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蓝盔勇士”
2019-12-13李大勇付晓辉吴维满
李大勇 付晓辉 吴维满
10月1日上午,头戴蓝色贝雷帽、胸佩蓝色丝巾的维和部队方队,作为最后一支徒步方队昂首阔步走过天安门,首次在国庆阅兵中接受检阅。看到这一令人振奋的电视画面后,李庆昆顿感“心跳加速”,第一个站出来发言:“我愿重返非洲,再去马里,代表祖国出征,为和平而战!”
“哗!”话音刚落,掌声雷鸣。
“这掌声是情感的认同,更是全体官兵的心声!”该旅旅长刘林吉介绍说,李庆昆之所以能受到满堂喝彩,背后有着一连串鲜为人知的辛酸故事。
200斤胖墩变型男,列兵参赛破纪录成精兵,17处伤疤磨硬汉,他始终以冲锋姿态竭力奔跑,精武强能砺刀锋——赢得战场“入场券”
11月7日下午3时,合成某旅综合训练场。李庆昆正在组织战士进行敌后侦察训练。“狙击组,占领高地,掩护全队行动;突击组,摧毁敌指挥中心和搜缴敌情报……”只见李庆昆身背野营装具,迅速通过简易沙盘部署作战任务。随后,在李庆昆的指挥下,特战队员们利用地形的掩护,迅速越过铁丝网、高空组合器具以及独木桥等障碍物,对敌成功实施围歼。
“真像一场实战!”这一幕,让在场的人连声叫好。
练攀登如猿跃,翻障碍似轻燕。李庆昆,1米83的个头儿,皮肤黝黑,一身腱子肉,整个人干练利落。但谁能想到他曾是一个200多斤重的“大胖墩”!
时间追溯到2005年12月,年满18周岁的李庆昆参军入伍时,几名新训骨干上下打量着把军装撑得“圆咕隆咚”的李庆昆,个个脑袋摇得像个“拨浪鼓”,都怕他拖后腿不要他,最终只能以“抓阄”决定。
那一夜,李庆昆哭了。“当兵就是来蜕变的!”在反复的思想博弈中,他下定迎头赶上的决心。
然而,新兵入营后的第一阶段考核,就给他来了个“下马威”:跑步倒数第一、单杠一练习一个没拉上去、俯卧撑不及格……
“同样都是新兵,我就不信这个邪了!”李庆昆暗暗地和自己较起了劲。千锤百炼出硬功。新兵下连时,李庆昆硬是减掉了45斤,最终以体能全优的成绩成为各连竞相争抢的“香饽饽”。下连不到2个月,还是列兵的李庆昆被推荐参加原沈阳军区组织的特战比武竞赛。不负众望,他凭借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刷新了列兵参加比武的多项纪录,最终拿到了原沈阳军区“特战精兵”认证书。
打赢的本领越练越强,逐梦的脚步越走越远。在2013年全军特种兵大比武中,李庆昆和队友们全力拼搏,一举夺得3金1银1铜的骄人战绩,综合成绩第一。为此,李庆昆荣立了一等功。
翻看李庆昆的履历,14年军旅生涯,全身17处伤疤,塑造出一名铁血军人的好样子。从普通一兵成长为特战精兵,从练兵打仗到带兵打仗,李庆昆不断地挑战自我、挑战极限、超越目标,强军的脚步一刻也未停歇。
20天立起中国标准,雷霆出击沉着处突,挺身而出打响第一枪,他始终以非凡勇气直面生死,披肝沥胆促和平——展示大国“铁肩膀”
2013年7月,李庆昆参加中国首批赴马里维和部队。同年12月,到达任务区后,不少官兵不同程度地鼻子出血、手脚干裂。
“就是把牙咬碎了,也要高标准完成营区固防任务!”然而,由于大强度超负荷连续工作,加之在近50℃高温下作业,李庆昆感染了疟疾。医生和战友们劝他休息,可他吃上几片药后,又跑到工地上。
最终,经过20天的昼夜奋战,首批中国维和警卫分队建成了集住宿、水电、医疗、洗浴于一体的联马团的样板营区,并设有21处阻绝防御设施。在检查验收中,时任战区司令官竖着大拇指连声称赞:“这就是大国军队的标准,这就是‘中国速度!”
