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工厂”理念下的数字媒体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019-12-16谢程程
文/谢程程
“学习工厂”(Learning Factory)是20世纪9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一种理念,是一种基于真实的生产过程和管理流程,是面向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的具有较强综合性的实践学习场所,经过多年的探索完善,该理念在欧美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细化到教育领域,“学习工厂”更多强调的是打造面向产品生产的学习环境,要求在实践学习和问题学习的基础上,为学生创设具有持续优化能力的学习过程。全媒体时代,以数字媒体、网络技术、文化产业整合而生的数字媒体产业,以强势的发展劲头快速崛起,并由此催生了应用性较强的数字媒体专业,但目前我国数字媒体专业人才的缺口很大。如何加强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当前数字媒体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学习工厂”的思想内核
在教育领域,“学习工厂”理念的根本是通过企业赞助和具体项目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机会,为学生打造真实的工作场域,在“工厂”中完成知识的内化迁移,并集中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基于教育培训与生产研发的教育诉求。“学习工厂”强调实践经验、生产技术、具体项目的教育依托作用,主张通过系统的教育培训,达到优化生产流程,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效果。可以说,“学习工厂”实现了教育、研发、生产等功能的“跨界”整合,通过课程在设计、研发、生产等领域的“落地”,为学生提供一种基于实践的学习场景,进而达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完美对接,有效拓展了教育研究、企业生产、政府服务等方面的功能。正是这种基于教育培训与生产研发的教育诉求,才使得该理念成为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指引思想,显然,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属于此列,这也是笔者研究的一大立足点。
2.立足学习规律的学习方法。“学习工厂”理念完全打破了以往单一的学习场域观,将学习活动纳入了实践活动范畴,同时将工作视为达成学习目标的核心路径。以非正式学习理论的观点来讲,学习与工作的结合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且在内外部的共同刺激下,会让学习者潜移默化地掌握诸多“软技能”,包括社交能力、协作精神、创新意识等。换句话说,“学习工厂”所提倡的工作场所学习模式与非正式学习理论存在内在契合,是一种立足于科学学习规律的、具有较强实践性、碎片化的学习方法。
3.以行动导向为核心的教育过程。在“学习工厂”理念的教育实践中,学校、企业和学生之间会形成一种高度协作的关系,并能够生成较强的协作效应。学校和企业的协作,可以全面了解企业人才需求,进而共同致力于相关问题的解决,保持教学的前言性。而企业与学生的协作,能够有效拓展学生实践学习空间,帮助他们快速跳出校园思维,进而有效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与竞争能力。而学校与学生的协作,能够增进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整合,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系统,丰富学生课堂经验。
二、“学习工厂”理念下数字媒体人才培养模式预想
“学习工厂”的思想内核与数字人才教育之间存在本质契合,因此,通过两者在思想与实践层面的整合,能够有效拓展数字人才培养的效益空间,为此,笔者结合实际进行了如下的模式预想。
1.行动型学习:凸显学习规律与特点。“学习工厂”有着全新的学习观,具体到实践,就是行动型学习,是一种与真实工作相契合的学习模式。本质上来讲,学习是建立在行动之上,以获取过程性知识为核心诉求,进而实现认知体系、情感价值、综合能力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在行动型学习的支撑下,以及现实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个体的知识与经验将内化为外在素养。当然,学习活动并非纯粹的理性认知活动,而是一个需要实践活动介入与作用的复杂过程。因此,“学习工厂”理念下的数字媒体学习活动,就是根据完成数字媒体工作活动所需要的行动、环境要素、主体能力等进行设定的学习活动。这种凸显学习规律与特点的行动型学习,能够实现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的完美整合,进而确保学习者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具体到数字媒体专业教学层面,教师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展开。
一方面,成立数字媒体兴趣小组。在数字媒体专业课程设计上,经过第一学期的基础学习后,在第二学期成立与专业方向有关的兴趣小组,如网络游戏开发小组、影视创作小组、网页设计小组、流媒体系统研发小组等,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学习兴趣与需求进行合理分组,并创设相应的工作环境和岗位角色,促使兴趣小组形成工作团队,并在教师专业指导下展开真实的项目开发,在专业知识的具体应用中逐步培养学生专长,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另一方面,丰富课外活动。数字媒体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课堂学习活动、课下实践活动共同完成,这就需要学校加强教学资源的整合,为学生创造更多课外实践活动,积极策划校园数字文化活动,让学生充分掌握行业最新动态,强化创新意识,善于解决实际问题。
2.生产型教学:加强教学范式的实践转向。“学习工厂”理念带来了全新的教学观,强调以工作和产品为媒介,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工作环境,进而实现教学与生产、教学与工作的高度整合,进而完成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在数字媒体人才培养实践中,教师应积极尝试“工作室”教学模式,在生产型教学推行中,加强数字媒体专业教学范式的实践转向。
工作室教学就是以企业场所为标准进行教学环境建设,以项目实操为依托展开教学,以企业专家和任课教师为主体实施管理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完全打破了传统虚拟型、理论型的课堂结构,实现了教学、竞赛、实操、研发等功能的整合,充分满足了学校、教师、企业和学生的现实发展需求。当然,工作室教学模式在数字媒体专业的应用虽然符合“学习工厂”理念,但在现实推行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要做好教学课程的内容更新。数字媒体行业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只有学生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这就要求在工作室教学课程建设中,教师必须要实时掌握数字媒体的行业动态和市场需求,对课程内容进行及时调整优化。
二是要组建导师团队。在数字媒体工作室教学实践中,教师的能力素养将直接影响到教学实施效果,甚至会对学生就业目标和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这就要求执行该教学模式的主体必须要能力过硬。为此,学校要专门组建数字媒体专业双师型导师团队,增进学校和企业在师资建设上的协作,共同培养符合时代发展和企业发展的优秀数字媒体人才。
3.产学研对接:生成“学习工厂”教学机制。“学习工厂”教学模式的推行是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逻辑关系的外在呈现,企业全面参与学校教学,包括课程建设、项目开发、教学管理等,是推动工程和技术教育改革的核心驱动,同时是实现学术工作一体化、研究学习一体化的关键助力。数字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学生在与学习环境的双向作用中实施自我学习与内化的动态过程,而学习环境既包括课堂环境,也包括工作环境开放的、动态的实践环境与产业环境,在培养学生符合数字媒体行业与企业发展所需素养方面不可或缺。
一方面,创设开放式实训环境。在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中,实习与实训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核心路径。为此,学校要在坚持内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加强与地方媒体公司、动漫公司的合作,通过参与项目研发与制作,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同时,还要充分利用自身的硬件优势,与实习基地合作开发流媒体课程点播系统,完善自身网络虚拟实训环境,帮助学生及时获取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并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另一方面,创设互动式实训环境。在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中,学校要结合区域产业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实训计划和实训内容,并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积极构建数字媒体教学互动式实训环境。同时,学校还要为教师创造到企业进修、参与横向项目研发等学习机会,有效提高数字媒体专业教师专业能力,构建双向互动的实训环境,增强数字媒体教学的实用性。
总而言之,在数字媒体人才培养中,教育主体应加强思想创新,深入学习“学习工厂”理念,把握其教育思想内核,并结合数字媒体专业特点和教学规律,积极寻求两者的契合点,要行动型学习、生产型教学和产学研对接,将契合点落实到教学实处,以充分发挥其在数字媒体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