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敦煌與絲綢之路多元宗教學術研討會綜述

2019-12-15劉拉毛卓瑪敦煌研究院

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通讯 2019年0期
关键词:文獻歷史大學

劉拉毛卓瑪(敦煌研究院)

黄麗螢(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一、 概 説

2018年5月5—8日,由敦煌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國宗教學會主辦,敦煌研究院敦煌文獻研究所、佛學研究中心和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文化》編輯部承辦的“敦煌與絲綢之路多元宗教學術研討會”在敦煌莫高窟隆重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和學者相聚敦煌,圍繞“敦煌古代宗教與絲綢之路多元宗教文化關係”“三夷教及其在絲綢之路沿线的傳播”“絲綢之路沿綫的宗教文化交流”“敦煌與中亞、印度石窟藝術”“敦煌、絲綢之路之相關歷史文化研究”等五個議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進一步促進了敦煌古代宗教與絲綢之路沿綫多元宗教文化關係的研究。本次會議共收到學術論文(包括綜述等)共97篇,50餘位專家、學者先後發言。

會議開幕式由敦煌研究院敦煌文獻研究所所長楊富學研究員主持。敦煌研究院副院長趙聲良研究員致開幕詞,指出敦煌位處絲綢之路要津,自古以來宗教衆多,佛教、道教、摩尼教、景教、祆教都在這裏留下了鮮明的印迹,此外,伊斯蘭教、印度教、猶太教也都可尋其遺蹤。這一現象的形成,與絲綢之路發達的多元宗教息息相關。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所長、中國宗教學會副會長鄭筱筠研究員致歡迎詞,清華大學景教研究中心譚大衛教授代表與會專家和學者致辭。

隨後進行大會主題發言,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所長鄭筱筠研究員就《觀音信仰的中國化歷程研究及其對當代的啓示》作了發言。她從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劃分出了觀音信仰中國化的歷史發展分期,分析了各個歷史階段觀音信仰的發展方向及其特點,探討了觀音信仰中國化的途徑。指出,在歷史發展長河當中,觀音信仰在理論層面和實踐信仰層面都進行了中國化的探索,從魏晋南北朝開始,觀音信仰經過各個歷史時期的發展,形成了不同的信仰區域、不同的傳播地帶和不同的分佈格局。在理論層面,探索出了一種佛教中國化體系的建構;在實踐層面,從文化的多樣性轉變、文學故事的豐富多彩、壁畫藝術的精美等多角度、多層次與中國社會特色及信衆的需求相互呼應,逐漸形成了中國化特色的觀音信仰體系,這對當代宗教中國化有很深的啓發。

西北大學中東研究所所長韓志斌教授《阿曼伊巴迪教派: 歷史生成與踐行影響》以梳理阿曼伊巴迪教派的興起爲基礎,分析了阿曼伊巴迪教派的宗教政治特徵、生成與擴散、宗教結構與主張,並通過對阿曼伊巴迪教派兩次建國失敗原因的分析,闡釋了阿曼伊巴迪教所産生的歷史影響和時代變遷特徵。

中央民族大學哲學與宗教學學院院長劉成有教授《從〈大乘起信論〉看佛教中國化》一文以《大乘起信論》爲切入點,從選擇性接受的角度闡釋了佛教的中國化。指出,在佛教中國化的道路上,《大乘起信論》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這種作用突出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中國佛教在大、小乘佛教的抉擇方面主動性的選擇接受了大乘佛教;二是選擇性地接受了大乘佛教中的如來藏佛教思想。同時,提出以《大乘起信論》爲代表的如來藏思想體系可能與中國儒家核心思想體系之間可能存在某種相關性。

清華大學景教研究中心譚大衛研究員《景教敦煌文獻〈一神論〉之中文白話及英語釋譯並建議一套文獻的章節序號》一文主要對唐本敦煌景教文獻《一神論》作了中文白話翻譯和英語釋譯,並在前賢的録文和斷句的基礎上,重新編排了《一神論》的章節序號。

