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是五星红旗护旗手愿用生命守护“她”

2019-12-11韩梦霄

人民交通 2019年19期
关键词:仪仗程志仪仗队

韩梦霄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五星红旗作为国家的象征和标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自豪,其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作为中国人的荣誉感,更是内心深处对祖国爱的共鸣。

8月3日,下午17时40分左右,在香港反对派煽动发起的“旺角再游行中”,有暴徒尽然拆走香港海港城前面旗杆上的国旗,扔入海中!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是凝聚着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14亿人民的认同感所在,如今,红旗“落地”,让国人痛心不已。但我们坚信,黑暗总会过去,光明终将来临,那些作乱者在无数爱国爱港者面前,终是蝼蚁般的存在,其暴行犹如以卵击石,头破血流是他们的最终下场。

8月4日凌晨,就在红旗被暴徒撤下丢海的地方,一面崭新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当远在大陆看着新闻报道“香港居民守护着‘中国红重新飘扬在香港上空”的那一刻,希望也随之点亮了,祖国安定统一不仅是国人共同的心愿,更是真正爱港人士的迫切期待。他们这种无需带遮羞口罩,就能大大方方用行动表明的真正爱港行为,获得无数网友的点赞和支持。

今天,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70年,香港已经回归祖国怀抱22周年,那一小撮乱港辱华者,已犯众怒,他们是香港法治的破坏者,他们是溜进香港安宁与繁华大厦里的盗贼,他们獐头鼠目,注定徒劳。截止目前,央视新闻发布的话题“五星红旗有14亿护旗手”,已有69亿阅读量,数据还在继续刷新,当亿万人共同发出同一个声音:“我是护旗手,我愿用生命守护她”时,其力量是多么的坚不可摧,让人热泪盈眶!

“中国红”是信仰:我们因你而骄傲

北京天安门广场,95岁抗战老兵李安甫,深情紧握并亲吻国旗,他是当年冀鲁边区赫赫有名的“小个子大英雄”,亲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九死一生,多次荣立战功,被授予“一级人民英雄”“全国战斗英雄”等荣誉称号。1949年10月1日,他作为英模代表,受邀参加了开国大典,70年后,他又一次来到天安门广场,替牺牲的战友们给国旗敬个礼。

“岛虽小,它是我们祖国的一部分。”江苏灌云县开山岛,守岛夫妇王继才、王仕花,为国守岛32年,每一天国旗都在这里升起。

2018年亚运会,孙杨在200米自由泳决赛中摘金,颁奖仪式上国旗意外掉落,孙杨立即要求工作人员重新整理国旗,再次进行颁奖仪式。同是2018年,国庆节,一个小小的身影在网絡走红,4岁的杨烁臣正唱着歌,当他唱到“向着国旗敬个礼”时,自觉地向国旗敬了个礼。

行进中的国旗护卫队,遇到一面掉在地上的小国旗,升旗手袁晋爽迅速弯腰捡起继续前进,这一“弯腰”帅倒无数网友。

常年驻守在海拔4200多米的青藏高原巴塘草原的玉树骑兵连军马勤务班,严格坚守一日生活制度,每日举行升旗仪式,把老高原精神镌刻在巴塘草原。

在新疆库尔勒“国际军事比赛—2019”赛场,中国、伊朗和津巴布韦,在“苏沃洛夫突击”步战车单车赛中,展开激烈角逐,中国队以包揽小组赛前三名的成绩,荣获8月4日小组赛团体第一,“中国红”在赛场上永飘扬。

呵护五星红旗、捍卫五星红旗,是毕生情、是举国志。“五星红旗有14亿护旗手”,不只是一个带来了互联网互动话题的超高数字,也不只是一次深沉情感的集中释放,而是陈述着铁一般的事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无需报名、不用动员的护旗手,我们护国旗、护国徽、护国家,我们护国如同护家。一句“我是护旗手!”让志同道合者看见了彼此,让心有此情者拉紧了双手,让担当重任者聚拢了肩头。一个“护”字里,容纳万般情怀,有关键时刻扑上去的“护”,有寻常岁月里静静的守“护”。无论当面致敬还是心中思念,都是鲜活的“护”、真实的“护”、有力的“护”。无论在高山之巅,还是在海岛之上,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就是对我们的召唤,永远是我们的骄傲!

