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9关于爱的#热话题#

2019-12-12本刊编辑部

婚姻与家庭·婚姻情感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前任家务婚姻

本刊编辑部

| 策划人小语 |

2019年是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有很多大事喜事:五四运动10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澳门回归20周年,5G网络实现预商用,嫦娥五号成功发射……

在情感领域,同样有很多可喜的变化:狗血八卦不再占据头条,楷模的爱情成了主流;男人不再缺席,回归家庭做家务成了典范;前任不再是仇敌,换个角度积极看待,他们化身幸福的筑梦人;尽管夫妻间的矛盾、代际间的冲突依然存在,但与以往的抱怨和指责不同,越来越多的人尝试用沟通和交流来积极应对……因着对爱的向往,人们都在积极寻求改变,期待着更为美好的生活。

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家,为幸福与美好而奋斗,在反思中成长与进步,是共同的主题。本期策划,我们将带你盘点这一年关于爱的热话题,一起学会爱,拥抱爱。

曾经,有人因为谁谁谁离婚就不再相信爱情了;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明白,狗血八卦不过是茶余饭后的短暂谈资,楷模们的爱情让我们看到彰显爱情本质的经典。

#楷模们的爱情正能量#

2019年9月29日,袁隆平、樊锦诗、屠呦呦等36人被正式颁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作为国家最高荣誉获得者,他们是令人敬仰的功勋模范人物,是共和國最亮的星,喜提一个又一个热搜。

人们才发现,这些楷模的爱情故事同样令人称叹。

众人皆知屠呦呦专业能力很强,却不知她并不会照顾自己,而负责照顾她的正是她的丈夫李廷钊。他不仅是她的厨师、保姆,还是她的实验对象,用自己的身体来做临床实验,只为替她承受亲自试药的苦。网友清风朗月说:“成功女人的背后有一个伟大的男人,赞赞赞!”网友Mong说:“好的婚姻和家庭真的能成就一个人,而坏的婚姻和家庭也许埋没掉了太多太多的人才和梦想。”

袁隆平将一生献给了水稻,而他的妻子邓哲则把一生献给了他。困难面前,她一直坚定地陪着他;分离面前,她毫无怨言地承担起了家庭的全部责任。他知道亏欠妻子太多,为她写下最质朴的情诗:“一个丈夫如同一片落叶,无论他怎样张扬,怎样地由绿变红、变黄,到末了,还是要落到自己妻子身边……”网友萧老cat说:“他们的婚姻家庭生活和普通人一样,不同的是两个人始终相濡以沫。”网友即木子说道:“袁先生是一个有贵人—贵夫人支持的幸福的学者。”

樊锦诗用50年守护着敦煌,他的丈夫彭金章则用一辈子守护着她。在她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他总会第一时间站出来顶上去:刚结婚,她留在敦煌,他又当爹又当妈照顾着两个儿子;19年后,她还在敦煌,快50岁的他放弃一切,奔赴敦煌。他们之间很少说爱,但却用行动诠释了爱的真谛。网友Andrea说:“一心一意地支持自己所爱的人,对那个年代的男人来说实属了不起。”

在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高远为了祖国的科研事业,终身未能与心爱的女子在一起。而他的原型就是邓稼先,他是核研究的主要负责人,为新中国的核武器事业隐姓埋名28年。他消失的28年,就是妻子许鹿希等待的28年,无他,只一句“我支持你!”网友毛毛说:“这才是模范夫妻。”网友Sophia说:“泪目!人教版的语文课本里选入了邓稼先事迹,每当和学生一起读时,都感动得热泪盈眶。”

不只他们,还有97岁院士为92岁妻子写了65年的诗、“少有岁月能共度、且以深情共白首”的孙家栋、魏素萍……他们愿意用一生去等待与坚守另一半,愿意为了另一半的梦想无怨无悔地付出与牺牲,这样的爱情平凡无华,却也最动人。

在这些老一辈身上,我们看到了爱情最美好的样子,也看到了爱情本该有的样子。反观现在,真挚的爱情正在一点点地成为稀缺品。多少人以聚少离多为由分手,多少人因计较个人得失而离婚,又有多少人动不动就吵着要离婚,动不动就闹出轨,“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成了奢望……