楊富學研究員《霞浦摩尼教文獻與跨宗教研究》一文擷取霞浦摩尼教文獻中一部分有代表性的摩尼教神祇進行研究分析,認爲摩尼教是集多種宗教元素於一體的真正的世界性宗教,這爲跨宗教研究提供了極爲豐富且十分難得的研究素材和寶貴資料。進而通過闡述摩尼教在中國的傳播發展歷程,分析了會昌法難之後摩尼教之所以僅在福建一帶流傳的原因,揭示了福建霞浦摩尼教的特點。

接下來是專家學者的專題發言,我們根據各位專家、學者的發言題目及其主要内容,將發言分爲5大類,分别爲多元宗教文化研究、三夷教研究、絲綢之路宗教文化交流研究、石窟考古與藝術研究、其他方面。下面將一一進行介紹。

二、 多元宗教文化研究

隨著敦煌與絲綢之路沿綫多元宗教的發展,與之相應的宗教文化也呈現出明顯的多元性,對這一問題的研究也頗受關注,可歸入此類的計有26篇。

敦煌研究院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董廣强副研究員《民俗視野下的北朝秦州佛教——以麥積山石窟133窟10號碑圖像爲例》一文以民俗學的視角,就麥積山石窟133窟10號碑中雕刻的一些細節問題進行了辨識和研究,指出北朝時期秦州地區的民衆有著根深蒂固的本土民俗信仰,他們在面對佛教圖像時會自覺或不自覺地進行圖像轉换,將傳統文化和外來的佛教文化結合在一起。

甘肅省社會科學院文化所買小英副研究員《由敦煌本“二十四孝”看儒釋倫理的融通與合璧》以敦煌文書S.3728《故圓鑒大師二十四孝押座文》作爲儒釋融通的典型文本示例,分析了古代敦煌地區流傳的《二十四孝》《孝子傳》《孝經》等版本在内容、形式和作用等方面同中原地區流傳版本之間同根同源的關係,體現出儒家倫理和佛教倫理在發展過程中的融匯與貫通。

甘肅張掖行政學院副校長任積泉研究員《河西寶卷曲牌留存及使用狀況分析》一文闡述了河西寶卷的留存和使用狀況,指出寶卷文化是河西文化中的“根”文化之一,曲牌是寶卷區别於其他文學作品最顯著的特徵,是寶卷文化生命力的重要體現,曲牌的活態保護傳承是寶卷傳承的重中之重。

陝西師範大學絲綢之路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博士後石建剛《陝北宋金石窟文殊/五臺山造像及其信仰考察》在前賢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實地調查,對陝北宋金文殊菩薩造像、五臺山化現圖像、萬菩薩造像以及宋金夏時期的老人形文殊像内容作了詳細的考述和研究,指出文殊/五臺山圖像及其信仰並非直接産生於陝北地區,但陝北在絲路沿綫地區受容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中老人形文殊像便是陝北宋金石窟影響西夏都城興慶府地區佛教圖像的重要證據。

西華師範大學王紅梅研究員《宋元時期回鶻彌勒信仰考論》通過對出土的回鶻文《彌勒會見記》《彌勒頌》《彌勒贊詩》以及題跋、發願文等内容的研究,指出回鶻佛教中的彌勒信仰並非直接受到漢傳佛教的影響,而是深受西域本土以及印度彌勒信仰的影響。同時指出,回鶻本《彌勒會見記》中强調的成佛在人間的“彌勒觀”對回鶻人産生了深遠的影響,是回鶻文佛教題跋、發願文、懺悔文以及贊美詩中最重要的主旨思想。

雲南大學貝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周婭副研究員《中國巴厘語系佛教貝葉經: 源流、傳承與保護》一文主要以在西雙版納的巴厘語系貝葉經爲例,探討中國巴厘語系貝葉經的源流、傳承和保護等問題,並從雲南面向東南亞、南亞“一帶一路”建設的角度,對開展巴厘語系貝葉經保護方面的國際合作作了若干初步的思考。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陳粟裕副研究員《吐蕃統治時期敦煌石窟中的觀音圖像與信仰研究》一文從吐蕃統治時期敦煌石窟中觀音圖像的梳理、漢地與于闐地區觀音圖像上的交流、新的菩薩樣式的出現三個方面進行討論和研究,認爲敦煌及其附近民衆、僧衆對觀音菩薩的虔誠信仰主要歸結於三個方面的原因,即民族交融的時代背景、戰亂頻繁的社會局面、觀音菩薩自身所具有的拔苦救難的超凡願力。

