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对学龄前儿童开展有效的家庭“礼”育

2019-12-15李华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5期
关键词:家规礼仪家风

李华

“礼”可以帮助儿童调节人际关系,甚至可以成为儿童社交的核心指导。缺少“礼”,儿童之间的交往不会变的简单、直接,而是粗暴、任性。进入小学,家长和教师参与儿童社交的机会减少,而更多依赖的是儿童自己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这就对学龄前儿童的社交教育提出了要求,“礼”育首当其冲成为儿童社交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

一、学龄前儿童“礼”育概述

(一)学龄前儿童“礼”育的内涵

学龄前儿童“礼”育是指幼儿园和家庭在儿童日常生活、社会生活中进行的行为规范与准则的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德育的外在表现形式。通俗来讲,儿童“礼”育就是给儿童立规矩,为儿童所有行为的背后,加载尊重、感恩、同理心思考的教育。

(二)学龄前儿童“礼”育的具体内容

学龄前儿童“礼”育包括生活礼仪、学校礼仪、公共场所礼仪三部分。其中生活礼仪可以由用餐礼仪、仪容仪表、儿童社交三个方面。学校礼仪包括课堂礼仪、师生礼仪、同学交往礼仪、会议礼仪、校园公共场所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则内容和范围更加广泛,例如乘坐交通工具礼仪、购物场所礼仪、游乐场所礼仪等内容。

(三)学龄前儿童“礼”育的重要性

古人云“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而不浅,国无礼则不宁。”礼仪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和文明水准的标志,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也是衡量一个人受教育程度的尺度。俗话说“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学龄前儿童时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个性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是接受家庭德育的最佳时期。因此从小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进程,对其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龄前儿童家庭“礼”育的现状

(一)家庭缺失“礼”育

现代家庭提倡给孩子成长的空间,让其自由成长,一切追求民主和平等。实质上,某些家庭确实扭曲了自由的本意,原本应该给孩子立规矩的时候,却一味追求孩子的自然生长而对孩子放纵,错失了对孩子进行“礼”育的机会。殊不知,过分的纵容、无节制的放肆,会让孩子的童年充斥阴影,这种阴影来自孩子不知道“如何做才是正确”,“如何做才是更好”的茫然。

(二)家庭“礼”育停留在表层

注重德育的家庭,家长在孩子的品德、教养和心态教育方面都做到了不同程度的努力,这样家庭的学龄前儿童能够见到认识的人主动问候,认真倾听长辈说话,乘坐扶梯时懂得靠右站立等等。然而“礼”育绝对不仅仅是简单的一句问候、动作,它必须有意愿、态度和想法来支持。已经开展家庭“礼”育的家庭享受到了周围人群对于孩子的赞誉,这部分家长能够理性地评估孩子的智商,却往往高估了孩子的情商,所以将“礼”育停留在表层而没有展开深度思考。

三、提高学龄前儿童家庭“礼”育效果的建议

(一)以礼带礼,家长带领孩子制定“礼”育计划

家庭“礼”育的实施,首先应加强家长自身的礼仪修养。对于孩子而言,家长为其创造的德育环境,是他们能否继承父母的成功或者实现逆袭的重要筹码。而家长提高自己的礼仪修养,扮演好孩子人生导师的有效方法就是制定家庭“礼”育计划,努力践行规范的文明礼仪。没有一种学习的成果是一蹴而就的,任何知识的积累都必须是有计划、有阶段目标、循序渐进的。家庭“礼”育的过程,更是如此。也许我们很多家长并不优秀,也不完美,给孩子制定家庭“礼”育计划的同时,其实也是实现自我提高的机会。

(二)家长的“礼”育要求和奖惩态度要保持一致

由于受教育程度和经历的不同,同一个家庭的家长在孩子“礼”育方面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分歧。一旦家长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对分歧的争论,就会让孩子学会躲在教育的真空地带免受责罚。更加严重的后果是:如果孩子对其中一位家长存在偏见,那么他很容易未经思考,马上站到这位家长的对立面,最终让孩子变得不明是非,还会对家长产生憎恨的负面情绪。长远来看,这样的行为还会导致孩子在成年社交中,形成见风使舵、投其所好的习惯。因此,家长的“礼”育要求和奖惩态度要时刻保持一致,达成共识。一旦存在分歧,必须停止争论,正面解决孩子的“礼”育问题,或者先对孩子的行为作出判断,让孩子自己先去反思,家长再商量如何保持一致。

(三)形成积极向上、正能量的家风、家规

家风,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和风尚。家规,则是一个家庭对于为人处世、行为准则的规定。学龄前儿童的日常行为习惯以及思想、性格、态度、情感等心理因素都是其家风、家规的外在表现形式。每个家庭都应该跟孩子明确说明自己独特的家风、家规,并且能运用一些艺术形式,例如书法、诗词、美术等将家风、家规表达出来,让孩子体会到家庭“礼”育的仪式感。家风、家规是一个家庭世代相传的道德品质、审美格调等家庭文化的积累和提炼,它是一种耳濡目染的传承,而非教导与训斥。一旦在孩子心目中打上家风、家规的烙印,就能够帮助孩子建立相应的世界觀、价值观,一经形成,很难改变。因此,形成积极向上、正能量的家风、家规对于学龄前儿童的家庭开展“礼”育非常重要。

(四)运用同理心开展家庭“礼”育

教会孩子换位思考,拥有同理心,具有对情绪行为的自控能力,是家庭“礼”育的重中之重。说教是一种普遍的教育方式,但一定不是最好的。学龄前儿童已经具有独立的行为能力以及判断是非的准则,如果采用单一的说教方式进行家庭“礼”育,则很有可能激起孩子的反抗意识,事倍功半。最好的方式是让孩子换位思考,让他们去感受自己的行为带给别人的感受,而换位思考最好的方法则是角色扮演。学龄前儿童,特别是女孩子,喜欢扮演各种人物、事物,我们可以利用他们的这个特性,借用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去达到换位思考的目的。

结语:每一个注重“礼”育的家庭背后站着的都是有爱,有情感,有生活态度的家长。学龄前儿童在童年接受的最重要的教育即“礼”育,它可以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独立而自信的品格,良好的情商以及自律的能力。这些能力也是孩子独立于父母之外进行社交的重要因素,我们作为家长必须对家庭“礼”育赋予更多的心血。

猜你喜欢

家规礼仪家风
家规伴我成长
祖训家规重传承
家风家规我来说
家风伴我成长
当好廉内助,树立好家风等
父母用心才能做好家规
筷子礼仪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礼仪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