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理州农田废弃物综合利用浅析

2019-12-11杨昆红张艳明马玉云李丽娟伊应良

云南农业 2019年11期
关键词:残膜烟农大理州

段 忠,杨昆红,张艳明,马玉云,李丽娟,伊应良

(大理州农科院农业技术推广站,云南大理 671005)

为摸清大理州农田废弃物的利用,减轻农田废弃物污染,加快“两区”划定和构建“绿色食品牌”建设步伐,通过对大理州农田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大理州实际提出农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建议。

近年来,大理州州委、州政府以洱海保护治理为统领,以“一控两减三基本”为出发点,以绿色生态发展为导向,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为目标,建立健全三清洁制度和农田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制度,切实做好农田薄膜污染防治和秸秆综合利用。目前,农田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取得明显效果。

一、利用现状

(一)农膜综合利用现状

近年来,大理州各县(市)对“白色污染”引起了高度重视,不同程度地掀起了对地膜综合回收利用的高潮。据统计,2017 年大理州地膜使用量5500 t 左右,覆膜面积达7.33万hm2,年回收地膜总量约4300 t,回收率达到78.2%。

1.农田旧膜回收加工厂建成。2016 年,祥云县城川烟农合作社建成农田旧膜回收加工厂,这为大理州率先在烤烟上推广烟田残膜全部回收利用的做法奠定了基础。从2017 年开始,该加工厂以2 元/kg 的回收价格,对全州各县烤烟田废旧地膜进行统一回收,加工生产成塑料颗粒后再进行利用,这使得全州烤烟田残膜的回收率均值在90%以上,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及带动示范效应。目前,预计该加工厂年回收地膜约1 万t,生产塑料颗粒约4000 t,年产值约2000 万元。

2.农田废旧膜回收利用机制初步建立。目前,大理州农田废旧膜回收利用机制已初步建立。大理市、洱源县、剑川县结合洱海、剑湖保护,开展“回收废膜、保护环境、增加收入、绿色发展”的废旧薄膜综合回收利用行动,积极建立地膜推广奖补机制和残膜回收利用补偿机制,在洱海流域推广使用厚度0.01 mm 以上、耐候期大于12 个月且符合国家标准的标准农用地膜,并在周边16 个行政村设置地膜回收点,废膜回收率达80%以上,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为洱海、剑湖保护起到了示范作用。

(二)秸秆资源化利用现状

一直以来,大理州秸秆资源利用主要以茎秆粉碎作饲料或直接作饲料产生厩肥还田、堆肥沤肥还田、直接翻压还田等传统方式为主的饲料化、肥料化利用,基料化、原料化和燃料化利用率极低。为促进秸秆资源化利用率提高,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工作,目前秸秆的综合利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利用作物秸秆制作有机肥取得初步成效。目前,大理州利用作物秸秆制作有机肥做得比较好的机构有2 家,即祥云县城川烟农合作社和宾川县裕民秸秆还田技术专业合作社。祥云县城川烟农合作社与云南云叶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522.60 万元,以桑条、烟秆、草炭、玉米秆(米糠)、油枯等为主要加工原料,以云南省生物发酵工程研究中心定向筛选与扩繁的微生物菌剂来发酵生产有机肥,年生产量6 万t。宾川县裕民秸秆还田技术专业合作社,以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示范为核心,充分利用葡萄废弃枝条粉碎制作有机肥,多渠道争取投资1086 万元,收集木质化较高的葡萄、烤烟秸秆5.2 万t,年制作有机肥5 万t 余,还田使用面积3300 hm2余,使废弃秸秆得到了较好利用。

2.利用秸秆等废弃物制作生物质燃料取得新进展。生物质燃料作为新型能源,无污染,可再生,可变废为宝,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祥云县城川烟农合作社在祥云县烟草公司的积极帮助下,于2017 年1 月16 日建成祥云县生物质燃料加工厂,占地4200 hm2,总投资150 万元。该厂主要以烟秆、玉米秆、桑条、坚果壳、木板边皮料等为加工原料,年回收量在1000 t 左右,生产的生物质燃料主要用于烤房能源补给,能间接代替煤炭,还节能环保。产量在1000 t 左右,以市场价820 元/t 计算,可新增销售额约82 万元,新增就业岗位20 个左右。

