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经济背景下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的完善对经济转型的影响

2019-12-13王逸云王雅嫘

法制博览 2019年21期
关键词:仲裁维权智力

王逸云 刘 磊 王雅嫘

河北农业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0

一、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现状

(一)知识产权的范围

我国民法中规定的知识产权是指人类对创造性智力劳动成果的所有权,所有权包括对智力成果依法占有、使用、处分和收益的权利。从狭义上来说,知识产权主要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知识产权是民法赋予所有民事主体的平等的民事权利。

(二)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

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主要保护手段还是基于法律的,一般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是我国知识产权四大法,当然还有其他的具体实施条例和行政规章等。除此之外,我国也参与缔结了一些国际性条约,如《巴黎公约》,《世界版权公约》等。

(三)现有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对经济转型的影响

由上述表述可以看出,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方面已经比较成熟了,也已经与国际接轨,中国工程院倪光南院士在第二十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上指出,我国2018年知识产权对GDP的贡献率是11%。这个数据与往年相比已经有了大的进步,这说明了我知识产权对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但是我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1.知识产权的侵权成本低,维权成本高。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产权的侵权手段更加多样化,侵权的成本也越来越低。虽然我国对在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条件上已经提供了较强的法律依据,但有些法律程序复杂繁琐,有一些法律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不强,导致权利人维权时成本过高,维权难直接导致权利人放弃维权。

2.我国的立法水平虽然较高,但是目前还缺乏规制侵权行为的单独法律法规,且我国现行的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比较散乱,各部知识产权单行法之间仍存在某些不协调的地方,对有些问题的调整出现重复,另一些调整内容又出现空缺。

3.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执行过程中存在执法难的问题。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在法院判决时,很难具体确定某个发明创造的价值,这就给案件裁决带来了麻烦。

二、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制度的完善

(一)建立快速有效的解决纠纷的机制。权利人在解决纠纷过程中的主要目标是行为人停止侵权行为,但是在目前法律程序上,知识产权纠纷审级过多,程序繁琐,花费的时间,精力较多,因而解决周期过长,导致知识产权所有人的利益受到了极大的损害,所以删繁去简,建立一套快速解决机制是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手段。

(二)完善法院外替代性解决纠纷制度。仲裁是法院外替代性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虽然是法律认可并给予支持的,但是在实际中知识产权纠纷案件解决中的公正性时常被质疑,仲裁机构裁定的法律效力下降,不能得到维权人的信任。立法时明确相关仲裁机构的权威性,完善此类仲裁机构相关的法律体系,有利于更高效地解决知识产权纠纷。

(三)加大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力度。我国目前在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仍然存在明显的短板,制约着我国知识产权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加大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才能适应我国创新驱动经济转型的方针。

三、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对促进经济转型的作用

(一)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制,有利于加强对知识产权的全面保护,从而调动人们从事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实行的目的是保护人们在相关领域的智力劳动成果,只有法律对智力成果给予及时有利的保护时,才能调动人们创造的积极性,促进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战略的贯彻实施。

(二)知识产权的保护要与我国实际国情相适应。知识产权并不是保护地越多越好,过于繁杂的法规反而会制约我国目前经济的转型,业界早已形成的共识是,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国家实行的是严保护,发展中国家是弱保护。发展中国家因为在知识技术方面相对落后,更多的是采取宽松的保护制度,这才有利于本国技术获取和技术扩散,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与我国的具体国情相适应的法规制度,才能使我国在经济转型的道路上愈加顺利。

在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缓慢的大背景下,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方针。而知识产权是创新的主要成果的体现,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的技术供给作用,加强对知识产权的全面保护,让知识产权更好地发挥作用,对我国经济转型具有重大的意义。

猜你喜欢

仲裁维权智力
维权去哪里?
一种多通道共享读写SDRAM的仲裁方法
ICSID仲裁中的有效解释原则:溯源、适用及其略比
完美 打假维权
智力闯关
网购遭欺诈 维权有种法
两岸四地间相互执行仲裁裁决:过去、现在及将来(上)
欢乐智力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