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过构建系统化整本书赏读流程促进学生表达能力提升

2019-12-15孟学文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5期
关键词:安妮整本书流程

孟学文

一、实施背景

叶圣陶先生在《国文教学两个基本点》中指出: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我发现,因为学生的阅读质量不高,对故事情节、人物情感等不能建立起必要联系,所以写作表达上是没有系统的,零乱的、碎片化的。

基于以上问题,我力求以赏读整本书为载体,通过构建系统化的赏读教学流程来促进学生的优化表达,以此改变学生表达零乱、碎片化的倾向。通过四年的实践,最终确定整本书赏读的教学流程为:导读课、赏读课、分享课、拓展课、写作课五个步骤。现以赏读小说《安妮日记》来具体说明。

二、实施过程

(一)导读《安妮日记》,激发兴趣、领悟读法

学生的阅读是自主的、有方法的,是阅读智慧的碰撞与交流。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导读课上,我引导学生在初读后畅所欲言,结合自己的初读体验自由表达。此时学生的表达是感性的、不拘一格的,教师只要做课堂交流的调节者,局部障碍的排除者,耐心而智慧的倾听者就可以了。在交流过程中,我发现,因为学生初次接触战争题材小说,对书中人物的一些做法、情感还不能感同身受。因此,我引导学生继续探讨:怎样才能真正走进小说中的人物呢?学生们梳理出了要关注时代背景再阅读,品悟文字入人心,边阅读边批注、边阅读边记录疑惑等多种阅读方法,导读课是学生形成优化表达的兴趣激發期。

(二)赏读《安妮日记》,品悟人物形象,尝试表达

学生的自主赏读是整本书赏读不可或缺的教学流程,这个过程是学生读、思结合的过程。在赏读课上,教师给学生创设安静的阅读环境,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通过再次阅读与小说对话,尝试把自己的阅读体验或者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用文字表达出来,或做读书笔记,或摘录背景资料,或批注疑惑难点……总之,只要学生愿意写、爱表达就可以,不拘泥于形式。静心的自主赏读是学生形成优化表达的思维建构期。

(三)分享《安妮日记》,解除疑惑、体会情感

教学活动应当是围绕问题展开的行动实践。我对学生赏读中提出的问题做了数据统计,统计显示:全班四年级学生41人,其中,关注时代背景,聚焦“希特勒为什么大量屠杀犹太人?”这个问题约占全班人数的68%;关注人物,聚焦“安妮的密室生活很痛苦,为什么却写了很多快乐的事?”的学生约占总人数的63%;关注故事情节,聚焦“小说第一部分写得特别悲伤,为什么第二、三部分写快乐的事却特别多?”的学生约占总人数的39%。分享课上,学生结合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自愿建立学习小组进行聚焦式阅读,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交流。在师生、生生之间的质疑与解疑、汇报与交流中,再一次走进书中人物,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进行更加理性、充分的交流与分享。分享中,学生逐渐体会到,安妮那么渴望温暖、向往美好,可在种族歧视和战争迫害下,本应该充满欢乐的童年却变得阴郁、绝望。小说中的每一个文字都蕴含着安妮对和平、自由的呼唤。分享课后,学生在书旁批注了这样的话:“安妮的童年‘快乐中有忧伤,忧伤中充满希望。”可见,关注问题去思考,品悟文字去体会,分享体验去交流,学生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对小说也有了更系统、深入的表达,这就是学生形成优化表达的思维整理期。

(一) (四)拓展《安妮日记》,任务驱动、深度表达

为了让学生能够站在更宏阔的视野来欣赏这部小说,我把学生带入社会大课堂。拓展课上,基于遗留和新产生的问题,我布置拓展任务,鼓励学生带着任务单走进国家图书馆,进行发散式阅读。

首先,为《安妮日记》选择最好的译本,比较阅读中促成优化表达。

选择完成这个任务的学生几乎阅读了国图少儿馆所有《安妮日记》的译本,从作者、文字描写、图画、编排装帧等各个方面对选择的译本进行了深入分析。学生比较多种译本阅读、对每一字、每一段的剖析过程也就是其形成优化表达的过程。

第二,以故事发生地荷兰为背景,分析当时的国际关系形式,整合阅读中助力优化表达。

选择这个任务的学生们对找到的所有材料进行了整合,由一本《安妮日记》的阅读走入了更广阔的阅读空间。再次阅读这部小说,学生更加理解身为犹太人的安妮为什么那么呼唤美好与和平!原来,中国也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主战场,经过八年抗战,最终取得了胜利……

图书馆之行,学生在任务驱动下,最终形成了独一无二的阅读作品,使阅读更加有意思,表达更加系统、深入,这也是学生形成优化表达的思维发散期。

(五)我谈《安妮日记》,科学评估,优化表达

在充分阅读、交流、拓展后,师生可以共识一两个兴趣点,把过程性资料整理、分享、再次改进,形成优秀的阅读作品,以这种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方式科学评估赏读效果,使研究更具有可视性、科学性、实效性,这就是学生形成优化表达的成熟期。

三、效果与反思

(一)系统的整本书赏读流程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

对学生而言,整个赏读流程是享受的。随着赏读的深入,学生越来越乐于记录自己的感想,积极投入到阅读作品的完成中,有了继续阅读下一本书,继续表达的欲望。

在阅读前后的调查问卷中显示,愿意做读书笔记、写读后感等记录阅读成长的学生由研究前的29%提高到73%,可见,学生已经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二)系统的整本书赏读流程有助于学生表达体系的构建,形成优化表达

学生在赏读过程中的表现是可以检测的。这次实践,我对班里一名学生的三个阅读作品进行了跟踪记录。

综上所述,学生的收获是多方面的,随着赏读流程的跟进,学生的表达更加有条理、有思想,语文素养获得了根本性提升。师生共赏的过程中,教师自身也收获了专业成长。希望今后继续在研究中思考,在实践中提升,和学生共成长!

猜你喜欢

安妮整本书流程
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在急性脑卒中抢救中的应用
《论语》整本书阅读
好久不见的自己
统编教材视野下的整本书阅读策略——以四年级《夏洛的网》阅读指导为例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与元英&宫胁咲良零距离 from IZ*ONE
Who Has Seen the Wind?
每次只做一件事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这样单纯的我,才是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