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彩贵州百姓爱

2019-12-13陆青剑

当代贵州 2019年44期
关键词:贵阳贵州博物馆

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陆青剑

贵阳交响乐团演出海报。(贵阳交响乐团供图)

贵州是品位高雅的文艺青年,常常用柴可夫斯基、贝多芬、肖邦这些殿堂级大师的音乐,给自己“洗耳朵”;贵州是思想深邃的文艺青年,长期徜徉在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绝不让自己所有的知识都来自网络;贵州,是最有创意的文艺青年,哪怕卖樱桃的果农,一声吆喝也诗意满满:“镇宁樱桃,甜得像初恋”……

满满的诗意,来自诗意的生活。

那么,诗意的种子,如何在这片土地上发芽、生根,从而蔓延至绿意盎然的今天呢?不断升级的公共文化服务,便是贵州文艺生长、诗意滋生的“温床”。

据统计,2015年至2019年,贵州省级财政累计安排专项资金10.64亿元,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初步建成省、市(州)、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2018年5月,“多彩贵州文化云”上线运行,并于当年底覆盖全省,贵州正式成为全国第4个拥有“文化云”的省份,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由政府“端菜”向百姓“点菜”的转变,解决了贵州公共文化资源配置不合理、闲置浪费的问题,用更便捷的方式和更低的成本畅通了文化部门与民众的联络渠道,推动了文化资源的内部信息联通和整合。

设施全覆盖让村寨有气质

全国苗族服饰、苗族银饰藏品最多的博物馆,是位于贵阳的贵州省博物馆;

全国最早建成的4个生态博物馆都在贵州,分别是六枝梭戛苗族生态博物馆、黎平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锦屏隆里古城生态博物馆、贵阳花溪镇山村生态博物馆;

全国第一个以三线建设为主题的博物馆,是六盘水的三线建设博物馆;

全国唯一一个集收藏、展览、表演和研究为一体的傩文化专题博物馆,是铜仁的贵州傩文化博物馆;

全国第一个内河航运专题博物馆,是习水的贵州航运博物馆;

……

此外,贵州还有这些文化设施:

建成省级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各1个,市(州)级公共图书馆10个、文化馆9个、美术馆3个,县级公共图书馆88个、文化馆8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404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6859个,各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20441个;

全省行政村农家书屋实现行政村全覆盖,乡镇学校少年宫项目实现乡镇全覆盖;

通过实施多彩贵州“广电云”村村通工程,累计铺设通村、通组光缆干线和分配网光缆建设33.65万公里;

贫困地区文化基础设施逐步得到改善,目前,66个贫困县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实现全覆盖,89个乡镇公共电子阅览室提档升级,183个村级文化活动室数字文化驿站建设完成。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为公共文化服务的活跃,提供了空间和载体。

2016年开馆的贵州美术馆,常年举办各类名家展览,持续开展公教活动,为人们提供艺术交流与体验服务;

已成为票友聚集地的方舟戏台,3年多来演出1000余场,50多万人获享国粹盛宴;

上演《多彩贵州风》的贵阳大剧院,早已成为一扇展示贵州民族风情的窗口;

习水县永安镇“读书沙龙”,成为群众“农科百度”,让农民笑逐颜开;

水城县南开乡文化墙亮点多多,与农家小院相映成趣,让村寨有了气质;

……

服务接地气让百姓有乐趣

如何将公共文化服务重心下移、资源下移、服务下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让基层群众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接地气才能聚人气!与群众生活相结合,就是接地气。

“千村百节”是黔东南最受欢迎的群众文化活动,衍生出了《嘎老》《行歌坐月》《仰欧桑》等颇具影响力的文艺作品,也让侗族大歌节、苗族姊妹节等民族节日享誉国内外。而今,年节不忘演侗戏、平时处处唱苗歌已成为黔东南广大群众常态化文娱方式,80%的村寨都有文艺表演队、歌舞队。此外,当地政府还倡导群众把民间的喜事按照传统节庆习俗来操办,用民间歌舞、小品、快板等文化产品替代借婚丧嫁娶聚众赌博等不良习俗。

