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利坚的枪声何以永不落

2019-12-13宗伟

当代工人 2019年20期
关键词:联邦最高法院持枪修正案

宗伟

又闻枪声,再闻枪声。近段时间以来,美国枪击案屡屡发生。据统计,截至8月3日,今年美国已经发生了23起枪击案。美国官方此前披露的数字,美国2019年迄今因枪击死亡人数超过了8000人。2018年,美国发生涉枪案件57103件,导致14717人死亡、28172人受伤,其中未成年人死伤3502人。数字触目惊心!美国百姓仿佛生活在黑洞洞的枪口下,子弹随时会从枪口射出,随时就会倒在血泊之中。

“既然如此直接把枪禁了,岂不是天下大吉。”这恐怕是我们大多数人的想法。可是,我们能想到的,美国人自然也明白。

事实上,美国国内有相当数量的人是坚定的禁枪派,尤其近段时间以来枪击案不断,伤亡人数持续增加,支持禁枪的人数也在大量增加。在美国的社交媒体上,关于禁枪问题的讨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激烈,这种争论反映出美国社会的分裂,以及隐藏在背后的社会问题。

杀人的究竟是枪,是人,还是制度?

持枪合法性的由来

在美国,法理上彻底允许普通公民拥有枪支的时间其实比我们预想的要短的多,注意是法理上彻底的允许,而不是社会习惯。很多熟悉美国历史的人会反驳说,美国民间持枪的合法性可以追溯到1791年12月15日通过的“宪法第二修正案”,那是在美国建国初期就明确的事情,怎么会很短?如果你细究这个修正案,会发现它的本意是赋予公民武器权,以对抗、制衡可能膨胀的政府权力,而不是简单地允许个人持枪。该修正案是这样说的:“纪律优良的民兵部队(民众武装/民团)对自由州(国家/邦)的安全是必要的。因此,人民持有并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可受侵犯。”

“人民持有并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可受侵犯”,因此美国民众持枪被称为“天赋枪权”。不过这句话是有前提的:保障自由州(国家/邦)的安全”“民兵部队”。换言之,如果一个普通公民,他并非民兵部队成员,那他能否持枪?再如,如何判断一个人持枪的目的是“保障自由和安全”,而不是其他目的?由此可以看出第二修正案的初衷更多着眼于政治因素,它的条文解释是存在争议地带的,并不是单纯允许民间持枪。

现实也是如此,自该修正案通过以来,禁枪派和持枪派就对该法案的解释存在争议。禁枪派强调该法案适用范围是有严格限制的,并不支持普通公民普遍持枪,而持枪派则反驳说,普遍持枪权正是为了对抗“可能出现的暴君”,为此不管是否属于民兵组织,都应该允许其拥有枪支。

这场争论持续了很久,直到2010年后,事情才算有了结果。因为2008年和2010年发生了几件事,彻底改变了历史。

2008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判定华盛顿特区实行的禁枪令违宪。两年后,最高法院以5  4的比例,裁决伊利诺斯州芝加哥和橡树公园市的禁枪令违宪。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作为司法裁决和宪法解释的最终机关,通过案件判决的形式,在宪法上彻底肯定了持枪权。从此以后,不论美国普通公民是否属于民兵组织,他都具有合法使用枪支的权利,并且该修正案不仅约束联邦政府,同样约束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普通公民的持枪权在法理上被彻底肯定了。

与众不同的警察体系

为何在第二修正案通过200多年后,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才通过判决的形式,彻底解释了该条法律的适用范围?

在美国,禁枪派和持枪派都拥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力量,所以很多时候,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会尽量避免自己的判决加剧分裂。至于分裂的原因,其实可以套用我们的古语:“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同样的种子,在不同的水土里生出不一样的果实。人也是如此,不同的社会环境,造成人们有着不同的认知。在美国的很多地区,比如纽约州,普通民众对持枪很不感冒。作为美国枪械管理最严格的州之一,在纽约州普通个人很难申请到持枪证,普通民众也普遍认为,大家没有枪可以有效减少恶性犯罪。与此相反,在很多保守地区,如弗吉尼亚等地,民众普遍支持拥有枪支,他们认为拥有枪支会让他们更加安全。

一个同样的问题,为什么有些人觉得安全,有些人觉得危险?因为各州的客观环境不同。这里要提到一个组织——美国的警察系统。与美国县、州、国家的三级政治机构一样,美国的县警、州警、联邦警察机构之间没有隶属关系。也就是说,县、州警是不归屬联邦政府的,他们只隶属于县、州政府。这就导致了各地区的警察配置数量和人口等没有必然关系,也不是按照统一标准配置的。一个地区警察的数量只看地方财政实力,能供养多少警察完全因地而异。在人口稠密的大型发达城市,警察数量多,治安状况相对良好。但很多地区,一座小镇里仅有数十名警察,几辆巡逻车。警察赶到出事地点可能要花费几小时,甚至半天时间,这种听起来很诡异的事情有时候并不是在开玩笑。

这才是美国各州对持枪、禁枪存在争议的基础。你生活的地区很富裕,巡逻警察很多,反应很及时,平时生活已经很安全了,自然觉得大家没有枪可以更安全。可如果你生活的周边很荒凉,离你最近的邻居也在几百米之外,一栋孤零零的房子,几个家人,窗外呼啸的风声,你会害怕吗?你要怎么办呢?

