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战国秦汉考古综述
2019-12-15连吉林
连吉林 李 强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辖地北扩至蒙古高原南部边缘地带,开始在内蒙古东南部和中南部设置郡县、兴筑长城。秦汉时期,统治范围向北向西扩大,在内蒙古中西部广为屯田。内蒙古境内战国秦汉时期的文化遗存主要有长城遗迹、古城址、古墓葬以及一些北方民族的遗存等。
一、长城遗迹
内蒙古地区经调查发现的战国秦汉长城遗迹很多,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南部和中南部地区。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对战国秦汉长城遗迹的考察研究取得了突出成就。
战国时期,魏、秦、赵、燕国都在今内蒙古地区兴筑长城,并在长城沿线筑有烽燧、望楼等军事设施。
秦朝时在北部地区筑长城,置郡县,修筑道路,迁徙人口,内蒙古南部地区悉归秦王朝管辖。秦朝派蒙恬将兵屯戍上郡(治肤施,在今陕西榆林县东南),征发役徒修缮和接连了战国秦、赵、燕三国长城。逶迤在阴山山脉,在呼和浩特北大青山南麓与战国赵长城相接,再东过今集宁市、兴和县北东进河北围场县境,与燕长城相接。秦始皇时还兴筑了自云阳至九原的直道,在伊金霍洛旗、东胜市、达拉特旗境内还保存有断续的遗迹,南北长约200公里。直道两侧还保存有亭、障遗址,为过往官员和守卫官兵的驻所。
汉王朝时,沿边利用秦长城加筑并筑外长城,增筑缘边县城、障城和列燧。西汉武帝时,曾两次在今内蒙古西部修筑长城。
盖山林、陆思贤发表的《内蒙古境内战国秦汉长城遗迹》①和《阴山南麓的赵长城》②,史念海的《鄂尔多斯高原东部战国时期秦长城探索记》③,高旺编著的《内蒙古长城史话》④等文对内蒙古境内战国、秦汉长城遗迹做了有益的探索。
近年来,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内蒙古全区包括战国、秦汉时期的长城资源进行了大规模调查,取得了较多成果。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著的《内蒙古自治区长城资源调查报告·战国赵北长城卷》⑤,对早期战国赵北长城调查的资料和相关长城修筑历史沿革进行了梳理,并主要从长城墙体的修筑方法、墙体沿线烽燧和障城的设置、长城沿线的军事建制等方面,对战国赵北长城作了概要总结;《内蒙古自治区长城资源调查报告·东南部秦汉长城卷》⑥将中部的战国燕北长城、北部的秦汉长城、新发现的库伦旗西汉长城和南部的东汉长城,分别予以介绍。
二、古城遗迹
内蒙古境内发现的战国、秦汉城址众多,经考定城名的也有一些。
托克托县古城村古城早年发现有推测为西汉晚期至东汉时期的“云中”戳印残陶。苏哲的《内蒙古土默川、大青山的北魏镇戍遗迹》⑦一文,调查并考证其为战国赵武灵王所筑之云中城,秦汉在此置云中郡治,北魏置延民县,属云中郡。2001年对云中古城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包括战国、汉、代魏三个时期的遗存,为战国、秦汉之际内蒙古土默川地区的城镇建置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托克托县博物馆的《托克托县古城村古城遗址发掘报告》⑧一文介绍了托克托县古城村云中郡古城址的发掘和研究成果。赵国的九原郡郡治,有乌拉特前旗三顶帐房古城和包头市麻池古城说,张海斌认为麻池古城北城才是战国赵九原郡郡治所在地,秦沿用,为秦直道终点;到汉代,北城为五原郡郡治兼九原县县治,南城为五原郡辖下五原县县治⑨。此外,经考定城名的还有燕国设置的右北平郡,治所平刚城城址在今宁城县甸子乡黑城古城。
秦王朝初设三十六郡,其中九原郡和云中郡的全部以及北地、上、雁门、代、上谷、右北平、辽西等郡的局部在今内蒙古境内。秦代郡县城多数被汉代沿用并予以改筑,目前经考古调查发现仅托克托县哈拉板申村西古城未被汉代沿用,是秦代沿黄河设置的三十四座县城之一。
汉王朝时,继续沿用秦代郡县城。武帝时将云中郡分为云中、定襄二郡,定襄郡的郡治在成乐城(今和林格尔县土城子古城),改九原郡为五原郡,在河套地带增设朔方郡和西河郡。沿边利用秦长城加筑并筑外长城,增筑缘边县城、障亭。这些缘边郡县城中,凡属郡治、军事要冲和都尉治所的县治等都筑有子城,为郡守、县令及都尉官邸。东汉承袭西汉郡县制。东汉的并州、凉州和幽州等所辖郡县,管领着今内蒙古中、西部。
