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鱼
2019-12-16毕经纬
◇毕经纬
老早以前张家庄有一条木鱼——木头雕的鱼,全村就这么一条,梧桐木的。据说是道光年间全村集资请城里当时有名的木匠“孙一刀”雕成的。
张家庄自古以来就有个风俗,叫“无鱼不成席”,无论谁家待客,其他的菜都可以缺,但绝不能少了一条整鱼。可这张家庄离着海十万八千里,即便是村里活得最长的张老太爷也说不明白这个村为啥非跟鱼过不去。一会儿说是因为老张家先祖是从海边避祸迁来的,吃鱼是想家;一会儿又说老张家就是此地的人,自打盘古开天就没挪过窝,吃鱼是老理儿。老人都说不明白,年轻人就更是糊里糊涂了。可鱼是金贵东西,那时候糊口都算勉强,更别说置办鱼了。
于是,便有了木鱼。
无论谁家待客,将木鱼拿来,葱丝炝锅,酱油提味,淀粉勾芡,均匀地浇在木鱼上,摆到桌子正中。不光样子好看,味道也很诱人,在座诸位也是心照不宣,只去夹来葱丝,压压口中地瓜干烧酒的辛辣。一百多年的时光,木鱼在全村已不知轮转了多少回,炝葱丝的味道早就浸染在了木鱼的骨子里。那味道,叫岁月。
然而,在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木鱼丢了。至于在谁家丢的,怎么丢的大家都说不明白。虽然有几户人家理论了一番后一口咬定是在张老蔫家丢的,最后一次见木鱼是张老蔫为大儿子当兵请带兵的人和村支书在家里吃饭。可张老蔫死活不认账,况且也没什么证据,也就不了了之了。
从此张家庄便无鱼可用。
张老蔫家四个半大小子,加上一个病恹恹的老婆,日子过得在全村垫了底。每年年底别说分红了,还得往生产队倒贴才能换回口粮。张老蔫整天愁得像家里的破房子似的——随时都会坍了架。他常常抱怨自己命不好,左右不赶趟,跑得快了撵上穷,跑得慢了被穷撵上,原地不动正好坐在穷上。
现如今,张老蔫家终于把穷甩开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三小子在城里做生意,成立了公司,发了财,建起了食品加工厂。厂子就建在了张家庄的边上,村里的闺女后生都到厂里上了班,乡亲们种的地瓜土豆花生玉米统统去厂里溜达一圈便身价倍增。张老蔫的三小子摇身一变成了张总。
可是张总打年轻时就有个怪癖——不吃鱼。无论是多么高级的酒店,多么有名的厨师,无论是糖醋鲤鱼,还是松鼠鳜鱼,只要沾鱼的菜,哪怕是鱼丸他也不动筷。每每朋友询问,张老板都含糊其词,说是小时候吃鱼吃伤了,现在一吃鱼胃里就不舒服。大家调笑说张老板小时候家里很富裕啊,吃鱼还能吃伤了,我们小时候可是连鱼腥味都很难闻到。大家又问他小时候吃的什么鱼,张总苦笑道:“木鱼。”
众人一头雾水,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