敦煌研究院敦煌文獻研究所王東副研究員《比附與隱喻: 張掖香(仙)姑信仰對絲綢之路觀音文化的借鑒》對張掖市臨澤縣香古寺的一方名爲《重修仙姑廟記》的碑刻内容作了系統的研究,並結合《西夏黑水橋碑》中有關“賢覺聖光菩薩”的記載,指出香(仙)姑信仰與絲綢之路上興盛的觀音信仰密不可分。民衆在信奉香(仙)姑過程中,對原有的觀音文化進行了借鑒與改造,逐漸脱離了對佛教觀音的比附,而形成河西地區獨具特色的文化現象。

與多元宗教文化有關的論文尚有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黄人二教授《論莊子逍遥遊與天龍八部迦樓羅關係》、山東曲阜師範大學韓鋒和張亞甯副教授《中古時期儒家文明在敦煌地區的傳播和發展——以敦煌遺書爲中心》、雲南民族大學饒睿穎副教授《孟高棉語民族與泰北早期佛教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世界宗教系博士生黄麗螢《試論蛙崇拜與女媧信仰之間的聯繫》、敦煌研究院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項一峰副研究員《絲綢之路佛教傳教·信仰·像教——以兩晋十六國時期幾位僧人爲例》、山東大學猶太教與跨宗教研究中心李海濤副教授《高麗太古普愚的臨濟嗣法及其看話禪思想》、西北師範大學文學院李妍講師《河西寶卷類比原型的苦難表徵》等多篇論文,其中不乏有價值的力作,由於篇幅限制不能一一予以介紹。

三、 三 夷 教 研 究

對三夷教及其在絲路沿綫的傳播進行研究,是本次會議所的另一個重點,收到論文9篇。“三夷教”指形成於波斯的祆教、景教和摩尼教,對這些問題的研究,在國内學術界向來都爲小衆。本次提交會議的論文,尤其研究霞浦摩尼教新文獻者,具有明顯的三個共性,即資料新、問題新、觀點新,含金量相對較高。

首先在摩尼教研究方面,學者們主要是利用霞浦新近發現的摩尼教文獻,分析研究摩尼教在華化過程中對佛教、道教以及民間信仰的比附和依托。其中塔里木大學人文學院包郎教授《〈摩尼光佛〉與摩尼教道化實踐初探》一文對霞浦新近發現的摩尼教文獻《摩尼光佛》中有關道教神祇、道教術語、道籍用語作了分析,認爲《摩尼光佛》這部通篇佛教成分較多的文獻中,凡是有道教神祇出現的地方總不忘夾雜佛教稱謂,顯現出摩尼教既想崇道又怕得罪佛教徒的矛盾心理。然而,道神的特徵顯然又趨向於摩尼化,加之民間信仰的土地神這種道教俗神的雜入,都説明《摩尼光佛》中的道化是與摩尼化、民間化和脱夷化並行的,摩尼教潛入民間,隱蔽自存,恐爲其最佳宿命。

敦煌研究院敦煌文獻研究所彭曉静館員和楊富學研究員合著的《霞浦摩尼教觀音、彌勒、泗州大聖崇拜考》對霞浦摩尼教文獻《摩尼光佛》《樂山堂神記》《求雨秘訣》《禱雨疏》等科儀文書中的觀音、彌勒、泗州大聖進行了研究,指出霞浦摩尼教中對觀音、彌勒、泗州大聖的信仰,體現了摩尼教對多種信仰的融會貫通,其中更多的是對佛教的借用和依托,同時也是對道教的比附。

楊富學研究員和西北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碩士生薛文静合力撰寫的《霞浦本摩尼教〈點燈七層科册〉録校與相關問題》一文通過對霞浦發現的摩尼教漢文文獻《點燈七層科册》的録校,闡明了該文獻的宗教屬性,並進一步分析了摩尼教華化之特點。

