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之“柔”是什么
2019-12-13李之柔
●李之柔
以一个字来概括一种学说的现象,缘起不会晚于公元前239年,有《吕氏春秋·不二》可证:“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子列子贵虚,陈骈贵齐,阳生贵己,孙膑贵势,王廖贵先,儿良贵后。”老聃就是老子,参照对孔子、墨子、列子等人学说的评价,便知此论有一定道理。
《淮南子·缪称训》载“老子学商容,见舌而知守柔矣”,民间也有类似的故事。迟暮之年的大贤商容问老子:“你看看我的牙齿还有吗?”老子回答:“没有了。”商容又道:“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吗?”老子恍然大悟,柔弱的原来比坚硬的更厉害,自此明白了为什么要“守柔”。这个传说或是从《吕氏春秋》《淮南子》等著述演绎而来,却间接诠释了老子的心声。
老子的确认定“柔弱胜刚强”(第三十六章),他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第七十六章)其大意是,人活着的时候是柔弱的,死后就僵硬了。万物草木生的时候是柔脆的,死后就枯槁了。所以,一味逞强可归于死亡一类,柔弱才是生存之道。用兵残暴终不会取胜,树木高大强壮难免遭到砍伐。强大的常居于下位,柔弱的反而在上面。
为了进一步说明“守柔曰强”的道理,老子打了两个比方。一个比方是讲“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第七十八章)。天下最柔弱的莫过于水,攻坚克强没有什么能挡得住,因此水无可替代。“水”在《老子》一书中算得上是比喻“道”的关键词,第八章中有这样的阐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上善就像是水。水有利于万物却不争抢,处在众人所厌恶的地方,更接近道。在卑下的地方,把心态放低,似水之亲、似水之真、似水之无为、似水之能,自在逐流。因为不争,就不招惹怨尤。“水”的特质是“柔”,“柔”是其质,“强”“善利万物”才是目的,“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第八十一章)。“不争”并非消极,重要的话老子会重复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二十二章)。
老子的另一个比方,是把“柔”视作婴儿——“专气致柔,能婴儿乎?”自然而然达到柔和,能像“婴儿”一样吗?老子认为道的极致就是“柔”如“婴儿”。“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第二十八章)。识得雄强,却执守雌伏,成为天下谿。成为天下谿,“常德”就不会失去,就能回归“婴儿”的纯朴。在老子眼中,“守雌、守黑、守辱”等都是“婴儿”之“德”的要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虺蛇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只有道德宽厚的人,才能和“婴儿”相比。蜂蝎毒蛇不伤害他,猛兽不会抓他,凶禽不会击他。骨弱筋柔却能握紧拳头,不知阴阳交合也能完全兴起,这是精气充沛。整天哭喊嗓子不哑,这是柔和之至。
老子强调,“柔”是符合大道的特性,是“无为、不争、不言”的含德的体现,是“天下莫能与之争”的体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第四十三章)。天下最柔弱的,能纵横于天下最刚强的。“无有”能出入于“无间”,我因此知道了无为的益处。不言的教导,无为的益处,可惜天下很少有人能够做到,正所谓“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吕氏春秋·重言》把老子看作是能从无声之处获取信息,从无形之处识得真谛的圣人,“故圣人听于无声,视于无形。詹何、田子方、老聃是也”。而老子的自我认知却是“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儡儡兮若无所归”(第二十章),自述淡泊清静,就像婴儿不会笑,慵懒如无须所依。这又是为什么?《吕氏春秋·去尤》似乎给出了答案:“老聃则得之矣,若植木而立乎独,必不合于俗,则何可扩矣。”老子当年经历春秋风雨,像不肯流俗的参天大树独立于世,枝叶是柔软的,脊梁却是挺直的,仔细想来,这的确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