“中国红”是荣耀:为国争光是军人无悔的承诺

军人给人印象都刚强不屈的,而军人到了现代,分工也都各不相同,除了普通士兵外,有一种军人是备受大家羡慕的,那就是国旗手,他们负责升降国旗,那一刻是备受瞩目的!而除了国旗手之外,就是三军护旗手,除了身高外,长相也极为英俊。马常利被认为是“最英俊的护棋手”。还被网友评选为“阅兵村第一帅”!第一次知道马常利,是2008年的奥运会开幕式,那时候他是担任抬旗手的任务,面对庄严的国旗,和嘹亮的国歌,这位军人的热泪忍不住在眼眶打转,饱含深情,热血而坚定,加上英俊的面庞,被当时美国五大电视台之一的NBC电视台给了一个超慢的镜头转播到美国,然后美国的女性迅速被吸引,在美国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美国有5000万女性对他疯狂不已。

走红美国的时候,马常利还是过着自己的军人生涯,从不参与各种活动。事件平息后,2009年的60周年大阅兵,他以空军护旗手的角色,再次被拍摄到,这下在我国网络上也开始流传,成为了“兵哥哥”的代言人,受到无数少女青睐。当时的他已经32岁,但眼睛里还是充斥着少年热血,一如既往的低调!

2015年,在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70周年的红场阅兵式上,被网友称为“世界最强男子天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以挺拔的身姿和昂扬的精神风貌亮相莫斯科红场。担任此次仪仗方队军旗组护旗手的是潍坊帅小伙张洪杰。

张洪杰在1998年便被选入三军仪仗队,曾在新中国成立5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国庆阅兵仪式上担任海军护旗手。

国旗作为整个方队的灵魂,要求护旗手在整个前进过程中都要保持国旗的平稳前行,潍坊小伙张洪杰出色地完成了这一任务。他手擎长3.33米、重7.6斤的玻璃钢旗杆出现在众人眼前,英姿飒爽,尽显中国军人风姿。

根据他父亲张清海介绍:“当年他第一次参加新中国成立50周年国庆阅兵的时候,还只是个18岁入伍不到一年的新兵。”而今已成为执行过澳门回归、奥运会开闭幕式等数百次重要礼宾、礼仪任务的仪仗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阅兵训练中,28岁的他不仅是护旗手,还是教练员,护旗方队第一个排面就是他训练出来的。

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靠的全是张洪杰自己的勤奋和刻苦,2015年,作为红场阅兵的护旗手,他已经有34岁“高龄”,还能和一群平均年龄只有20岁的年轻人一起为国争光,荣耀的背后,是超乎常人的辛苦付出,這些年,他光训练踢破的马靴就得有几百双,走过的路可以绕地球十几圈了。

在这次红场阅兵中,中国仪仗队的步伐为每分钟116步,每步是75厘米。张洪杰在当初训练时,在地上画上间距75厘米的格子,来回练习,直到每一个抬腿都分毫不差。这还不算,睁着眼睛练习得没问题了,还要闭上眼睛反复练习,一直练到闭着眼睛,同样可以走出分毫不差的步子,这才算过关。为保持旗杆不晃并避免旗缠在旗杆上,他往旗杆里面填了绑腿沙袋里的铁砂,但第一次举着这个30多斤重的“定海神针”走了30米,就再也迈不动步子了。尽管四肢异常酸痛,张洪杰还是不断自加压力,最终出色地完成了本次任务。

在张洪杰眼里,三军仪仗队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在非战争时期,三军仪仗队就是中国军人的象征,在重大的国事活动中,三军仪仗队的表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展现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光辉形象和中国军人特有的精神和尊严。他在总结训练生活时曾概括道:“军旗下,历经春夏秋冬;阅兵村,苦战严寒酷暑;汗水中,凝聚战友情深。”在张洪杰心里,守护国旗就是守护军队,守护祖国。

师范路以北无影山东路,两旁的槐树整齐划一,不疏不密,它们像待阅的仪仗兵一样笔挺地站在道路两边,沿着“槐树方队”来到怡园小区。在这里,家人拿着厚厚的照片和证书讲述张天龙的成长故事。

2015年,济南小伙儿张天龙作为一名空军护旗手亮相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率先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验。

张天龙,1米88的身高,80公斤的体重,标准的国字脸,1988年出生在济南市天桥区一个普通家庭。张父介绍,他的父亲是一名抗战老兵,多次拿过军功奖章,他自己也是一名退伍军人。“在老一辈的影响下,孩子从小就梦想着当兵,他喜欢各种跟军人有关的东西。”

