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声唱法教学中女高音常见问题与方法
2019-12-16吕欣
吕 欣
(惠州学院,广东 惠州 516007)
美声唱法是我国当代声乐教学中作为重要的体系之一,在教学方法上,美声教学需要与时俱进,在继承传统美声唱法的基础上,发挥优势并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既注重歌唱技巧的教学,也要让演唱者在演唱的过程中融入情感,增加歌曲的表现力。也需要注重多元化教学,对美声教学不断总结探索,促使教学方法更加科学和系统。本文针对美声唱法教程中女高音演唱的常见问题进行相关分析,并提出提高教学效率的相关策略,助力提升我国的美声教学。
一、关于美声唱法教学的演变
美声唱法源自意大利,20世纪初传入我国,并经过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1]通常在进行美声演唱教学之前,首先教师需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认识声音,将对声音的研究和实践作为教学中的重点,对于教师来说,也需要了解美声唱法的教学演变流程。美声唱法自诞生至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在美声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美声教育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该时期的美声唱法在女高音的表现上注重声音的明亮以及轻柔感,使声音具有一定的朦胧感,在唱法上和民歌唱法相结合,在演唱中也有我国京剧的特征。到了五六十年代,我国的国力逐渐发展,此时,国外的声乐教育理念渐渐的教学相融合,专业的美声教育开始出现在高校课堂中,也涌现出了很多女高音代表,如张应珏老师等等。此时的美声教育注重对学生进行声音的控制,在音色上除了继承了传统的美声教学目标之外,也增加了对音色圆润、宽厚的追求,在发音时注重位置的稳定和统一,利用共鸣增强歌曲的感染力。到了二十世纪,我国的美声教育在女高音声部训练上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个明显的标识就是各个学校都开始注重对声音观念的教学,我国著名的女高音演唱家张丽萍老师认为,在表现女高音时,需要保持力度与松弛的状态,表现音乐的美感。我国由于缺乏女高音诞生的历史文化背景,所以在演唱时常常会受到民歌和戏曲的影响,导致喉咙太紧、声音缺乏融合圆润,这些问题都需要在美声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二、如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声音观念
美声唱法从传入我国国内后,从最初开始不太被人们所接受,到后来的被人们所喜爱,人们的声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当然声音观念是高校开展声乐教学的重要基础教学,对于美声女高音训练来说,能够更好地体会声音是掌握声乐艺术的重要环节,具体有如下方法。
(一)有选择地聆听录音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各种声音的传播形式也变得多种多样,电子音乐取代了原本的音乐传播形式,实际上很多电子音乐的声音都是经过后期录制形成的,这种电子合成的工业表现形式阻碍了听众和音乐之间的直接交流,尤其对于美声女高音学习者来说,电子音乐中的演唱者当高音上不去的时候,只需要用调音设备将声音进行改造即可,这种聆听音乐的方式也会使初学者受到错误的引导,无法辨别真正的好声音,所以在树立声音观念时需要让学生能够多听世界著名高音演唱家的早期艺术歌曲,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声音观念,而不是在盲目聆听的过程中受到错误的引导。
(二)适度巧妙地进行范唱
为了有效地提升美声教育的效率,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范唱的演练,通过这种直接的教学方式给学生进行声音的示范,这种教学方法也能够让学生在聆听教师范唱的过程中形成科学的声音理念,了解正确的发声方式。教师在范唱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学会听,让学生了解自身在演唱时存在的问题,经过科学的训练方法,为学生打好了声乐学习的基础。在某种程度上,教师对美声唱法的范唱对于学生的基础音乐能力构建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三、美声教育中女高音常见的问题分析
在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声音观念之后,声乐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基础进行合适的训练,在女高音声音训练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常见的问题。
(一)喉咙张力过大
歌唱需要方法,但方法也必须建立在自然的基础上。[3]对于初学美声唱法的女高音来说,在训练的心态上如果急于求成,会导致声音无法闭合的问题出现。出现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声动作过于夸张,在长期这种错误的练习方法指导下,学生的喉咙附近肌肉会形成错误的肌肉记忆,从而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发音,声音也会变得很松散、缺乏力度,在音色的表现力上,显得僵硬。
还存在一种情况,就是一些学生在发音时过于追求圆润厚重的音色,忽略了科学教学方法的引导,学生对于美声唱法产生的错误的理解,简单认为美声唱法只需要发出足够大而敦实的声音即可,这种错误的声音观念下,学生往往忽略了自身的音量条件,使得音色特征生硬,矫揉造作感强,缺乏实际美感。
(二)声带运用过多,喉咙肌肉压力过大
除了上述情况中存在的问题之外,还存在与之相反的另一种学习常见问题,即“锁喉”,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在演唱的过程中,运用了较多的声带,喉咙附近的组织由于用力过度而出现了损耗,导致声音变得干瘪无力,演唱的过程也不够松弛,发出的声音常常也是刺耳的,缺乏圆润的音色表现。锁喉不仅会影响音色的表现,也会导致气息和声音无法结合在一起,这种锁喉的现象也常常出现于美声女高音演唱的初级学习阶段,如果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以及腔体共鸣,则也会导致锁喉。气息对于女高音演唱来说至关重要,所有的歌曲演绎都需要建立在呼吸的基础上,呼吸同样也是唱功的体现,如果在演唱的过程中,学生不能保证良好的呼吸状态的话,则会影响整首歌曲的表达,也无法发出悦耳通畅的声音,只能紧紧靠声带与肌肉的挤压力量来完成演唱。
