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
——旅游一级学科建设(一)

2019-12-11保继刚

旅游学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学科大学旅游

主持人:保继刚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

《旅游学刊》2015年第9期发表了笔者呼吁“建设旅游管理一级学科,加快旅游人才培养”一文,结尾有一段话:“从旅游研究的国际影响看,中国的旅游现象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学者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正在上升。如果在国内将旅游管理建设为一级学科,加大投入,中国旅游研究极有可能成为在全球有重大话语地位的学科。由此,无论是适应国家战略的需要,还是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无论是突破学科发展的瓶颈,还是满足旅游人才质量和数量的需求,旅游学科的升级以及旅游教育和旅游研究的持续健康发展都是迫在眉睫的任务和使命。”

4年过去了,英国的QS世界大学排名(Quacquarelli Symond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和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ShanghaiRanking’s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ARWU)都将“旅游与休闲”(Tourism and Hospitality)作为一个学科类别进行全球排名。中山大学的旅游与休闲学科在QS和上海软科双双上榜,在2019年的上海软科排名居全球第8名。试想,如果教育部将旅游管理(或旅游与休闲学)列为一级学科,各个大学按一级学科进行建设,那我国的旅游与休闲研究和教育将在世界上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

今年《旅游学刊》再次选择旅游管理一级学科这个主题(2016年第10期做过一次)进行笔谈,希望促进一级学科的实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期选择英国、美国、法国、澳大利亚、韩国、中国台湾6个国家和地区,介绍他们的旅游教育历程、经验,以及对我们旅游教育发展的启发。

陈钢华副教授协助组稿编辑,特此致谢!

英国旅游学科建设和研究浅谈

张晓玥1,陈晓磬2

(1.Business School,University of Nottingham,Nottingham,NG8 1BB, UK; 2.Aberdeen Business School,University of Aberdeen,AB24 5UA,UK)

Doi:10.19765/j.cnki.1002-5006.2019.11.001

一、英国旅游高等教育和学科发展概况

英国旅游高等教育自20世纪60 年代兴起并蓬勃发展,至今已逾半世纪。其间,曲折与探索交织,反思与成长同行。根据Airey①AIREY D.40 years of tourism studies—A remarkable story [J].Tourism Recreation Research,2015,40(1):6-15.和Stuart-Hoyle②STUART- HOYLE M.The purpose of undergraduate tourism programmes in the United Kingdom [J]. Journal of Hospitality, Leisure,Sport and Tourism Education,2003,2(1):49-74.的研究,英国旅游高等教育以及学科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不同阶段。

(1)第一阶段:20 世纪60 年代至80 年代末期。这是英国旅游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的阶段。1972年,英格兰的萨里大学(University of Surrey)和苏格兰的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将旅游作为独立学科并面向全国招收27 名硕士研究生。这标志着“旅游”作为一门独立研习专业的学科地位在英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得以确立。值得注意的是,英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和教学专业在20世纪60年代经历了一场急速扩张,以满足(就业)市场需求。这种在市场需求的促生下高度地以“职业性”为导向的教育方针也直接决定了旅游教育的知识体系是以商业和管理科学为核心基础;教学内容是以理解不同商业环境下如何将各种旅游经济活动(例如,旅行社运行、酒店管理)的效益最优化为主体;教学目的则是服务旅游产业发展和雇主需求。1986 年,英国高校开始招收旅游专业本科学生。这种强调旅游活动的经济性并服务和最大化这种经济性的教育理念主导和贯穿了旅游学科在这一时期的发展。

(2)第二阶段:20 世纪90 年代。这一阶段是英国旅游高等教育在曲折中探索发展的时期。具体表现为对上一阶段的全面反思,包括盲目开设专业导致供给过剩、过分强调市场需求、课程设置缺乏统一指导等。正是基于这些反思,英国的旅游高等教育发展呈现重大突破——旅游高等教育日益呈现出一种从以商业和管理课程为主导的学习向商业与管理以外的知识体系扩展的趋势。这一转变使得旅游现象得以在更宽广的范围内被理解和研究,而非局限于经济和管理范畴。这也标志着旅游学科的发展打破了课程设置的职业性/实操性(vocational/action)壁垒①TRIBE J.The concept of tourism: Framing a wide tourism world and broad tourism society[J].Tourism Recreation Research,1999,24(2):75-81.。这一转变主要得益于:旅游产业在世界范围内所产生的持续的深远影响促使旅游研究者和教育者深入地思考如何妥善处理和面对这些影响。同时,旅游教育本身的迅猛发展不断吸引了来自不同学科的学者和研究者参与其中。这不仅壮大了英国的旅游高等教育,更从学科基础上坚实和丰富了旅游研究。

(3)第三阶段:进入21 世纪后的10 年(2000—2010年)。这是英国旅游高等教育进入质量提升的阶段。2001年,英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委员会首次发布了针对全英高校旅游专业的教学评估报告。同年,旅游研究“产出”(output)首次参与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RAE)学术研究考评。RAE 是由英国高等教育基金会组织的对全英境内所有高等教育机构进行的研究质量的考核评估。它主要强调研究产出(research outputs)、研究环境(research environment)和研究自尊(research esteem)。2001年,RAE考评引发了英国旅游教育和研究领域的一系列思考和总结。其一,旅游研究成果数量令人瞩目,共有363篇科研成果被纳入统计。其二,此次评估暴露出旅游研究作为一个整体的“不可见性”(invisibility)。这种“不可见”源于旅游在(RAE)评价体系中没有被当作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接受评估,而是作为子级科目被冠名在至少7 个不同专业科目之下,例如,商业及管理、体育休闲、地理等。名之不正的结果则是旅游研究作为一个整体被消融而“不可见”。其三,旅游研究质量不高,大部分研究滞后于当时的管理学研究水平。2001 年的研究评估共有7 级指标,只有2 篇研究成果获得了“5*”及“5”(为最高两级)的评级,11 篇获得了“4”(即第三级)的评级,而绝大多数旅游研究成果均为后4级。

