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范仲淹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研究

2019-12-15张俊英柳书琼

华夏文化 2019年1期
关键词:范仲淹教育

□张俊英 邹 璇 柳书琼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谥“文正”,世称“范文正公”。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出任参知政事(副宰相),主持“庆历新政”,提倡州县兴学,奠定了我国九百余年地方教育体系的基础。范仲淹的教育思想主要散见于其著作、奏疏、书信之中,给后人留下许多宝贵经验和启迪,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郡县立学 兴办教育

范仲淹重视发展地方教育、建设郡县之学的思想其实早已有之,并非始于庆历新政的州县兴学。新政之前,范仲淹就曾多次建议朝廷要“劝天下之学,育天下之才”。他认为人才培养离不开教育,而学校是造就人才的基地,在《代人奏乞王洙充南京讲书状》中,提出“三代盛王,致治天下,必先崇学校,立师资,聚群材,陈正道, 使其服礼乐之风,乐名教之地,精治人之术,蕴致君之方”(《范仲淹全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29页)。主张通过兴办学校来培养人才,进而移风易俗,实现天下大治。

大中祥符八年(1015)范仲淹初任广德军(治今安徽广德)司理参军,职司治理狱讼。广德与今江苏常州、浙江湖州接壤,地处皖南山区,文化比较落后,他在这里开设学堂,聘请当地有学问的名士担任教师,发展教育。此后,人们求学之风日盛,学校教育得到了不断发展。景祐元年(1034),范仲淹出知睦州(今杭州淳安),到任不到半年,“拓庙西垣,建置学舍,树立讲堂”,为睦州州学打下基础。景祐二年(1035),范仲淹移守学校并不兴盛的故乡苏州(今苏州市区),奏请苏州立郡学,并把自己所得南园之地建为“义学”,希望“天下之士咸教育于此”(楼钥:《范文正公年谱》)。在范仲淹的关怀下,苏州府学名冠东南,文化教育活动从此得到了兴盛发展。后人评价曰“天下郡县学莫盛于宋,然其始亦由于吴中”(郑元祐:《学门铭》)。景祐三年(1036),范仲淹改知饶州(今江西鄱阳),在风景秀丽的妙果院迁建饶州郡学。宝元元年(1038)知润州(今江苏镇江),州学房舍扩建修葺,聘博学之士30余人为师资,又请著名学者李觏讲学;宝元二年(1039)改知越州(今浙江绍兴),再次邀请李觏到越州执教。此后在宋代,江浙文风之盛甲于全国。

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向宋仁宗上书《答手诏条陈十事疏》,大部分得到宋仁宗的采纳,开始施行新政,“诏天下建郡县之学”,创办地方教育,掀起了全国各地第一次真正的普遍办学热潮,“庠序之设,遍于宇内,自庆历始”(袁燮:《四明教授厅续壁记》)。全国办学兴学之风兴盛,取得了“人才众多,风俗美盛”的效果。欧阳修曾评论说:“诏下之日,臣民喜幸,而奔走就事者以后为羞”,“宋兴,盖八十有四年,而天下之学始克大立”,“海域徼塞,四方万里之外,莫不皆有学”(《欧阳修全集》,中华书局2001年,第572页)。

庆历五年(1045),历时一年零四个月的新政失败,范仲淹被贬出朝廷,知邠州(今陕西彬县)兼陕西四路缘边安抚使,他在贬谪之地仍大力推行教育,到任后就于邠州城南选址修建学社,建成了当时西北地区规模相当大的示范性官学,陶铸英才。不久,范仲淹又移守邓州,在百花洲畔建花洲书院,常到花洲书院的春风堂讲学。他在各地为官,所到之处均把兴学施教放在重要位置,并身体力行,大力推进各地兴学办校活动,以培养经世济民的统治人才,作为政府各级官吏的后备队伍。从此以后,兴学、讲学之风日盛,书院继续兴起。有章可循的学校教育从此为社会所重视,并逐步发展完善,奠定了我国九百余年地方教育体系的基础,范仲淹将发展教育与人才培养联系在一起,充分体现了高瞻远瞩和远见卓识,这一历史功绩将永载中国教育史册。

二、尊师重道 延请名师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关键。荀子曰:“君师者,治之本也。”(《荀子·礼论》)唐代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范仲淹也非常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把“师道”的确立作为整个教育的重心,“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礼记·学记》)。