(三)真假声衔接不畅,导致音色不够圆润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美妙的音色都是真假声有机结合的,否则就会呈现太实或太虚的音色。[4]在女高音演唱的过程中常常需要更切换真假声音,一些学生在切换真声和假声时常常会留有非常明显的衔接点,过度不够圆滑,甚至会产生卡壳的声音,音色上的不统一也会影响歌曲表达的流畅性。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也来自于,在训练的过程中没有找到合适的换声点,缺乏有效的训练,一些学生在声音切换时,真声可以保证真实度,但是在假声的处理上却完全没有真声的音质效果,非常僵硬。很多初学美声高音的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会大量的使用真声,再进行切换时,不知如何掌握有效的过度发音方法,缺少对于稳定的中音区的构建,把握不好真声和假声的自然衔接,所以在声音表现上缺乏立体性强的浑厚感。
四、改善现存问题的女高音训练方法
为了更好地掌握美声唱法中的女高音演唱技巧,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能够保持一个放松的状态学习知识,无论是站立还是表情,都要确保能以自然不僵硬的状态完成演唱,并在过程中能够保持微笑,这也是女高音演唱之前的必要准备,除此之外,教师可以针对女高音演唱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调整,主要有几下几个方面的策略。
(一)进行气息训练
气息是所有演唱过程中的重要基础,教师对学生进行气息的训练时,可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让学生先能够保持气息的流畅和稳定,使气息不阻碍学生进行发声演唱。首先,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确呼吸的方式,在演唱美声女高音时,最为普遍的训练方法就是口鼻同吸,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让学生能够掌握一种“惊吓感”,同时体会口腔和咽腔充分打开的状态,此时的呼吸感觉能够产生和演唱美声女高音唱法的同等效果。通过这种训练的方法,学生能够更快的掌握呼吸的方向以及频率,掌握对气息的控制能力,从而更好地演唱高音作品。其次,在学生明确了呼吸的方式之后,也要对学生进行关于气息流动性的训练,让学生通过叹气的方式感受气体是如何被呼出的,呼出在吸入的过程中,可以先让学生通过说话来进行过渡,然后逐渐增加难度,通过加上母音和音高的方式进行多样化的发声训练。
(二)呼吸的发声练习
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进行U母音的训练,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逐渐增加学习的难度,从最初的三度延伸至五度音阶。相对于其他的呼吸发声训练来说,U母音在美声女高音中是一个比较容易能够发出的母音,通过这种练习,学生能够迅速的打开口腔和咽,进入到美声训练状态中[5]。随后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关于哼鸣的训练,让学生能够通过正确的呼吸方式打开胸腔和咽部,将气息顺利地输送至腰腹部,然后再将气息缓缓地送出,在整个过程中,鸣训练需要学生能够保持口腔、下巴和咽喉的足够放松状态,在哼鸣时学会控制气息,并掌握体内共鸣的位置。
(三)对中音区进行稳定与扩展的音域训练
对美声女高音的中音区训练,实际上是对整个美声教学中的最基础部分进行训练,能够影响学生进行高音的发挥。实际上,美声歌曲中很多音高都处于中间区,高音的比重并不太多,进行中音区的训练能够让学生学会掌握更为稳定的气息,更好地控制自身的腔体以及共鸣状态。教师需要训练学生将气息与发声结合在一起,要让学生能够在演唱的过程中掌握呼吸和呼入的感觉,明确自身的发声位置,从而有效地控制好气息。为了能够呈现良好的高音表现力,饱满的腔体状态也需要耐心对待,只有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够到达一个稳定的状态,不应由于操之过急导致避免锁喉等问题发生。
气息的稳定也需要日常的积累练习,掌握松弛的喉位,同时又能张开嘴发声,[6]此时,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技巧的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想象和意识转移的方式,分散对喉部肌肉的过度集中,使声音能够更加流畅的发出来,也要帮助学生找到最为适合自己的发生点。对于共鸣状态的训练,教师可以将之分为偏低音区以及偏高音区的不同共鸣训练,让学生认识到两者的差距,在切换的过程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声音表达方式。尤其是在过渡音区的衔接上,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多聆听、多练习的方式,找到真假声的最佳感觉,不仅要在气息上能够得到协调,在音色上也要做到统一,掌握好真假声的比例。尤其是在进行假声的共鸣时,要在头腔找到一种扩张感,鼻咽腔要有一定的上升感觉,所有的位置都需要随着音高的提升而有所改变,这也对学生的气息控制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揣摩世界著名女高音的相关作品,在聆听的过程中剖析其对于过渡音区的控制经验,通过反复聆听,体会声音在体内流转的过程,从而更好地完成真声和假声之间的自然过渡。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声乐教学中的美声唱法女高音作为研究对象,剖析女高音在训练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在教学层面上可以改进的相关策略,在实际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先要让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到声音这种客观存在,认识到对于声音的控制,来源于体态以及心理状态,只有通过勤奋刻苦的练习,才能够表达出优美的音色、音质,让歌声成为一种演唱者和观众之间进行互动沟通的方式,以结实的质感和流畅的美声表达,使听众能够在聆听的过程中获得审美意识的体验。对于女高音教学的研究,也需要教师能够具有清楚的思路以及系统的训练方式,这样才能够和学生的个体实际情况融合在一起,提升美声唱法教学的效率,培养出更多发扬美声音乐魅力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