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陈独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019-12-15姚茜
姚 茜
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一百多年前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遥想当年,仅有13位共产党员参加的中共一大,中途移至嘉兴南湖的一条船上紧急召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共产党人想要纪念自己的生日时,竟记不起具体在哪天召开,毛泽东同志约摸记得是仲夏之期,所以就将七月一日记为建党节。这些历史都告诉我们一件事:中国共产党成立得不易!那么,在这样艰苦的历史条件下,是谁在积极地组织建党、传播马克思主义呢?我们不能忘记一个人——陈独秀。
陈独秀高举社会主义旗帜,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先驱,和当时的进步人士一起,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组建共产党,解放民众思想,改造国民性。
一、陈独秀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功绩
(一)领导运动,为建党做思想准备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是革命任务并未完成,国人依然倍受压迫。鉴于此,陈独秀提出,解放国民首先应该解救国民性,强调对国民思想上的解救,高举“科学”与“民主”,发起新文化运动。运动期间,《新青年》成为主要阵地,社会进步人士从思想渊源、社会背景、社会发展等多个角度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和没落,传播进步思想,解放民众的思想意识。
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发展,陈独秀开始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其主办的《新青年》逐渐成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刊物。新文化运动在思想上实现了国民的彻底解放,完成辛亥革命未完成之任务。毛泽东曾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写道:“自中国有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①,足见新文化运动的深远影响。她开启民智,解放思想,不仅活跃了社会氛围,而且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思想基础。
(二)创办刊物,为建党做理论准备
陈独秀自青年时期就特别注重社会性教育。青年时期的陈独秀就在自己的家乡办过白话报;自东京游学回来后,他就创办了宣传进步思想的报刊,就是我们后来熟知的《新青年》。后期的《新青年》已经成为明显带有马克思主义倾向的政治性报刊,甚至出版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和其相似,当时的先进报刊如《每周评论》、《晨报》副刊、《国民》等,不同程度地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陈独秀的多篇著作,如《马尔萨斯人口论与中国人口问题》、《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劳动者的觉悟》、《两个工人的疑问》等文章,在社会上反响很大,剖析中国现状、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分析工人的生存状态,向民众尤其是工人阶级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此期间,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为宣传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限,与基尔特社会主义流派的论战,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反响,不仅传播了科学社会主义,为共产党的组建确定方向。
(三)建组建党,建党的组织基础
借鉴他国的发展经验,我国早期共产主义同志纷纷在各地设立共产主义小组。在中国最早成立共产主义小组、领导工人运动的就是陈独秀领导的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先后设立工会,领导工人运动,上海机器工会成为当时第一支工会,不久又建立了上海印刷工会。陈独秀等人利用工会组织,建立工人学校,解说马克思的学说,组织工人活动,不断掀起工人运动新高潮。1921年的七月,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从那时起,中国革命有了进步的领导集体,有了正确的思想指导,有了坚定的革命力量,致力于挽救民族危亡的爱国仁人志士终于找到了一条正确的民族救亡之路。
中共一大之后,陈独秀多次强调要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特殊国情、具体革命情况相结合,马克主义在中国是什么样子还要看具体发展。中共二大确立的最低纲领、中共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合作,这些都是当时中国革命的必然要求,也是因为这些正确的判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犹如星火燎原之势,迅速传播,中国的革命力量不断壮大。
二、陈独秀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工作失误
从中共一大到中共五大,陈独秀始终居于我党领导核心位置,这在中共党史上绝无仅有的情况,这足以证明陈独秀在当时的社会影响力,也从侧面印证了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重大贡献,但是,我们也要正视他的不足。由于陈独秀本人的错误判断,以及国际共产主义的错误指挥,在第一次国民革命中,放弃了革命领导权,导致大革命的失利。
“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使我党损失了大批优秀的革命同志,三次工人起义的相继失败,共产党被迫转移,给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为代表的国民党以可乘之机,形成了形势上统一的国民政府这些,都是由于对革命形势的错误估判,对中国实际情况的不了解,对俄国社会主义一味地照抄照搬,没有做到实事求是。
三、“前车之鉴 后事之师”
今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学习先人的经验教训,就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自己,改造自己。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的历史定位告诉我们,我国的改革已经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新中国的改革开放本质上也是一场革命,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革命”不比陈独秀时期的革命容易得多,不妨让我们学学先人的经验教训,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首先,思想文化建设刻不容缓。陈独秀等人特别注重国民性的教育,注重国人的思想解放,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我们从站起来到富起来,要想真正的强起来,国民的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素质建设刻不容缓。社会历史潮流的现实发展首先是从思想关系的变动开始的,进而引发政治关系变化,最终引起经济关系的变动。我们要建设经济强国、创新型国家,人们的创新意识最为重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在全社会形成合力,提过国民思想文化素质,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物质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其次,政治文明建设紧抓不放。经济与政治原本就是一个国家的两个主体,一个真正的强国,除了雄厚的经济实力之外,稳定的政治生态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陈独秀等人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时,很早就注意到了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最早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积极成立工会,培养爱国学生和知识分子,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力量。我们坚持改革开放,同时还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用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最后,党的先进性建设绝不放松。陈独秀后期出现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根本上还是对马克思主义没有真正坚持,没有实事求是。因此,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完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指导。在新时期,我们党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将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与长期执政的先进性和优越性结合起来,集中力量办大事。党员干部应该不断学习,紧跟时代脚步建设学习型政党,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 注 释 ]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