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悟学习的“三种心境”

2019-12-13周广利

政工学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景行圈子里高山

☉周广利

《论语·为政》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的就是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缺一不可。学与思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学习,以什么样的心境学习,由于每个人经历和思考的角度不同,给出了不同的答案。笔者根据自身多年求学求知的经历,概括出学习的“三种心境”,希望与大家分享共勉。

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此话出自《诗经·小雅》,后来司马迁将这句话加上“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来赞美孔子。古人用高山代表崇高的道德,用景行来表示光明正大的行为,表达他们的仰慕和崇敬之情。如今,随着人生知识的丰富和阅历的增长,人们往往会形成自己一套处世为人的价值和理念,一方面受益于自身价值体系的构建,应对或解决了经历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又容易陷入自身构筑的囹圄,固步自封,成为井底之蛙。学习的动力来源于渴望,来源于敬仰,来源于不断的追求,如果一个人在自己领域或者圈子里安逸久了或者取得了一点成绩,往往会陷入自我陶醉之中,而这时候对于学习和进步是最危险的。“满招损,谦受益”,把自己当成圈子里的高山,时间久了可能就会成为土包;只有把自己比作小丘,不断仰望远处的高山,才有可能与高山并肩。“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目的在于要我们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朱自清说过“只有不可知,不可得的,才有人去追求”。若想进步学习,必须保持自己不知、不得的心态去仰望,才能进步,达到了一个目标,再去攀登另一个高峰。

二、“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句话出自《汉书·董仲舒传》,寓意羡慕别人,不如自己用行动去争取。每当看到学富五车的人大侃成功之道时,多少人羡慕其头顶的聚光灯和伴身的鲜花,可是又有多少人以此为激励,从而奋发有为。或很多人当时暗下决心去成为一名成功人士,可是怎奈落实到行动上却“歇菜了”,最终只能成为台下鼓掌的配角。每个人身边总是有那么一个让人津津乐道的“学霸”,也就是我们常调侃的“别人家的”。他们当学生的时候是“三好学生”,工作时是“先进工作者”,选升时是“有为青年”,有着让人羡慕的光鲜,可是这些成就后面无不是凝聚着无数个日夜的辛劳和付出。学习是一个相对艰苦的过程,坐不得“冷板凳”难得“真学问”。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结网”的付出,是为了“得鱼”的喜悦。如果把“临渊羡鱼”作为奋斗的目标,那么“退而结网”就是实际的行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意义在于告诫我们,仰望星空的梦想还需要脚踏实地去实现。

三、“既得之鱼又得之渔”。《老子》有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字面意思送给别人一条鱼可以解他一时之饥,却不能解决长久之饥,如果想让他永远有鱼吃,不如教他捕鱼的手段。这是从教授给予者的角度认识问题的,若是作为一个受教育者,为了能够真正地提高能力,应该同时重视“鱼”和“渔”。“鱼”代表着具体的知识。只有通过在一个领域深入系统的学习,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才有可能成为领域的行家里手,才能具有“一招鲜,吃遍天”的能力。“渔”代表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世界上的知识犹如恒河之沙,加之如今处于信息时代,知识犹如爆炸般发展更新,如果想要全部掌握无异于痴人说梦。但是,所有的知识又是相通的,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只有学会了方法和技巧,面对新的陌生的领域才有信心去挑战。此外,把握知识的脉搏,才有可能“一通百通”,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通才。“既得之鱼又得之渔”的意义就在于提醒我们做一个“一专多能”的人,通过深入学习达到具有专业知识立足不败,通过科学学习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猜你喜欢

景行圈子里高山
元雨舟的新世界
Legendary British Climber Joe Brown乔·布朗
Tianzi Mountain天子山
你在哪个圈子里生活
高山从何而来?
拆[外二首]
我走进人群
HaveYou Taken a SelfieToday?今天你自拍了吗?
高山生态扶贫搬迁
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