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执信对早期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与传播

2019-12-13王盼云

法制博览 2019年22期
关键词:苏俄十月革命俄国

王盼云

燕山大学文法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0

一、介绍马克思主义

19世纪中期,中国的知识分子和爱国青年开始介绍并传播西方的政治学思想。在中国最早开始介绍马克思思想的是1898年出版的《泰西民法志》。从1905年11月开始,朱执信在《民报》上先后刊登了《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列传》、《论社会革命当与政治革命并行》等文章,详细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及其思想,并翻译了《共产主义十大宣言》。

(一)对马克思、恩格斯生平与活动的介绍

朱执信通过对马、恩两人生平与活动的介绍,让中国的青年知识分子认识到了两人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和崇高的地位。

朱执信简单的向读者介绍了马克思的家庭情况。马克思的出生地在特利尔,父亲最开始的宗教信仰是犹太教,后来改信了基督教,从事着律师的职业。朱执信花费大篇幅笔墨着重向读者介绍了马克思的革命活动。在19世纪40年代初期,在报刊上发表了《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证》等文章,马克思在这些文章中谈论了自己对于德国所出现的社会矛盾的一些看法和见解。随后,在马克思到达法国后,他与卢格两人一见如故,并在此阶段开始研读亚当、圣西门和傅立叶等人的著作,开始探索社会主义的精髓与奥秘。作者在向读者介绍马克思的同时也向中国进步知识分子介绍了他的挚交好友恩格斯的情况,恩格斯的父亲是一名商人,从事着商业工作,而恩格斯从小就跟着父亲走南闯北的做生意,深知中下层工人的受到的剥削与压迫,对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抱有极大的同情。在与马克思相交后,两人开始为共产主义运动而奋斗。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8年回到了德国,1849年底,创办了《新莱茵号》揭露了德国的大资产阶级与德国封建势力相互勾结的事实,得到了德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新莱茵报》一时间风靡全国,但报刊仅仅发行不到一年就被强制停刊。在当时的德国政治环境下,马克思不得不流亡法国,为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与恩格斯开始了一生的团结合作。

(二)对《共产党宣言》的介绍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宣言第一次全方位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必会成为一种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挡的新兴风潮。

早在20世纪初期,马君武、刘师培等人已经提到或发表过宣言的内容。朱执信作为一个思想进步的青年,自然也看到了《共产党宣言》的意义非同小可,朱执信认为《共产党宣言》中所提到的社会主义是与魏特琳、圣西门的空想社会主义有着很大的区别。朱执信通过阅读马克思理论与著作,认识到了空想社会主义的不足与危害,认为空想社会主义只有空泛的理论思想而没有可以具体实践的条件,这样空想社会主义想要达到的平均分配产品,建立社会平等的理想社会是永远也不会实现的。为了实现无产阶级的统治,《共产党宣言》提出了十条措施,朱执信也都一一介绍给了中国人民,但值得注意的是,朱执信对这十条中的第二条、第三条和第十条做出了自己的阐释。例如,第十条:“设立无学费之公立小学校,禁青年之执役于工厂,使教育与生产之事为一致。”在关于教育与生产时,朱执信认为,应当现在中国发展教育,教育的费用应当国家出钱,实行免费的教育,这样使中国的青少年都有机会接受教育,中国的未来才有希望,在生产之前,需得先受教育的洗礼。

朱执信对《共产党宣言》的评价时说道:“马尔克既草《共产主义宣言》,万国共产同盟会奉以为金科玉律。”朱执信对《共产党宣言》的评价,使中国人首次了解了《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内容和精神。

二、高度赞扬十月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革命党人在其创办的刊物上不断刊登俄国十月革命的相关消息,以便能使国内知识分子和爱国主义者能够及时了解国际的新动态,革命党人也对这次俄国国内爆发的武装起义给予了高度赞扬。朱执信也指出,十月革命是民国成立以来,直到现在,是最有光明,最能鼓舞人民士气的一件事情了,对十月革命做出了极高的评价。

(一)思想的胜利

朱执信认为苏维埃政府的胜利首先是思想上的胜利,通过对俄国与德国在武力上的对比,及俄国对德国文化上的影响,得出了能够战胜一切力量的便是思想这一论断。朱执信在报刊中说:“无论现在我们革命党人或其他爱国人士是不是赞成俄国的这种过激主义,但俄国利用这种主义和民意的力量推倒了武力,这已经是不可争辩的事实。”十月革命就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理论和关于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成为指导俄国无产阶级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军队的功勋

十月革命胜利后,在1918年5月,临时政府残留组织军队向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进攻。英国、法国、美国、波兰、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组成了武装干涉军都直接或间接支持临时政府。在这三年间,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及红军几乎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打退了临时政府军队和外国干涉军。朱执信通过与1904年的日俄战争的比较,进一步赞扬了苏俄军队。在1904年的日俄战争中,俄国军队是节节败退,被日本军队打的溃不成军,日军长驱直入到俄国境内,而在这次战争中却是日本军队节节惨败。苏俄红军在取得政权后,一路所向无敌,保住了十月革命的胜利果实。朱执信在与国内作比较,辛亥革命虽然取得了胜利,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主义,建立了中华民国,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却被袁世凯窃取,没能保住胜利的果实,与苏俄的结果相反。这也促使了朱执信等革命党人不得不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朱执信还特别强调了苏俄的军队是既做保家卫国的战士又做社会的生产人员。朱执信认为,苏俄红军在维持苏俄的社会秩序的稳定时就是在生产,朱执信对苏俄这种既生产又战斗的红军,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三)军民友谊

朱执信认为苏俄红军能够取得胜利,除了红军英勇善战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与俄国的人民群众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俄国人民十分欢迎苏俄军队,苏俄军队也过着和农民一样的生活,和农民一起劳作,尊重农民,不用自己的权威奴役农民。农民家中也都时常备着行军作战的武器,在红军需要的时候,便出门去战斗。朱执信认为苏俄是真正做到了全国皆兵,俄国有这样全国皆兵的军队,是现今世界最可怕的军队。朱执信在看到苏俄的军队模式的带来的好处时,提出我们也要组织和创建中国的新军队,当中国能拥有这样一只受人民群众欢迎的新军队并能够与人民群众相处和睦,那么新军队定然会像苏俄红军那样所向披靡,带领中国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朱执信不是一般地宣传和介绍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而是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他对苏俄红军的认识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这在当时是其他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所不能比的。尽管朱执信当时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及认识虽然不够全面,存在着很多缺陷,但就其内容的广泛性和客观性而言,在辛亥革命之前,朱执信是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第一人。他对阶级斗争和人民群众的重要性的认识,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苏俄十月革命俄国
“十月革命”的纪念舰——“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十月革命发生在1月7日却为何叫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以后列宁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启示
十月革命,有什么重大意义
苏联及俄罗斯历史教科书中的1917年十月革命
信与疑:鲁迅如何看苏俄
另一种“以俄为师”:民国基督徒苏俄观的转变(1918—1937)
在俄国历史中理解历史俄国
俄罗斯提出俄国式的二元政治模式
《20世纪俄国史》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