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基本原则:民法总则中如何准确表达
2019-12-15文小花
文小花
海南师范大学,海南 海口 571127
一、民法总则中为什么要规定民法基本原则
(一)什么是民法的基本原则?
对于民法基本原则的理解,相关的学者普遍认为,民法的基本原则和效力应该始终贯穿与整个民法体系之中。不仅要清晰地表达民法的思想,也要很好表达的民法的目的性,与此同时,民法的基本原则对于各项民法制度与规范起着非常重要的引领和指导作用。由此可见,这一概念主要是抽象的概括民法基本原则的特点和作用,但对于民法基本原则的本质和内涵并未做出明确的说明,而本文根据以上论述进行分析,总结出民法基本原则的定义,民法基本原则的本质就是法律理念和法律原则,其不仅代表民法独立的法律价值,也可以承担特有的历史使命。
(二)为什么要有民法的基本原则——对民法基本原则存在合理性的简要分析
1.彰显人类理性的需要
对于民法典如何制定,且使民法典更好的为国家和人民服务,其在制定之前必须要充分了解、学习、掌握司法中其他法律的基本原则,并以此来实现制度的统一性,而民法基本原则就承担了这样一个工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民法基本原则在进行条文化设计时,全面体现了法典编纂的理性思维,也充分实现法典体系化后功能递增的必然要求,所以民法的基本原则彰显人类理性的需要。
2.弥补成文法的局限性和法律的不周延性
民法典的主要价值并不是提供关于制度方面的设计,而针对一些基本理念的内容通过提炼的方式,来昭示民法的基本价值与意义,从而来弥补成文法的局限性和法律的不周延性的缺陷,达到实现人类全面发展的目的
3.保证法律的统一
法律存在的主要作用就是来调节社会主体之间的利益平衡的关系,然而对于如何保证法律的统一,这一任务就由民法基本原则来完成,民法基本原则是一种抽象的规则,它既可以超越法律制度,也可以与法律的基本要求达到一致。
(三)民法基本原则的作用
1.实现法律指导功能
民法基本原则的主要功能就是如何有效、合理发挥立法的准则与要求,并且,要综合运用司法指导、司法援引、民事主体行为的功能与作用。因此,民法基本原则的首要作用,就是对立法、司法和守法活动提供有利的、基本的指引和参照作用,而这一作用也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
2.强化社会公众对民法的价值认同功能
对于民法基本原则的设立功能,则是在国家的司界中弘扬法律的价值与意义,为了使法律更好地适用于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通过对立法理念的梳理与归纳,总结出法律的相关规范与标准,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对法律条文进行描述,使立法的意义与作用可以更好的呈现出来,从而使社会公众能深入的了解民法,并对民法中的规范与标准形成一种认同感。
3.加固对法律信仰的功能
民法基本原则是以伦理性的规则作为基础而存在的,在其内容中,充分把人的理性、情感和意志表现出来,同时又把法律的理念和价值进行了升华,因此民法的基本原则具有很强的正义性,与民法的基本制度相比,民法的基本原则更符合社会公众对法律的信仰,也更容易推进、加固社会公众对法律信仰的观念。
二、我国民法基本原则的具体内容——哪些原则能够作为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
(一)价值性民法基本原则
因为价值性民法基本原则的主要作用是,对民事立法和民事司法的价值起指导作用,使得立法和司法在价值取向方面进行评判,因此,民法基本原则必须具备三种特性:抽象性、道德性和价值评判性。其中价值评判性是最重要的一点,想要使民法基本原则得到更好的运用与实践,就必须先对民事行为进行价值判断。
(二)功能性民法基本原则
在民法基本原则中也要具备一定的功能性,在民事的司法实践中,并不是直接地把民事中的立法与司法的价值判断与价值衡量作为评判的前提条件,而是通过间接的方式,把法律中的援引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而罢免基本原则的内容作为评判的依据。
三、民法基本原则在民法总则中的表达方式罗列式表达,通常指在全部的民法基本原则红,把明确、清晰的法律条文进行确定。
说明式表达,在罗列民法基本原则概念的基础上,针对民法基本原则的立法理由及其基本含义,进一步地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选择性表达,在制定立法的过程中,不是把所有的立法、司法、守法的指导意义和原则内容全民凝练成相应的法律条文,而是把具有特色的、稳定性强的、最有意义的民法原则的规定罗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