可是,人终究是向往美好的。如何重建这份美好,是当下的人们不得不严肃对待的大事。我们不再热衷于快餐速食的爱情,不再执着于离婚出轨的八卦,转而努力寻找和挖掘爱情与婚姻的正能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念遗失的美好,膜拜过往的幸福,领会幸福的精神,学习经营的经验。

庆幸的是,有那么多真诚相爱的人们为我们保留了如此丰富的精神财产。他们之间每一个相处的细节、每一段有爱的对话,总能在第一时间引来无数人点赞。爱情和婚姻的美好正在被一点点唤起,而这本就是每个人的心之所向,也终将成为永恒。

曾经,多少人错把婚姻的不幸归罪于第三者,以为赶跑了那个人,枕边人就回来了;如今,人们终于肯聚焦自身追根溯源,发现处理好鸡毛蒜皮才能拥有幸福的婚姻。

#婚姻死于小事#

2019年2月,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晒出一组2018年度法院离婚纠纷司法大数据。数据显示,在全省法院近5万(49804)起离婚纠纷案件中,导致离婚的原因排在第一位的是生活琐碎,占比34.21%,而人们通常认为的婚姻杀手—出轨却只占了2.51%,排在第八位。此消息一出,引发热议。很多人不能理解,生活中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大的威力呢?

其实,因为小事离婚的夫妻并不在少数。请看以下几条新闻:“结婚7天就闹离婚,他会说梦话打呼噜!”“新婚1周跟丈夫分床睡,3个月后妻子哭着要离婚:他太不讲卫生了!”再来听几个身边的故事。老张不爱吃辣,妻子却很喜欢,几乎每个菜都得放辣椒。有一天,看着一桌子红彤彤,老张愤而离席:“离婚!”小李嘴有些损,常常挤对妻子,嫌弃她胖,建议她赶紧减肥;说她太矮,可以试试断腿增高……最后因为一句“你老了估计是没法看了”,妻子气得要离婚。

你看,说梦话、打呼噜、不讲卫生、挤对人……都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可却不费吹灰之力让一段又一段婚姻走到了尽头。

有人会觉得,多大点事,至于吗?太矫情!其实,这些事本身可能没什么,但背后伴侣一方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才最要命。老张在乎的不是吃不吃辣,而是妻子有没有看到他的需求,把他放在心上。小李的妻子需要的不是一个只会指责人的差评师,而是一个能够看到自己优点、包容自己不足的爱人。而且,正是因为大家都觉得这些是小事,所以,根本不会觉得会伤到对方,也更不会去反思和修正了。渐渐地,小事累积成大事,不满升级为失望,到了某个临界点时,突然大爆发。

也许有人会说,这些夫妻一看就是不爱了,要是有爱的话,什么事都能容忍。生活久了因为打呼噜而离婚,也许是真的没爱了,但刚结婚就为此而离婚,恐怕更多的是包容不够。如今,人人都崇尚个性和自由,也更难包容他人。婚前自带美颜,都是完美无瑕的王子和公主;婚后滤镜消失,对方的一点儿缺点都不能接受,稍有不满就要离。可是,人无完人,婚姻本就不完美,这是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现实。否则,就算换一百个人也还是会以离婚收场。

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琐事能毁灭婚姻,也能滋养婚姻。重视起那些小事,做顿他爱吃的,说句夸奖她的话;重新解读那些小事,不是嫌弃他打呼噜,而是关心他的健康,要不要陪他去做治疗;别不把小事当回事儿,就像三毛说的:“爱情,如果不落实到穿衣、吃饭、数钱、睡觉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里去,是不容易天长地久的。”婚姻亦如此,只有两个人在吃喝拉撒这些小事中不断磨合,我们才能够获得成长,也才能够过得幸福。

曾经,女人被当作囿于厨房和爱的唯一主角,男人则是闯荡世界的独行侠;如今,男人回归家庭,做起了家务,承担起原本就该与女人共同承担的责任。

#做家务的男人#

提起家务,你会想到什么?我想,很多人的脑海中浮现的会是:妈妈、妻子、女儿以及她们做家务时的各种场景吧。这也难怪,毕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家务事就是女人的事。从“君子远庖厨”到“男主外女主内”,都是这样说的。

