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巴魂始存
2019-12-12宋婷婷
宋婷婷
任何事物都有產生、成长、延续的过程,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在这样一个动态的过程中。
世界因多元的文化而精彩,重庆的乡土也因延续上千年的故事、风俗、技艺,而饱含着难以言传的意义、情感,蕴藏着传统文化最深的根源。
让我们唤醒那些深嵌在非遗里的文化基因,听它们讲一讲重庆的根、重庆的魂。
长江文明放达浪漫、奇伟瑰丽。而巴渝文化是长江上游地区最富有鲜明个性的民族文化之一,其起源便是巴文化。
在民间口口相传之下,巴文化以传说的形式出现,奇崛神秘、浪漫多姿、诙谐智慧……每一面都是巴文化,又不完全是巴文化,但都血肉丰满、鲜活灵动。
巴祖廪君,最勇猛者胜
在巴南区博物馆里,《巴南区历史与当今行政区划图》等不少藏品都昭示着巴南与巴国血脉相连。
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巴人就立国建都,如今的巴南区曾是巴国的核心区域。而巴文化传说流传于古代巴国全境,其核心地也在巴南区。在巴南民间,至今仍活跃着一群以讲述巴文化传说为责任和乐趣的传承人,最叫得响名号者当属熊祥君。
我们沿着曲曲折折的道路一路上山,来到双河口镇羊鹿山景区琵琶洞府门口。一位面带笑容的中年人热情地迎了出来——这就是熊祥君。
上世纪90年代,重庆市文化局评选出4名“特级民间故事家”(讲1000则以上故事传说者),熊祥君是其中之一。
熊祥君今年57岁,生于斯长于斯,打小便对民间故事十分着迷。
2009年,“巴文化传说”入选重庆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信手拈来、妙语连珠的“故事大王”熊祥君自然荣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一听说是讲巴文化,我心里边就高兴。因为这是我们的根,是世代相传的文化、精神。”熊祥君讲话极富感染力,“不单是人物、地理、语言,也不单是巴歌、巴技、巴俗,巴文化传说包括了10类、33种、210余项。”
洋洋洒洒的巴文化传说亦有起源开篇,这就是熊祥君口中的一代雄主——“巴祖廪君”。
自古以来,巴人多生活在长江及支流沿岸,自然条件并不优渥。在险山恶水的条件下,首先需要的是勇毅,也需要一位勇武的首领。
“我们这个巴祖廪君啊,原叫务相。”熊祥君一开口,便有“故事名嘴”的范儿。
相传在巴人居住的钟离山,有赤黑二穴,住着五姓兄弟,巴氏务相住赤洞。那时巴人没有帝王君长,都崇拜鬼神。唯务相知日月星神,通天时地理,懂阴阳五行大法。
五兄弟为了发展壮大,相约比赛掷剑,中者为君。务相臂力过人、剑法精准,独中!众人虽十分惊叹,但仍不服气,继而又约定用泥巴制作土船,载人后能在水面上航行者,就可成为君王。务相本事非凡,造船水平最高,船头似蛟龙行海,船身的虎案凤图活灵活现,能在水面浮行直达对岸,而余者所造之船皆沉入江中。众人彻底信服,共推务相为巴人的头领,号称“廪君”。
巴人推选最勇猛者作为自己的首领,这位首领也以带领阖族生存壮大为己任。在当时,谁要是拥有盐矿资源,谁就是天下的主人。志向远大的廪君决定率部族去占领盐阳。
盐阳地处长江三峡出口处的清江,美丽富饶,盛产盐巴。其首领是位美丽善良的盐水女神,倾慕廪君已久。在温柔多情的女神面前,廪君动摇过,但最后仍拔出腰间的青铜柳叶剑,杀死了盐水女神。廪君心中不无悲戚,有他为盐水女神所作祭祀词为证:“廪君姬兮为女神,神刚强兮不可凌。身既共兮皆随唱,何以斗兮使武力?中剑落兮为鬼雄,魂魄飞兮在天灵。神逝去兮天地在,歌巫祭兮以安神。”
这个传说留下了一段使命战胜爱情的绝唱,也留下了巴人第一勇者的美名。而勇武的基因好似刻进了巴人灵魂,史书更拨开神话传说的迷雾,还原了巴人勇武的真实形态。
