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梅墨生:练功打拳,吟诗作画,品茗会友中的生命之道

2019-12-12赵非一

祝您健康 2019年12期
关键词:太极太极拳艺术

赵非一

《我在故宫修文物》《大国工匠》《留住手艺》等讲述工匠精神的纪录片近年来火爆荧屏,随着这些纪录片的热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传统文化。2018年,我们见到了久违的梅墨生先生。虽拥有书画家、诗人、学者、太极拳家等众多身份,但梅先生却在每个领域都是真正的“大国工匠”。

梅墨生,号觉公,斋号为一如堂。现任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在艺术领域,他是当代中国画、书法艺术创作和近现代艺术研究与评论的“三栖型”人物之一;他的书法以行草书见长,结体夸张、变体,却是古法盎然,一派刚柔并蓄、清丽平和之境。人们能从他的作品中看到不离传统和常变常新,感受到一种传统与时代紧密结合的艺术思想,曾被评为“当代十大画家”之一。梅先生还同时兼任中国美术学院、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研究员,亦为中国武术七段,北京吴式太极拳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顾问。在如此多的领域有所建树,难怪梅墨生常被友人称赞为“通才”。

或是因为长年练拳养生、书画养心的缘故,出生于1960年的梅先生已近耳顺之年,但看起来却散发着一股英气,仿佛正值壮年,面色红润,双目炯炯,精神矍铄。谈及养生,梅墨生先生认为,养生就是顺自然之道,行性(精神、心理)命(肉体、生命)双修之功。

 规律作息,常练太极

11岁时,梅墨生就开始学习长拳,12岁跟师学习内家拳。25岁开始学习太极拳,为著名太极拳家李经梧的入室弟子,近年来也曾问业于太极拳家、内丹养生泰斗、中医师胡海牙。梅墨生告诉记者,在青壮年时,因为忙于工作,他常常工作到后半夜,长期如此,颈椎、腰椎“频频亮起红灯”。年至不惑,梅墨生意识到自己的身体损耗了太多。此后他不仅作息规律,也重新开始太极拳的练习。“当年习武的初衷就是强身健体、防身御敌。虽然对当年忽视身体健康而后悔,但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梅墨生说,现在有很多人虽然身强力壮,但是脾气暴躁易怒;有些人虽然心态良好,但是身体羸弱、疾病缠身,这些都是不健康的。

随着阅历的增长,梅墨生认为,太极拳除了可以强身健体,更是中华文化的养生瑰宝,是实实在在的学问。练习太极要以外求内、以动求静、动中犹静、静中犹动,使人体内之丹气场与“身外天地宇宙之大元气场”相通感,相契合,此种境界并不是常人能一蹴而就的,须通过刻苦用功并用心修炼,否则就是遥不可及。

修技艺、修身也修心

现代社会对精神需求的增加催生了越来越多的画廊、艺术公司。而常驻画廊、艺术公司的所谓“书画家”也都将自己当作机器,一天画个十张二十张,不论好坏只管收钱。对此,梅墨生感到非常寒心。“他们其实与鞋厂的工人没有区别,无非是在生产商品。艺术品可以成为商品,但商品肯定成不了艺术品。我个人希望在保证基本生活需要及不对创作自由进行限制的前提下,能够与某家公司达成长期的合作关系。这样就能够抛开不必要的社会性事务,专心修炼身心,为自己的艺术梦想而奋斗。”

多年来,梅墨生一直是个不太张扬的人,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因为自认以目前的修为尚且不能拿出真正有分量的东西。我为自己设定的目标是要让自己的作品在当代美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围绕着这个目标始终不断努力,研习各方面的知识,意在提高自身的修为学养。这才是一个艺术家生命之所在”。在梅墨生看来,自身的修为决定气度与高度。而他,一直在“自我修炼,修技艺、修身也修心”。

喜读《内经》,应时养生

梅墨生认为,现代人生活规律紊乱,费力劳神,工作而久坐不起,该吃饭的时候应付一下或不吃,遇到美食就暴饮暴食;该睡觉的时候熬夜,该起床的时候赖床,这些都是对健康的巨大伤害。中医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违背规律必然会引起不适。

梅墨生喜读《黄帝内经》,他认为这里蕴藏着深厚的养生知识。“人在每个年龄段该如何养生,在每个季节如何养生,在一天内如何养生,书中说得非常清楚。”梅墨生告诉记者,《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从立春开始到立夏为止,在这三个月中,天地万物都渐渐地从蛰伏中苏醒过来,发新芽、长新枝,预示着生命又开始了新的气象。

在读到《黄帝内经》中关于春季养生的内容时,梅墨生很受启发,他经常按照书中所写,工作之余梳梳头帮助血脉顺畅;春天就多吃蔬菜,如豆芽、麦芽、春笋、香椿等。“不要天气转暖就疏忽大意,千万提防倒春寒。”梅墨生说,顺应四时也要顺应天气,及时加减衣物可以避免伤风感冒,更要注意个人卫生,防止感染各种细菌、虫毒。

日升而苏醒,是梅墨生几十年形成的生物钟。起床后,梅墨生会读书或者练气功。吃完清淡的早饭后,开始按照计划的日程进行创作、会客、写生等活动。午饭后如果没有特殊的安排,他会小睡一会儿。“亥时(21:00—23:00)三焦经最旺,所以我会在晚上8:30—9:30练拳。”练拳后,梅墨生开始调整心神,渐渐恢复平静。

 生活有“度”,平静是真

梅墨生记得,小时候母亲每次熬好粥后都要“蹲蹲”,意思是“放一会儿”,饼烙好了也要再焖一会儿。学中医时,老师告诉他哪些药煎的时候用文火,哪些用武火。学功夫时老师教导他:“功夫要练,更要养。”后来梅墨生才明白,这就是火候。练功夫就是心与身、性与命、形与神、内与外高度合一,掌握合适的火候,既不“差一点”,也不“太过火”。“现在有些人拿西方格斗術的标准来衡量中国功夫。”梅墨生说,西方格斗术主张斗勇斗狠,这与我们传统武学精神相悖,也与太极的精神相悖。太极是遵循道法自然的功夫,而且融合了道德修为。

练功、打拳、吟诗、作画、品茗、会友,梅墨生仿佛也品味出了生命之道。

(编辑    王    幸)

猜你喜欢

太极太极拳艺术
练习太极拳的感悟
练太极拳为什么要一门深入
太极
游太极洞
『太极+』,未来可期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42式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