在马里维和,如何有效震慑反政府叛军,成为我国维和部队攻坚克难的重大课题。
2014年5月,马里政府军与反政府军激烈交战,仅仅2天时间,战火便从300公里外的基达尔烧到了距加奥任务区仅14公里的地区。面对险情陡升的局势,我国维和部队指挥部决定在距叛军8公里处展开一场实弹战术演习,并邀请当地政府和友军代表参加。
“谁来打响‘第一枪?”
这并非一次普通的实弹射击。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这“第一枪”意味着什么:打好了,扬我国威、震慑止战,不战而屈人之兵;打不好,有损尊严、长敌气焰,局势或陡然突变。
“报告!”李庆昆声如洪钟地说:“我来!”那一刻,所有人都把目光聚焦在李庆昆的身上。
第二天,狂风呼啸,沙浪扑面,演习准时开始,许多人心里打鼓。像往常一样,李庆昆沉着地做着跃进、据枪、瞄准、预压等一系列动作,狂风仍在耳边嘶吼,远方目标忽隐忽现……
“砰!”就在所有人心要提到嗓子眼时,一声枪响划破天际,150米外的目標应声爆裂。
随后,战友们相继用步枪、班用机枪、狙击步枪、高射机枪射击,向世人宣示着中国维和部队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
看到这场景,远在几百米外武装人员的10余辆皮卡车相继离开。2小时后,武装冲突各方在距离营区10公里的地方划定了“停火线”。
这一枪,是我军赴马里维和的第一枪,打出了国威军威,有力震慑了武装冲突人员,为交战双方划定“停火线”立下头功。
2018年5月16日,李庆昆再次踏上西非马里的土地。当年8月,马里总统大选,当地安全形势空前紧张。这期间,3名联合国雇员被恐怖分子开枪打伤,来到中国维和部队医院求救。由于血源不足,李庆昆受领赴机场取血的任务。车辆驶出营区不久,便遇到了2辆武装皮卡车拦路。见状,李庆昆下车与对方交涉,然而迎接他的是几支黑洞洞的枪口。
“我们是中国军人!”李庆昆坚定地说。这时,1名没有任何派别标识的武装人员手指着插在车外的国旗与其他成员耳语过后,几名武装人员示意放行,一路上,共有3处检查站,都顺利放行。
走过硝烟方知和平可贵,走出国门更觉祖国伟大。事后,李庆昆和战友们凝望着车上的那面五星红旗,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不惧病毒危险打造中国名片,最后1瓶水留给贫困儿童,同心构建和平友谊桥,他始终以大国风范传递友善,厚植大爱筑真情——播下友谊“旺火种”
在马里,李庆昆始终坚定一个信念:作为中国维和军人,必须传播好和平友谊,把雷锋精神传播在西非大地上。
一天中午,李庆昆带队执行护卫任务。准备返营时,遇见1名衣衫褴褛的当地妇女,推着1辆破旧手推车走了过来。由于路面不平,这名妇女不小心跌倒了,推车里面的东西散落一地。因为身体有伤行动不便,这名妇女向在附近执勤的某国哨兵求助。但看见这名妇女蓬头垢面,某国哨兵怀疑她携有传染病病毒,便对其进行驱离。
“出国维和,我代表的就是中国!”见此情形,李庆昆冒着被感染疾病的风险,走过去帮助这名妇女扶起推车,捡起地上的物品。这名妇女对李庆昆充满感激,用生硬的中文说了句:“谢谢”。
2014年7月,正值马里热季,由于水资源匮乏,各维和分队只能驱车前往10公里外的尼日尔河取水。一次,李庆昆所在的快反中队担负取水任务,每人限量携带2瓶饮用水。
在执行任务途中,一群当地严重营养不良的儿童蜂拥而至索要食物和水。当时临近中午,气温高达50℃,饮用水也所剩无几。李庆昆却毫不犹豫地把自己随身带的所有食物和最后的1瓶水递给了一个又矮又瘦的孩子。
一次检查岗哨,李庆昆发现当地孩子经常偷偷穿越警戒区到哨位附近索要食物。为了改变孩子们四处流浪的现实,李庆昆在征得大队领导同意后,成功协调当地政府教育机构帮助这些孩子入学,还带领官兵们向当地学校捐赠大批学习和生活用品。当地很多民众一见到李庆昆都称赞:“Les Chinois sont bien!”(法语译文为:中国人很好!)
马里维和期间,李庆昆始终是这样以心换心、帮困解难。为此,他结识了很多非洲朋友,与大家共同构筑起一座和平友谊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