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贝聿铭栽了一棵优雅的树

2019-12-13西

思维与智慧 2019年16期
关键词:脏乱贝聿铭房间

●罗 西

一个有趣的测试:环顾一下你的居室,地板上是不是积满灰尘,沙发上是否有堆积如山的过期杂志,衣柜里是否凌乱不堪,厨房灶台上是不是油渍斑驳……

如果是这样,那么小心了,你的人生可能危机四伏。

这绝非危言耸听,而是来源于席卷全球的生活哲学:扫除力。

因为你的房间就像你自己。

哈佛商学院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一个现象:幸福感强的成功人士,往往居家环境十分干净整洁;而不如意的人,通常生活在凌乱肮脏中。

由小家及大家,一个成功的企业,往往窗明几净;反之,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一定有肮脏的角落。

于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你所居住的房间正是你自身的折射,你的人生其实就像你的房间。

这个结论,应该说有些武断。

但必须承认,环境是心境的投射。

越来越多的人,从公司总裁到家庭主妇,纷纷成为“扫除力”的拥趸。

一位曾经愁怨如丁香的女孩,在居所里一气呵成整理出近20袋垃圾,丢掉,令她惊讶的是,密不透风的衣橱简洁了,桌面清新了……积郁的心情似乎也明快许多。

京瓷公司曾经一度经营不善,员工纷纷离职,总裁稻盛和夫先生非常困惑,闲极无聊,于是每天在工厂里独自做清洁、刷厕所、割杂草……

一段时间之后,他突然顿悟了企业存在的意义,并且改变了经营理念,京瓷从此又蓬勃发展起来……

说玄一点是风水。说实在一点是:老板亲力亲为,可信。环境简洁了,心情愉快。

仔细地做一件事,跟敷衍地做一件事,其实成本差不多。

但是,你的偷懒,会摊薄你的愉悦;你的成就,也会奖赏你的辛勤。

这股来自日本的“扫除力”真有这么大的魔力?

心理学家认为,扫除的目标是简捷,是轻快。

另外,扫除看似一场简单的体力劳作,实则内蕴深沉的人生智慧。

通过打扫,我们可以放下高傲,学会谦卑,在忘我的工作中发现自己。

其实,在中国,打扫的智慧源远流长,直到今天,在许多地方,除夕、端午节的风俗里仍然保持“扫除”的仪式,打扫的过程,就是处理、选择、扬弃的过程,是你与环境的互动,也是心灵的修习。

所以,在日本一些商学院就开设有“扫除力”的课程,这是一种心理体操,也是一种能力,关乎你的态度、逻辑。

人影响环境,其实,环境一样反过来影响你的心境、心情、思维。

建筑大师贝聿铭,当初设计的苏州博物馆,特地种了一棵非常漂亮的树。

起初人们担心,这树会被游人采光叶子。

贝聿铭说:“不会,因为我的设计非常优雅,人们在这里自然而然会忘掉粗鲁。”

心理学上有所谓“破窗理论”,即房子的一扇窗户破了,没人修补,隔不久,其他窗户也会被人打破。

该理论强调,环境有极强的暗示效果。

到一乡村餐厅用餐,见洗手台上摆着一盆鲜花,洗手间一尘不染。

不由得小心洗手唯恐水飞溅弄脏地面。

付账时我说:那花真美。

老板说:“小小的一盆花,替我省了不少清洁工作……”

干净的环境谁都不想破坏。

而一个脏乱的地方只会变得更脏乱,向善有礼的环境必然带动更多积极文明的人。

最后,我想送你一句王尔德的话:

不论什么地方,只要你爱它,它便是你的世界。

荒芜,往往是从你的桌角开始。

猜你喜欢

脏乱贝聿铭房间
Chapter 4 Merrick's first home
Too Many Puppies好多小狗
我和我的建筑都像竹子
房间
贝聿铭的石头情结及对我们的启示
贝聿铭:伟大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
贝聿铭的长寿经
房间,这是我的房间
锁在房间里的云
家里脏乱差,夫妻爱吵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