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70年,我们一起走过

2019-12-14马晓云

黄埔 2019年6期
关键词:黄埔军校同学会黄埔

马晓云

我与共和国同龄,70年风雨同舟,备尝艰辛,共享喜悦。

我的童年,和诞生不久的新中国一样,朝气蓬勃,洒满阳光。鲜艳的红领巾,嘹亮的歌声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我激情满怀,理想甜美。

青少年时期,岁月变得越来越沉重和艰难了。我父亲是一名黄埔军人。他参加过著名的广西龙虎关战役,抗击过日本侵略者,解放战争后期又参加了云南的和平起义。父亲的这些经历本应令我自豪,但在当时,却让我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以致入团、去好的单位工作、推荐上大学等诸多好事,都没有眷顾我。当然,在当时情况下,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遭遇。

40年前开始的改革开放,首先是思想大解放。全国上下冲破了错误观念和教条的束缚,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邓小平说得好,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实事求是。由此,拨乱反正,探索创新,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如今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我是这个大解放、大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受惠者、参与者和见证人。

/ 马晓云在会上发言。

我父亲的历史问题得到了解决,落实了相关政策。他放下包袱,拾回自己前半生的历史,堂堂正正做一个黄埔人”。从那时起,他积极地与内地的、台湾的、海外的黄埔同学进行联系,重续旧交,同时,还热心地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受他的影响,我参加了民革组织。

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我有一种被解放了的感觉,以前那种压抑感一扫而光。于是,改善两岸关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成了我由衷的愿望和努力的方向。我尽心尽力为民革组织做工作,得到同志们的好评。连任昆明市民革第四、第五届市委委员,盘龙区第四、第五、第六届政协委员。政协会上,我积极参政议政,每年都受到表扬。现在还在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任特邀联络员。我热心祖国统一,甘愿牺牲奉献,自觉自愿地承揽了许多工作。

/ 马晓云一家与杨世豪会长一家合影。

2004年我受台湾杨世豪会长的邀请,到成都参加了黄埔20期两岸同学聚会。杨会长是一位令人敬重的长者,从上世纪80年代起,他几十次往返大陆和台湾,促成20期两岸同学三次在成都母校相聚。全国只有20期做到两岸同学聚会,杨会长真是功不可没。他关心大陆的经济建设,为内蒙古、新疆地区治理沙尘暴献计出力,引进先进技术。丽江大地震时,他动员台湾的慈善机构捐款10万美元,亲自送到灾区。他关心大陆生活贫困的同学及家属。倡议利用昆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创建一个国际黄埔校友赡养中心”,以期在扶危济困的同时,提供环境优雅、多种档次的住宅,供海内外黄埔校友和后代亲属前来置业、租赁、旅游、聚会等,形成一个交流的场所。这个倡议得到云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和盘龙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努力数年,可惜未能如愿。我因协助杨会长办事而交往较深。他把我当成他大陆的女儿,用他高尚的品德和人格魅力影响着我,从而激励着我去关心和帮助更多的大陆黄埔老人。

2005年,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推荐,我参加了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重走滇缅路活动。我热情参与,用心观察,仔细体验,写成《重走滇缅路感怀》一文,引来好评。文章先后在台湾《20期黄埔同学联谊简讯》和《云南黄埔》《云南民革》上刊出,并入选民革中央《情系海峡、缘结两岸》论文集。内地、台湾和海外的黄埔老人们,认识的和不认识的,看了这篇文章后纷纷来电、来信或当面诉说他们的感想,盛赞大陆政府正面评价国军的抗日壮举和善待抗战老兵。

