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好课文插图,助力阅读教学

2019-12-11徐伟芳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肥皂泡壁虎嘴巴

徐伟芳

课文插图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是一种图像化的教材内容,往往是教科书编者从美育这一独特角度诠释教学内容的匠心所在,每幅插图都严格呈现文字的内容,收到图文并茂的效果。这样可以让学生从天天接触的教科书中发现美、感受美、体悟美。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抓住插图的特点、发挥插图的功用,让学生借助插图的艺术翅膀进入课文所创造的美妙境界,享受语言的妙趣和阅读的快乐。

一、促悦读

小学生对课文中的插图特别喜欢,毕竟插图比文字更有直观感、动态感,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插图一般都能够聚焦课文中的关键内容,把这些内容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表现出来,这无疑会激发学生深入阅读的兴趣,产生阅读期待和冲动,想从课文的文字中了解更具体的内容。

如课文《小壁虎借尾巴》一文中共有6幅插图,这么多插图让学生有看连环画的感觉,阅读的兴致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再细看每幅图,第一幅图画的是小壁虎和蛇,小壁虎爬得高高的,害怕地回头望着蛇,蛇的嘴里有一个灰颜色的东西,原来是壁虎的尾巴;第二幅图画的是小壁虎在河岸上张大了嘴巴,河里的鱼也张着嘴巴;第三幅图画的是小壁虎在树上,张大嘴巴,老牛在树下,也张开了嘴巴;第四幅图画的是小壁虎在房檐下望着燕子,燕子张开了嘴巴;第五幅图画的是小壁虎在一条长长的五彩鹅卵石路上爬,看上去很不快乐;第六幅图画了两只壁虎在墙上,大壁虎张大嘴巴,小壁虎回头看自己的尾巴,嘴巴张得更大;如果将每幅图作一番比较,小壁虎的尾巴好像在慢慢地变长。在这些生动形象的画面中,小壁虎在干什么呢?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看着这些插图,学生不断地产生疑问,这自然会引发他们去课文的文字中探个究竟的兴趣。

二、聚关键

在教材中,选择哪一部分课文的内容来绘制插图,编者是经过精心筛选、权衡才确定的,毕竟一篇课文中可以用来画出画面的内容肯定很多,只有那些体现课文核心价值的内容,才是用来画插图的最佳素材。换句话说,借助课文的插图就可以找出或者发现课文的重点内容、故事的关键情节、人物的形象特征、景物的突出标志等。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研读课文中的插图,可以有效地聚焦文本的关键内容所在。

如《肥皂泡》一文中出现的插图,形象地再现了冰心先生所要表达的那种细微、传神地吹肥皂泡的情形。在主插图中,背景是一所带天井的古色古香的老宅子,雨正从天井里落在地上溅起水泡;一个穿红色外套的小女孩站在台阶上,左手端着木碗,右手握着的一支管子对着伸出的小嘴巴,非常专注地吹着肥皂泡,尽管在色彩和细节上如此突出,但小女孩在画面中仍然不算最突出的因素;画面中最突出的是小女孩吹出的肥皂泡:一个是正在吹管上的“扯成长圆的形式,颤巍巍的,光影零乱”,显示小女孩多么小心地吹,一个是升到房檐下的“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画面中的这些肥皂泡看上去与背景及小女孩的表现手法完全不一样,背景和小女孩完全可以看出是出自画家的画笔,而肥皂泡则完全是把摄影的影像嵌入到插图之中,所以显得效果特别不一般,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对吹出的肥皂泡形象的独特描写。

三、拓展读

统编教材的主编温儒敏先生特别强调阅读教学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教材从一年级开始安排的“快乐读书吧”栏目就是具体体现。实际上阅读教学向课外延伸,仅靠一个栏目的学习是不够的,而是需要在阅读教学中全方位地为学生能够自主进行课外阅读服务,这其中就包括插图的功效。在阅读教学中,课文中的有些插图为拓展延伸留下了线索,教师需要抓住这样的线索指引学生开展课外阅讀活动。

如《小虾》一文描写的是作者对养在缸里的小虾的细致观察,文章选配的插图是齐白石先生的写意作品。学完课文,教师不妨提醒学生注意比较一下课文中描写的小虾与插图中表现的虾,并让学生猜一猜哪个画家画虾是最出名的(出示齐白石画的虾图),看一看插图中虾的画法像谁的笔法,课后收集齐白石的虾画进行欣赏,读一读文章《虾趣》,写一写自己眼中的虾。

总之,课文中的插图不是可有可无的配饰,而是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的文字,有了插图的渲染,学生阅读时的关注度就大不一样。

猜你喜欢

肥皂泡壁虎嘴巴
壁虎
十二月·肥皂泡泡
嘴巴嘟嘟
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
嘴巴不见了
肥皂泡为什么是圆形?
捉壁虎
壁虎在夜间出没
我是“漏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