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咪替丁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疗效分析

2019-12-11陈跃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23期
关键词:西咪替丁紫癜皮疹

陈跃

过敏性紫癜为血管类疾病,多发于儿童时期,常见于5~8 岁,属于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表现为皮肤紫癜、消化道出血和关节肿胀等[1]。目前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致病因素界定为食物、花粉等外界感染物造成机体的变态反应。治疗该病以抗过敏和抗炎症为主,在此基础上应给予合理的药物治疗,其中西咪替丁为临床主要使用的药物,一些报道对该药的治疗效果进行了阐述。本研究进一步对过敏性紫癜的治疗进行研究,提出了西咪替丁联合孟鲁特纳的治疗方案,现将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2019 年1 月本院收治的90 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 例。对照组男23 例,女22 例;年龄3~11 岁,平均年龄(7.1±2.2)岁;患病时间最短3 d,最长30 d;单纯皮肤型10 例,关节型17 例,腹型18 例。实验组男24 例,女21 例;年龄3.5~13 岁,平均年龄(7.2±2.0)岁;患病时间最短4 d,最长27 d;单纯皮肤型11 例,关节型18 例,腹型16 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激素、抗凝及抗生素治疗,缓解过敏性紫癜症状。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西咪替丁治疗,静脉滴注40 mg/(kg·d),每天早晚各1 次。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5.0 mg/次,于患儿每晚睡前嚼服。两组患儿均治疗15 d。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患儿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及不良发生发生情况。判定标准: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患儿治疗后紫癜皮疹症状全部消失或大范围消失,无复发,无新出现的皮疹,关节、消化道均恢复正常,为显效;治疗过程中无新的皮疹出现,紫癜皮疹基本消失并随着给药逐渐减少,患者消化道和关节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为有效;患儿治疗后症状见改善,且不断的有新的皮疹出现,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数)/总例数×100%。患儿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包括皮疹消退时间、消化道症状缓解时间、关节疼痛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包括头晕、困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患儿显效19 例,有效17 例,无效9 例,治疗总有效率80.00%;实验组患儿显效26 例,有效18 例,无效1 例,治疗总有效率97.78%。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改善时间比较 实验组患儿症状体征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改善时间比较(±s,d)

表1 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改善时间比较(±s,d)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儿发生头晕2 例,困倦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实验组患儿发生头晕1 例,困倦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经过护理均好转。

3 讨论

小儿过敏性紫癜为血管类疾病,发病主要危害在于肠胃、关节和皮肤,主要症状为皮疹、肠胃不适和关节发炎等。由于紫癜有明显的表现,因此患儿家属及时就医,以免耽误治疗。研究还表明,过敏性紫癜多发于春季和冬季,提示与气候变化有关,但该病的根本致病原因尚不能完全确定,一些专家认为与饮食有关。但可以肯定是内部或外部条件造成的机体变态反应,严重可威胁患儿的肾,出现严重肾脏疾病而威胁生命。发病主要集中于低龄儿童,目前发现发病年龄最小儿童为3 个月,处于该年龄段的儿童身体器官尚未完全发育,疾病带来的痛苦较大,患儿会出现哭闹,痒痛等症[2-4]。过敏性紫癜主要为急性发作,但也偶见慢性发作,症状可见持续低热,困倦嗜睡以及头痛等症,患儿家长应观察患儿表现,发现疑似病情及时就医。临床治疗中除了采取常规治疗外,药物控制也是必不可少的过程。西咪替丁可预防和控制由化学刺激引起的腐蚀性胃炎,降低胃黏膜出血的可能性,因此对过敏性紫癜带来的胃肠道反应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孟鲁司特钠为选择性白三烯受体拮抗体,具有抑制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的作用,用于治疗过敏性紫癜效果良好。对成人和对儿童哮喘均具有较好的作用,可有效应对过敏性紫癜带来的呼吸道症状。临床上一些专家对过敏性紫癜进行了研究,确定其为变态性反应,发病过程中患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血清外周血白细胞三烯B4(LTB4)、总IgE(TIgE)等指标均会出现异常,因此观察指标变化也可判断药物疗效[5,6]。在一些过敏性紫癜的治疗报告中,对变态反应指标变化进行研究,研究的方法为细胞因子检测。在治疗前后分别采集患儿的空腹静脉血,进行离心反应。从而观察不同指标的变化情况。在这些研究中,发现控制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 等指标检测可以对疾病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7,8]。在临床多项研究中,突出表现西咪替丁治疗效果的报道较多,但对于联合使用孟鲁司特钠的治疗效果报道则不够全面,对变态反应因子的研究则较少,对于该病的药物效果还需要进一步进行试验。在本次治疗中,对照组单独使用西咪替丁药物治疗,实验组联合两种药物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治疗不良反应和症状的具体消失时间进行了报道。报道显示,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了两种药物联合的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西咪替丁联合孟鲁司特钠对小儿过敏性紫癜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放心使用。

猜你喜欢

西咪替丁紫癜皮疹
马鸿杰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经验总结
西咪替丁联合依巴斯汀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的疗效分析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过敏性紫癜的诱发因素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婴幼儿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西咪替丁联用禁忌
以肛周扁平湿疣为皮肤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
A Doctor’s Visit
慎辨麻疹与药疹
儿童出皮疹应考虑哪些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