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90后”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2019-12-11陈铁友
摘 要:对于生源较为复杂的高职院校而言,“90后”辅导员作为教师队伍中的有生力量,其职业生涯发展会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90后”辅导员往往面临着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水平不足、学生工作经验缺乏、发展方向迷茫等工作困境,制约其职业生涯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制定相关政策引导“90后”辅导员科学规划职业生涯的发展轨迹,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90后”辅导员;工作困境;职业生涯规划
1 当前高职院校学工队伍基本情况
近年来,“90后”一代大多数已经走出学校走上工作岗位,进入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90后”青年教师比例也越来越大。以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共9个二级学院,共45位专职辅导员(包括各年级辅导员、学工办主任、分团委书记),其中“90后”辅导员为14人,占比31%。2017年、2018年、2019年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公开招聘,聘任24位专职辅导员,其中“90后”辅导员为10人,占比41.7%,此后“90后”辅导员聘任比例逐年上升,2017年、2018年、2019年“90后”辅导员的占比分别为33.3%、37.5%、60%。
高职院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的高低对以“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为宗旨的高等教育有着重要影响。随着高职院校中“90后”辅导员人数逐年增长,探究“90后”辅导员的职业生涯规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90后”辅导员面临的工作困境
2.1 政策理论水平不高、知识能力结构单一
高职院校“90后”辅导员一般都是硕士刚毕业或刚刚参加工作,社会阅历少,另外,辅导员中有拥有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学等相关专业背景的人员所占的比例较少。因此“90后”辅导员往往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不扎实等情况,在面对学生出现的复杂心理问题、宿舍人际关系处理问题以及重大突发事件时,缺乏专业的理论和方法作指导,无法正确引导学生。“90后”辅导员往往由于专业知识水平欠缺,在学生中威信不高,无法通过日常交流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
2.2 学生工作经验缺乏、业务工作能力不足
高职院校辅导员所带学生人数多,事务性工作繁多、涉及范围广,包括“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快速熟悉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与内容,顺利推进年级管理工作,切实掌握学生管理方法,成为“90后”辅导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同时,高职院校为了更好地进行学生管理工作,会聘任优秀的专业教师和机关人员担任班主任,这些班主任有着不同的专业背景,可以和专职辅导员在工作中协同工作,形成互补。但由于专任教师、机关管理人员在担任班主任的过程中存在角色定位不清晰、时间管理不合理、工作方式不适应等问题,不利于专职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的协同开展,特别是对于“90后”辅导员来说,需要花费更多时间来协调人际关系,适应不同的工作思路。
2.3 发展方向不明确、职业规划不清晰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发展机制不健全,分流渠道不畅通。对于高职院校“90后”辅导员来说,这些不利因素会成为辅导员发展出路和职业前景的最大阻力,导致许多青年辅导员在工作几年后选择转岗,造成辅导员队伍不稳定。辅导员岗位流动性大,青年教师占据大半壁江山,经验丰富的优秀分子较早地离开辅导员岗位,“传帮带”和“以老带新”的工作模式受到限制。
3 优化“90后”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的建议
3.1 个人层面
(1)加强理论学习,认识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与意义。“90后”辅导员的职业生涯才刚刚起步,更加需要认识优化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职业生涯规划明确了辅导员从事的不仅仅是琐碎的事务性工作,具有严格的准入制度以及相应的职业素养要求,能够帮助“90后”辅导员认识辅导员职业定位和职业潜力,有助于其全身心地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并在工作中有系统、有计划地学习和思考,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职业声望,最终实现辅导员的职业目标。
(2)树立正确信念,明确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与方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要求广大教师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90后”辅导员作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的重要力量,更应该明确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不仅是“授业解惑”,更要以“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为责任和使命。
(3)提升职业能力,拓展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平台与路径。第一,积极参加入职岗前培训。大多数“90后”辅导员毕业于非师范类院校,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薄弱,借助高校教师资格考试和培训平台,学习高等教育法规概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等课程,有助于其完善自身知识储备,掌握高等教育基本方法,为职业生涯发展奠定理论基础。第二,抓住机会参加校园活动及相关职业竞赛。一方面,可以帮助新人更快地感受校园文化氛围,熟悉周遭环境;另一方面,也能提升其职业能力,使其为职业发展、职称晋升累积能量。笔者通过观摩“武汉船院第三届主题班会竞赛”与参加“2019年辅导员职业素质能力大赛”,更进一步发现了自己在之前学生工作中的不足,开始重视提升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基本能力。这些活动既是比赛也是工作交流,通过这些培养教育活动,能快速提升“90后”辅导员的组织管理工作水平和工作技能,使其更好地升华自我,驾驭局面,做好学生工作。第三,学习利用网络资源及新媒体平台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当前,学生对新媒体的接受度很高,而對传统的说服教育有一定的抵触性,作为辅导员,应学会利用QQ群、微信公众号分享典型案例或者贴近学生生活的小文章、短视频、新闻链接等,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成为学生信任的知心朋友。
3.2 学校层面
(1)高职院校应细化辅导员的培训制度和培养模式。完善的培训制度有助于辅导员职业素养及职业能力的快速提升。尽管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指出高校辅导员的发展和培训要求,在国家制度层面指出了总方向,但是各高校根据自身情况所制定的相关制度仍旧需要进一步优化,要加大力度选派“90后”辅导员参加校外培训和学术交流,结合社会实践、支教帮扶、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构建可持续性的复合型培养体系,充分鼓励“90后”辅导员参加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等一系列技能比赛,以赛促学,促进青年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设立科研课题专项经费,支持“90后”辅导员结合工作实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研究,充分挖掘其职业潜能以实现职业发展目标。“以老带新”组建学工团队,发挥资深辅导员在学工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帮助“90后”辅导员在符合学校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实现职业成长。
(2)高职院校应完善辅导员的激励机制及晋升渠道。高职院校应制定专门的辅导员工作条例,科学评估辅导员的工作绩效,定期考评并将考核结果结合职称评定、职务晋升、薪酬待遇、生活福利等,建立公平竞争的激励机制;建立辅导员职称评聘标准和实施细则,单列指标进行定性评审,加大对其学生工作业绩和育人实效的考察力度,突出“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
4 结语
“90后”辅导员在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其自身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既是培养德才兼备大学生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院校不断发展的现实需要。要强化“90后”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不仅需要学校政策和制度上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辅导员自身思想素质及职业能力的内在提升。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43号)[Z]. 2017.
[2] 孙延.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1(21):281-282.
[3] 韩世伟.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发展探析[J].中国培训,2016(14):50.
作者简介:陈铁友(1992—),男,湖北武汉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数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