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下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播

2019-12-12孟容静

新闻传播 2019年16期
关键词:傣族民族文化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少数民族地区,新媒体已成为以青年群体为核心的民族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并成为民族文化新的传播方式。本文以傣族文化为例,分析了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傣族文化传播的现状、意义以及存在的問题。

【关键词】新媒体;傣族;文化传播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和各相关机构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越来越关注和重视,伴随着数字媒体产业日新月异地发展和迅速崛起,采用数字艺术手段进行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开发和利用,正在成为数字媒体技术一个新的应用领域和发展重点。新媒体是“借助计算机(或计算机本质的数字设备)传播信息的载体,[1]它的基本特征是互动性,主要包括以传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背景的以手机为终端的各种软件和应用程序。即使是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新媒体也已经成为以青年群体为核心的民族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并成为民族文化新的传播方式。民族文化在新媒介中更具有变化与活力,但因民族经济和区域特征不同也带来相应问题。地方上虽已形成基本的新媒体生态格局,但在民族文化内容完整性、受众的体验性、及有效传播等问题上面临严峻挑战。

一、傣族文化新媒体传播的现状

云南省傣族文化群落主要集中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类似的边疆民族地区的传媒业虽远落后于内地,但近些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均得到了较大发展。早在新媒体发展之初,传统大众传媒就已经逐渐替代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寺庙、火塘等传统文化传承场,在现代生活的各个方面对民族集体记忆和文化记忆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催生出了新的民族文化形式。[2]当新媒体浪潮席卷而来时,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播势必受到其影响。

当便携式电子设备普及之后,以手机为终端的移动网络已经成为青年媒介接触的主要方式。根据学者孙磊做出的调查研究数据显示,网络(手机)、电视及电影是傣族青年最常接触的三种媒体,其比例分别为92.4%、78.5%及48.1%。在最常使用的网络媒体类型方面,第一位是社交APP,占比88.6%:其次是网络视频点播,为55.7%。[3]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网络新媒体已成为傣族青年最常接触的传播媒体。实际上,不仅是傣族青年,通过观察不难发现,网络新媒体已成为我国大多数青年了解信息的媒介。从这一点上看,傣族青年群体成为了利用新媒体向其他民族青年传播傣族文化的优势群体。以“抖音”APP为例,在该APP上输入关键词“傣族”,可以搜索到有关傣族舞蹈、服装、歌曲、饮食,及日常生活习俗等方面的众多视频,仅一条视频的点击浏览量就可多达95万次。可见,新媒体对傣族文化的传播有着不可小觑的推动作用。

为了适应新媒体时代的需要,傣族地区的传统媒体也做出了调整。新闻中心已经调整组成了一个全媒体新闻中心。在整体新闻报道中,全媒体中心把重点放在当地政治和人民生活等新闻栏目上。各地方报社都开通了微信公众号,推送有关傣族节日及文化的信息,借助微信、微博等新兴平台,拓宽自己的传播渠道,推送本地的党政新闻,推送当地人物、民族故事等,浏览量不俗。

二、傣族文化新媒体传播的特点与积极意义

综观傣族文化的新媒体传播,有以下几个特点与积极意义:

首先是拓宽了傣族文化的交流渠道。将傣族文化置于音视频,自媒体等新媒体的渠道之下,文化与广告相结合,极大地补充了傣族文化在新媒体领域的信息传播。它还扩大了传播范围并将其传播到了其他国家的文化区域,现在它已扩展到全世界。让傣族文化从少数民族群体内传播到大众传播,从单一方式的传播到多种方式的传播,从官方传播到国家传播,甚至通过翻译等渠道进行跨学科交流。这也是傣族人民传播民族文化的新觉醒,并以更自信的姿态迈向新潮流。