目前为止,已发现的汉代城址近百座。主要有磴口县沙金套海窳浑城址、陶生井三封古城,准格尔旗纳林镇汉美稷古城,凉城县厂汉营古城,包头市麻池古城、敖包梁古城,和林格尔县土城子古城、榆林子古城,托克托县哈拉板申汉沙陵县故城,呼和浩特市二十家子古城,杭锦旗霍洛柴登古城,赤峰东城子古城,奈曼旗沙巴营子古城等。其中,对呼和浩特市二十家子古城、杭锦旗霍洛柴登古城等进行了大规模发掘,其城址布局与中原秦汉的城市布局基本相同。经研究表明,汉代古城的形制大致可分三种:一种为方形或长方形,规模较小;另一种呈“回”字形,规模较大,中央有子城;第三种规模略小于第二种,子城位于城内西北或东北一隅。盖山林主编的《蒙古学百科全书——文物考古卷》⑩一书对此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内蒙古额济纳河流域分布的汉代居延边塞遗址是西汉武帝时在居延海一带兴筑的防御设施,通称居延边塞。居延边塞遗址现存城、障、塞多处,保存有丰富的简牍。该简牍被称为额济纳汉简,对研究汉代历史以及汉与匈奴关系具有重要价值。有关额济纳汉简的研究文章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的《居延汉简甲乙编》⑪及陈梦家的《汉简缀述》⑫等。
三、墓葬遗存
战国、秦汉时期的墓葬在内蒙古境内主要发现在古城址周围。
内蒙古地区经过考古发掘的战国秦及秦代的墓葬有准格尔旗勿尔图沟古城周边、和林格尔县土城子古城周边以及近年发掘的准格尔旗昶旭墓葬和福路塔墓地等。秦代墓葬以准格尔旗勿尔图沟广衍县故城附近的较为典型,都是竖穴土坑墓,屈肢葬。崔璇的《秦汉广衍故城及其附近的墓葬》⑬一文,介绍广衍故城北墓葬内出土的随葬品有磨光黑灰陶茧形壶及带耳铜釜等典型秦式器物,几件器物上还刻有“广衍”二字。
2005年在赤峰市松山区陈家营村发掘战国时期墓葬24座。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其中一座为瓮棺葬,一座为竖穴侧室墓。年代相当于战国中晚期,为燕国在此置右北平郡时期。陈家营墓葬具有战国燕文化因素,推测该墓群为东迁的燕人墓地⑭。
2011年在和林格尔县大堡山墓地发掘战国晚期赵文化因素的墓葬51座⑮。战国赵文化因素的墓葬还有丰镇市十一窑子、察右前旗呼和乌苏、清水河县城嘴子古城东山等。
两汉时期,在阴山以南的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留下了大批汉墓。在内蒙古中南部发现并发掘的汉墓主要有包头张家圪坦、窝尔吐壕、孟家梁、召湾等汉墓群,察右前旗呼和乌苏乡泉脑村汉墓,磴口县包尔陶勒盖、纳林套海、补隆淖汉墓群,鄂托克前旗三段地、凤凰山汉墓群,乌拉特前旗公庙子东汉末汉墓群,托克托县汉云中郡城附近东汉闵氏墓,乌审旗巴音格尔村敖包梁汉墓,准格尔旗鲁家坡汉墓群,乌海市新地汉墓等。阴山以南大批汉墓群的发现和发掘,为研究这一地带汉墓的发展规律找到了依据。
魏坚主编的《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⑯一书,公布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内蒙古中南部各地配合基本建设进行抢救性清理发掘的主要汉墓资料。并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对这些年来新出土的大量汉墓发掘资料进行分析类比和整理研究,结合文献资料初步建立起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汉代考古学文化的编年体系。
从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汉墓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看,其墓葬形制及随葬品与中原地区同期墓葬相比似无多少差异,然而不同还是存在的。两汉时期,尤其是东汉时期,中原文化明显的影响了同时期的匈奴、鲜卑、乌桓文化。但文化交流是双向的,当时游牧民族的文化也影响了中原地区,如巴彦淖尔地区汉墓中出土的鸮壶、扁壶、胡人俑,包头地区墓葬中的殉牲习俗,呼和浩特地区出土的嵌贝铜鹿形镇等都证实了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民族墓葬的影响。
四、北方民族遗存
内蒙古境内战国、秦汉时代北方民族的遗存,先后辨识出的有匈奴墓和鲜卑墓以及少量乌桓墓葬。这些北方民族遗存的发现和研究也取得了重要成果。
1.匈奴遗迹、遗物
匈奴墓以准格尔旗西沟畔和补洞沟墓群为典型,皆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殉葬有马、羊。随葬品依其身份而丰俭不一,其中近底有镂孔的灰陶罐、双耳铁釜、带卡及腰带饰等最具民族特色。