美国禁枪问题的正反双方,其基本观点就是上述情况的反映:正方大多数生活在安全的城市或是社区里,在他们看来,一个随时冒出来的枪手太过危险,应该禁枪。反方则说,我住的地方离最近的警察局也有半小时路程,不持枪,我如何保护自己。一个硬币有正反两面,社会的大多数热点问题大体如此。至于造成硬币翻面的最重要原因则是对于美国警察体系,以及个人防卫权的认知不同。换言之,美国的警察体系才是导致持枪争论的关键之一。

不信吗,让我们继续看下面的案例。

无法理解的判决

1975年3月16日清晨,租住在美国华盛顿特区一处公寓三楼的两位年轻女性沃伦和托利弗听到楼下传来异响和哭喊声。很快,她们判断出有人非法侵入她们所在公寓的二楼。在美国,防盗门并不是普遍配置,面对身强体壮的歹徒,一扇小木门提供的保护真的极为有限。此刻两名歹徒非法闯入她们楼下二楼的一处公寓,正在性侵和虐待一位单亲母亲。

感觉到异常的两位女性立刻向911报警。在得到接线员答复警察将很快赶来后,她们在窗口开始焦急地等待。可诡异的是,她们的确看到有一辆警车开了过来,可它似乎只是稍微停留了一下,就离开了。感觉到危险的她们再一次报警,在得到911接线员“警察正在赶来”的答复后,她们又一次回到了窗前等待警察。

可惜,这天她们注定等不到警察了。由于报警响应系统出现一系列差错,导致前后有4位警察接到了指示,但指示的等级是并没有那么紧急,警察根本不知道现场正在发生恶性案件。所以最终的结果是没有警察赶到解救她们,尽管其间有位警察过来敲了敲门,但他很快走开了。

两名歹徒在二楼得手后,发现三楼还有人,于是冲上来将她们两人也掳掠到二楼。一场恐怖的噩梦开始了,在接下来的14个小时里,两名歹徒虐待、性侵三位女性。最后靠一个非常侥幸的机会,她们才得以逃生。获救后的她们立刻将华盛顿特区警察告上了法庭。

在我们的理解里,警察系统当天的确出现内部问题,导致反应不及时,自然应该负担责任。可法院判决的结果却出乎所有人意料:警察只对大众有广义上的义务,不针对某一公民有任何法律上义务。因此判决警察方无过错,两人败诉。

不服气的她们又提出上诉,但特伦比亚特区上诉法院最终裁定下级法院判决有效。这可不仅是个案判决,要知道美国是判例法系统,任何判决将对后期类似案件是有指导性意义的。尽管这次判决没有联邦最高法院参与,而且华盛顿特区在美国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它的结果并不能直接套用其他地区,但这件事情至少说明了一件事:美国司法系统对警察责任的态度。不久后的2005年,在另一起案件中,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也做出了类似判决。

在我们看来,似乎很不可理解:不针对个体,这个虚无的所谓普罗大众有何意义,难道大众不应该是个体组成的吗?个体安全如果无法保证,那大众权利从何而来?

这其实是中美两国很多不同之一。在美国,类似追求所谓法理上合理性的事情并非个案。这次判决改变了美国民众,尤其是支持持枪民众的心理预期:既然警察靠不住,只能靠自己了。一组数据就能说明判决前后的变化:1980年前,美国社会尽管不禁枪,但绝大多数州对枪支的管控极为严格,甚至可以说如同实际性禁枪。如弹夹被严格限制在5发以内,持枪者需经过严格审查,公共场所携枪被严格限制,等等。2000年后,隨着一系列判决及裁定,完全没有枪支限制的州1个,基本开放的州31个,禁枪和严格控枪的州仅剩19个。至2010年最终判决后,禁枪在美国已经是法理上的不合法了。

“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这句话真不是随便说说啊!

控枪成为主要诉求

随着美国法院对持枪权、警察与个人防卫权的裁定,美国国内争论的焦点已经从禁枪与持枪,演化为如何更好地控枪,美国总统特朗普对枪支问题的态度即是这种情绪的反映。

2018年3月,特朗普在格拉斯中学校园枪击案后发表的一次讲话中,点名批评一个名为“全国步枪协会”的机构。在特朗普口中,这个机构似乎是问题的根源:他们操纵国会,阻挠与控枪有关的任何法案,导致现在枪击案频发。为此特朗普表示以后要严格控制枪支,甚至要:“先没收枪支,再走常规程序。”话不可谓不狠。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该事件之前,特朗普一直是该协会的会员,也是一位坚定的拥护者。2016年总统竞选期间,特朗普曾接受该协会3000万美元的政治捐款。甚至不久前,特朗普还表示“没有人比我更拥护宪法第二修正案,拥护步枪协会”。

事出反常必有妖,特朗普态度的变化其实反映出美国社会主流认知的变化,即控枪可能是个更合理的选择。这是一种居于持枪与禁枪之间的观点,一方面他们肯定个人应该持有枪支,另一方面频繁发生的枪击案让控枪成为必然选择。这样看来,特朗普的前后不一致就可以解释了。

作为全美最大的民间机构之一,美国全国步枪协会拥有500万官方会员,以及1700万的非注册会员,影响力不凡。正因为有着庞大的基础,这些机构真的有实力去影响国会和政府的决策,也有能力影响选票。可现在枪击案频发,民众对危险人士持枪充满了恐惧和不满。为了更多的选票,特朗普才会说“我们应该采取提高法定购枪年龄等一系列控枪措施”,为此甚至不惜得罪步枪协会。

到什么时候,特朗普关心的都是选票。

猜你喜欢

联邦最高法院持枪修正案
法理学视角解读史密斯案
瑞士最高法院没少打体育官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摘要
梅保住脱欧协议决定权
日本将加大对性犯罪的处罚
德国联邦最高法院:父母有义务揭发孩子的盗版行为
美国得州校园持枪法案(答读者问)
持枪最多的国家
禁枪可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