二是打破傣族文化传播的时空界限。只要观众对傣族文化有兴趣和了解的欲望,他们就会积极寻找相关的新媒体网络资料,而不必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探索和体验以满足好奇心的简单动机。利用互动形式结合新媒体的传播,保留了傣族文化的多样性。根据新媒体的“反馈”,公众对傣族文化的误解得到及时纠正。另外,傣族人民利用新媒体开阔了视野,增强了创作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是加强了傣族文化传播的话语权。从接受新媒体到使用新媒体,傣族文化做到了从信息接收者到信息发送者的转变。从最初的单边传播文化到正式运行电视台,广播电台等新媒体平台来多元传送信息,目前许多傣族人民已经开通了自己的个人媒体账户平台,开设了微信公众账号,微博等各种新媒体平台,可随时随地为任何观众传播丰富的傣族文化。傣族文化利用其新媒体表达自己的声音,传播自己的文化,打破少数民族传统的枯燥乏味的文化流通模式,依靠新媒体形成自上而下的沟通链。这不仅是一个沟通的过程,也是一个增强自信心的过程。

四是提高了傣族文化的知名度。傣族文化现如今已经成为了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招牌之一,依托新媒体对于傣族文化的传播,首先,文化大范围传播的实现,让更多的人了解傣族文化,使傣族的服饰,舞蹈,歌曲,美食,建筑等优秀文化在移动媒体的带动下成为一种在大众中可传播的文化,实现只要有网络,就有傣族文化。其次,依托新媒体的传播,更多的傣族文化可以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其独特的魅力。傣族文化与新媒体的结合,可将西双版纳及德宏州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推向世界,带动整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4]

三、傣族文化新媒体传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首先,对于观众而言,通过这些新媒体传播的傣族文化并没有给观众带来个人体验。文化不是形而上的,不是大众只能望而却步的,它应该是人们触手可及的,具体的,具有体验性的。傣族文化在新媒体中的传播并没有使观众有更好的个人体验。例如,傣族的泼水节,是传播傣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傣族人民传承了数千年的文化灵魂载体。它积累了傣族人民文化生活的情感,蕴含着傣族人民的宗教信仰,生产生活和文化观念。泼水节中的各种风俗习惯已成为傣族人民社会文化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过新媒体短视频,文字描述或者图片,受众可以看到泼水节的仪式和场景,但不亲身参与到当地的泼水节中,是很难准确理解和体会傣族人民的真实社会生活和蕴含在其中的傣族文化的。

第二,新媒体带来的流行文化给传统的傣族文化带来了冲击。傣族文化在新媒体上的广泛传播扩大了其传播范围,但同时通过新媒体传入傣族地区的流行文化也对传统傣族文化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很多傣族青年已不再穿着傣族传统服饰,而改穿大众流行服饰;再如,随着新媒体带来的宣传效应,傣族地区旅游市场不断扩大,大量外来游客的涌入可能造成当地传统饮食及烹饪方式的改变。

第三,新媒体的传播使傣族文化的传播变得快餐化和零散化,影响了傣族文化的完整性。虽然新媒体有许多优点,但这种方法容易受到个人价值观,主观情绪和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在传播过程中,信息的不对等是不可避免的。有些使用新媒体平台发布的内容,如视频,微信,微博,短视频拼接,都难以做到系统地分析傣族文化的各个方面,只能通过简要概述或内容的简要介绍来了解傣族文化的一部分。通过这种方式,观众对傣族文化的理解已成为一种拼凑而成的点式了解,而不是系统的和完整的,这种理解是肤浅的。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势不可挡。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傣族人民告别了把“贝叶”作为民族文化的存储器的远古时代,迈向了包含新技术的网络时代。[5]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傣族文化的传播既要利用好新媒体这一顺应时代潮流的媒介,在此过程中也应注意由此带来的诸多问题,兼顾好傣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另外,新媒体时代下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问题与上文所述也有一定相似性,可相互借鉴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匡文波.关于新媒体和新概念的厘清[J].新闻爱好者,2012(10):32-34.

[2]孙磊,大众传播环境与傣族文化传统的变迁[J].文山学院学报,2016(5):10-14.

[3]孙磊.新媒体与傣族文化传播——基于云南德宏州傣族青年的媒体调查[J].文化传播,2019:14-18.

[4]白婷婷,徐辉辉,李金伟.丽江纳西族文化的新媒体传播[J].大众文艺,2019:182-183.

[5]张丽花,论新媒体时代下民族节日的传播一以傣族泼水节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6(6):74.

【作者简介】孟容静,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傣族民族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Splash Water for Happiness 泼水迎新年
MINORITY REPORT
谁远谁近?
别样的风情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西双版纳州傣医常用姜科植物
民族万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