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耐寒锻炼益健康

2019-12-12王荣华

祝您健康 2019年12期
关键词:冷空气开窗冷水

王荣华

常言说:“若要身体安,常带三分寒。”初冬气候多变,寒流频袭,有些人稍不注意,便会着凉感冒。主要原因是这些人体质较差,体温调节功能较弱。体质的好坏表现在诸多方面,耐寒能力就是其中之一。如果一个人的体温调节能力强,就不会因外界乍寒骤冷而感冒。

人类的正常体温为37℃左右,相当稳定。这种稳定的体温是依赖于机体的温度调节中枢来实现的。通过它的调节,使得体内产热和散热达到平衡,让体温稳定在正常范围内。然而,温度调节中枢的调节能力也有一定的限度,当外界环境过低时,人体的散热速度过快,而产热速度难以跟上需要,于是,体温就会下降,出现种种生理反应,例如,毛孔收缩,牙齿碰撞,全身颤抖,血管收缩,心跳和呼吸变慢、变弱,血压下降,等等。此时,机体的抵抗能力降低了,病原体就会乘虚而入,容易引起各种疾病,最常见的就是感冒。如果长时间散热快于产热,体温则持续下降,越降越低,心脏输出的血液越来越少,各器官得不到足够的血流供给,其功能不断丧失,人就会出现脉搏虚缓,肌肉麻痹,瞳孔放大,意识模糊,渐趋昏迷,躯体逐渐僵硬,直至最后冻死。

耐寒力是体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强弱一方面取决于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先天因素,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后天锻炼。也就是说,人的耐寒力可以通过锻炼而增强。如果你的体质较差,耐寒能力不强,稍一受凉便会感冒,这种状况完全可以通过耐寒锻炼来改变,其方法是逐步加大寒冷刺激,使体温调节系统得到充分锻炼。耐寒锻炼的最大益处是促进人体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对增强肺、心脏、肾三大脏器的功能有很大帮助。

耐寒锻炼的方法

1.适当接触冷空气:由秋至冬,气温日低,人多蜷居暖室,害怕冷空气,这是有些人冬季易得呼吸道疾病,特别是易患感冒的一个主要原因。其實,适当接受冷空气的刺激,可以使体温调节中枢做出反应,使呼吸道黏膜和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全身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都会做出相应变化,以适应外界的寒冷环境。经常参加户外活动,可使体温调节中枢得到锻炼,其调节的灵敏度提高了,调节的速度加快了,可增强机体的抗寒能力,即使寒流袭来,机体也能做出相应的反应,不会让病原体轻易作祟。

2.冷水锻炼:冷水锻炼对抗寒能力的提高,其机理如同上述的适当接触冷空气。但抗冷锻炼应循序渐进,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以及老幼和体弱多病者更应如此。冷水锻炼,一般先从冷水洗脸开始,逐步进展到冷水洗脚。

3.秋冬衣着以稍感寒意为上:民间素有“春捂秋冻”与“衣着常带一分寒,身体得以保平安”之说。这是耐寒锻炼的经验谚语。如果气候稍一寒冷,马上毛衣、棉衣穿上身,不仅失去了耐寒锻炼的机会,体温调节功能亦会受到抑制。同时,衣服穿着过厚,会使衣服内的空气层形成高温、高湿的微小气候,增大了身体散热、散湿的阻力,稍一活动便会出汗,反而容易着凉感冒。

4.勤开窗:勤开窗可随时交换室内外空气,提高室内空气清洁度和氧含量;可加强人体对体温的调节,增强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在天气条件较好的时候,也可适当开窗睡眠,这样氧气充足,有利于神经系统得到充分休息,可早晚开窗换气,让室内空气清新、流通,或安装排风扇、通气窗口等。

5.慢跑:慢跑是理想的冬季锻炼项目,能增强血液循环,改善心脏功能,促进对脑部的血液和氧气供应。跑步还能有效刺激代谢,增强能量消耗,有助于减肥与健美。跑步还可大大减少由于不运动引起的肌肉萎缩及肥胖症的发生率,能降低胆固醇,防止或缓解动脉硬化、心肺功能衰退等。因此,无论是健康人还是患者,都应到户外多活动,多呼吸新鲜空气。

6.登山:冬日登山,也具有耐寒锻炼的作用,有利于增加肺活量,增强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量,对人体生理机能有特殊的益处。爬山时,随着高度的上升,大气中被称作“空气维生素”的负氧离子含量越来越多,加之气压较低,能促进人的生理功能发生许多变化,降低血糖,增高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山上温度一般较山下低,温度变化较快,可使人的体温调节机能处于紧张状态,从而提高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7.耐寒按摩:用手摩擦头面部及四肢的暴露部位,每日数次,每次数分钟,直到皮肤发红发热为止,还可按摩风池穴和迎香穴,预防感冒。

8.其他:除了以上方式外,耐寒运动还可以选择打太极拳、定量步行、越野跑、骑自行车、打网球、练气功等。无论哪种锻炼方式,关键都在于坚持和合理。

耐寒锻炼时,须注意以下问题

1.循序渐进:运动量应由小到大,循序渐进,以身体有些发热,微微出汗,锻炼后感到轻松舒适为宜。相反,如果锻炼后十分疲劳,休息后仍然觉得身体不适,有头痛、头昏、胸闷、心悸、食量减少等表现,说明运动量可能过大了。

2.防止感冒:冬季清晨的气温较低,锻炼时一般出汗较多,稍不注意就有受凉感冒的危险。所以,千万不能一起床就穿着单衣到户外去活动,而要给身体一个适应的时间。

3.及时补水:寒冷季节空气中湿度减低,容易引起咽喉干燥、口舌少津、嘴唇干裂、鼻子出血、大便干燥等症状,再加上运动时丧失的水分会加重人体缺乏水分的反应,所以,运动后一定要多喝开水。

4.防止拉伤:人的肌肉和韧带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会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黏滞性增加,导致关节的活动幅度减小,韧带的伸展度降低。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指挥能力在没有准备活动的情况下也会下降,因此,锻炼前若不充分做好准备活动,会引起关节韧带拉伤、肌肉拉伤等后果。

(编辑    车    翀)

(投稿邮箱:1624437054@qq.com)

猜你喜欢

冷空气开窗冷水
冷水泡面
关于冷空气的八个真相
冷空气从何而来
生火取暖要开窗
绿豆汤冲鸡蛋治嘴角糜烂
初秋入睡前关好窗
绿豆汤冲鸡蛋治嘴角糜烂
孙红雷:请把冷水换成温水
冷空气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