2006年,张天龙刚踏入大学校园不久,正好赶上部队招仪仗兵,出色的身体条件让招兵的人一眼相中了。在训练军刀礼时,张天龙为达到训练要求,他每天重复“拔刀、撇刀、立刀、托刀、举刀、刀入鞘”这六个系列动作,做数百次以上。在与队友的对抗中,张天龙蒙眼完成系列动作时间为3秒。其中“刀入鞘”的环节是最为重要且难度最大。“这个动作要潇洒漂亮,眼睛必须紧盯前方不能看刀,刚训练的时候,经常把刀刺到自己手上”。

“别看训练场上他那么认真,每回回家探亲的时候还是像个孩子一样。”张母说,孩子入伍快10年了,不论回家探亲,还是打电话给家人,每次他都说在部队很好。“他从来没说过训练有多苦多累。在我们面前就是一个阳光男孩儿。”

镇定自若、处事不惊是张父对自己儿子的概括。“他的这种超强的心理素质,是立足仪仗队的重要基础之一。”

2007年,张天龙在结束新兵连的训练后,由于成绩优异,可以选择报考军校。然而每天的早操、军事训练、定时站岗充斥着他的生活,几乎没有时间静心看书。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张天龙每天做好计划,把每件事情安排得有条不紊。经过不断努力,终于如愿考上军校。

在张父的记忆中,张天龙和队友第一次得知要参加高级别的司礼任务时,周围不少队友表现出紧张,在执行任务前的训练时,会出现一点失误。而张天龙泰然处之,能保持良好的状态去执行任务。“2008年,我去看他时,教导员称他心理素质极为稳定,‘不怯场,临危不惧。”

2013年,张天龙作为参赛选手第一次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第七套栏目举办的《谁是终极英雄》。据了解,该节目是中央电视台军事节目中心推出的一档军旅真人秀节目。比赛中,面对强劲的对手,紧张的比赛氛围,他甚至跟女评委老师开起玩笑说,“我跟战友都没有女朋友,还得等您给介绍一个呢”。

先天条件的优势与训练场上的挥汗如雨让张天龙力压群雄,很快脱颖而出。目前,张天龙已经成了执行过200多次重大任务的仪仗兵。

张天龙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大队的成员后,因成绩优异,2007年,他考上了石家庄陆军学院,经过两年的学习,毕业后回到了仪仗队被重点培养。2010年至2013年在仪仗队担任了新兵连的新兵队长,随后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一中队排长兼仪仗司礼任务陆军分队长。

2013年9月16日的墨西哥独立203年阅兵庆典上,张天龙作为分队长代表中国率领24名仪仗队员克服多方面困难,迈着整齐的步伐通过了墨西哥宪法广场。2014年12月13日,在南京举行的首个公祭日仪式上,张天龙带队献花圈。2015年5月9日,他作为“三刀客”之一的“陆刀”参与红场阅兵。

张家人介绍,这几年张天龙共获得两次个人三等功,还有其他各种荣誉,“家里的证书和奖章都快能装满一个行李箱了”。

“中国红”是传承:上阵父子兵,两代擎旗手

中国建国以来历次“大阅兵”,哪一届最为经典?若问想必大家都会不约而同的说是1984年“大阅兵”。这一届阅兵,之所以经典,是因为此次阅兵是中断25年以来首次举行大阅兵。除此之外,此次阅兵步兵方针,大多都是南疆前线下来的老兵,眼神犀利霸气,劈枪动作更是一绝。众所周知,阅兵方阵前边是三军仪仗队,在大家观看“84年大阅兵”纪录片的时候,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个“排头兵”。

而这个威风凛凛的三军仪仗队排头兵,就是堪称“天下第一兵”的程志强大校。程志强大校生于建国后,是山西一个穷孩子出身。1970年入伍,凭借自己的才气做到了参谋长。他在1984年大阅兵的时候,光荣地担任了三军仪仗队护旗手,犀利的眼神,强劲有力的正步,给世界展现了军人良好的精神风貌。

鲜为人知的是,程志强在担任三军仪仗队之前,进行了十分刻苦的训练。他为了练好眼神,可以对着镜子瞪一小时。不为别的,就为了练出犀利的眼神。“仪仗队军旗,看似是军旗,其实当军旗展开的时候,必须保证军旗要迎风飘扬,威武霸气。”因此身为擎旗手的他,就这一个简单的动作,都要经过成千上万次训练。