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博士生楊琛和楊富學研究員合著《霞浦摩尼教之“三清觀”》一文指出,人文“三清”本爲道教概念,爲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和道德天尊三位神明的合稱。但在福建霞浦發現的摩尼教科儀書中,將夷數和佛、電光王佛和摩尼光佛稱作“三清”或“三佛”,顯然是用摩尼教神明來指代道教、佛教之故名,體現出摩尼教中對基督教、佛教、道教内涵的雜糅,尤其是道教對摩尼教的深刻影響和晚期摩尼教的道化傾向。

敦煌研究院敦煌文獻研究所訪問學者蓋佳擇與楊富學研究員合撰《景教〈常明皇樂經〉爲摩尼教經辨》一文通過大量的例證證明《常明皇樂經》爲摩尼教經典,不認同以往學界將《常明皇樂經》爲景教經的論點。此篇文章對摩尼教研究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除此之外的論文内容比較分散,但却是極有創建性的力作,值得注意。如暨南大學歷史系副主任張小貴教授《達克瑪與納骨翁: 中古瑣羅亞斯德教葬俗的傳播與演變》,該文以達克瑪與納骨翁爲研究對象,考察了瑣羅亞斯德教(即爲祆教)天葬習俗的傳播與演變,指出中古時期的入華祆教以粟特人爲主要信仰載體,其使用石棺或石床來處理屍體,形式與達克瑪與納骨翁雖不同,但在恪守教規教律方面確是一致的。

山東大學博士生、青島科技大學趙洪娟副教授《中國西北地方燎疳習俗之拜火教因素探原》,文章從西北地方正月二十三日的跳火燎疳習俗入手,以閩南、粤北地區的跳火群儀式爲佐證,通過對中國燎疳節與伊朗傳統跳火節在儀式形式、日期、功能等方面的對比研究,認爲中國西北地方燎疳習俗源於西域波斯之拜火教。

四、 絲綢之路宗教文化交流研究

絲綢之路宗教文化交流,是本次會議的熱點,論文最多,達34篇,涉及的面也很廣,其中對敦煌文獻及相關佛教問題的研究相對集中。

在敦煌文獻方面,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楊寶玉研究員《兩件度牒相關敦煌文書復原整理與再研究》對法藏敦煌文書P.3952與P.4072兩件文書進行了復原式整理,並通過對文書内容的分析研究,對文書年代、性質、用途等一一作了考察和分析。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習罡華副教授《敦煌文獻S.2165號〈坐禪銘〉論衡》對敦煌文獻S.2165號所有9段詩偈題材和《坐禪銘》之内容進行了考查、分析,指出其主旨與慧思和尚的精神不相吻合,却恰好反映了初唐南派禪宗修行理念記載的自然過渡。因此,文章認爲敦煌文獻S.2165號《坐禪銘》是唐代禪宗七祖青原行思的作品,而非學術界通常所謂的天台宗二祖南岳慧思的作品。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聶清副研究員《敦煌〈篆書千字文〉風格溯源》,文中首先對敦煌遺書《篆書千字文》之風格進行了分析,進而追溯對其家族來源,認爲敦煌《篆書千字文》並非偶然現象,而是符文式篆書大家族的衍生。

山西師範大學楊學勇副教授《敦煌本與金藏廣勝寺本〈中論〉的比較研究》,文章通過對敦煌本與金藏廣勝寺本《中論》的比較分析,指出其差異主要表現在分卷、品名、偈數和品數、對造譯者的論述、版本形態五個方面。而經過對敦煌本與金藏廣勝寺本的校勘比較,作者發現兩者除在内容上有個别字詞的不同之外,幾乎没有出現因某些字詞的改變而導致《中論》思想主旨發生變化,由此認爲鳩摩羅什所譯《中論》是被作爲定本採用的。

除了對敦煌漢文文獻的研究之外,還有學者就敦煌古藏文文獻進行了研究,如青海師範大學彭措扎西講師《略論敦煌吐蕃兵書之〈勇士與懦夫〉軍法思想及其社會功能》,文章以古藏文文獻《勇士與懦夫》爲中心,探討了吐蕃統治階級對勇士和懦夫分别實行獎罰之軍法制度及其社會功能。

