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从而增加社会关系建立的难度。以上研究结果无疑对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问题给予了警示和提醒,频繁使用媒介或不良的社交媒介行为容易导致青少年社会交往能力的弱化或偏倚,需注意防范在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过程中因此类问题而造成的负面风险,以影响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成效。
三、对新时期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思考
1.树立以媒介认知能力培养为前提的教育实践认识。立足媒介素养教育问题,无论是伦理、技术、能力培养误区,还是技术与信息“捆绑”、意识形态与社交风险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未能真正理解和把握媒介、人、社会之间的关系。深层次探究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不难发现,媒介素养教育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要帮助受教育者正确认识和理解媒介、人、社会之间的关系,以达到三者之间的有机平衡。纵观北美媒介生态学派有关媒介素养教育问题的研究文献,大多数学者在对媒介素养教育问题的研究中意识到,正确理解和认识媒介是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前提并认为媒介认识和理解具有开启心智、提高批判力的作用。该学派的媒介素养教育思想为当前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了解决方法,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问题亟需培养和提升媒介认知能力,即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应建立在重审人、媒介与社会的互动关系认识的基础上,以对媒介特性的正确理解和把握为前提。
2.注重发挥审美教育在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中的运用价值。审美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就在于能够促进受教育者实现“扬善美、抑丑恶”。立足审美教育的内在价值来看,审美教育不单纯是一种理性与感性教育,而是一种蕴含着理性因素的审美情感教育,它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启发人的智力,培养人的理性思维,锻炼人的意志。归纳起来讲,审美教育能够促使受教者依照美的标准,理解事物、认知事物,能够促使受教育者理性地区分和看待现实中善与恶、真与美,从而实现超脱功利、诱惑而造成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矛盾冲突。因此,从这一视角上看,在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过程中,无论对解决道德伦理教育“元”问题、技术化的人等问题,还是防范化解人媒过度互动、媒介社交隐患等媒介素养教育雷区都具有显著意义。简单意义上讲,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其内在的需求就在于要提升青少年的媒介精神主张,培养和塑造行为管理意识、媒介批判能力等,而这一内在媒介素养教育需求也正好与审美教育的价值和教化目的具有统一性,审美教育的运用和实施对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具有鲜明的实践价值。
3.尊重并发挥青少年自我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探究的本能。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不难得出,媒介素养教育同样要源于实践,媒介实践生成媒介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缺乏受教育者自我实践的媒介价值观,就丧失了媒介素养教育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因此,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目标的达成,最终还是要依靠青少年自身的媒介实践。马克思也曾指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实践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从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角度来理解,在尊重青少年自身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探究基础上所形成的媒介价值观、思想认识,才能够真正与现实意义上媒介本质要求相契合。归根结底,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思想行为的内化与形成要重视人的自我实现,脱离自我探究本能的媒介素养教育只会加剧青少年媒介认知和理解的畸形发展。唯有依靠青少年自身在媒介素养教育探究中深刻理解和把握媒介、人与社会的内在关系,反思和总结自身的媒介行为,塑造和进化媒介伦理道德认识,才能达成媒介素养教育最根本的价值追求,才能从根本上规避媒介素养教育走向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