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力与《大学》之道相通
2019-12-13郭文斌
●郭文斌
《大学》里面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是什么意思呢?“明明德”指把我们的本性激活、唤醒,也就是把我们的心灯点亮。
我在长篇小说《农历》里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位盲女上完晚课,回家的时候,老师说你打个灯笼回去吧。这位盲女说:“我是盲女,打灯笼有什么用啊?”老师说:“你不需要灯笼,但别人看见灯笼可以让开你啊。”这位盲女就打着灯笼回家。没想到半路上还是跟别人撞上了。她就抱怨对方:“你难道没有看到我手中的灯笼吗?”对方说:“你灯笼里的灯早已灭了。”听到这句话,盲女当下开悟。原来任何外在的光明都是靠不住的,一个人需要找到他内在的光明。这就是“明明德”。把心中的那盏灯点亮,把那盏永远不灭的心灯点亮,这才是根本。人生的意义就是点亮这盏心灯。
现在,很多人都在拼命地买灯笼。为了所谓的安全感,买房、买车、买许多保险,就真安全了吗?当一个人突然被宣布为癌症晚期,房子、车子、保险对他有什么用?当一个人突然被通知,他要被强制执行,要在牢狱中度过后半生,这一切对他又有什么意义?这些人的问题出在哪里?心灯没点亮。
所以,《大学》开篇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先把你的根本智慧打开,先把本性唤醒、激活,从靠灯笼的状态转变到靠心灯的状态,这就是“明明德”。自己点亮心灯之后,再去点亮无数的他人的心灯,最后我们就会“止于至善”。
这样的生命风景,用什么来保障呢?用“定、静、安、虑、得”五门功课。看它的次第,要想“得”,必须“虑”;要想“虑”,必须“安”;要想“安”,必须“静”;要想“静”,必须“定”。
“定、静、安、虑、得”,“定”是基础,是木,代表着生发性,代表着春天,代表着向上性。“春来草自青”。大地上,没有哪一棵大树是跑着生长的。一棵树,要想变成参天大树,必须深深地扎向大地深处,必须定在那里。所以,“定”是木性,是五行中的基础,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讲也是第一要素。所以,《弟子规》在讲了行动力、感受力之后,接着讲定力。因为一个人只有定在那里,才能扎根,才能成长。如果频频换地方,生命之树就蔫了,为什么呢?根扎不下去。一个人一生不可能同时把许多事情做完备,所以“居有常,业无变”是一个人的定力训练,也就是专注力训练。
古人讲究打深井,在一个地方一直打,直到打出水来。现在的孩子,往往是这儿咚咚咚几下,那儿咚咚咚几下,最后遍地都是井,却没有一口井能够供我们饮用。原因出在哪里呢?忽视了对定力、专注力的训练。更深的原因是什么呢?家长没有定力。带孩子是需要定力、需要专注力的。比如,孩子玩泥巴的时候,孩子在玩,爸爸在看手机,孩子能感受到你的心。有一天,我带儿子到院子里挖土,他开始挖时,我拿出手机回微信,谁想就在这时,他抬起头来,目光严厉地看着我,说:“爸爸,坐下,陪我玩!”口气很坚决,同时拉了一下我的衣襟。那一刻,我羞愧万分。原想,你玩你的泥巴,我看我的手机,陪着你就不错了。但孩子希望你参与进他的兴趣世界,让你的心和他一起跳动。从此,我就改变了,出去玩的时候,他玩泥巴,我也玩泥巴,他玩沙子,我也玩沙子,他摆积木,我也摆积木,很投入,我把我想象成小孩子,他要骑马我就趴在床上让他骑,百分百参与进去,孩子就从你的身上感受到爱力,可见,没有定力,很难有爱力。
如果心不在场,对方感受到的是冷漠。正如一个玩笑讲,夫妻俩本来比肩而眠,但临睡前还要互发微信,道声“晚安”。看似客气,其实冷漠。在我看来,这不是玩笑,而是现代人的生活状态,人的心在手机上。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人们活在一种假概念状态。有血有肉的丈夫,有血有肉的妻子,有血有肉的孩子,不如一部冷冰冰的手机,不如朋友圈里那些非常虚幻的点赞者。人的温度感就降低了,就冷漠了。每个人都感受到,今天的人更冷漠了,为啥呢?活在概念里面,活在虚幻里面,活在梦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