在佛經研究方面,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南海佛學院張總研究員《〈妙法蓮華經〉大通智勝佛藝術變現再述》提出敦煌壁畫中《法華經變》雖然多,但就此題材表達却很少。然而晋冀魯豫地區的石窟碑像或題銘之中關於大通智勝佛與十六王子事者達十餘處。從全國的石窟等藝術形式而言,白佛山一號大佛窟的大通智勝佛與十六王子像,内容之豐富全面,非常稀見,值得高度重視,並進一步開掘。

河北師範大學宗教研究所副所長崔紅芬教授《〈觀音經〉與〈觀音經變〉——以敦煌黑水城遺存爲主》,文章主要從三個方面圍繞論題進行闡釋: 第一,對《妙法蓮華經》的翻譯及《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單獨進行梳理,認爲在南北朝時期《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已經單獨出來流行了;第二,對觀音經變的類型和佈局結構進行了分析;第三,結合經文分析了《觀音經變》的内容,認爲觀音經變在生活、場景、服飾、面相、用具和經變畫的佈局方面都充分體現了中國化和民族化的特色。

敦煌研究院敦煌文獻研究所堪措吉副研究員《中國三峽博物館藏敦煌藏文寫經》通過對三峽博物館收藏的五件藏文寫經與敦煌藏經洞所出藏文寫經《十萬般若頌》和《大乘無量壽宗要經》内容和形式的比較分析,指出三峽博物館所藏藏文寫經與敦煌藏經洞所出藏文寫經生姓名相吻合,屬同一時代,同批寫經人所寫。此外,青海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桑吉東知講師和西北民族大學中國民族信息技術研究院夏吾措合著的《敦煌藏文寫本〈大乘無量壽宗要經〉整理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也值得注意。

在佛寺研究方面,有論文二篇,其一爲西安碑林博物館景亞鸝研究員《西安華嚴寺歷史文化稽考》,文章梳理了華嚴寺之歷史沿革,姑且認定華嚴寺建於貞觀十九年(645),進而對華嚴寺之建制遺存予以介紹,並對華嚴宗宗派傳承作了詳細介紹。其二爲西安碑林博物館樊波研究員《隋唐同州大興國寺探究——從隋〈同州大興國寺舍利塔下銘〉談起》一文利用《同州大興國寺舍利塔下銘》之銘文及相關史料和碑刻,闡述了大興國寺之歷史沿革。

其他比較重要的論文有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董華鋒博士《藏東地區吐蕃時期的大日如來八大菩薩像與唐蕃關係》,文章以一批發現於9世紀上半葉發現於青藏高原南麓的大日如來八大菩薩石刻造像爲中心,並結合敦煌石窟中的同類造像,分析得出這批造像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爲9世紀初,造像主要承擔政治功能,透露出“與唐議和”的意圖;第二階段轉而進入宗教信仰的範疇。這兩個階段的變化如實地反映了9世紀前半葉唐蕃關係的變遷。

蘭州財經大學王祥偉教授《吐蕃歸義軍時期敦煌僧尼的勞作活動》一文從農業勞作活動、修造活動、加工業勞作活動三個方面對敦煌僧尼的宗教活動進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討,指出吐蕃歸義軍時期的敦煌僧尼以寺院或家庭的身份參與寺院、僧團或寺外的勞作活動,受敦煌寺院的地理分佈、吐蕃和歸義軍政權的統治等因素的影響,敦煌僧尼的勞作活動既與農禪有别,又與禪宗的發展密切相關。

此外,河南省社會科學院陳習剛副研究員《唐詩中“葡萄長帶”與宗教及相關問題探討》、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阿拉伯學院副院長侯宇翔《唐宋時期中國與中東文明交往及其特點》、吐洪江·依明《論回鶻文獻中的佛教術語》等多論文也都是極富創新性的佳作。

五、 石窟考古與藝術研究

在石窟考古與藝術研究方面,共收到論文13篇。其中多以壁畫和造像的研究爲重點。山西師範大學趙改萍和侯慧明二教授合撰《山西羅漢寺佛傳壁畫初探——兼談山西佛傳壁畫與敦煌佛傳壁畫之關係》一文以山西羅漢寺佛傳壁畫爲研究中心,通過對佛傳壁畫内容和特點的研究分析,指出山西羅漢寺佛傳壁畫在題記和畫面内容上多受到明代太原崇善寺、多福寺佛傳畫的影響,同時在諸多方面還直接或間接地受到敦煌佛傳壁畫的影響。