与群众爱好相结合,就是接地气。

贵州省文化馆“摄影大篷车”摄影创作培训活动,为基层摄影爱好者提供“点单式”课程服务。在瓮安,群众提出想看展览,“大篷车”就送去了摄影家的作品;在贵阳盲聋哑学校,孩子们喜欢风光摄影,“大篷车”就带他们到郊区景点实地拍摄。

与群众需求相结合,就是接地气。

2005年,安顺第一幼儿园举办家庭阅读讲座,吸引了众多探寻科学教育方式的父母,开启了安顺“双阅读”的第一步。14年来,“双阅读”已成为安顺的文化标签,吸引了100多万人次加入深度阅读中,亲子共读、社区与家庭共读、文艺志愿者与留守儿童共读,阅读的互动不仅让读者增添更多乐趣,也丰富了人们参与的方式,同时增强了人们之间的交流……

而今,贵州公共文化服务队伍不断壮大,现有基层专职文化服务人员1万余人,业余文化服务人员2万余人,文化志愿者1万余人,文化类社会组织人员2万余人。

为更好地服务群众,2018年11月,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下发《贵州省探索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群众评价及反馈机制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旨在及时准确了解和掌握群众文化需求,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监测体系,研究制定公众满意度指标,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增加群众的话语权和评判权,把群众喜不喜欢、满不满意作为评判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进一步推动了贵州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与经典相遇让生活更美丽

贵阳交响乐团全球招募乐手,半数拥有音乐专业硕士学位;中国国家交响乐团首席指挥李心草、国家大剧院艺术总监陈佐湟、世界级指挥家里科·萨卡尼以及上海歌剧院首席指挥张国勇等音乐名家担任音乐总监;频频在国内外巡演、亮相各类高端表演平台……

与高标准的演出规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亲民的票价:一张学生票仅需15元,成人票均价也在160元左右。

贵阳交响乐团成立10年来,演出800余场高品质音乐会,吸引40余万名观众走进音乐厅,聆听贝多芬、莫扎特、马勒、舒曼等大师的经典之作。

在贵州,与百姓生活相遇的文化经典,远不止此。

一座座文化新地标,就是例证——

作为传统文化传播基地,贵阳孔学堂不做庙堂兴学堂,不为复古为复兴,名家讲座横贯古今,民俗活动重温传统;

作为国粹舞台,贵阳方舟戏台一年300多场演出,每月一位名家登台,雕梁绣柱无处不美,唱念做打无一不精。

一个个活动新品牌,就是例证——

作为文化活动品牌,贵州省文化馆的“曲苑艺坛”“相声大会”邀请曲艺大家来到贵州,走进农村、走进社区、走进校园、走进军营,将曲艺精品送到百姓身边;

六盘水三线建设博物馆。(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为非遗展示品牌,多彩贵州“非遗周末聚”周周有主题,县县有精彩:非遗展演,夺人眼球;非遗研学,引人入胜。

一家家文化新业态,就是例证——

作为民营连锁文化企业,创于遵义、兴于贵阳的西西弗书店,旗下拥有210多家图书零售店、210多家意式咖啡馆、400万余活跃会员,其书香已覆盖全国60余座城市;

作为文创综合体,贵州本土的集文里和千翻与作,不只是图书销售点,还是文创产品的天堂,不经意就给你一个惊喜。

文化经典与百姓生活的美丽相遇,仅仅依靠政府一己之力,难以促成。

贵州如何做到?

贵阳交响乐团,通过“民办公助”的方式,让亲民价看高水准演出成为现实;

中天城投集团投资打造的方舟戏台,与贵州京剧院倾力合作,让传统戏曲重焕光彩;

黔南州创建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幸福进万家——精品文化艺术乡村行”,通过政府购买文化服务的形式,不仅大大激发了农民群众投入文艺演出的积极性,更极大地提高了乡村文艺演出水平,让农民家门口就能观看到高质量的文艺演出……

猜你喜欢

贵阳贵州博物馆
博物馆
高速通到我的家
“学”字的意义
找朋友
白居易写诗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贵州制造”的前世今生
露天博物馆
贵州古驿道
让世界感知多彩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