二、英国高校评估体制及其对旅游研究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笔者将2010 年至今的阶段界定为英国旅游高等教育全面发展的阶段。旅游学科发展在这一阶段深刻地受到Research Excellent Framework(REF)的影响,由此呈现出研究与实用并重的特征。REF是由英国最主要的4个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共同推进的研究评估体系。它曾于2014年首次对全英高校进行学术研究考评,并自此取代RAE。REF旨在建立高校研究的“声誉等级”(reputational yardsticks),并以此为依据更为合理、高效地引导和分配学术研究资源。为此,REF 构建了全新的评价指标系统,在保留“研究成果”和“研究环境”的同时引入新维度:研究影响(research impact)。值得注意的是,在即将到来的2021 REF中,“研究影响”在整个评估系统中的权重由2014 年的20%上调到25%。这表明了英国日益重视高校研究的社会影响的趋势。

笔者现就REF 中的主要评估指标及它们对旅游学科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②“研究环境”评价指标主要对英国高校的研究软件(例如,高校对科研的管理措施、政策支持等)和硬件进行评估。因与本文主旨关系不大,不在此赘言。。首先,研究产出这一指标主要强调以学术论文为表现形式的科学研究产出。如前文所述,英国旅游高等教育自肇始便设立于商业和管理科学架构之下,这也使得如今英国绝大多数的旅游、酒店和会展专业成为商学院学科体系下的一个二级学科。相应地,旅游领域的研究产出也是放置于整个商业与管理科研评价体系中接受评估的。在英国,其主要评价依据 是 Association of Business School’s Academic Journal Guide(ABS)。顾名思义,ABS 是针对商业和管理领域主要学术期刊的一个评价指导:所有期刊据其质量高低依次划分为 4*、4、3、2、1、0 不同等级。一般而言,在“4*”“4”和“3”星级期刊 上发表的学术文章相应地被认可为REF中的“4星”或“3星”的研究产出,即文章的原创性、重要性和 严谨性达到该学科内的世界(领先)水平。高级别的研究成果在一所高校的整体研究评估中有着 非常大的权重(60%),而高等级的REF 评估结果将直接和间接地为高校带来不可估量的研究资源和资助。

与旅游有关的期刊在ABS 中被归在“运动、休闲和旅游”(sports, leisure and tourism)之内,共有5本4*星级期刊: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Journal of Service Research,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Tourism Management和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Methodological。一方面,将旅游领域的学术期刊纳入商科研究的统一评价体系中使得旅游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得以认可,增强了旅游研究在整个科研评估体系中的可见性(visibility);另一方面,这也吸引了越来越多非旅游教育背景的学者在旅游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他/她本身甚至可能不从事旅游教学。这种“跨领域”的科研选择实际上是在面对一些历史更悠久、竞争程度更激烈的商科(例如,经济学、金融学)期刊时的一种“另辟蹊径”。据两位笔者的观察,对于在商学院(而非独立的旅游学院)工作的旅游学者来说,在更为“传统”的商科领域(例如,管理学)的期刊发表高质量文章,仍然是来自同事及领导的“期许”或要求,或多或少地会和个人晋升直接相关。这表明,虽然旅游学科业已得到认可并愈发受到重视,但与传统领域相比,尤其是在“大”商科环境下尚不具备“话语权”。这也表明,学科建设和旅游学者的个人发展密不可分。如何能既坚持自己的旅游学术道路,又能在强势学科如林、旅游学科相对年轻薄弱的背景下立足于目前的学科/机构设置体系中?这不单单是旅游学者所面临的问题,也是整个旅游学科所应思考的问题。

尽管旅游学者的研究产出得到了认可,旅游教育仍然面临“学科危机”。近年来,多个英国高校的旅游、酒店及会展专业面临关闭和解体。例如,伯恩茅斯大学(University of Bournemouth)旅游酒店学院于2018年解体:原有的旅游、酒店、会展专业停止招生,教职人员被分散至管理学、市场营销等不同的传统商业管理学科之下。朴茨茅斯大学(University of Portsmouth)也于同年停办了酒店管理的本科学位教育。部分院校虽保有旅游、酒店、会展专业,但学位课程一再削减,转而由其他商业/管理课程代替。这些变动由多方原因所致,例如,大学的财政预算、招生预测等。但同时也应看到,传统的旅游和酒店强校不仅未受到外界“危机”的影响,反而势头更胜。萨里大学的酒店与旅游管理学 院 (School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Management)蓬勃如初——强大的科研产出为之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源(例如,近年已着手筹划建立学院的教学酒店),并由此推动整个学院的可持续性发展。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则一直保留9个不同的旅游本科学位点、1 个独立硕士学位点以及众多学有专长的导师面向全世界招收博士研究生。诺丁汉大学(University of Nottingham)也于2019 年重新开设了旅游营销硕士学位课程,并面向全世界招收博士研究生。此外,阿伯丁大学(University of Aberdeen)在最近获得的一项欧盟资助的研究基金的支持下,正着手筹建文化旅游(cultural tourism)的独立硕士点。

其次,研究影响这一指标主要强调以“影响实例”为表现形式的学术研究的实用性,即学术研究对经济、社会、文化、公共政策或服务、卫生、环境或生活质量所带来的变化和贡献。“影响实例”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从而界定该研究对非学术界产生的深远影响。一个是延伸性(reach),另一个是重要性(significance)。延伸性表明该研究有多少受众、多少人因为该研究而受益。重要性强调该研究对受益人群而言改变了什么(例如,政策、服务、绩效等)。参与考评的大学及其研究成果所提交的影响实例说明必须有效地展示相关的证据以证明延伸性和重要性。和研究产出不一样的是,研究影响不能随学者流动(即不能因为某学者跳槽至别的学校而转移至新的工作单位)。对旅游学科而言,那些与政府/行业相关的旅游研究将会很好地变成影响实例。在英国,因为不是每个研究型学者都有研究影响实例,能把握这一机遇将会是旅游学科建设和旅游学者个人发展的突破口。

除REF外,英国还有其他两个评估体系是针对全体英国高校的:Teaching Excellence Framework(TEF)和 Knowledge Exchange Framework(KEF)。TEF 着重评估教学质量,并没有分学科评估。最新引入的KEF,意在强调高校如何把研究成果成功地转换到社会。该项评估正在行进中,具体评估标准还在进一步商讨。

上述所述,越来越多的评估实践给包括旅游学者在内的学者们带来了不同的评价指标:高质量的研究展出、有影响的研究产出、高质量的教学。这些评估从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各个学科的发展,也渐渐展现出学科实践性的重要性。“闭门做学问”似乎已经渐渐远离英国高校。对英国高校而言,更重要的任务变成培养有实际技能的人才和学者。然而,这些多方面的评估到底是压力还是动力,还有待时间的验证。