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所長張小剛研究員《古代敦煌龍王信仰及其圖像研究》,文章先對古代敦煌地區的龍王信仰和敦煌石窟中的龍王形象作了詳細的分析和探討,進而對敦煌石窟《龍王禮佛圖》作了細緻的研究,指出敦煌石窟中龍王不僅具有施雨、保佑地方風調雨順的功能,同時還兼具護衛洞窟、護持佛法的作用。此外,文章還指出于闐與敦煌兩地之間有著頻繁的交流,且都十分信仰佛教,但兩地之佛教仍有各自的特色,尤其是在造像題材的選擇上。

敦煌研究院美術研究所樊雪崧館員《莫高窟第419窟薩埵本生圖中的獨特畫面補考》一文通過對莫高窟隋代419窟主室窟頂薩埵太子捨身飼虎圖像遺留榜題痕迹,將全圖分爲38個畫面進行情節標注,對其中部分内容進行了補充和解讀。進而通過分析經文與圖像,認爲該圖主要據《金光明經·捨身品》繪製,個别場景似應參考了《賢愚經》的内容。同時對序分畫面進行了詳細解讀,認爲該圖與喀什米爾和高昌地區的同題材罕見例證具有相似元素,並且序分中很可能有《金光明經·授記品》的内容。

太原理工大學藝術學院許棟博士《山西省博物院藏絹本地藏十王像考論》,文章通過對山西省博物院藏兩件五代時期地藏十王絹畫圖像特徵及其形成歷史的考察和分析,認爲絹畫的人物造型和内容題材均符合晚唐五代時期地藏十王造像的特點,故這兩幅絹畫對研究地藏十王圖像的發展和演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敦煌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年輕學者殷博《莫高窟回鶻時期第207窟初説法圖考》一文首先通過參考相關佛典及圖像,對莫高窟回鶻時期第207窟進行了研究,認爲該窟南、北兩壁説法圖的題材均爲釋迦牟尼鹿野苑初説法圖。文章進而對圖像各部分内容作了分析,發現這兩鋪説法圖中獨特的圖像元素不僅與新疆柏孜克里克石窟初説法作品十分相似,而且可以從龜兹石窟群追溯至犍陀羅地區同題材雕刻。最後,文章指出莫高窟第207窟保存了敦煌回鶻窟中僅見的初説法圖,同時也是敦煌石窟目前已知繪製時間最晚的通壁釋迦初説法圖。

敦煌研究院敦煌學信息中心副研究員祁曉慶博士《新舊之間——虞弘墓石槨圖像程式的再探討》通過對虞弘墓石槨葬具製作工藝和圖像的細讀,發現虞弘墓石槨製作工藝和製作過程存在“偷工減料”和“面子工程”問題。同時,將虞弘墓隨葬品和石槨浮雕彩繪圖像與其他北朝隋代墓葬圖像進行比較研究,指出虞弘墓石槨圖像大多“借鑒”了北朝,尤其是入華粟特人墓葬圖像系統,其所表現出來的“中亞、波斯”風格也有可能是對粟特本土流行圖像元素的採納。

敦煌研究院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研究員孫曉峰博士《中亞胡人與麥積山北周窟龕的營建》一文主要對麥積山北周窟龕建築和造像中的中亞藝術特色元素進行了分析,並結合隋唐時期秦州已經出現的粟特人聚葬區的事實,指出北周以來中亞胡人已經完全融入了秦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尤其集中體現於麥積山石窟的開鑿與營建。

除以上佳作之外,還有河北師範大學圖書館文志勇教授《沙俄敗兵對敦煌壁畫的破壞和對新疆社會的衝擊》、西安博物院王樂慶研究員《君權思想在佛教造像中的呈現和反映——以西安博物院佛教造像爲例》、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博士生楊波《柏孜克里克石窟涅槃圖像初探》等幾篇文章也同樣别出心裁。

