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辉:“捣腾”5G技术获突破
2019-12-13王霁雯
文 / 图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王霁雯
创新研究注定是一个熬人的过程,随时要把“坚持”记在心上才能走下去。
“石头、剪刀、布,我赢啦!”
这个与智能机器人猜拳得胜后笑得合不拢嘴的人,是贵州省云基众智技术有限公司CEO杨辉,近40岁的他依旧童心未泯。
这个会猜拳的机器人就是他自己制造的。国内首个5G边缘智能开放平台——众智云基站教育版,也出自他带领的团队。
杨辉创建的公司被人戏称作“奖杯收割机”。2017年数博会中国国际大数据挖掘赛最高奖、2018年英特尔创新加速器创新先锋十强、2018年亚太信息通讯科技大赛物联网科技优胜奖等,短短两年时间里斩获30多项荣誉,整整齐齐摆满杨辉办公室墙柜,十分抢眼。
作为全国首批5G试点城市,贵阳抢占发展先机,结合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的5G产业布局呈现出雨后春笋般的发展态势。杨辉公司研发的智能冷链标签、基于5G技术的双师直播平台等产品紧跟5G发展步伐,其中电子校徽人工物联网技术实
现了行业技术突破。
在10月28日于成都落幕的2019年“创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贵州云基众智技术有限公司“众智链—超窄带人工智能物联网芯片”项目从全国参赛并入库的15833个项目中脱颖而出,位列企业组第五名,获得总决赛二等奖。这是贵州企业首次闯入“创客中国”全国总决赛并获奖。
创业路上爱“捣腾”
2016年12月30日,在英特尔众创空间加速器创新大赛贵阳分赛中,杨辉与团队的众智云基站项目荣获一等奖。2017年1月,他将贵州云基众智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注册于贵阳。
1980年,杨辉出生在广东省韶关市。“父亲动手能力很强,没事就爱在家捣腾各种东西。”杨辉说,家里的自行车就是他父亲用各种零件组装成的,其中三分之二的零件通过手工打磨而成。
父亲还带他包揽了家中的木工活,制作各式家具和小部件,教他规划如何布置仓库隔间的结构,以达到防鼠效果。
这些经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杨辉,让他深深体会到创造的快乐。此后,杨辉也变成一个爱“捣腾”的人。
杨辉“捣腾”的第一件产品“商品订单票据无线打印机”,2000年在南京市新街口商场销售近200台。有了这个设备,商场各个柜台就可以自动接收打印客户使用寻呼机下的订单,“几乎没有客人进商场,为客人送单的店员倒随处可见”。第一次成功,让还在南京邮电大学念大三的杨辉心底埋下了创业的种子。
杨辉创立的贵州云基众智技术有限公司被称作“奖杯收割机”。
大学里,他绝大多数的时光都在实验室度过。本硕连读毕业后,2004年至2016年间,杨辉先后到北电、惠普、微软3家知名企业任职,从事通信类及云计算产品设计工作,为创业积攒着土壤和肥力。
公司落地贵阳至今,他带领团队基于5G和人工智能研发的产品,涉及教育、物流、旅游等领域。2018年8月,公司入选微软加速器·北京创新创业企业,并与微软、英特尔、甲骨文、戴尔、英伟达等国际创新公司建立了紧密的创新合作关系。
在2019年“创客中国”贵州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上,云基众智项目“众智链—超窄带人工智能物联网芯片”脱颖而出,领奖台上的杨辉手捧一等奖证书,喜上眉梢。
创业的种子长出枝丫,渐渐开花、结果。
创新研究就是实现自我
2004年2G网络还未完全覆盖,杨辉就开始构想5G万物互联。经过11年研究,2015年,他把这个构想变成了实际应用。
研究成果得到英特尔的认可,在2017年3月英特尔创新大赛中获得全国季军。“通信行业基本没有人会想到用PC的CPU来做5G基站。”杨辉说。
创新研究必定是一个十分煎熬的过程,但杨辉始终因创造本身而快乐着。用餐时想到一个新点子,会立刻赶到桌边记录,入寝时想到研究环节中的突破点,会马上爬起来做实验。他时常因一个难题费解而愁思一日,亦时常因一个环节突破而欢喜一日。他说,创新研究是实现自我的自然过程,所以对他而言,并不十分痛苦。
贵州云基众智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机器人。
2018年,智能冷链标签的研究取得突破:既拥有不用拆箱读历史温度的超高频模式,也具备最远几公里的超窄带自主通信模式。这项技术可运用于贵州医疗行业疫苗、血制品、药品的实时温度监测,为对温度有严格要求的贵州农产品远程运输提供保障。冷链标签的芯片完全由自主研发设计,不仅性能优于美国APRESYS的单模NFC产品,价格也十分低廉。“我们还将继续研究,将价格压至5元一片,为推动‘黔货出山’献力。”杨辉说。
电子校徽则采用5G高并发技术解决漏读问题,边缘人工智能计算实现低成本亚米级定位,为贵州学校及学生家长提供到校离校通知。杨辉还想将此项技术与贵州非遗手工艺品相结合,作为旅游团的定制团徽,为贵州旅游业服务。
做更多孩子的引路人
一年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出差,剩下三分之一的时间里有一半以上在广州办公室里。杨辉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陪伴儿子,教他做编程机器人。
“儿子今年读六年级,但他的创新小论文已拿到广州市一等奖。”自豪之情洋溢在杨辉的脸上。
在陪伴儿子的过程中,他愈加看清自己的内心,埋头创新研究20年,现在他更想将积累的成果和经验传授给青少年,帮助他们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创新素养。
回忆起儿时父亲教自己做手工的场景,他想让创新落到教育上,做更多孩子的引路人。“现在人们的学习意识普遍还停留在学校的书本、课外的钢琴班和美术室,其实小孩也能做人工智能。”杨辉心里正谋划更大的算盘。
杨辉利用多路聚合技术保证高带宽,引进北上广深优秀教师资源,用“双师”课堂的形式让创客教育走进学校课堂。老师通过网络直播授课,助教在线下配合老师指导学生操作。
“双师”课堂已在广州市及周边学校试点先行,包括先烈中路小学、怡乐路小学、海珠实验小学、广州市七中在内的20多所学校。
目前,杨辉正在贵阳建立“双师”直播和编程机器人创客体验中心。“我希望通过双师网络教育直播的方式改善贵州教育资源不平衡的问题。”杨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