(第一作者系该校助理教授,第二作者系该校讲师;收稿日期:2019-09-27)

美国旅游管理学科建设及其对中国的启示①笔者感谢以下专家/学者对本文初稿提出的宝贵意见:白秀成教授(美国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李想教授(美国天普大学)、苗莉教授(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立大学)、池更青教授(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潘冰教授(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和孟芳教授(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

杨 旸1,毛振兴2

(1.School of Sport,Tourism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Temple University, Philadelphia, PA 19122, USA;2.Collins College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California State Polytechnic University,Pomona,CA 91768,USA)

Doi:10.19765/j.cnki.1002-5006.2019.11.002

一、美国旅游管理学科的现状

美国的旅游管理教育起步较早,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可供中国借鉴。现阶段,美国“大旅游管理”②在本文中,如无特别说明,旅游管理学科泛指包含相关子学科的“大旅游管理”学科。学科主要包括旅游与目的地管理(tourism and destination management)、酒店接待业管理(hospitality management)、节事管理(event management)、休闲与游憩管理(leisure and recreation management)和国家公园管理(park management)等领域,形成了从专科(Higher Diploma/Associate)、本科(Bachelor)到硕士(Master)和博士(PhD)的完整的教育与人才培养体系。每个学校根据自身师资情况、历史渊源和科研特色,重点发展其中少数学科/领域。据不完全统计③数据来源:https://www.bachelorsportal.com/search/#q=ci-82|di-313|lv-bachelor。其中,开设节事管理的大学(学院)有46所,酒店管理有196所,旅游目的地和休闲管理有173所。有时,同一所学校会开设大旅游管理学科下的多个专业。,全美共有300多所院校开设不同层次的涉及旅游管理学科的专业,包括社区大学、传统文理学院、教学型大学、应用型大学以及研究型大学。在本(专)科教育层面,由于政府教育部门对学科建设的松散管制,许多学校接受行业协会对本(专)科专业进行审核评估(accreditation)。在美国,主要进行旅游专业评估的行业协会包括COAPRT(Council on Accreditation of Parks,Recreation,Tourism and Related Professions)和ACPHA (Accreditation Commission for Programs in Hospitality Administration)。评估的指标通常涵盖任务使命、行政管理、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学业评估、服务支持、教学设施以及财务保障等方面。

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一方面,美国的旅游本科教育以知识和技能相融合为主。除了大学的通识课程外,还有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包括一定数量的实操课和以工作时间为标准的产业实习课)。实习单位基本都由学生自己本人联系。这样做可以发挥学生对职业规划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另一方面,研究生教育及师资培养在旅游管理学科建设和发展中起到最直接的作用。美国旅游管理研究生教育有着较为深厚的积累。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其培养体系不断完善,为全球旅游管理行业培养了大量的优秀师资、科研人才和行业管理者。不同于国内2~3 年的硕士培养体系,美国的旅游管理硕士通常推行1~2 年的培养计划。硕士研究生录取除了参考标准化考试成绩(例如,GMAT、GRE 和托福)和本科阶段专业以及平均成绩外,推荐制度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申请者需要提交推荐人的信息和推荐人推荐材料,以确定申请者的素质和水平。在成熟的体制保障下,有资历的推荐人会客观地评价申请者的能力,提供有参考性的意见。在美国,有些旅游管理硕士课程以授课型专业硕士为主,学生只需修满足够的学分,不需要完成学术型硕士论文(thesis)即可获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在美国,也有许多培养学术型硕士的课程要求学生完成传统意义上的硕士论文。硕士培养重视产业导向,许多硕士培养方案需要学生完成一定时间的产业实习。在互联网在线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了在线的硕士学位课程,使得旅游管理研究生教育得到进一步普及,加速了旅游管理学科体系的完善。

在旅游管理博士生(PhD student)培养方面,随着旅游管理学科体系在美国全国范围内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许多高校对旅游教学和科研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在这一宏观背景下,旅游管理博士项目在北美高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早期的部分博士课程依托于其他学科的博士点,比如,工商管理、教育学、健康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近年来,除少数附属于商学院的旅游管理博士项目外,绝大多数博士课程都有独立的博士点。美国的博士生录取除了标准化考试成绩、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成绩外,科研发表以及推荐人的意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产学研不断融合的今天,不少旅游管理博士点还会参考申请人的从业经验。

美国旅游管理学科的博士培养在保持多学科交叉特色的同时,尝试建立独立的学科体系。这点在主要的旅游博士点的基础课程设置上显得尤为突出。美国主要的旅游管理博士点都开设了旅游研究理论和旅游研究方法的基础课程。例如,在US News 排名第35 位的佛罗里达大学(University of Florida),旅游管理博士点的基础课包括“现代旅游管理理论”(Contemporary Theories)和“休闲服务业基础”(Foundations of Leisure Services)。在本文第一作者任教的天普大学(Temple University),博士基础课包括“理论建构”(Seminar in Theory Development)和“旅游研究方法”(Research Seminar)。除此之外,绝大部分博士生还可以交叉选修其他学科的博士基础理论和方法课;甚至在部分学校,博士生还可以同时修读其他专业的相关硕士学位课程。在博士生培养环节中,对博士生的教学能力以及研究课题计划写作能力的培养也受到许多学校的重视。

在美国,旅游管理学科的博士考核一般分为4部分。第一部分是每学年的学术考核,即主要包括对课程分数及平时科研表现的评估。第二部分是博士资格考试(Qualifying Exam),即在第一年或第二年上完基础课程后,对博士生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掌握程度进行测评。资格考试可以包含多项内容,例如,旅游学科理论、研究方法、相关学科理论等。在顺利通过资格考试后,博士生正式成为博士候选人(PhD Candidate)。第三部分考核是博士开题。第四部分为博士论文答辩。这两部分与国内相似。有的高校要求博士论文外审(有些则不要求)。