3.秸秆综合利用途径不断拓宽,方式也多样化。随着农业产业的发展,全州的秸秆综合利用途径在不断地拓宽,方式也呈现多样化。一是随着畜牧业的发展以及饲养方式的改进,一定规模的奶牛、肉牛等养殖场(合作社、企业)逐渐增多,为提高饲用秸秆的利用率,养殖场将收购来的秸秆经氨化、青贮等加工方式处理后再进行饲喂牲畜,从而提高了饲用秸秆的营养价值;二是随着农业机械发展与推广,秸秆可经机械粉碎后再还田,代替了一部分传统的直接翻压还田;三是个别县份充分发挥秸秆还田作为肥料外的其它功能。例如,宾川县在葡萄栽培过程中大力推广葡萄墒面覆盖稻草、玉米秆防草、增肥、减少水分蒸发为主的秸秆还田技术,对熟化土壤、保温、保湿、抑制杂草具有较好效果;四是生物有机肥加工公司收购牲畜牧粪便进行二次加工成有机肥再还田,代替了一部分传统的秸秆过腹还田,大大提高了秸秆肥料化利用率;五是秸秆的能源化利用率逐步提高,大理州已在全州范围内推广农村户用沼气及养殖小区沼气工程,推广示范猪—沼— 果 、猪—沼— 菜 、猪—沼—粮等无公害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同时利用秸秆制作新型燃料的企业、机构的建成,也大大提高了秸秆的能源化利用率。

二、存在问题

(一)对薄膜残留污染和秸秆综合利用重要性认识存在差距

目前,大理州虽然在大力推广厚度0.01 mm以上、耐候期大于12 个月且符合国家标准的标准农用地膜及农残膜的回收利用方面积极做工作,并积极发展农膜、秸秆的综合应用开发,但是农户对农膜残留会污染和秸秆的综合利用的重要性还认识不够,传统的应用方式仍起占主导地位,综合的新技术开发运用发力不足。

(二)薄膜综合利用不规范

一是部分地区还在使用厚度0.01 mm 以下地膜,生产和使用厚度0.01 mm 以下地膜标准规范还没完全有得到遏制;二是地膜清除回收率低,很大程度上存在不及时清理和存留土中的现象;三是地膜回收不规范,收购点散小多、随意性大,收购价格低。除祥云县城川烟农合作社以2 元/kg 收购价统一收购全州各县的烤烟地膜外,多数废旧薄膜收购点价格仅在1.5 元/kg 左右,难以激发农户对薄膜清理回收的积极性;四是回收后加工粗放,环境设施条件差,造成二次污染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用以加工的秸秆收购价格偏低,焚烧及随意堆放现象仍然存在

由于规模化的秸秆收购企业、机构有限且分布不平衡,对秸秆的收购量有限,而农户自身用于牲畜饲喂和燃用的传统利用量小,加之考虑到搬运秸秆到收购点的收购价格偏低而人工成本高及养殖技术的发展改进等因素,目前,现有生产有机肥、燃料的桑条、葡萄秆、烟秆等农田废弃物,收购价仅在0.30 元/kg 左右,收购价格普遍偏低,加之考虑到从田间将秸秆运至收购点还需要运输费和人工费,农户更愿意选择田间焚烧和随意堆放等方式处理秸秆,传统的作物秸秆作牲畜垫厩还田量明显减少。

三、综合利用的建议

(一)强化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刻认识残留地膜对土壤、环境、绿色生态的危害,把残膜污染治理和秸秆综合利用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成立领导组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合作社、企业的积极性,全州上下形成共同积极治理,深入综合开发利用的共识。通过政府、经营主体及农民的共同努力,建立起残膜、秸秆综合利用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推动农村走出一条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二)规范薄膜使用管理,实现残膜资源化利用

以消除地膜残留污染为重点,以资源化利用为核心,以消除“白色污染”为目标,强化薄膜规范使用,实现残膜资源化利用。一是加快生态友好型可降解地膜及厚度0.01 mm 以上、耐候期大于12 个月的标准农用地膜的推广使用,并建立地膜污染防治示范区,从源头上保证农田残膜可回收;二是建立残膜回收与商品有机肥生态补偿政策挂钩机制,创建农田残膜回收区域性示范,建立健全回收加工网点,特别在重点地区,如洱海流域、剑湖流域等地区扶持地膜回收网点建设,提升废旧地膜加工能力,创新地膜回收与再利用机制,实现全区域地膜回收加工;三是依托祥云县城川烟农合作社地膜回收加工厂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推动全州各县地膜的规范回收加工,实现残膜资源化利用。

(三)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按照大理州加强洱海面源污染防治,打造“绿色品牌”的方案要求深入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支持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的饲料、生物燃料、板材等资源化利用,积极培育和扶持祥云县城川烟农合作社、宾川县裕民专业合作社、云南顺丰洱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秸秆资源化利用企业。大力发展大理市规模化生物天然气工程,使秸秆资源化回收利用进一步增强,力争到2020 年全州秸秆综合利用达到85%以上。

(四)建立健全激励补偿机制,调动全民参与的积极性

为使残膜及秸秆资源得以较好的利用,充分调动广大农户和企业的积极性,应及时建立激励补偿机制。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农户给予开发建设残膜、秸秆收购、有机肥生产营销等补贴扶持,营造良好的培育环境,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参与到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中来,发挥其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残膜烟农大理州
兴山县烟农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思考
数字化转型中烟农社区平台的建设
——以韶关市为例
如何提高残膜回收机械的拾净率
地表残膜回收机在西北成功应用
宁夏研发出残膜机械化回收新技术
始兴
基于国内残膜回收机的研究
浅析烟草企业如何提升服务烟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