他对军队的热爱,已经深入到了身体里的每一个部分。他从军27年,休息时间不超过60天,甚至自己结婚都没能赶回去。结婚一辈子只有一次,可是程志强缺席了,可想而知他为了热爱的事业,付出了多么大的牺牲。他的努力让他经历了许多共和国历史时刻,比如香港回归,负责交接仪式的便是程志强大校。我们惊艳于2008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击缶而歌”,却不知道这个节目的编排背后,是程志强大校多少日日夜夜的辛苦劳作。这位三军仪仗队的“护旗手”,不仅能够守护军旗,还能写出一手好书法,他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身份“书画院院长”。

就是这样一位多才多艺的老兵,一位甘于奉献、敢于牺牲、长于业务的“一级军士长”,在军中受人爱戴。虽然身为大校,可是在士兵眼里他就是“一级军士长”,当之无愧的“兵王”,“天下第一兵”的美誉对他来说实至名归。

2009年国庆,他的女婿——三军仪仗大队二中队中队长朱振华,接过岳父程志强手中的军旗,引领受阅方队,再次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

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国庆阅兵中,护卫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率先通过天安门广场的是陆海空三军仪仗队,行进在仪仗队最前面的是有着军中“受阅第一人”荣誉的朱振华。

陆海空三军仪仗队的前方,是由陆海空三军各一名队员组成的军旗组,军旗手两侧各有一名护旗兵。高擎“八一”军旗走在最前面的是旗手朱振华。能成为第一个走过天安门的人,他凭借的是四百余次执行仪仗司礼任务无差错的过硬素质。通过诸多关口的严格筛选,朱振华最终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朱振华所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大队,组建于一九五二年。五十七年来,这支队伍圆满完成了三千多场次迎接外国元首、外军高级将领的仪仗司礼任务。见证了一个个重大历史事件:上世纪五十年代,迎送金日成等第一批访问新中国的外国领导人;七十年代,迎接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访问中国的总统尼克松;八十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仪仗司礼任务也一年年增多,从一年几十次增加到最多时的一百六十四次。一九九七年、一九九九年,他们亲手把五星红旗第一次升起在香港、澳门的上空。2008年,他们又第一次在中国升起奥运会旗帜……

然而要当好仪仗兵,几年下来在训练场上就要踢破几十双马靴,踏掉几十公斤鞋钉,走的路都可以绕地球几圈,挥洒的汗水用吨计。在仪仗队的官兵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训练场只有一百多米,但作为仪仗战士却永远走不到头”。

能够在阅兵式上“完美无瑕”,就要在阅兵村里“吃尽苦头”。“要做到顺风不快,逆风不慢,侧风不晃”。克服风力影响,保持稳定性是最要紧的事。为了保证掌旗动作稳定,朱振华想尽办法进行负重练习,增强臂力。水壶被他当成了辅助工具,他把水壶装满了水挂在旗杆上,开始是一個,后来挂两个、三个,负重达十公斤。直到动作完全定型为止。每到刮风下雨、别人往休息区、宿舍跑时,他却带着旗组在风中训练稳定性……

熟悉朱振华的队员这样说道,每天几百次的甩旗动作,使得朱振华背部肌肉痉挛,收操后要两个人帮忙才能把训练服从身上脱下来,晚上睡觉只能趴着,就连写字握笔都非常困难,以至于吃饭时只能用勺子帮忙。

在高强度的训练中,朱振华硬是把不锈钢防磨旗杆握变了形。狂风中,朱振华顶风举旗行进,稳稳地保持着标准前倾四十五度角,纹丝不动。

能将朱振华“雕刻”得如此精美,还要得益于军中的“传帮带”。在阅兵村,经常上演的一幕就是程志强抽空向女婿传授掌旗要领,苦练“内家功”。熟悉他们的人都知道,程志强给女婿开的“小灶”,是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心血与汗水,以及绝不能出错的死命令。程志强对朱振华说得最多的是:军旗手代表着三军的形象,肩负着人民的期待,责任重大,咱们走一百步不偷半步懒,走一百米不松一口气!在阅兵村,“一家人”传承的不仅是训练的“绝招”,更有对党、对祖国的忠诚。

守护国旗,不仅是护旗手的责任,更是扎根每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信仰,爱国是流淌在我们骨子里的信仰,平凡的我们因守护五星红旗而骄傲,因五星红旗高高飘扬而自豪!

猜你喜欢

仪仗程志仪仗队
邻居林先生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拉卜楞寺“道得尔”仪仗音乐的历史梳理①
朝鲜时代卤簿制度与仪仗军服饰
程志宏印象
此去不经年,后会终有期
小溪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第一支仪仗队
人民解放军最早的仪仗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