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自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的态度免疫效应
2019-12-12肖可
肖可
摘 要 在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巨大的冲击,态度抵制时有发生,以致思政教育效果遭到严重削弱。本文通过分析自媒体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探讨如何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充分发挥态度免疫效应的作用。
关键词 自媒体 态度免疫效应 高校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
在自媒体蓬勃发展的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了自媒体信息传播的挑战,其主导的思想、内容、能力及行为,都承受着越来越多的冲击。加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于刻板,教学内容及教法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和说服力,以致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授、教导不能全面引导学生,而一些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自媒体讯息却能轻而易举地影响学生。在此情形下,充分发挥态度免疫效应便成为突破当前困境,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有效出路之一。
1自媒体时代背景下运用态度免疫效应的意义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所谓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也就是通过说服(Persuation) 来使学生改变态度(Attitude) 的过程。这个过程如果说服的方式不当,就可能出现态度抵制(Attitude Resistance)现象。也就是说,如果高校思政教育缺乏必要的说服力,那么不仅不能给学生传授正面的积极观念和正确的政治态度,反而会使他们对错误的或片面的思潮充满兴趣和好奇,对高校传统思政教育抱以深深的戒备及不信任,从而陷入态度抵制中。
而自媒体的迅猛发展使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方式、内容及地位产生了动摇,不断削弱着传统思政教育的说服力。首先,在主导方式上,自媒体各种思想、观点在大学生中自由传播,不断影响和冲击着大学生的头脑,他们在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的选择上出现多样化和主动化,然而他们因涉世不深、判断力不强,容易偏离主流意识形态而选择错误的价值取向。其次,在内容上,自媒体传播的信息多而杂,且语言风格时尚,更能迎合大学生的阅读口胃及心理需求,一些不良信息甚至反动信息便参杂其中。最后,自媒体的迅猛发展使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思想在大学生中泛滥,严重腐蚀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加之自媒体信息传播的自由性、隐蔽性等特征,导致高校思政教育的主导地位受到了削弱。
在此种情形下,将态度免疫效应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无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种新颖有益的工作视角。所谓态度免疫,是社会心理学里面的一种心理学效应,它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McGuire于1964年提出的。免疫效应是借用医学术语而来的,McGuire认为,正如人类的机体能通过低毒性的疫苗来获得对病毒的免疫一样,在教育过程中,个体的态度也能经由弱的说服来强化对立的观点。即首先选择轻微地攻击一种信念(态度) ,通过向人们暗示用以反驳的论据,鼓励人们想出自己的、用以反驳攻击的论据,来促使人们进行反驳攻击,巩固原有信念。
探索运用态度免疫效应,对于抵御思想病毒地攻击,纯洁大学生的思想,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2高校思政教育中运用态度免疫应坚持的原则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理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态度免疫效应,应遵循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坚持原则,抓准工作时机,把握工作要点,务必使“思想疫苗”安全可靠,取得应有的防治效果。
2.1结合实际,把握时机
应以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要求为准绳,依据大学不同时期学生心理特点及成长规律,结合学生思想实际状况,把握好工作时机。
首先,大一是学生倾向性思想问题的萌发期,在此阶段应给予正面保护和支持。当新生思想存在某些不健康的潜在趋势时,尤其是有可能蔓延并成為显性的倾向性问题时,应加强“正确的营养和照顾”,对新生的基本信念给予强化和支持,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加强行为引导。
其次,二、三年级是学生心理成长的关键期,学业压力渐大,长期处于紧张之中,一旦达不成愿望就很容易自我否认,情绪沮丧。因此,二、三年级学生往往心理情绪波动大,思想顾虑多。此时应针对学生的不同利益诉求,有侧重、有选择、有区别地实施“免疫效应”方法,施以积极帮助和强化,从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澄清人生态度,学会有弹性地对待个人需求,提高战胜挫折、战胜自我的心理柔韧度。
最后,大四对于学生来说是人生的转折点,每个人都在思考自己的“前途命运”,面对未知的世界,许多学生感到困惑、彷徨,心理充满矛盾、郁闷及焦虑。此时采用恰当的“免疫效应”策略,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缓解焦虑、认清自我、合理规划,使他们在职业定位、道路选择上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前瞻性。
2.2紧扣要点,增强实效