研究生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对学科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生导师队伍的质量不但决定了研究生教育的水平,同时也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科的整体科研水平。与中国类似,美国实施研究生导师制。副教授或助理教授都可以是博士生导师,能指导博士生。在美国学科体系下,年富力强的助理教授虽然刚开始教职,但他们通过攻读博士学位阶段的系统培训积累了最新的知识体系。因此,刚拿到博士学位的助理教授同样有资格指导硕士生甚至是博士生。在美国,还有一个富有特色的制度——“特聘冠名教授”(Endowed Professorship)。与学校资助的“杰出教授”(Distinguished Professor)不同,特聘教授的头衔由业界提供资金以资助顶级的师资;同时,特聘教授获得业界资源用以推动学术研究,并且将相关的学术成果推广到业界实践中。比较成功的案例包括宾州州立大学的Marriott Endowed Professor,华盛顿州立大学的Taco Bell Endowed Professor 和南卡大学的SmartState Endowed Chair for Tourism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各种学会在美国旅游管理学科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在本(专)科生和研究生培养体系中亦有贡献。主要的学会包括美国旅游旅行研究会(Tourism and Travel Research Association, TTRA)、国际酒店餐饮及学术教育学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Hotel,Restaurant and Institutional Education, ICHRIE)、国际旅行与旅游教育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Travel and Tourism Educators, ISTTE)、全国游憩与公园学会(National Recreation and Park Association,NRPA)等。这些学会为学科发展与教学体系创新、研究生教育讨论提供了非常好的指导、交流和沟通平台。同时,这些学会所辖期刊也代表着极高的学术水平。比如,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19 年的 JCR 影响因子=5.338)是 TTRA 的会刊;Journal of Hospitality&Tourism Research(2019 年的 JCR 影响因子=2.849)是ICHRIE的会刊。这些学会每年都会在不同城市举办年会,尤其是TTRA和ICHRIE年会被普遍认为是在北美旅游管理学科水平最高的学术会议。此外,旅游管理研究生年会(Annual Graduate Education and Graduate Student Research Conference in Hospitality and Tourism)是研究生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美国主要的旅游管理学科硕博士点所在院校每年都会派出学生和老师参会。

二、对中国的启示

(1)开展和普及旅游管理核心课程建设,推动精品课程教材的编写。课程建设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教材编撰为学科框架推广定下基调。旅游管理核心课程的设计,尤其是基础理论课程的建设,需要提升到学科建设的高度,以确定完善的可持续的学科理论框架。同时,需要统一对于研究方法论课程的认识,确定一个具有普适性但同时又有一定灵活性的旅游管理研究方法论体系。基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不同学科的成熟的研究方法,结合旅游管理学科基础理论体系和应用范畴,建立相对独立的学科知识体系。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美国大学的教师岗位一般分为终身教授编制的教学科研岗和讲师编制的教学岗(一般业界经验丰富)。这样比较好地解决了教学和科研的合理搭配。就终身教授编制的教师而言,他们需要拥有博士学位,但一般不录用毕业于本校的博士,以避免近亲繁殖。他们从助理教授做起,每年校方会根据教授晋升方案对其教学、科研和服务进行评审,并提出改进意见。就这样,一般要过6到7年才可以申请终身教职(同时升为副教授)。一般来说,对于研究型大学而言,科研能力的水平是决定是否可以拿到终身教职的最重要的标准。另外,美国大学的师资和国际化合作水平很高。

(3)建设一流的旅游管理学科学会。按照美国的经验,具有活力和创造力的学会建设可以有效地推动学科发展。旅游管理学科的学会应该把重点放在提高会员参与度、丰富学会活动、提升学会活动质量上来。学会的年会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通过会员(单位)的积极参与,提升学科的凝聚力和丰富学科知识体系结构。高水平的学会学术期刊对提升学科地位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学会的会刊可以明晰学科知识框架,与时俱进地拓展学科知识前沿,丰富学科体系的内涵,推动学科的对外知识溢出。

(4)不断推动学科与产业融合。相较于国内以旅游规划和策划为主驱动的产业融合,美国的旅游管理学科与业界融合更加全方位和立体化。首先,专业以就业为指导,需要深入了解产业需求,创新及调整培养体系。通过在校期间的业界实习,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找到合适自己的职业方向,不断调整就业期望和学习目标。其次,许多专业也会邀请业界“大咖”担任该专业的顾问委员会来指导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再者,美国大学都有强大的校友会。这些在业界担任一定职务的校友们会经常跟原专业的师生保持互动。一方面,这些毕业的校友可以作为当前学生在职业上的榜样;另一方面,毕业校友经常对母校进行捐款,帮助本专业实现更好的发展。此外,产业发展也反哺学科建设。上文提到的“特聘冠名教授”制度就是很好的例证。行业/企业冠名的特聘教授岗位瞄准顶级师资的细分专业与科研特长,例如,服务业管理、酒店收益管理、大数据分析等。细分的产学研融合有助于提升旅游学科的整体实力,最大化地发挥学科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第一作者系该校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二作者系该校教授、系主任;收稿日期:2019-09-27)

法国旅游类硕、博士人才培养与学科发展

沈世伟1,Violier PHILIPPE1,2

(1.宁波大学-昂热大学联合学院/中欧旅游与文化学院,浙江 宁波315201;2.UFR ESTHUA Tourism and Culture,University of Angers,Angers France 49004)

Doi:10.19765/j.cnki.1002-5006.2019.11.003

尽管中国高校当前学科建设的动力、起点、路径、模式都与西方大学存在较大差异,但硕士和博士人才培养向来都是中外高校学科发展的重要内容。多学科介入旅游研究以及旅游学科现有地位与旅游产业重要性严重不符是中外旅游学界共同面对的现象。因而,旅游强国法国在这方面的努力与实践值得正致力于建设旅游管理一级学科的中国同仁们了解与借鉴。

一、法国旅游教育格局

长期以来,数量众多、历史长短不一但普遍办学水平甚高的旅游-酒店-餐饮类职高和高职高专院校被视为法国旅游教育的特色和名片。早在20世纪30年代,巴黎、尼斯、斯特拉斯堡、克朗蒙费朗、图卢兹、格勒诺布尔等地就已兴起一批酒店-餐饮类院校①BODET R. Toques Blanches et Habits Noirs.L’hôtel et le Restaurant Autrefois et aujourd'hui[M].Paris:Dorbon Ainé,1939:223.。相比之下,法国综合性大学体系中的旅游教育,尽管起步也颇早(巴黎第一大学早在1961年就成立了旅游高等研习中心,1989年发展为旅游学院),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昂热大学、图卢兹大学等一批综合性大学的旅游院系次第成立,才渐成气候,形成了昂热、图卢兹、巴黎、尚贝里、佩皮尼昂等五大旅游高等教育中心,建立起高专到博士的完整培养序列。2003年后,在欧盟博洛尼亚进程的推动下,法国公立大学的文凭统一转换为“L(Licence,学士,学制3年)—M(Master,硕士,学制2年)—D(Doctorat,博士,学制3年)体系”。