2011年,应杨世豪会长的邀请,我们一家到台湾参加黄埔军校87周年校庆活动,受到主人们的热情欢迎和隆重接待。举办活动的大厅正中的条幅上大书:黄埔军校20期同学会庆祝校庆餐会暨欢宴故云南省马金柱学长亲友莅临访问”。我们被邀请到贵宾席就坐。校庆活动开始,首先齐唱黄埔军校校歌”,老人们引吭高歌,依然豪情满怀。接着,杨会长做工作报告并把我介绍给大家。我代表在云南的20期黄埔老人和后代向台湾的老同学、老前辈问候。我受聘为云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特邀联络员,负责联络的黄埔老人前后达几十位。我结合他们的实情,报告了这些年来大陆黄埔同学得到政府的礼遇和照顾,享受补贴,受人尊重。老人们屏气凝神地听着,让我深深地感到,他们和大陆同学的心是紧紧相连的。大陆同学境遇的改善,给了他们莫大欣慰。我还介绍了昆明近年来发生的巨变,欢迎大家前来旅游、观光。说得大家非常高兴,喜笑颜开。接着盛宴开始,精妙美食,喜庆氛围,温馨情意,让我终身难忘。台湾导游和司机后来对我们说,他们接待过很多大陆团队,还是第一次看到两岸关系那么和谐、融洽。

当晚,杨世豪会长设家宴款待我们一家,两家人促膝交谈,亲密无间。

/ 台北黄埔军校87周年校庆活动合影。

我们一家还拜会了93岁高龄的舒传煜将军。舒伯伯曾是中国远征军新22师少校参谋,是我父亲的上司。我们的到来令老人非常兴奋。他兴致勃勃地回忆起与我父亲生死之交的情谊,并对我父亲一再夸奖。之后,我们还到他家中小坐。老人一再嘱咐他的儿女们,一定要与我们保持联系,千万不要中断。临别时,舒妈妈按照传统礼节,送给我们姐弟三人每人一份礼品。我们再三推辞。舒伯伯笑道:“尽管你们也已经做了爷爷奶奶,但还是我的儿女!执意让我们收下。

我把自己到台湾的经历在盘龙区社会各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讲给大家听,后又写成文章,名为《黄埔缘结两岸情》,作为特邀专稿发表在《盘龙文史资料》上。之后,在台湾《黄埔20期同学联谊简讯》上也登载了。此后,台湾、美国和大陆各地的黄埔老人,纷纷给我来信来电,寄来珍贵的照片和资料。就连黄埔军校的教官袁开宗老前辈,当年已经96岁了,也来信表扬我。一篇文章能够感动那么多不同背景、不同政见的人,从而会聚到祖国统一的认同上来,我觉得挺有成就感!

台湾《黄埔20期同学联谊简讯》是一份联系两岸同学的刊物。多年来,在祖国统一工作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可是,随着黄埔老人的不断凋零,经费和稿件都成了问题,加之主编黄祖香老前辈95岁高龄,身患重病,2014年面临停刊的危险。这时候,万文杰会长站了出来,亲自当起了主编。万老当时已经90多岁,做过两次开颅手术,还患有多种慢性病。老人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我也身体力行,撰稿和捐款,还动员大陆的黄埔老人和后代们为简讯投稿和捐款。在万老的不懈努力下,《简讯》每年一期,到现在又出了5期。为了方便和我们联系,97岁高龄的万老在女儿的帮助下,竟然学会了使用微信。我还联络了一些台湾、美国和全国各地的黄埔后代,建立起一个黄埔20期后代亲友微信群,旨在让黄埔后代的这份黄埔情缘得以延续,从而让黄埔精神在海峡两岸共谋和平发展、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继续发挥作用。

我高兴地看到,共和国诞生70周年之际,我们已经踏上胜利的坦途。我坚信,在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祖国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猜你喜欢

黄埔军校同学会黄埔
欢迎订阅《黄埔》杂志 《黄埔家书》增刊
1926年3月24日,李济深前来黄埔军校参观
浅谈黄埔军校卫生与营养
黄埔老兵陈生华
他们为黄埔前辈画像
黄埔军校分校概览
同学会
妈妈的同学会
走进“传媒艺术黄埔军校”——广视学院
留学同学会之超级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