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人造肉,进入中国不容易

2019-12-13

环球时报 2019-12-13
关键词:人造肉替代品素食

新加坡《海峡时报》12月11日文章,原题:中国人会买美国的“假肉”吗?望京的ZeroGo是北京为数不多的素食餐厅,该餐厅提供用素食乳酪制成的全素汉堡。如果美国的人造肉宠儿BeyondMeat和ImpossibleFoods得偿所愿,那么厨师雷蒙德·谢将很快能用上他们的肉饼。问题是,他不想这么做。“我想用真水果和蔬菜。不是那种用肉替代品做成的东西。”

许多中国人都对美式植物人造肉持怀疑态度。现在,上述两家公司都贪婪地瞄准中国,毕竟中国占世界肉类消费量的27%。但机遇大,困难也大。中国人日常已经在食用大量的植物蛋白。此外,对中国消费者来说,肉是一种身份象征。消费者即便选择少吃肉,往往也会选更自然的替代品。

不含动物成分的食物作为中国饮食主角由来已久。“人造肉”始自唐朝的和尚,豆腐在略晚时出现。今天,素菜的人造肉,通常用面筋、大豆和蘑菇制成,且不限于严格的素食菜单。根据2018年的一项调查,近3/4的中国人称愿意弃食肉类,改吃植物性替代品。这一比例高于任何其他国家。

北京某营养咨询公司总经理苗梦曛(音)表示,美国公司如果不能“快速、有效地本土化”,就会败给“专注为中国人打造优质产品的雄心勃勃的中国企业”。植物人造肉在全球的兴起与人们关心饮食和健康的趋势一致。但是无肉汉堡需要大量加工,这与“崇尚自然简单的趋势相背离”。

最后一个障碍是价格,这在中国和世界其他地方都一样。在美国,人造肉的价格仍比真牛肉贵。29岁的北京市民波迪·高是铁杆素食主义者,当听说有机会尝试美国的人造肉,她眼睛一亮。“我不吃肉很多年了,我好想看看它的口感是不是与广告说的一样。”当然,这是有前提条件的,她说:“太贵的话,我就不买了。”▲

(陈俊安译)

猜你喜欢

人造肉替代品素食
坐姿
世界素食日
MEAT 2.0
人造肉也有高盐高油风险
“人造肉”或将被端上餐桌
同步荧光法监控人乳脂质替代品氧化过程
素食,一场席卷全球的绿色风暴
西班牙科学家3D打印“素食牛排”
化石类矿物药龙骨的现代研究与应用进展
素食主义 掀起GO Green饮食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