六、 其 他 方 面

其他方面共收到論文15篇,論文内容比較分散,但值得重視者却不少,如陝西歷史博物館科研管理處副處長張維慎研究員《也談秦鳴鶴的醫術及其身份》一文主要就秦鳴鶴爲唐高宗的“刺頭微出血”療法展開討論,認爲秦鳴鶴的醫術爲中醫傳統療法,秦鳴鶴也非景教醫生,而是中國醫生。

青海師範大學法學與社會學學院米海萍教授《試析敦煌文獻〈韓朋賦〉中的幾個“幻化物”民俗意象》對敦煌文獻《韓朋賦》進行了釋譯,梳理了該賦的故事情節,並以故事結尾韓朋夫婦屍骨成爲“幻化物”爲研究核心展開了論述,指出這種幻化物的接連出現,既是靈魂不滅觀念的確切再現,也是普通民衆情感的真實傳遞。

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哲學系樊沁永講師《東方哲學的學歷建構——以徐梵澄“精神哲學”的考察爲基礎》,文章通過梳理、考察徐梵澄先生的“精神哲學”,將之運用於對東方哲學學理的建構,在東方哲學的研究旨趣、定義、問題意識、經典範例等方面提供了徐梵澄先生的學術貢獻。

山西大同大學孫瑜副教授與山東大學張萌合力撰寫《雲岡石窟周邊之小石窟病害調查與研究——以雕落寺石窟爲例》,主要以雕落寺爲研究中心,對雕落寺石窟的病害分型、成因及保護措施作了全面系統的調查和分析研究,以利於促進中小石窟寺的保護,延伸石窟寺之歷史、藝術及其學術價值。

中國國家圖書館趙大瑩副研究館員《龍鷹紋章與十字架徽章——北堂書中的教皇保禄五世贈書》對國家圖書館保存的北堂西文善本中的教皇保禄五世贈書的外觀特徵作了分析研究,並對前賢的研究成果作了一定的補充。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李學通研究員《無比的誘惑——塞切尼在西北的探險活動及其影響》一文充分利用相關的史料,對塞切尼在西北探險活動的始末作了詳細的梳理和介紹,並對塞切尼中國之行所産生的影響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此外,尚有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周萍萍副教授《陳垣與英斂之的交往述略》、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博士生吕飛躍《路德對僞狄奥尼修斯神學之批判原因的簡要分析》、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博士生張迎迎《從儀式到信仰表達: 基督教音樂的嬗變》、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碩士生趙磊《唐代婚嫁風習及禮俗一二探析》、寧夏大學西夏學研究院博士生田曉霈《宋真宗年間曹瑋築“山外四寨”考論》等多篇論文,兹不贅述。

七、 小 結

本次學術研討會舉辦方精誠團結,會議安排緊湊嚴密,在緊張的會議排程中,各位專家和學者緊緊圍繞會議主題,秉承科學、客觀、求實的態度,以各自不同的學科背景和學術積累分享了自己的學術成果及其思想。鄭筱筠研究員在會議閉幕式時以“致敬敦煌、對話敦煌、展望敦煌、尋找敦煌”形容敦煌歷史的文化穿透力和影響力,並以“大美敦煌”和“大夢敦煌”總結了本次研討會。指出,來到敦煌,不但使大家感受到了敦煌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藴、獨具特色的文化區域優勢和美麗的自然風光。同時,通過此次研討會呈現出的滿滿的學術實力,使與會者感受到敦煌學作爲一門國際顯學在學術界的實力和影響力。

在整個會議過程中,大家緊扣會議主題,既著眼歷史,又關注現實,以頗具力度的思考和研究、高水準的發言討論展現了一種現場教學式的對話敦煌模式,讓大家真正接地氣地穿越於歷史時空,在瑰麗的莫高窟藝術當中去尋找敦煌、享受敦煌和感受敦煌。本次學術研討會充分體現出了會議主題之“多元”特色: 與會學者研究領域廣泛、論文内容豐富多彩、研究的角度和方法多元等。這是一場高水準、高品質的學術盛宴,對推動敦煌學及絲綢之路多元宗教研究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猜你喜欢

文獻歷史大學
新見王國維手鈔詞籍文獻三種考論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
Cauchy不等式在高中数学中的简单应用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
大学女生的日常
那些大学时立过的flag
爷爷的家长会
厉害了,我的魔都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