范仲淹认为教师对学校的兴衰,教育的成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办好学校,必须重视名师的发现和选拔,访求学识渊博、德才兼备、人品高洁、热心教育的人才充实教师队伍,范仲淹不遗余力地向朝廷推荐德高望重的名师、大儒到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中任教。他对教师有着很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但要学识渊博,通晓经文经义,传授经旨词业和治国治人之道;还要才德俱佳,力行仁义道德,以身作则,培养学生的道德人格,发扬孔子“诲人不倦”的精神。

大教育家胡瑗是宋代学术开创者之一,自幼立下“以圣贤自期许”的远大志向,治学严谨。在苏州、湖州郡学讲学时,总结出著名的“苏湖教法”,范仲淹向朝廷大力推崇,并聘请胡瑗担任导师。胡瑗订立的学规相当完备,管教部分尤其严格,重视修身养性,分别讲求经典大义和探讨实际学问,学生要研究经传的真义,培养治学的能力,学以致用。胡瑷的教学,明“体”(道德仁义)达“用”(政事文学),这种教育模式使范仲淹得到不少启发和经验,也加强了他兴学校改科举的信心。除胡瑗之外,范仲淹还荐拔了孙复、李觏、张载等志趣高尚、学识渊博、热心教育的名师硕儒担任太学教官,培养了政治家富弼、著名将领狄青等。

范仲淹的主张,对保障办学、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宋代中期的名臣贤士多出于胡瑗、孙复、李觏、张载门下,不仅学子众多,而且很多人都以他们为榜样,不仅潜心求取学问,而且随时从他们的言传身教中学习做人,这些学子中不少人名彪青史。这些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为宋代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三、率先垂范 因材施教

范仲淹非常赞赏孟子的名言“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认为教学不仅是老师教,更重要的是学生学。天圣五年(1027),范仲淹守母丧于南京应天府,应晏殊之邀主持享有盛名的宋初四大书院之一的应天书院,并在应天府府学任教席。范仲淹在《上执政书》中对士人“敦之以诗书礼乐,辨之以文行忠信”。其旨在培养品学兼优、学用一致的士子,先后就读于此地的有张方平、孙复、石介等名流。“日于府学之中,观书肄业,敦劝徒众,讲习艺文,不出户庭,独守贫素,儒者之行,实有可称。”(楼钥:《范文正公年谱》)。尊师重道,通过书院的教化而逐渐蔚然成风。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记载:范仲淹为了深入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经常住在学堂之中,“训督学者,皆有法度,勤劳恭谨,以身先之。”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式教育,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材施教”是他这一教学思想的集中反映。孙复、张载、狄青等人情况各异,范仲淹以敏锐的眼光进行调查分析,对他们进行了不同的引导和教育,使他们最终成长为名臣、良将,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一页。范仲淹在兴教办学的教育实践与学生的教学互动中,开始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此后书院教育形成了良好风气,影响了整个北宋的学风和世风。

四、推崇六经 厉行名节

范仲淹的教育思想继承了孔子的基本主张,在教学内容方面对儒学经典最为重视,在课程设置上开设儒家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儒家六经可谓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范仲淹把“宗经”作为培养经国治世人才的首要内容,认为“六经”是智慧的源泉,是经邦治国、安邦临民、析疑辩难、奏事断狱之百科全书。他认为要把国家治理好,没有比培养人才更重要的事;培养人才的方法,没有比鼓励大家学习更重要的路径;鼓励大家学习,没有比推崇儒家六经更重要的内容。即《上时相议制举书》所言:“宗经则道大,道大则才大,才大则功大。”(《范仲淹全集》第237页)推崇儒家六经对于培养德才兼备的经世致用人才很有进步意义,也很有远见卓识,这也正是教育的目的所在。

范仲淹在教育与选拔用人上一直坚持崇德尚才高度统一、德才兼备以德为首的原则,推崇孔子之说,循其成法。《推委臣下论》说:“孔子之辨门人,标以四科:一曰德行,二曰政事,三曰言语,四曰文学。以四科辨之,思过半矣。”(《范仲淹全集》第157页)即德才兼备者可以大用。古人常说的道德、文章、学问,加上才能,这是一个十分完备的高标准。范仲淹认为教育具有“激扬善恶,澄清天下”改变社会风气的特殊功能,只要“慎选举之方”,“敦教育之道”,在崇尚道德的前提下选拔德才兼备的贤良之士,就能化育士风,端正浇薄陋旧世风,使社会风气根本好转。