“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近代史学家常璩所撰写的《华阳国志·巴志》中的这段文字,描述的是一场改天换地的旷世对决,周武王与殷纣王的关键战役——牧野之战。勇锐的巴师跳着透着杀气的巴渝舞,在牧野战场上大放异彩,被认为起到了鼓舞士气的作战先锋作用。巴氏也因此被封为子国,巴国由此得名。
对于这场战役,熊祥君用故事性的语言将其概括为,“弹琴舞戈伐纣王,留得贤明万古扬。”
巴人忠义,当推巴蔓子
“头断头不断,万古须眉宛然见;城许城还存,年年青草映墓门。”位于渝中区七星岗莲花池旁的巴蔓子墓,至今仍不时有人瞻仰。
“巴人出将,蜀人出相。”割头护城的巴蔓子将军,是巴文化传说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如果说,巴人起初以勇武善歌而闻于世,那么自巴将军始,便又增添了一道“忠义”的光环。
巴蔓子,何许人也?熊祥君说,相传周安王时期,蜀中有族部落,部落里有个石匠名巴蔓子,手艺精巧,善刻石虎。当时巴族部落由两兄弟统领,老大以龙为旗,号称龙师;老二以鸟为旗,自称鸟师。兄弟俩生性残暴,各霸一方。龙师占蜀东南的鱼复(今奉节一带)、黔涪(今贵州北部和湖南西部地带);鸟师占焚道(今宜宾一带)及汉中(今陕西南部)。兄弟二人有奴隶上千、贡户上万,对奴隶随意残杀,对贡户十分苛求,无论天干水涝,贡米贡帛分毫不少,如不按期纳贡,就立刻斩杀。
可怜巴蔓子的老母不幸遇害,他誓要替母报仇,救人于苦海。众人推蔓子上坐,拜了八拜,称他为巴将军。巴蔓子一面制虎旗,一面传令百姓,凡投虎师的,不属奴隶,不纳贡粮。不到三五日,周围百余里的人都投奔而来。他自立为白虎夷王,定都江州(今重庆)。龙师召集兄弟鸟师,合兵来打。巴蔓子自知势单力薄,遂请求楚国派兵,并许下诺言:如胜,当以三城作谢。楚王出兵相助,巴蔓子大败龙鸟。
兑现三城的消息传来,百姓们个个痛哭。巴蔓子得知后忧伤不已,前思后想之下,在接待楚国使者时修书一封:“楚王殿下,承蒙危难相助,保全我巴国,救民于水火之中。本愿以城为鞋,无奈百姓不愿离开巴国,只好以蔓子之头换之,以应谢意。”写罢,拔剑自刎。
巴蔓子的头颅被带到楚国,楚王感叹其忠勇,“以上卿之礼葬其头”。巴国举国哀恸,迎回用沉香木做的头颅,与身合拢入殓,立碑为“巴蔓子将军墓”。
沧海桑田,精神永存。到了近现代,有不少仁人志士循着巴蔓子的足迹也走上了对国忠、为民勇的道路。
“邹容、杨沧白自不必说,巴人元帅还有刘伯承、聂荣臻、罗瑞卿,但我今天要讲的是没那么出名的巴渝飞毛腿伍世英。”熊祥君说。
伍世英是原巴县跳蹬乡人,早期共产党人,优秀的地下交通员。他曾任四川省副省长,四次被抓,四次出狱。在国共抗日期间,周恩来用“握手”的亲笔信告之他带领狱友出狱,并亲自接见。解放前夕,伍世英为救狱友牺牲在重庆渣淬洞。
熊祥君曾带着“巴渝飞毛腿伍世英”的故事去南京参赛,获得了全国故事大奖的铜奖,讲述的正是伍世英如何智斗乡丁的故事。
一九二七年,乌云笼罩下的山城重庆,一批批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儿女,面对反动军阀的屠刀:“打倒军阀,共产党万岁……”“哒哒哒……”
枪响后的一天晚上,重庆白沙砣镇的周乡长,高举酒杯朝着他堂客的干爹,军阀党部摇笔杆杆的:“干!干爹,地下党被斩尽杀绝了,干了这杯就去舒舒服服睡瞌睡。”哪知后来接连几天,革命标语撒满街。军阀党部没料到一下冒出这么多共产党,赶紧下令各个机关限期破除标语大案。
其实,这两天搅得敌人晕头转向的,正是伍世英。他从小在石灰砣担矿石,长年累月练就了一双脚板皮,人称“巴渝飞毛腿”。作为省委的优秀交通员,同时也是周恩来的特别通讯员,他此次受上级指示,以教书的身份在白沙砣一带迷惑敌人,掩护省委从重庆转移到成都,同时发展壮大党组织。
伍世英在当地周旋多日,弄得乡丁晕头转向,待达成目的后便撒开飞毛腿、迈动铁脚板,朝敌人相反的方向一边转移,一边将标语传单贴撒向巍巍重庆城。