首先,把握接种“疫苗”的度。态度免疫效应认为,要保持人们已有信念的“免疫力”,必须有计划地让他们接触处于微弱状态下的细菌环境,从而刺激个体抵抗力的发展。但需要指出的是,达成教育目标需要充分考虑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也就是说,态度接种的“疫苗”并非“毒性”越强越好、“剂量”越大越好,而是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觉悟程度、道德水准、文化基础、接受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现实思想基础和心理发展现状,注入其可以承受的“适量疫苗”,使接种目标精准地契合于学生的“现实思想带”和“最近发展区”,才能产生预期的“免疫力”。
其次,拓展学生的信息容量。在新媒体时代,欲限制或阻抑学生的信息获知,已几乎不可能,既然受众终究会接触到“危险思想”,那么何不让他们先了解一些“危险的观点”,随后加以我们科学地辨读,有效地引导,使其产生对“危险思想”的免疫力。这样,不仅为他们提供多维视角,发散思维,也有利于促使他们认识到其自身现有价值取向需要改进的地方。因此,只有为学生提供更多富含时代气息的鲜活素材和符合教育目标的价值选项,有意识地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才能引导学员在更为广阔、更高层次的视域中,实现价值观念的科学取舍和自觉调整。
最后,准确把脉学生思想动态。只有准确把握学生当前的心理态势和思想特点,才能“对症下药”,保证“疫苗”的直指性和精准性。学生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必然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各种社会舆情的影响,从而产生一些消极、悲观甚至反动的思想。对此,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更不能加以掩盖,要准确把脉学生的思想动态,全面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有效捕捉他们的异常表现和反常行为,及时为学生注入“疫苗”,把问题消除在萌芽阶段,牢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3态度免疫应用的具体途径
态度免疫效应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思想政治教育缺乏说服力,那么就容易导致一部分学生的态度抵制,甚至会激发他们对错误思潮和片面资讯的兴趣。但态度免疫效应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具有积极的一面,如果善于运用,就能大大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说服力。
3.1深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存在着诸多缺乏说服力的因素。部分课程内容形式化、教条化,教学过程呆板无趣,教学与实践环节相脱节。因此,深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使课程内容更具弹性,与时俱进,与社会和时代变化保持同步,让教学过程更为灵活化,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并且强化课堂与实践的结合,抓住活动教育的最佳契机,是提高思政教育说服力,充分实现态度免疫的有效途径之一。
3.2充分利用学校的隐形资源
隐形资源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无意识的、间接的、内隐的方式使大学生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的资源的总和。我们可以把除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政策课、哲学社会科学课以外的对大学生思想品德和价值选择产生积极影响的种种要素统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资源。隐形资源在自媒体时代下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发挥态度免疫效应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3.3提高高校思政教育者的自身素质及能力
高校思政教育者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和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能力,尤其要掌握实施态度免疫的要点。要准确判断和科学把握学生思想基础的平均值,根据大多數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灵活而准确地调整“接种疫苗”的“活性”;要用好自媒体工具,有意识地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放下架子、沉下身子,与学生打成一片,要善于在“平静如水”的“小问题”中发现问题苗头,及时为学生注入“免疫种苗”,把问题消除在初始阶段。
此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分为“无意”和“有意”两种。“有意”是指它们要表达的内容是教育者有目的、有意识规划的,“无意”则是指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生作用与影响的要素、条件,师生都没有意识到,而是在无形中“教育”着学生。因此,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增强我们的示范意识,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带动、影响广大学生。
参考文献
[1] 唐映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态度免疫效应[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05):93.
[2] 王晓博,马超.态度免疫效应与态度抵制的研究述评[J].社会心理科学,2006,21(06):643-646.
[3] 张小燕,王浩,雷德胜.态度“免疫效应”在军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3(10):55-56.
[4] 陈华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论[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