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音

2019-12-13

中国教育网络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中国工程院核心技术院士

教育是一个优雅和缓慢的过程,人工智能技术再先进,也永远无法替代教师和学生的心灵交流和思想启迪。我们谈人工智能对于教育的影响,不能只谈技术,更要谈教育本身。无论时代如何变革,潜心教育与课程建设永远是教师科学生命的延续,也是不断焕发教师科学青春的一剂良方。

在2019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人工智能助力教育现代化”教育行业主题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原校长郑南宁表示,人工智能对教育带来的变革在于解放教育的生产力,引起学习中心的转移,带来人机交互场景化转变,但人工智能在直觉、情感等方面尚不可替代人类的作用。

今天在引进高新技术上不能抱任何幻想。特别是在涉及关键核心技术的问题上,我们只能通过自主研发、自主创新才能掌握。我们在重视开放创新的同时也要在关键核心技术问题上重视安全可控,两者并重,不能偏废。坚持安全可控和开放创新并重,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建设网络强国的要求。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创新是数字中国建设发展的第一动力。

未来学习将不再限定于某一人生阶段,终身教育和学习将成为主流。人工智能将创建不同年龄、不同背景、不同学科的受教育者共同学习平台,形成涵盖不同专业、课程、学科、师资等丰富资源库,教育的时间限制、地点限制被突破,时时可学习,处处可学习。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分享了未来的智能增强时代的教与学变革场景。

泛在网络是通信网、互联网、物联网的高度协同和融合,将实现跨网络、跨行业、跨应用、异构多技术的融合与协同。具体在智慧教育场景中,泛在网络将实现三方联通,包括:学习、生活与工作的连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连通;手机、平板、PC、学习机、电视等各种终端设备的连通。

中国科学院院士、计算数学家、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汤涛在2019 岭南大数据国际论坛上表示,泛在网络在智慧教育教学设备的应用中起到很大作用。

猜你喜欢

中国工程院核心技术院士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做人首先要勤奋”——中国工程院院士陆建勋的长寿经
提升变电站一次检修核心技术的研究
影响规模化猪场收益的核心技术探讨
中国工程院院士题词
中国工程院院士题词
颠覆式创新: 集汽车级十项核心技术的ROBYF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