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用课后练习,优化阅读教学

2019-12-11刘华丽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课后练习编者词语

刘华丽

有的教师看不上语文教材课后练习中的题目,觉得学生从中练不出什么能力来,他们看重的是那些厚厚的教辅资料中的花样繁多的题目,这样的做法其实是舍本逐末。因为课文后面的練习题体现了教材编者的意图,还包含了课文的教学重难点,安排了语文要素的学习。所以,教师必须重视课后的练习,既要从中找出语文要素的教学目标,又要循序渐进地落实基础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一、依据课后练习细化教学目标

教师在认真研读文本之后,借助课后练习中提出的学习要求,可以找到课堂教学的有力抓手,开展学习语文要素的训练活动。

统编教材的编者将语文要素的学习内容明确地写在单元页上,这样一来,单元教学目标就不需要教师制定。每篇课文的课后练习将文本特点与语文要素的学习结合在一起,这需要教师认真审视课后练习所提出的学习要求,从中找出适合课文和学生学情的教学内容,细化教学目标。

如《小蝌蚪找妈妈》一课,课后练习中的4道题目分别是:1.分角色朗读课文。2.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按顺序把下面的图片连起来,再讲一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3.读一读,用动词披、鼓、露、甩各说一句话。4.读一读,记一记(脑袋、口袋、袋子、袋鼠/欢迎、迎接、迎风、迎面/水塘、池塘、鱼塘、荷塘)。仔细研读这些课后练习题目提出的要求,我们可以发现其指向的教学重点是在学习、积累词语中关注表示动作的词语的运用,再把这些词语有效地运用到借助图片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中。因此,细化后的教学目标是:1.正确认读本课15个生字(包括多音字“教”),会写10个字(主要横变提作偏旁的写法)。2.积累多种类型的词语,重点学习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说句子。3.分角色朗读课文;按图片顺序讲述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适当运用积累的词语。这3个教学目标,目标1指向低年级的学习重点识字、写字,体现的是基础性、常识性教学内容;目标2指向语言积累和在模仿中学习运用,这是整个语文学习的核心内容;目标3是一种综合目标,也是学习讲故事的开始,最终指向概括课文内容这一小学阶段的重点语文要素的学习。可见,这样细化的教学目标,既顾及本篇课文自身的特点,又放眼未来语文要素学习的长线发展。

二、借助课后练习理清文本脉络

进入中年级之后,在阅读课文中,常常会出现理清课文脉络或顺序方面的学习要求。在有些课文中,课文篇幅比较长,行文的线索比较隐蔽,学生读这样的课文,好像一头钻进了树林之中难以辨别方向,只在那些文章的细枝末节上打转转而晕头转向走不出那片林子。此时,在一些课后练习之中,编者会安排一些有助于学生理清课文脉络的线索,或者提供一定的学习支架,学生抓住编者设置的标识或扶手,就能够顺利地达成学习目标。

如《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一课,课后练习第2题是:默读课文,填写表格,再按照表格的提示复述这个故事。在这道填表格的题目中,填上相关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借助表格中的内容来复述故事,这就要求故事的内容不能乱,因为课文所讲述的既不是急性子顾客的故事又不是慢性子裁缝的故事,而是由急性子顾客和慢性子裁缝两个人物互相的表现组合在一起才形成的一个有趣的故事。这样一来,学生在讲述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只顾着讲一个人的故事,把另一个人给弄丢了,半路上想起来才回头补述。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用表格中的内容为抓手来指导学生练习有序地讲故事。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是谁的事,再让学生分别读出急性子顾客提出的不同要求、慢性子裁缝给出的应对措施。其次,学生要注意急性子顾客要求的变化顺序(即开始想做的衣服、后来一天天想改的衣服)。最后,学生从这些变化中体会到什么?从故事的结果推测,慢性子裁缝为什么这么做呢?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在讲述故事的时候才能够做到次序清楚、内容明白。

三、利用课后练习突破教学瓶颈

有的教师在教学时把握不住什么教学重点、难点,眉毛胡子一把抓,教学的效果自然要大打折扣。其实,课文的教学重难点,编者往往在课后练习中加以体现,只是需要教师仔细从课后练习中加以有效分析,进行正确取舍即可。

如《在牛肚子里旅行》一课,课后练习中有这样两道题:“从哪里可以看出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默读全文,至少找出三处来说明。”“红头的旅行真是惊险。画出它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再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教师结合文本研读就可以知道前一道题指向的是教学的重点,后一道题指向的就是教学难点。以突破教学难点为例,说它是教学难点是因为完成这道练习需要开展综合性学习。即在教学中,教师先组织学生在课文中读出“惊险”表现在哪些方面;再弄明白牛肚子的内部结构情况以及牛的消化方面的知识,由此画出红头进出牛肚子的路线图;最后借助路线图来讲述这个故事。

总之,课后练习是教学辅助系统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在备课和教学中,借助练习的内容与编者进行对话,可以比较准确地把握课文的教学目标并从中找出突破教学难点的有效路径。

猜你喜欢

课后练习编者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课后练习中语文要素落实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部编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特点及教学建议——以部编本语文七年级上册为例
编者语
编者语
编者语
一枚词语一门静
小学音乐教材课后练习使用方法之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