二、法国旅游类硕士的培养

法国的硕士学制为2 年,有专业型硕士(master professionnel)、研究型硕士(master de recherche)和混合型硕士(master mixte)之分,但通常在前三学期不作区分,只在最后一个学期才分野:同班的专业型硕士生去实习(但也要写毕业论文),而研究型硕士生则进入“研究赛道”(parcours de recherche),在教授和副教授们的带领下开始研究方法的启蒙,研习方法论,思考研究方向,为攻读博士学位做准备。绝大多数旅游类硕士生修读的是专业型硕士,在专业大类上多属于“经济与管理类”。旅游院系规模越大,硕士专业方向往往分得越细,例如昂热大学旅游与文化学院在硕士层次开设的专业方向就有17个。相比其他院系,法国高校的旅游院系普遍更重视实践环节。法国高校的旅游类硕士生每学年必须开展4~6个月的实习。实习由其自行寻找和联系,从事的岗位和工作职责须与所修专业方向相符,否则得不到专业(方向)负责人的同意,无法签订(学校、实习单位和学生本人)三方协议。由于法国法律规定实习单位必须支付实习生薪酬且每月不得低于500多欧元,有些实习单位还提供住宿、午餐券等其他福利,因此法国的企事业单位招聘实习生是认真的,在正式确定录用某位实习生之前,往往会对其进行材料初审、电话交谈、面试等多个环节的考察,录用后也会交给其明确的任务,并可能辞退不合格的实习生。因而不难理解,经受过如此锤炼的硕士生大多自然兼具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对行业及自身都有了真正的认知,就业竞争力强,行业内就业率以及进入职场后对行业的忠诚度都显著高于中国旅游院校的毕业生。

三、法国旅游类博士的培养

与硕士生一样,法国大学的博士生入学实行“申请-审批制”。具有硕士学位的申请人向导师递交研究计划和申请材料,获得导师认可后,就可到博士生院(Ecole Doctorale)办理注册了。博士生须在博士生院注册,并在导师所属且受博士生院认可的实验室/研究所中开展研究,撰写论文。实验室/研究所有校级的,也有与其他科研机构(例如,法国国家科研中心[CNRS])合作设立的。博士生院按研究领域设置,因而一所综合性大学通常有多个博士生院。一个博士生院通常也汇聚多所高校的相近学科,并在牵头高校设立办公室。博士生院负责博士生的学籍、学位及课程等事项。不同的博士生院的学分要求是不同的。例如,昂热大学的旅游地理博士生注册的博士生院名为“Société(社会),Territoire(国土),Temps(时间)”,该院博士生须在答辩前修满100 学时,包括40 学时实践学分(履历制作、面试指导、博士就业指导、教学启蒙等)、60学时科学学分(例如,社会科学史、哲学思想概论等)。在科学学分中,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作报告每次可抵6 学时,但研究伦理与学术道德课的2 学时是必修的。又如,尼斯大学的“法律、政治、经济、管理”博士生院规定博士生须修满90 学时,包括30 个学术学时(学习使用分析工具、学习使用软件、文献阅读、研究伦理与学术道德,除后者外可用研讨会、培训、讲座等相抵)、30个职业学时(授课技巧、英语演讲与协作、时间管理、压力管理、企业管理、急救实务等)、30 个不限类型学时。法国大学的博士生院和实验室/研究所普遍鼓励博士生参会、发文,但都没有硬性要求。

四、法国旅游类博士论文的院校与学科分布

法国旅游研究自20 世纪50 年代发端之时起,地理学便是先锋和主力,博士论文便是研究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①沈世伟,LAZZAROTTI O.法国地理学界旅游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经济地理,2011,31(5):844-851.。此后,越来越多的院校和学科投入旅游类博士的培养中。法国博士论文在线数据库(www.these.fr)收录了1985 年至今的各学科博士论文。截至2019年10月1日,笔者以“旅游”(tourisme)为关键词共搜得博士论文4065 篇(年均120 篇)。它们来自法国127 所高校,涉及法国半数以上的博士培养单位,包括综合性大学和精英院校,分布十分广泛。但“产值”超过20 篇的院校仅有51 所;其中,超过50 篇的仅有30 所。考虑到法国高校近10年来的合并潮,系统中合并前后的院校并存,实际的“高产”院校为数更少。从博士生们自主标注的学科来看,几乎所有学科均有涉及,其中:地理/规划/城市学占比24%居首,随后是法学(10%)、管理学(8%)、经济学(8%)、语言学/文学(8%)、历史学(7%)、社会学(7%)、信息/通讯(6%)、人类学/民族学(3%)、政治学(3%)、教育学(2%)、环境/生态(2%)、心理学(1%)、体育学(1%)、建筑学(1%)、艺术学(1%)……还有近1%的博士生高举“旅游/旅游学/旅游研究”旗帜。可见,在法国这样一个旅游业历史悠久且高度发达的国家,旅游受到各学科的普遍关注,成为其共同研究的对象,但地理学(及相近学科)始终是旅游研究的主流学科。

五、法国旅游类博士的跨国合作培养

法国是全球第四大留学生接收国,教育和科研水平高,且政府、社会和高校都对留学生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因而,留学生是法国博士生中的重要群体。法国高校中从事旅游研究的博士生来自全球各地。因此,博士论文涉及的案例也遍及全球。法国旅游学界的博导们及其所在实验室/研究所普遍支持博士生们(无论其属于哪个国籍)睁眼看世界,深入世界各地开展田野调查,把学问做到旅游所及的世界版图中去。同时,法国高等教育、研究和创新部(MESRI)明确鼓励高校跨国联合培养博士生,包括联合指导和双学位等形式。法国旅游院校与国外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生十分普遍,仅从法国博士论文在线数据库(www.these.fr)查到的1985 年至今(2019年10月1日)以旅游为主题的、由法国高校与国外高校合作指导的双学位博士论文就有169篇之多。外方合作高校多为加拿大(尤其是魁北克省)、意大利、摩洛哥、突尼斯、瑞士、巴西、西班牙、德国、比利时、罗马尼亚、塞内加尔、贝宁等国旅游研究相对活跃的综合性大学。