匈奴遗存的考古研究方面代表性文章有:田广金、郭素新的《匈奴墓葬的类型和年代》⑰一文,主要对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匈奴墓葬类型以及各类型的年代进行了梳理,大体上将自春秋晚期至东汉晚期分布在中国、蒙古和前苏联境内的匈奴墓葬分为四个阶段。张海斌在《试论中国境内东汉时期匈奴墓葬及相关问题》⑱一文中,对中国境内东汉时期匈奴墓葬的发现和研究予以评述,并从汉制墓葬中区别出匈奴等族墓葬。
2.鲜卑遗迹、遗物
鲜卑墓先后在察哈尔右翼后旗二兰虎沟、满洲里市扎赉诺尔、陈巴尔虎旗完工、巴林左旗南杨家营子等地被发现。皆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普遍使用头端大、足端小的木棺为葬具,殉葬有马、牛、羊。随葬品以红褐陶罐、木质弓弭、桦树皮盒等为代表,以金或铜铸造的鹿纹、飞马纹牌饰最具民族特色。特别是鄂伦春自治旗嘎仙洞发现了拓跋鲜卑先祖旧墟石室后,推测上述鲜卑墓葬应属汉代拓跋鲜卑的遗存。
有关鲜卑考古发现和研究的文章较多,主要有:内蒙古文物工作队的《内蒙古陈巴尔虎旗完工古墓群清理简报》⑲;郑隆、李逸友的《察右后旗二兰虎沟的古墓群》⑳;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的《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杨家营子的遗址和墓葬》㉑;郭治中的《扎赉诺尔古墓群1986年清理发掘报告》㉒;林干的《东胡史》㉒和《鲜卑拓跋、秃发、乞伏三部的早期历史及其南迁路线的初步探索》㉔;李逸友的《扎赉诺尔古墓为拓跋鲜卑遗迹论》㉔等。
3.乌桓遗迹、遗物
考古发现的乌桓遗迹、遗物较少,然而和林格尔县小板申村东汉护乌桓校尉壁画墓的发现为了解东汉时期乌桓人的活动提供了线索。
在内蒙古地区发现的汉代墓葬壁画中,以和林格尔县小板申村发现的东汉护乌桓校尉壁画墓内容最丰富。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著的《和林格尔汉墓壁画》㉔一书对此有详尽的介绍。和林格尔东汉壁画墓,1972年发现于和林格尔县新店子乡小板申,为多室砖室墓,共有六室。墓室中的壁画内容丰富、构图完整、榜题众多,在研究东汉时期当地经济生活、文化意识及北方民族关系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内蒙古和林格尔东汉墓壁画的发现,对乌桓的研究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围绕古代文献以及和林格尔东汉墓壁画中出现的“护乌桓校尉”问题,学术界先后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吉发习、丁学芸的《护乌桓校尉及其他》㉗利用考古及文献资料对护乌桓校尉的设置、作用等做了有益探讨;林干的《两汉时期“护乌桓校尉”略考》㉘也从职官角度进行了论证。
五、今后研究方向
内蒙古境内战国秦汉时代长城目前部分地段具体位置、走向、沿线烽燧和障城的设置等不甚清楚,今后需要利用先进的航空遥感技术等对这些长城实体进行勘探和定位,并运用科学、系统的考古方法进行调查发掘。长城是我国古代一个复杂的军事防御体系,关于战国秦汉时期其两侧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关系等问题,还要借助考古学资料不断进行深入探讨。
内蒙古境内发现的战国秦汉时代古城址较多,散见于各类相关资料。对这些古城址的行政建制有很多推断,经过考古调查或发掘工作一些古城名已得到确认,还有一些要结合古城址及古城附近墓葬的发掘、古文献资料继续研究考定。另外,对这一时期古城址的分布、特点、居民及民族交流等问题也应通过考古学研究予以解决。
内蒙古地区战国秦汉时代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或先后交替,或错杂分布,呈现出一种农牧交错的复杂态势。匈奴、鲜卑、乌桓等北方各民族遗留下了许多遗存。对北方民族的族源族属、社会结构、经济生活等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学者的意见多不一致,尚需运用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探究。因此北方民族的考古调查发掘工作今后还应进一步展开。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发现了许多以中原文化因素为主、兼有游牧文化因素的两汉时期墓葬,这些墓葬的族属等问题目前也存在很大争议,需要通过考古发掘以进行深入研究。
注 释
