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分裂症患者末梢血和静脉血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

2019-12-11卢正优郭洋溢张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23期
关键词:末梢血常规静脉

卢正优 郭洋溢 张琳

血常规检查是血液化验及检查的重要一类方法,是全身体检时的重要检查项目,具体需要进行血液指标的相关检查,包括Hb、WBC、PLT、RBC 等[1]。经血常规检查能够掌握细胞具体数量、具体形态变化情况,根据检查结果能够指导临床进行多种疾病的诊断,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2]。在进行血常规检查的过程中,血液标本的采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环节,但采集的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采血方法所取得的检验结果也有所不同。对此,本研究2016 年3 月~2018 年3 月本院82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经末梢血采血、静脉血采血后进行血常规检验的结果差异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本院2016 年1 月~2018 年3 月收治的82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资料加以回顾性分析,其中男45 例,女37 例;年龄21~65 岁,平均年龄(45.28±15.36)岁;病程1~6 年,平均病程(2.86±1.06)年。所有患者均不存在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严重血液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等,对本组研究均知情和同意,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后开展。

1.2 方法 所有患者的采血工作均由同组医务人员操作,先采集患者的静脉血,采血时间为早上空腹状态下,选择肘部静脉作为采血部位,采血前叮嘱患者保持平静,若患者的肘静脉较为隐蔽,可采取手背静脉采血,也可选择内踝静脉采血。在采集了患者的静脉血液之后,指导患者静息10 min后再接受手指末梢血的采集,并且在采血前注意叮嘱患者不可过于激动,采血前对皮肤进行消毒、清洁,等到干燥后进行穿刺;进行静脉采血时,利用止血带进行压迫的时间<1 min。为进行重复性试验检测需各采集2 次末梢血与静脉血,第2 次采血于次日进行,选择相同部位采血。将采集完成的血液标本放在相应的抗凝管中,贴好标注标签,均通过日本Sysmex XS-100i 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及其配套稀释液进行血常规检测,所采集的标本从采集到检测的时间<2 h。

1.3 观察指标 比较静脉采血、末梢采血的血常规检测结果及重复性试验结果。血常规检查的内容包含WBC、RBC、Hb、Hct、MCV、MCHC、MCH 以及PLT,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及其配套制剂加以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常规检测结果 末梢血与静脉血的MCH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梢血与静脉血的WBC、Hct、PLT、MCV、RBC、Hb、MCHC 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重复性试验结果 静脉1、静脉2 采血血常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梢1、末梢2 采血血常规检测结果MCV、PLT、MCHC 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BC、Hb、MCH、WBC、Hct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静脉采血、末梢采血的血常规检测结果比较(±s)

表1 静脉采血、末梢采血的血常规检测结果比较(±s)

注:与末梢血比较,aP<0.05

表2 静脉采血、末梢采血的血常规重复性试验结果比较(±s)

表2 静脉采血、末梢采血的血常规重复性试验结果比较(±s)

注:与末梢1 比较,aP<0.05

3 讨论

循环系统具备一定的相关性,血液与人体的不同组织和器官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同时也是人体不同生理活动(包括防御、运输、呼吸、体液渗透压和酸碱平衡调节)的重要参与者。血液对于人体的新陈代谢正常运行有重要的保持作用,同时使身体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保持相对平衡和稳定的状态[3]。如果人造血系统突然出现意外反应,不仅会对自身的血液状态带来一定影响,还会影响机体其他的组织器官正常运行。在开展血常规检验的过程中,除了可以辅助不同血液系统基本辨别诊断外,还能提供更为可靠的鉴别诊断信息,供临床医务人员参考[4]。

随着当前检验技术的进步与完善,医学检验质量也随之变得越来越高,逐渐增加了超微量检验与高度自动化检验模式,为临床检验工作提供更为快速精确的检验方法,检测获取结果的速度更快,且准确性及特异性均比较高,经实验室诊断时为临床多种不同疾病辨别诊断可提供有用的指导。精神分裂症患者定期需要接受身体检查,需要接受各种实验室检测,所以实验室检验工作质量的高低,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相关疾病的诊断结果会产生直接影响,所以确保检验所得结果的高度准确性,是相关检验工作者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当患者血液中不同分组出现病理性改变时,其全身各组织以及脏器也会有一定的改变,所以对患者采取血液检验很有必要,并且血液检验在临床中应用的几率比较高,对于许多疾病的检验也有着重要的作用[5]。当患者接受血液检查的过程中,起首先必须接受血液样本采集,在正常情况下,采集血液样本的方法主要有动脉采样、静脉采样及毛细血管采样等,其中,动脉血采集通常用于进行血气分析,因此临床上主要采用静脉血采集和毛细管血采集[6]。实际上,另外两种采血方法,即静脉采血和毛细血管采血在化学组成和细胞组成上都有一定差异,采血方法不同所获取的检查结果也可能有所不同,所以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采血方法。

从肘静脉采血是静脉采血的主要采血部位,在该部位采血相对方便,血液的利用率也比较高,而末梢采血主要以手指与耳垂等部位为主,这种采血操作方法简单,在临床上应用也十分广泛。但是末梢血的采集也存在明显的缺点,如血液循环的状态不佳、采血时患者的体温和环境温度会对血液采集质量有重大影响。此外,使用末梢血进行血液常规检查所获得的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存在一些差异,因此,检测结果错误现象也经常发生,从而影响临床疾病准确诊断[7]。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末梢血与静脉血的MCH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梢血与静脉血的WBC、Hct、PLT、MCV、RBC、Hb、MCHC 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1、静脉2 采血血常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梢1、末梢2 采血血常规检测结果MCV、PLT、MCHC 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BC、Hb、MCH、WBC、Hct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采血方法的不同也会对血液常规检查的结果产生不一样的影响,使用末梢血时,由于人为因素和外部因素(例如穿刺部位太浅或太深,或是采血动作太快或太慢等)的影响,采血部位的表面温度将对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也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以认为通过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不稳定因素比较多,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也有一定影响。

末梢血液来源于毛细血管,不仅出血不畅,而且血量少,采集存在较大难度[8]。采血时必须通过手对采血部位进行挤压,这样可能导致采集到的血液标本中渗入组织液,稀释了血液标本,除此之外,挤压还会导致白细胞发生破裂,减少白细胞计数水平。相比之下,经静脉采血不会受到外部环境的明显影响,可以将全身循环血液的具体情况反映出来,即便患者紧张、缺乏足够进针深度,采集的标本质量也不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静脉采血能够获得较多血量,符合血液分析仪检测的血量要求。

综上所述,相较于末梢采血,经静脉采血实施血常规检验能够获得更为准确的结果,保证为临床诊断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信息。

猜你喜欢

末梢血常规静脉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腰静脉及腰升静脉变异一例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血常规解读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血常规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DCA循环法的应用实践
向区域创新体系“末梢”发力
延伸从严治党的“末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