六、旅游研究科研集团

时至今日,法国高校中的旅游学科归属依旧五花八门,多数规模小、地位边缘、可见度低、科研经费不足,缺乏与校领导层对话的能力①LAPORTE C, POULAIN J-P.Le tourisme dans l’enseignement suprérieur et la recherche [C]// BESSIERE J, RAYSSAC S, POULAIN J-P.Tourisme et Recheche, Colloque de l’association ASTRE (Toulouse, mai 2011). Paris: Espaces tourisme & loisirs- collection Mondes du tourisme,2013:14-25.。困境中的法国同仁们也曾讨论过在全国大学理事会(Conseil National des Universités)设置旅游类别,但未得到足够数量的A类教授的支持(不少教授不愿脱离母学科);又曾倡议建立“旅游学”(la tourismologie)②HOERNER J-M. Traité de Tourismologie.Pour Une Nouvelle Science Touristique [M].Perpignan: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Perpignan,2002:191.③HOERNER J-M, SICART C. La Science du Tourisme.Précis Franco-anglais de Tourismologie[M].Paris:Editions Balzac,2003:208.,也未得到群起响应。一些已在旅游研究领域成名的学者为了后续的学术生涯、晋升教授而“皈依”符号学、心理学等“正经”学科③HOERNER J-M, SICART C. La Science du Tourisme.Précis Franco-anglais de Tourismologie[M].Paris:Editions Balzac,2003:208.。但更多法国同仁一直未曾放弃合作共谋旅游学科发展的努力。2019年5月6日,由昂热大学旅游与文化学院牵头,法国西部4 个大区(法国共有10 个大区)的18 所综合性大学和精英院校的150名旅游学者(分属34个研究所/实验室),以昂热大学Philippe Duhamel教授为主席,以波尔多第三大学Isabelle Sacareau教授为学术委员会主任,组建“旅游研究”(Etudes touristiques)科研集团(Groupement d’Intérêt Scientifique)。科研集团是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给予认可和支持的学术共同体的正式称号。首个国家级旅游科研集团的问世是法国旅游学科建设的里程碑。

(第一作者系该院常务副院长、副教授,第二作者系该院院长、教授;收稿日期:2019-10-05)

澳大利亚的旅游高等教育与旅游学科建设

黄松山

(School of Business and Law, Edith Cowan University,Joondalup,WA 6027,Australia)

Doi:10.19765/j.cnki.1002-5006.2019.11.004

在澳大利亚(亦称“澳洲”)全国的40 多间政府认定的大学中,据粗略估计,有近一半以上的大学开设有旅游及旅游相关专业(例如,酒店管理、节事、会展、体育休闲管理等)。从开设有旅游专业的大学的层次、级别来看,澳大利亚大多数旅游院校为20 世纪90 年代成立的新型理工型大学④PEARCE P L.Australian tourism education [J]. Journal of Teaching in Travel&Tourism,2005,5(3):251-267.。在澳洲八大名校中,仅昆士兰大学(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与蒙纳士大学(Monash University)开设有旅游专业和课程。最近几年,蒙纳士大学的旅游专业课程,因一些知名旅游学者的离开,在澳洲旅游学界的声誉有所下降。昆士兰大学一直以来以其独立的旅游学院而闻名,但几年前学院调整,旅游学院合并入商学院,成为商学院的一部分。整体来看,澳洲高校的院系设置大致分为4大块:医学与健康、工程与信息科学、人文学科、商科与法律。大多数澳洲高校的旅游学科和专业设置在商学院内⑤KING B,CRAIG-SMITH S.Australasia[M]//AIREY D W,TRIBE J. An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Tourism Education, London: Elsevier,2005:111-121.,例如,昆士兰大学、格里菲斯大学(Griffith University)、南澳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詹姆士库克大学(James Cook University)、埃迪斯科文大学(Edith Cowan University)等,极少数设立于人文学部中,例如,弗林德斯大学(Flinders University)。笔者的个人观察为,位于商学院环境下的旅游专业的发展规模和趋势相对较好。

一、澳洲高校旅游学科建设特色

澳洲大学的旅游学科建设,有以下一些特点,可资中国旅游高校借鉴:

(1)课程设置紧密结合行业发展需要⑥SOLNET D, ROBINSON R, COOPER C.An industry partnerships approach to tourism education[J]. Journal of Hospitality, Leisure, Sport &Tourism Education,2007,6(1):66-70.。大学会定期对课程名称、教学内容及教学大纲进行评审,形式多样,有正式的第三方机构评估,也有学科组的自评。一些学校的旅游专业设立专业教学咨询委员会,吸纳业界人士为委员,定期对旅游专业的教学内容进行评估,以保证教学内容切合行业发展的需要。

(2)教学内容的国际化。旅游学科本身的国际化程度较高,在澳洲众多高校的旅游专业中,国际学生的占比也较高。针对国际学生未来可能回国工作的职业发展要求,澳洲高校旅游学科的教学内容比较国际化,所采用的教学案例会考虑到学生的多样化要求,照顾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市场与行业实践。有一些课程的设置,从名称上就突出教学内容的国际性,例如,“亚太关键旅游议题”(Critical Issues in Tourism in the Asia Pacific)和“国际度假区管理”(International Resort Management)。

(3)教学内容的时效性。澳洲高校要求各学科所选用教材的版本不得过于陈旧,并鼓励教师将自己最新研究成果结合到教学中去,以保证学生获得学科最前沿的知识。

(4)师资的国际化。笔者认为,澳大利亚高校系统的一大明显优势是,虽然澳洲的大学大多为公立性质并处于政府资助体系中,但大学相对独立,且非常国际化。澳洲大学体系很久以来都有就在全球招聘一流学者的传统。这一传统赋予大学在全球高校竞争中的充足的生命力。在澳洲高校的旅游专业师资中,有超出一半以上的人为非澳洲本土出生的。师资的国际化也保证学生可以在学习中接受多元文化视角和国际化思维。

