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脱贫攻坚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
——读《摆脱贫困》有感

2019-12-12程辉

红土地 2019年8期
关键词:闽东宁德党的领导

◎程辉

脱贫攻坚的春风,吹暖了一个个贫困户的心,也吹活了一个个脱贫致富的希望。最近拜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摆脱贫困》,受益匪浅。《摆脱贫困》一书,收录了习近平自1988年9 月至1990 年5 月,担任中共宁德地委书记期间的重要讲话、文章共29 篇,12.1 万字。全书围绕闽东地区如何早日脱贫致富,将一系列极富创造性的战略思想、极富前瞻性的制度理论和极富针对性的实践观点娓娓道来,思想深刻、掷地有声,催人奋进。语言很朴实,内容接地气,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农村基层浓浓的慈爱,透露着对贫困疾苦的种种感知和同情。全书紧紧围绕闽东地区加快发展这一主题,系统提出了贫困地区如何脱贫致富的科学主张,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推进闽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思想方略的重要结晶。虽经近30 年的时光洗礼,但因站位高、视角宽、目光远大,今日读来仍觉文字依然熠熠生辉,引人深思、启人心智。尤其是对当下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的脱贫攻坚工作,具有普遍而长远的现实指导意义。

首先,要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扶贫必先扶志。书中指出,“摆脱贫困首要意义并不是物质上的脱贫,而是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信心永远比黄金重要。书中,作者在谈到闽东这只“老、少、边、岛、穷”的代言词的“弱鸟”时写到:“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不能安贫乐道”,而要有“先飞”意识。“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我们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以此告诫闽东的广大干部群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不要言必称贫,处处说贫”,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鸿鹄之志,扶摇直上创造奇迹。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战胜贫困的斗志,可怕的是安贫乐道、不思脱贫,成天想到的不是向上伸手,就是怨天尤人。对于贫困地区来说,干部思想上的脱贫和群众思想上的脱贫同等重要。干部思想脱贫了,就会努力去为脱贫找路子而不是为贫困找借口;群众思想脱贫了,就会想法设法撕掉身上贫困户的标签而不是去争取戴贫困户帽子。贫困地区完全可能依靠自身的努力、政策、长处、忧伤在特定领域‘先飞’,以弥补贫困带来的劣势。因此,贫困地区完全可能依靠自身的努力、政策、长处、忧伤在特定领域‘先飞’,以弥补贫困带来的劣势。一是要有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的信心。党中央提出了到2020 年,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要坚定认真做都能做到的信心,摆脱不认真做都很难的情绪。扶真贫、真扶贫,打赢攻坚战。二是要有不当贫困户、不戴贫困帽的信心。贫困群众既是受益者也是贡献者,人穷志不能短。不能因为是贫困户就形成习惯,久而久之,凡事都“等靠要”、“伸手拿”,见人矮一截,提不起精神。要有自摘贫困帽、自退贫困群的信心。

其次,扶贫工作要因地制宜,做好结合文章。习近平同志在书中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从闽东的大局出发,提出处理好“六个关系”,提倡因地制宜。如在《闽东的振兴在于“林”》、《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的现实选择》也是根据闽东的区域优势和实际情况提出来的。习近平同志任宁德地委书记时,特别强调要制定与实际相符合的政策措施。一是发展要从实际出发。针对部分干部群众希望能上一些大项目,如修铁路、建大港口、办开发区从根本上改变落后面貌的问题,他指出,寄希望于上重大项目,一下子抱个金娃娃,想法不切实际。正确的路子是:从本地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条件,扎扎实实抓好农业和其他基础建设,实现逐步发展。他反复强调不图虚名讲实效,不能为开放而开放。二是产业结构调整要从实际出发。要立足“大农业”的区情;要依区情区力,量力而行;要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要根据自力更生的方针,工业的发展要与自我平衡能力相适应;要立足区域优势,科学地选择主导产业。三是对外开放要从实际出发。他说,由于时间、地点、生产要素组合不一样,开放模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可能照搬特区、开放城市的做法。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摸索出一条与之相适应的路子。四是文化建设要从实际出发。究竟如何宣传闽东文化,他提出了四点符合闽东实际的建设性意见。“一是为群众所喜闻乐见,能表现思想性,不能为了形式而形式,流于形式;二是要有群众性,脱离了群众的形式,不利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三是要少花钱,多办事,多讲经济效益,铜钱扔到水里也要有几个响声;四是要合乎大家的口味,不搞曲高和寡。”究竟怎样才能做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最为根本的就是要对一个地区的情况有充分了解,客观分析,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期间,经常深入到农村、工厂、街道、少数民族家庭开展调查研究。书中的每一篇文章和讲话都是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有感而发。

再次,摆脱贫困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与依靠群众相结合。在习近平同志看来,贫困地区的发展,最根本的要靠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力量,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与依靠人民群众结合起来。一方面,注重强化党的核心领导作用。在《加强脱贫第一线的核心力量——建好农村党组织》一文中,习近平同志指出,党对农村的坚强领导,是使贫困的乡村走向富裕之路的最重要的保证。在他看来,农村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关系到脱贫致富事业的凝聚力。他强调,建设好农村党支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加强脱贫第一线的核心力量。另一方面,注重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在习近平同志看来,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规律性的东西蕴藏在广大群众的实践中。他主张在脱贫致富进程中,注重调动人民群众艰苦创业的主动性积极性,依靠群众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贯穿《摆脱贫困》一书始终的一个鲜明观点,就是群众观点。习近平指出,“贫困地区的发展靠什么?千条万条,最根本的只有两条:一是党的领导;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无论是从发挥党的领导作用,还是从调动群众积极性这两方面说,都要求我们的各级干部始终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血肉联系。这是干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他深刻地指出,领导要有水平,水平从哪里来?水平来自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掌握,而规律性的东西,正是蕴藏在广大群众的实践中。在新形势下,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放下架子,打掉官气,主动上门,把信访工作做到基层。走群众路线,首先要有一个群众观点。“诚于中者,形于外”,有了群众观点,密切联系群众才会成为自觉的行动。其次,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积极疏通和拓宽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渠道。

好书好文章,百读不厌。《摆脱贫困》一书,指引着我们摆脱贫困、打赢脱贫攻坚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精准扶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围绕“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等基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包括实施精准扶贫等一系列新思想。这些新思想与《摆脱贫困》一书中的许多重要思想观点既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各级干部将《摆脱贫困》一书中的重要思想与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精准扶贫思想贯通起来,在行动上扑下身子到扶贫一线调查研究,了解民意,掌握实情,找到脱贫攻坚的对策,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猜你喜欢

闽东宁德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
宁德市妇联举办“传承好家风·建设新宁德”主题活动
闽东才女潘玉珂往事
宁德:撑起脱贫攻坚“半边天”
传统木帆船闽东“复活”
宁德核电站火灾事故的情景构建
乡村振兴公式 党的领导+双层经营+“三位一体”
上汽与宁德时代合作回收动力电池
闽东古法制糖“老树发新芽”
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县乡人大工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