女孩子被教育要好好做家务,甚至还熬一锅毒鸡汤:“要想拴住男人的心,必须管住男人的胃”。如果不会做饭,自己都觉得很丢脸。而男孩子则不用学,将来找个会做饭的老婆就行了。相声演员张云雷说:“女人连家务活儿都干不好,我娶你干什么?”还有人教育儿子一定不要做家务,那是没本事的表现。艺人魏大勋的爸爸说:“如果我做了(家务),就不要天天出去说。”

于是,在一些人的思想观念里,做家务成了女人的本分和价值所在。俞渝和李国庆联手创办了当当网,李国庆却指责她:“连袜子都不给我洗”。如果有男人破天荒地做了家务,就有人说他一定是上天派来的天使。主持人朱丹说丈夫第一次为她做饭,她感动不已,还拍下了他做饭的背影,而那时她正处在孕期,反应强烈。

有数据显示,女性平均做家务时间为2小时6分钟,男性为45分钟。

所以,综艺节目《做家务的男人》播出后,迅速上了热搜一让男人做家务成为2019年男人眼里最时髦的事情。有些嘉宾的表现的确堪忧。魏大勋和爸爸全程葛优躺,全是妈妈一个人忙前忙后。尤长靖和汪苏泷待的地方乱七八糟,谁也不去收拾。这是很多家庭的现状,真实不做作,扎心又无奈。

好在袁弘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给娃冲奶、喂奶,动作娴熟;做饭、洗碗,专业细致;拆快递、帮老婆做牵引,耐心十足……做家务对他来说,既不是被迫的,也不是为哄老婆开心,只是在做分内的事而已。朱丹实名羡慕:“怎么都是爸爸在照顾,我们家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景象。”魏妈妈大呼:“好暖心。”有人直接发文呼吁:“袁弘这种爱做家务的男人,难道不该全国配发吗?”

因为做家务,袁弘上了好几次热搜。说明现实生活中这么做的人仍是少数,前路漫漫;同时也让我们看到,旧观念正在被新理念所取代。比如男人做家务不是无能的表现,而是对家庭负责;做家务不只是女人的事,而是夫妻双方共同的责任。变化即是好的开始,而且,00后的王源都开始学做饭了,因为妈妈教育他,现在的女孩子都不会做饭,所以他必须学会。00后都有这种觉悟了,你还等什么呢?

曾经,面对爱情和婚姻的选择,父母和子女常常唱反调,最终为爱所伤;如今,两代人终于找到了破解之法—沟通,跨过代沟,好好爱。

#两代人的恋爱观#

在恋爱自由的今天,相亲仍是年轻人找对象的重要方式之一。不过,相亲是点对点对接,要么当事人直接相亲,要么父母替儿女相亲,双方都觉得自己的发言权和参与度不够。最后,父母不看好儿女的选择,子女不满意父母的安排。想让两代人都满意,还真是难啊。

不过,在2019年,这个问题似乎找到了解决之道。《新相亲大会》《中国新相亲》等节目把父母和子女都请到了相亲现场,两代人一起相亲。父母在台前和嘉宾聊天,子女在后台观察;父母和子女可以分别选择心动家庭和嘉宾,意见相左时,探讨后再做决定。在这样的场景下,我们看到了更加多元的代际关系。

有两代人婚恋观的碰撞。一位爸爸觉得女嘉宾年龄有点大,就直接把灯给灭了。坐在后台的儿子立刻喊话爸爸:“年龄不是问题,我还是很喜欢她。”还有一个爸爸坚决要执行自己的择偶标准,拒绝选择家庭,因为没有令他心动的家庭;要求女儿把男孩的灯都灭了,因为他都没看上;打断相亲进程,坚决不让女儿牵手。由于成长环境和经历等不同,父母的婚恋观会更传统些,比如不能接受姐弟恋,找对象更多考虑的是职业、收入等外在条件,要求男人要比女人强,等等。而子女们的思想则更开放,在他们眼里,年龄不是障碍,找对象也不用看门户看三观。

有父母对子女深沉的爱。有个爸爸说他对女婿没什么要求,只提了两个在意和不在意,“不在意你爱我女儿有多深,但我在意你有多懂她;不在意你帮助她飞多高,但我在意你知不知道她飞得累。”我相信,那些口头上“我是为你好”的父母也是爱孩子的,但因为不善表达或者表达方式不對,才导致爱也伤了人。