二、旅游研究与旅游学科地位

旅游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其地位普遍低于一些传统学科①PEARCE P L.Australian tourism education[J].Journal of Teaching in Travel&Tourism,2005,5(3):251-267.。在商学院体系中,旅游或旅游管理的学科地位很难与一些商学院的核心学科/专业(例如,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财务会计等)相比。澳洲高校的旅游学科大多处于商学院环境中。在商学院,旅游很难成为核心专业。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商学院具体的小环境中旅游学科的地位比其他商学学科要低。尽管“一等公民”的地位恐怕很难与旅游学科沾边,但通过努力,旅游学科还是可以在商学院得到优待。如果一个旅游学科群体的研究做得好,整个学科在商学院中的认可度和受支持程度就可能提高。

在澳洲的国家研究评估体系(Excellence of Research in Australia)中,“旅游”被明确列为一个4位编码(1506)的研究领域(Field of Research),与“市场营销”(Marketing, 1505)、“商务与管理”(Business and Management,1503)并列。这个研究领域分类体系,来自国家标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标准研究分类》(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Standard Research Classification, 2008)。根据这个研究领域分类体系,旅游与其他商学学科有了相似的“级别”。在这样一个体系中,旅游学科也被无形中赋予一种优势②HUANG S.Similar exercises, different consequences:An examination of tourism research in national research assessment frameworks [J]. Tourism Management Perspectives,2012,2:13-18.。在澳大利亚商学院院长联席会(Australian Business Deans Council,ABDC)确定的商学学科学术期刊级别名单中,也自然沿用了这个分类体系。

在现代大学的固有职能中,研究与教学平分秋色。一些研究型大学则更注重大学的研究职能。在澳洲的高校体系中,研究产出量及影响力决定了一间大学的“声誉资本”,这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大学能否招收到更多的学生(特别是国际学生)以维持较稳健的财务资本状况。因此,如果一个旅游学科组的研究产出可观,且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它在商学院中的各学科组中的地位则会被看重。虽然不一定会被尊为学科组中的老大,但也不会被当成“二等公民”对待,旅游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就会有较为坚实的基础。

表1列出了澳大利亚最近4次国家层面的大学研究评估中旅游学科研究的情况。可以看出,历年来参与评估的院校数量不断下降,从2010年参与评估的 24 间院校,到 2012 年和 2015 年的 16 间院校,再到2018 年的13 间院校③数据来源:澳大利亚大学研究现状报告2018—2019(State of Australian University Research 2018—2019)[EB/OL].https://dataportal.arc.gov.au/ERA/NationalReport/2018/,2019-09-02。。一间院校在首次评估或参与几次评估后,因学科调整及大学研究评估策略考虑等原因,可能选择放弃本学科的研究评估。如果一间大学预计旅游学科的研究评估不大可能达到“世界标准”,则出于策略考虑,可能选择在此领域不参与国家研究评估。但一些院校在对旅游学科进行充实强化后,则可能进入旅游学科的研究评估。从表1可以看到,一些大学,例如,查尔斯达尔文大学(Charles Darwin University)、迪肯大学(Deakin University)、纽卡斯尔大学(The University of Newcastle)、塔斯马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Tasmania)、墨尔本皇家理工学院(RMIT University)、西澳大学(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在2010 年首次参评后就再没有继续参评。而中央昆士兰大学(Central Queensland University),则在前三次都没有参加评估的情况下,在2018 年评估中,参与评估并得到“2”级的结果。总体来看,参评院校数的减少,反映澳洲高校中旅游学科研究团队发展的极端不稳定性。一间大学在几年的时间内,其旅游学科可能因为一些学者的离开而快速衰落。另外,如果学科仅有研究,没有教学项目的支持,则也是没有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三、一些思考和建议

澳洲大学旅游学科的发展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一方面的挑战来自澳洲高校面对的对国际生源的依赖和竞争。国际生源市场的变化必将对澳洲高校的旅游学科发展带来影响。另一方面的挑战在于,在澳洲高校研究体系中,对旅游研究的重视不够,资助非常有限。再加上澳洲旅游行业内大的运营商不多,产业体系对高校的研究支持不足,这必将进一步影响旅游学科及研究的发展。但总体说来,虽然澳大利亚仅有40 多间高校,高等教育整体规模不大,但对全球旅游研究的贡献还是非常可观的。在2019 年“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ShanghaiRanking’s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的“接待业与旅游管理”(hospitality &tourism management)学科排名中,澳大利亚有12所高校进入全球排名前50名,足以看出澳洲高校旅游学科的实力。

表1 澳洲旅游高校历次国家研究评估结果Tab.1 ERA results of the tourism discipline in Australia universities

在澳大利亚的旅游研究评估中,旅游学科的可见度是较高的;并且,在商学院体系中,旅游研究作为学科领域的界定是非常清晰的,有足够数量的学科内学术期刊作为研究发表的平台。这一学科框架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给旅游学科及研究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空间。中国的旅游学科发展,可以对此加以借鉴。不少国内同行在不遗余力地争取提升旅游学科的地位,要把旅游从一个“二级学科”提升至“一级学科”。这也是整个中国旅游学界一致的愿望。笔者对此也非常认同。一方面,旅游学科作为一个新兴学科,虽然对国家旅游发展的人才供应有重要影响,但在多数国家的高校学科体系中都处于一个较弱的地位——这是不争的事实。另一方面,旅游在全球高校学科体系中已成为一个公认的学科领域——这也是不争的事实。目前,“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Quacquarilli Symonds(QS)世界大学排名,都将旅游(休闲、接待业管理)作为一个社会科学学科领域进行了大学排名。笔者认为,此类大学学科排名将正面推动中国大学旅游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基本路径为,通过对研究的重视及提高研究产出来提升大学在旅游学科上的世界地位和影响力;通过旅游学科的全球排名/地位来争取更多的体制内资源,提升研究和教学质量,推进旅游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对比于澳大利亚,中国政府对教育与研究的投入更大。研究经费资源相对充足将成为中国旅游院校的相对优势。但大多数中国旅游院校的研究实力还较为薄弱,虽然研究者数量众多,但研究产出还有待提高,影响力也较为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最有效的方法是拓展国际合作,通过与国际同行的合作提升研究能力,增加研究产出,并扩大国际影响力。鉴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的旅游院校的研究实力较强,中国的旅游高校应集中与这些国家的旅游高校建立合作关系。笔者本人在澳大利亚的埃迪斯科文大学建立了“澳中旅游研究合作网络”(Australia-China Tourism Research Network,ACTReNet),也致力于推动中澳两国旅游高校间的研究合作。相信中国的旅游高校,通过提升旅游研究能力,会更多地进入世界旅游高校的先进之列。中国高校的旅游学科建设,也会在旅游研究实力的提升中得以更好的发展。

