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2019-12-15张祖晏

法制博览 2019年26期
关键词:政治课师生情感

张祖晏

宿迁学院法政学院,江苏 宿迁 223800

一、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互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互动的单向性

教师和学生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互动中的两大主体,包括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两种主要的互动形式。教学互动是指在教育教学情境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在思想政治课的课堂观察中,笔者发现在课堂上很少进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多的是以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但在以师生互动为课堂主要互动形式的情况中,仍存在着师生双方“一方动,一方不动”的单向互动问题,说明大部分学生习惯于听讲而不是表达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从课堂观察的结果来看,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多是封闭型问题。长久下去,师生之间的互动就会变成教师的单向提问,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双向互动和动态交流,也无法起到提高教学实际效果的作用。

(二)互动对象的不均等

课堂教学互动方式中除却互动机会相对均等的生生互动,最常见的互动形式便是师生互动。师生互动包括师个互动和师群互动两种。在师群互动中,由于互动对象并非特定的个体,因此,就其互动机会而言,师群互动对学生来说是具有均等性的,但在互动的“客观结果”上,师群互动仍具有差异性。而师个互动的主要特征便是差异性,教师在互动对象的选择、互动内容的分配等方面均是因人而异。[1]因此,互动对象不均等仍是课堂教学互动中的一大难题。在课堂观察中也不难发现,课堂上大部分时间中的师生互动会出现“少数人动而多数人不动”的情况,无论是在进行师群互动还是师个互动,教师都很难确保互动对象无差异地参与到互动中来。其中,课堂互动的分布还受班级座位分布的影响。根据课堂观察的结果,距离讲台或教师所站位置近的学生更容易参与师生互动,距离教师较远的位置,尤其是两侧靠墙或后几排的同学则很少主动参与互动。教师互动的对象还受成绩高低或是否担任职务的影响,教师面对成绩较好的学生更倾向于提问高难度的问题。[2]

(三)互动中多认知互动

教学互动包括认知互动和情感互动,前者是指师生围绕知识本身展开的互动,后者则侧重于师生及生生之间在互动过程中的情感交流。虽然认知教育在学校各科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但进行情感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可或缺,兼具智育和德育任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更是不可偏颇。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表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态度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即学生会朝着教师对其的期待方向变化。学者佐斌的研究也表明,学生的情感和态度,会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在与教师的课堂互动中,形成学生对教师的期待,进而影响师生关系。[3]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也表示,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由此可见,情感教育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是具有感染力的,意义深远的。据课堂观察的结果,在目前的政治课堂教学互动中,在以提问为主要互动形式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反馈多是简单评价,很难激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课堂中的认知互动仍占主体地位,课堂教学还是以教师讲授理论知识为主,很少涉及到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这说明教师虽然有意识地加强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但由于教学时间紧、任务重等原因,师生围绕知识交流多而情感沟通较少。久而久之,学生由于缺乏积极情感体验而逐渐丧失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甚至对政治学科形成“枯燥乏味”的刻板印象,这是我们作为思想政治教师所不期望的。

二、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互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学校环境方面

高校思想政治的课程目标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德,积极的人格倾向和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学生非智力能力的培养仅靠课堂上的理论活动还远远不够,学校要积极为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如运动会,阅读节,班级晚会等等,使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中获得成长和感悟。学校营造的校园氛围同样对学生的品格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深远意义。对学生具有同样重大影响的还有班级环境,不仅包括班级营造的学习氛围,还有座位的摆放、灯光以及绿植的多少等等。我国学校教育长期以来实行“秧田式”的座位模式,其封闭式的特点非常不利于学生与学生在课堂进行交流,教师与学生的交流通常也只限于中前位置的学生,后排和两侧的学生极易受到忽视。这样的班级环境明显不利于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合作,只会使“一言堂”的互动模式继续进行。

(二)教师方面

教师在设计教学互动前,要做好了解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充分准备,甚至具体到每个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点,还要对互动期间学生可能的困惑或质疑进行预设猜想,因此,实施教学互动是对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临场反应能力、教师智慧等综合互动能力的考验。反之,教学互动会出现各种教师难以掌控的情况,使课堂教学互动难以产生预设的教学目标。如果学生临时组建学习小组,大部分学生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闲聊,就不能产生实际的教学意义。还有部分教师认为,实施教学互动会耽误教学进度,耗费时间多且没有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缺乏进行互动教学的条件和能力,一方面与学校的培训内容有关,另一方面与自身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追求有关。学校对教师的校本培训中忽视知识专业度和考核评价,虽然教师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授课能获益匪浅,但缺乏互动教学专题知识的讲解,教师对互动教学的了解仍少之又少。同时,教师参与实践教学后,虽然仍会积极追求自身的专业发展,但是学习新的教学形式需要教师放下课堂权威,深入了解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形式,再付诸实践获得认识。如果教师仅凭借丰富的教学经验,在不了解互动教学的真正内涵和组织形式前就急于实施,很可能无法发挥教师的能力,达不到预设的教学效果。

(三)学生方面

1.学生认知特点的限制

大学生处于一个生理、心理发展接近成熟,准备走向独立生活的阶段。相对于中学,大学生在感知、记忆、注意等方面的发展更为成熟,思维发展也达到了新高度,具有更高的抽象概括性、内省性和监控性等特点。就思维品质发展而言,大学生的思维发展开始具备独立性、批判性。由于大学生的认知发展刚踏入成熟阶段,并没有完全的成熟,因此,大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迫切需要教师正确的指导和鼓励。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不能对学生的质疑和疑问给予正面的交流回答,选择置之不理或批评学生,学生很容易产生由于否定教师而拒绝参与教学互动的情绪。

2.学生的主体意识薄弱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应试教育,以学生对教材的认知能力为主要考核内容,这就迫使教师采取“满堂灌”的教学形式,以提高将教材知识灌输给学生的效率,从而导致课堂教学中学生缺乏主体意识。而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提出并通过思考和讨论解决问题,充分彰显学生的能动性。因此,要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首先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只有当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行为得到教师的充分鼓励和认可时,其主体意识才会充分觉醒,学会在教师引导下自主自发地学习。

猜你喜欢

政治课师生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