有父母的进步和成长。有个男孩对妈妈说自己很喜欢女嘉宾,让她多夸夸自己。结果,妈妈比儿子直接多了:“那就爆灯啊,爆爆爆!”还有一位爷爷陪着孙子来相亲,直言:“我孙子同意,我就同意。”有时候,我们习惯了戴着有色眼镜看父母,殊不知,他们也在努力学习新知识,接受新思想,学着尊重子女。

更难能可贵的是,我们看到代际问题是可以妥善解决的。有一个妈妈很喜欢女嘉宾,就选了她。但儿子不喜欢,于是主动告诉妈妈:“我喜欢能照顾自己多一点的,她不是我喜欢的类型。”最终,妈妈尊重儿子,选择了退出。有个女孩曾有两段感情都因妈妈的反对无疾而终,在相亲现场,妈妈也多次干预。但妈妈说,自己只是建议而已。不难看出,两个人是缺乏沟通的。后来,女孩说:“女儿长大了,我能把握住我的婚姻和未来。”我想,当她勇敢迈出这一步后,妈妈也会放开控制的手,真正支持女儿的选择。

很多时候,代际间的冲突和矛盾大多源自彼此的不了解,当沟通和交流成为亲子间的日常,一切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曾经,手撕前任被当作分手的正确姿势,结果伤人伤己很难看;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换个角度看前任,用学习和成长替代指责和抱怨,爱,让我们成长。

#前任教会了你什么#

遇见爱时,相信每个人都是奔着携一人走一程直至终点去的。然而,天不遂人愿,总有这样那样的原因使得我们不得不中途退场,甚至刚出发没多久就走散了。分手和离婚时,大家姿势各不相同,2019年也不例外。

吃相难看一从荧幕走进现实,宋慧乔和宋仲基还是走到了离婚。虽然声明里写着不互相指责,暗地里却厮杀至死,“双宋”爱情童话碎了一地。和平分手一马伊琍和文章终究没能走到最后,但他说:“余生漫漫,依然亲情守候。”她说:“此情有憾,然无对错。往后,各生欢喜。”互相感恩一蓝盈莹和曹骏相爱时,一起健身、唱歌;一起游学、读书……分手时,依旧继续甜蜜风,感谢对方的出现,感谢带给自己的成长。

曾几何时,人们热衷于议论吃相难看的离婚大战,或纯粹看热闹,或借此发泄不满。而如今,再看到此类剧情时,大家都腻了:难道这段感情真的一无是处吗?为什么不能多看看前任的好呢?于是,互撕大战被无视,和平分手被点赞,感恩前任更被热议,“前任教会了你什么”这一话题也应运而生。

“他教会了我更好地爱现任。”“她让我明白冷战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沟通才是正解。”“他让我懂得了,爱一个人不能太满,要留一点给自己。”“她让我明白,及时止损有多重要,希望自己可以更勇敢些。”有伤害,更有收获;有痛苦,更有成长;有对前任的感恩,更有对自己的反思。

这让我不禁想起某公众号做过的一项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前任带给我们的影响。结果发现,相较于负面、快乐、短暂和浅显,前任给自己带去的影响更偏向于正面但痛苦、长期且深刻。这些影响共鸣最多的是:自我认知、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生活方式和态度。就像有人懂得了如何爱人,有人看到了自己曾经的懦弱,有人提升了生活品位。

其实,这种痛苦的成长是必须的。因为没有人生来就会爱,我们需要在一次又一次的体验中练习和学习。没有无缘无故的分手,也没有单方面背锅的离婚,一味地抱怨对方只会让我们一无所获,且深陷痛苦。只有面對自己,在一次次的冲突中反思,才能够学会如何去沟通,如何更好地爱一个人,也为我们遇见下一段爱情并好好走下去打下坚实的基础。

每一段经历都是人生的财富,前任的存在亦是如此。就像《奇葩说》的辩手傅首尔说的:“我改掉了很多缺点,吸取了之前很多教训,把他对我的影响都变成好的东西,所以我才拥有了这样一段还不错的婚姻。”

猜你喜欢

前任家务婚姻
做家务
帮妈妈做家务
觉乃藏入赘婚姻中的两性关系
对婚姻的忠诚
The “Ex” Factor
幸福的婚姻是什么样的
《前任3:再见前任》举办发布会
这些家务活儿,你应该学会做哦!
不爱做家务
爱情里“前任”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