这一故事在营造紧张气氛的同时,又表现了革命党人的果敢智慧。在向外来游客展示近代重庆人的忠勇本色时,熊祥君常常会讲述这个故事。
“巴文化传说包罗万象,但中心在于八个字——忠勇、大德、廉孝、慈善,这也是世代传承的巴文化的精髓。”熊祥君说。
承续巴魂,史诗不褪色
离羊鹿山景区不远,仅10余分钟车程的距离,就是被称作“长江第一旱码头”的丰盛古镇。明清时期,这里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商贸发达。
徜徉老街,青石板路、灰墙素瓦……都凝结成了古老而醇厚的时光。但这又是一个活的古镇,生活气息极其浓郁,每逢日子里的单数便赶集。
老人们守着各自摊位,在售卖的闲暇与身边的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一个孩童突然“咯咯”笑着扑向其中的一位,老人立即张开双臂,笑容渗透了脸上的每一道皱纹。
在这里,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巴文化传说中“孝”和“善”的痕迹。每一条街巷,都悬挂着印有“孝善”二字的红灯笼,关于孝善文化的家训也被很多人家张贴于门前。
田景芳家门面处贴着的家训是:行善积德,勤劳朴实。她已经在镇上卖了二十多年的糍粑,现在七十多岁的父亲依然每天都和她一起打糍粑。
她说,比她父亲还要年老的人在古镇上有不少。而全镇甚至有两百多位九十岁以上的老人。因此,丰盛“长寿之乡”的美名不虚。
忠勇,是胸怀天下、昂首天际;孝和善则是温柔依恋,意味着回归。
“孝善者,仁者也,得长寿。”熊祥君说,他最初的启蒙故事就是关于长寿的故事,讲述人是他的外公,“我外公于今年夏天去世,享年106歲。他只识得娃儿牌上的‘寿比南山,福如东海8个字,但一辈子勤劳善良,喜欢吹龙门阵。每年到了挖红苕的季节,外公都要清理红苕坑,看到坑周围长满的何首乌,他就打开了故事篓子。”
这个故事讲的是明朝宰相戴渠亨,来到本地长江边,听到吹吹打打、热闹非凡。一打听方知,是爷爷在给孙辈做百岁酒。戴渠亨精神大振,遂去送礼恭贺。到了拜寿大厅,发现这家6代人,爷爷一百六十岁高寿,头发尚未花白,孙也身体健朗,曾孙一辈中七八十岁者,用手提水、步伐稳健。
戴渠亨想打探白发转青的长寿秘密,来到人们的饮水源——何石井旁。他发现水质清亮照人如镜,井中不知何物似一对金童玉女坐在中央,再细看其实是块茎,自水中有根藤蔓蔓延而上,天上是绿的,地下是红的。他在井中取了少许似金童玉女的药根献给皇上。听完戴渠亨的奇遇,再看罢药根,龙颜大悦,给药根赐名“何首乌”。
“每每讲完故事,外公还要挖些何首乌回家炖汤喝。”熊祥君说,这个“何首乌的传说”也被写入自己后来结集出版的《巴文化传说》一书中,列于“药物传说”的目录下。
熊祥君讲述的一部分故事就来自他的外公,口口相传,再自行整理。而为了传扬巴文化传说,他多年来不辞辛劳,收集整理、挖掘出新、悉心编撰。这些年,熊祥君还针对留守儿童建立了传承基地,“我给孩子们讲神话传说、寓言童话,正是为了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激励他们好好学习。”
“不崇尚读书、崇尚文化,忠勇可能只是匹夫之勇;不开拓创新,又如何与时俱进,蓬勃发展?”在一代代人的传承、创新之下,巴文化精神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忠勇守德、尚文崇新。
长江浩浩汤汤,历史烟波浩渺,从神秘洞穴走出的巴人刀耕火种、金戈铁马,透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传说,塑造出魅力无穷的巴文化。而在时代变迁的历史长河中,巴文化沉淀、升华,承续巴魂,传承,再传承,成为奋斗不懈的精神力量、发展进步的丰厚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