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歌剧发展回顾与未来方向的思考
2019-12-15宁静
宁 静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歌剧是一门源于西方的舞台表演艺术,歌剧的早先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时代,从合唱赞歌与凯旋式的战歌中可以窥见现代歌剧的最初身影。近代以来,歌剧逐渐走向世俗化和民间化,从高贵的宫廷走入民间。同时,随着西方力量的全球拓展也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当前,面对电影电视以及新媒体艺术形式的冲击,歌剧这一古老的艺术同样面临着各种挑战。中国民族歌剧的未来应该去向何处,需要回望历史从其发展的历史轨迹当中寻找渊源加以阐发。本文即是从历史回顾中总结渊源,再加以畅论,旨在为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的方向做一点探讨。
一、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的历史回顾
纵观中国民族歌剧,其发展历程和创作实践主要分为五个时期:
第一时期是近代中期。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上海处于中西文化交汇的有利位置,在对西方文化的借鉴下,中国民族歌剧艺术就此诞生并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作品,如儿童舞剧《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及配乐剧《扬子江暴风雨》等。其表现艺术都是歌剧与对白相结合,初步吸收了西方歌剧艺术的精华,率先将西方歌剧艺术的表达形式引入到古老的中国大地。
第二时期是近代晚期。1942年后延安文化深入发展,以延安秧歌剧目为基础创作的《白毛女》一经出现就备受关注,标志着我国民族歌剧发展进入到一个全新时期。这一时期的歌剧在我国民族艺术传统的基础上,还融汇了西方的歌剧艺术表现手法,并以此确立了中西相合的创作方式。
第三时期,该时期的作品进一步吸纳传统戏曲艺术的精髓以及西方歌剧创作之经验,陆续推出了《小二黑结婚》、《红霞》、《洪湖赤卫队》、《江姐》等一大批优秀作品。然而60年代文革的到来阻碍了这一时期歌剧的进一步发展。除样板戏以外,这一时期的创作万马齐喑。这也是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的第四时期,是一个破坏和倒退的时期。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民族歌剧创作进入新的繁荣时期,即第五时期。目前我们就处在第五时期中。由于西方文化传入,对于西方文化的崇拜所演化出来的全盘西化思想,一定程度上误导甚至阻碍了中国民族歌剧的健康发展。加之影视剧及新媒体的日新月异,中国民族歌剧面临诸多挑战。
二、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的源泉
通过对中国歌剧发展的历史回顾,可以看出,中国歌剧的发展离不开两个源泉:
中国民族歌剧并非中国戏剧的变种,而是西方歌剧传入到中国并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所产生的果实。从类型上来看,它与西方歌剧一样,也是歌剧的一种,它在表达形式和基本的范式上都不能偏离歌剧的基本要求。
传统的诗文、戏剧都是中华文化的产物。在西方歌剧进入中国以后,我国在发展中国歌剧时,不仅要适应中华文化发展的要求,要把握中华文化发展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脉络,还要从中华文化当中汲取足够的营养,才能够创作出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中国歌剧。
三、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的未来方向
首先民族歌剧创作应该继承坚持和发扬长期以来形成的优良传统,植根民族文化沃土,以民族文化为本,突出民族特色,创作具有中国精神、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歌剧作品。要取材于传统的民歌、戏剧,从中国传统戏曲之中汲取艺术营养。只有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取其精华,才能根深叶茂,创作出更具传统意蕴与民族特色的歌剧。先代当中,黎锦晖的《麻雀与小孩》,以及《白毛女》、《小二黑结婚》、《江姐》和《党的女儿》等等都是此类歌剧的佳作。他们立足中国传统又从根本上超越了中国古典传统戏剧艺术中国音乐艺术当中的统治地位,使得民族歌剧艺术伴随着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冉冉曙光,成为了社会主义文化运动当中的重要方面,并展现出勃勃生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韵在现代艺术表达形式上的创新性发挥。
同时是要承继西方歌剧的表达形式和基本范式,探索掌握西方歌剧的艺术要领,对西方歌剧的取材、唱法、舞台设计等方面进行充分的吸收借鉴。从黄源洛的《秋子》到20世纪80年代的《伤逝》、《原野》,再到90年代的《苍原》,他们在内容上采取了传统的中国题材,创作方式上则按照西方歌剧的范式进行,其创作技艺和手法以西方歌剧为主,不断探索民族歌剧创作的民族性与现代艺术表达规律,是当代中国歌剧创作者对于西方歌剧艺术的一种重新学习和全新探索。
因此,两个发展方向并不能完全割裂开来,而应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未来的中国民族歌剧既不可脱离中国传统,也不可抛开西方范式,只有继承中国戏曲的传统意蕴与民族特色,同时依托西方歌剧的艺术形式,才能在中西合璧之中成就中国民族歌剧的大好未来。
四、结语
不论是以本民族传统为准借鉴西方,还是以西方文化之形式包装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其根本目的都是促进中华艺术创新性之发展。对两者尺度的不同把握,将产生风格各有侧重的中国歌剧。而究竟孰优孰劣,则只能在未来发展中不断考察,不断加以对比,方能得到更加确切的新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