①盖山林、陆思贤:《内蒙古境内战国秦汉长城遗迹》,《中国考古学第一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
②盖山林、陆思贤:《阴山南麓的赵长城》,《中国长城遗迹调查报告集》,文物出版社,1981年。
③史念海:《鄂尔多斯高原东部战国时期秦长城探索记》,《考古与文物》1980年1期。
④高旺编著:《内蒙古长城史话》,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年。
⑤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著:《内蒙古自治区长城资源调查报告·战国赵北长城卷》,文物出版社,2018年。
⑥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内蒙古自治区长城资源调查报告·东南部战国秦汉长城卷》,文物出版社,2014年。
⑦苏哲:《内蒙古土默川、大青山的北魏镇戍遗迹》,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国学研究》第三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⑧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托克托县博物馆:《托克托县古城村古城遗址发掘报告》,《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三辑),科学出版社,2004年。
⑨包头市文物管理处等:《包头境内的战国秦汉长城与古城》,《内蒙古文物考古》2000年1期。
⑩盖山林主编:《蒙古学百科全书——文物考古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年。
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居延汉简甲乙编》,中华书局,1980年。
⑫陈梦家著:《汉简缀述》,中华书局,1980年。
⑬崔璇:《秦汉广衍故城及其附近的墓葬》,《文物》1977年5期。
⑭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等:《赤峰市陈家营遗址发掘报告》,《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四辑),科学出版社,2013年。
⑮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林格尔县大堡山墓地发掘报告》,《草原文物》2013年2期。
⑯魏坚主编:《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⑰田广金:《匈奴墓葬的类型和年代》,《内蒙古文物考古》1982年。
⑱张海斌:《试论中国境内东汉时期匈奴墓葬及相关问题》,《内蒙古文物考古》2000年1期。
⑲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内蒙古陈巴尔虎旗完工古墓群清理简报》,《考古》1965年6期。
⑳郑隆、李逸友:《察右后旗三兰虎沟的古墓群,》《内蒙古文物资料选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64年。
㉑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杨家营子的遗址和墓葬》,《考古》1964年1期。
㉒郭治中:《扎赉诺尔古墓群1986年清理发掘报告》,《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
㉓林幹著:《东胡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9年。
㉔林幹:《鲜卑拓跋、秃发、乞伏三部的早期历史及其南迁路线的初步探索》,《北方文物》1989年3期。
㉕李逸友:《扎赉诺尔古墓为拓跋鲜卑遗迹论》,《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
㉖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和林格尔汉墓壁画》,文物出版社,2007年。
㉗吉发习、丁学芸:《护乌桓校尉及其他》,《实践》1979年8期。
㉘林幹:《两汉时期“护乌桓校尉”略考》,《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7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