范仲淹一生崇尚道德,厉行名节,认为重才以重德为前提,倡导名教教化,为宋代士林新风作出了表率。《宋史·范仲淹传》称:“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倡之。”范仲淹希望通过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应该是:“通《易》之神明,得《诗》之风化,洞《春秋》褒贬之法,达礼乐制作之情,善言二帝三王之书,博涉九流百家之说者”(《范仲淹全集》第192页);进则“有忧天下之心”,可为“廊庙之器”;退则“能乐古人之道”,“可为乡先生者”。范仲淹的人才培养目标一向崇奉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实现内圣外王的完善统一。

五、重视实学 经世致用

范仲淹所处时代,正值宋王朝急需大批用儒家思想熏陶的人才帮助建立和加强封建秩序,把“宗经”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需要。

宋初科举取士制度,沿袭了晚唐诗赋取士之风,考生重诗赋而轻策论。范仲淹认为这样的科举制度不一定能够选拔出贤良,存在的弊端也日益明显,需要在考试内容上进行变革,以解决人才选拔的困境。

为了选择经邦济世的实用人才,范仲淹力主改革,改进科举制度,并提出了改革科举考试的方法:进士考试分为策、论、诗赋三场,帖经、墨义并罢,在《上执政书》中提出:“先策论,以观其大要”,注重贯通道理和论析问题的能力;“次诗赋,以观其全才”,考察知识和技能。“以大要定其去留,以全才升其等级。”(《范仲俺全集》第220页)注重通经明理,使之与学校教育相一致。科举的评定标准是:策论、词赋全面衡量,优等者即放官,次等者不选。侧重经义与时政,强调论辩析理能力,可以真正选任“通经旨”“明理道”的实用人才,具有匡正时弊的积极意义。

范仲淹强调开展实学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不仅要培养经邦治国之才,而且还要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实用人才。针对宋代边患重重、将帅匮乏的现实,范仲淹认为文武之道不可偏废,不仅重视对文职官吏的选拔培养,而且设武举培养将才和文武兼备的将帅,以应北宋与西夏、与辽战争之急需。范仲淹发现作战勇敢的狄青,授之以《左氏春秋》,后来狄青成为著名的一代名将,建立了赫赫功勋。

范仲淹出身社会基层,深知民间疾苦,对医学等其他实学的理解颇为深刻,因此在改革教育时,创意开设医学专科,培养选拔医学人才。范仲淹推崇前代医学行政管理和医学教育、考核制度,提出建立专门的医学教育机构,在首都及各地设置医科学校,通过系统训练,培养精通医术的合格医师。

六、结语

范仲淹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经世致用的治国之材,通过教育培养一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经国治世才能,教育对整个社会风气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首崇学校,而风化之”。并提出了教育的指导思想。“重名器者,在乎慎选举,敦教育,使代不乏材也。”(《范仲淹全集》第212页)提倡开展实学教育,培养一些具有专门知识、技能和实用的经邦济世人才,以备时用之需。

范仲淹在近四十年的从政生涯中,心系教育事业,为官多地,全力兴学,坚持不懈地致力于发展宋代教育事业,为宋代学术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范仲淹一生荐举和培养了大批人才,不仅有出类拔萃的一流学者、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也有智勇兼备的将帅,善于理财的实务家,名重后世的文学家。

范仲淹高屋建瓴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略,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光耀千古。在办学形式上,书院制度的创办,官私学的合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教育制度上,无论官私学,还是中央和地方学校,均淡化了等级观念,出现平民化倾向,从而推动了教育的普及。

宋代教育思想活跃,异彩纷呈,理论建树十分出色。范仲淹作为宋代教育的改革开创者,其兴学之功,教化之泽,荐才之德,以及杰出的思想实践,不仅在宋代教育史上光辉璀璨,而且影响深远。被王安石誉称为“一世之师”,黄庭坚评其为“当时文武第一人”,朱熹赞誉其为“本朝第一流人物”,元好问认为范仲淹是“求之千百年间,盖不见一二”的圣贤。范仲淹的教育思想与实践我们今天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

猜你喜欢

范仲淹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范仲淹画粥苦读
什么是“好的教育”?
忧国忧民的范仲淹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官场圣人范仲淹
官场圣人范仲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