(作者系该校校长特聘研究型教授,商法学院旅游与服务营销教授,博士生导师,澳中旅游研究协作中心主任;收稿日期:2019-09-02)

韩国旅游学科发展及专业设置概况与特点

张云耀1,徐 楠2

(1.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旅游管理系,重庆401331;2.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天津300071)

Doi:10.19765/j.cnki.1002-5006.2019.11.005

一、韩国旅游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概况

韩国教育部和韩国教育开发院公布的《2018年韩国学科(专业)分类资料集》,将旅游学定义为系统性地研究对于人类生活很重要的休闲及旅游的学科领域,是以这一被称为“没有烟囱”且附加值超高的产业为对象的研究领域。理论层面,旅游学主要是系统性地研究构成旅游产业的酒店、旅行社、度假村、主题公园、会展、博彩等行业的经营、开发与管理;实践层面,旅游学涉及旅游政策、旅游资源及商品开发、国际旅游振兴、旅游法规、旅游政策、旅游经济、休闲等多样化的领域。在韩国高校,与旅游学相关的系科主要包括旅游休闲产业系、航空旅游系、酒店旅游营销系、旅游餐饮福祉专业、博彩活动专业等。

韩国的学科分类体制与我国分“学科门类”“学科大类(一级学科)”“专业(二级学科)”3个层次的设置不同。1962年,韩国开始实行教育统计。2001年,韩国教育人力资源部初步整理出较为详细的学科体系,后经不断扩充和完善。目前,形成了包括“大系列”“中系列”“小系列”和“专业”4个层次的韩国国家学科标准编码体系。2018年,在韩国的学科设置体系中,有人文、社会、教育、自然、医药、工学和艺体能等7个“大系列”;其中,“社会”大系列包括“管理·经济”“法律”“社会科学”3个“中系列”;旅游学与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小系列”一起构成了“管理·经济”这一“中系列”。韩国学科设置的划分标准与国内有较大的差别,难以完全对应国内学科设置状况①在韩国学科分类体制中,专科、本科、研究生都是按照“大系列-中系列-小系列”这一基本架构,只是在不同层面(专科、本科、研究生层面)同一“小系列”下所设置专业不尽相同。。但实际上,若比较起来,在本科专业设置层面,从“管理学”这个“小系列”的专业设置情况来看,韩国的“管理学”与我国的“管理学门类”下的“工商管理类”的专业设置类似。在研究生专业设置方面,韩国的“管理学”也与我国的“管理学门类”下的“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类似。因此,可以说,“旅游学”在韩国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大致类似于“工商管理”(专业类/一级学科)在我国学科体系中所处的地位。

从专业设置情况来看,截至2018 年12 月,仅在“旅游学”这一“小系列”之下,共设置有149 个相关的本科专业②笔者已反复核查相关资料,确认无误。需要说明的是,在韩国,每个高校是可以在“小系列”之下自己灵活地设定、命名专业的,完全是以市场为导向的自行设置。所以,各高校会对涉及旅游的相关词汇进行多种组合。因此,根据《2018 年韩国学科(专业)分类资料集》,在“旅游学”这一“小系列”之下,呈现出来的专业名称就纷繁复杂、数量庞大。另外,在韩语中,用于指代“学部”“学科”的词也均可以指涉“专业”。因此,在“专业”目录下的不少专业名,也出现了“学部”“学科”等字眼。。这些“专业”涉及旅游、休闲、住宿、餐饮、会议、航空、医疗、海洋等诸多领域的资源开发、文化融合、商业运营、服务管理、市场营销、信息情报等。除此之外,其他“大系列”之下也存在着大量的与旅游相关的专业设置。例如,在“人文”这一“大系列”下设的“语言学”“小系列”中,就有“旅游韩语”“旅游中文”“旅游日语”“旅游英语”等专业;在“历史”这一“小系列”中,有“历史文化旅游”专业;在“国际地域”这一“小系列”中,有“中国文化旅游”“法国文化旅游”专业。在“社会”这一“大系列”的“管理学”“小系列”中,更是有大量的与旅游管理相关的专业;在“城市地域”“小系列”中,有“旅游城市规划”专业;在政治学科下有“旅游政治”专业。在工学学科门类的建筑学科里有“旅游景观”专业。在“自然科学”“大系列”的“生物学科”小系列中,有“生态旅游专业”。在“医学”“大系列”下,有开设“保健治疗旅游专业”;在“艺体能”“大系列”下,有“旅游设计”“旅游商品设计”“旅游休闲运动”专业。

从开设地区来看,截至2018 年12 月,京畿道、忠清南道、首尔特别市、釜山广域市分别有10所、10所、9 所、9 所大学开设了 17 个、16 个、15个、22 个与旅游相关的专业;庆尚北道、江原道分别有9所、6所大学开设了23个、17个与旅游相关的专业;江原道、全罗北道、大田广域市、忠清北道分别有6所、5所、4所、4所大学开设了17个、9个、6个、6个与旅游相关的专业。目前,韩国除了2012年新近成立的世宗特别自治市和工业新区蔚山广域市以外,其他地区均设置有与旅游学科相关的专业。在旅游产业发达地区,旅游学科设置较为普遍,且学科特色鲜明。

根据韩国教育部职业能力开发院2019年2月8日公布的旅游学科相关统计数据表明:2018年,韩国旅游学科本科填报志愿申请学生人数为42 728人,最终入学人数为4125 人;其中,男生占比32.5%,女生占比67.5%。毕业后选择进修研究生的仅占1.2%,选择就业的占63.1%,选择其他的占35.7%。这些旅游学科的本科生在毕业后做初次职业选择时,选择管理、金融、保险行业的居多,占比为64.6%。

二、韩国旅游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特点

韩国旅游学科的设置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韩国旅游学科及专业设置紧密服务产业发展。自20 世纪60 年代经济开始起步之初,韩国政府便将旅游业视为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手段,加大了对旅游产业的培育力度。1961 年,韩国颁布了《观光事业振兴法》。随后,京畿大学便于1962 年3月开设了韩国第一个旅游专业。为了不断服务旅游产业发展,京畿大学于1979年3月开设了旅游开发专业;1981 年11 月开设了旅游管理硕士课程;1983年10月开设旅游管理博士课程;1998年3月开设了活动学专业;2002 年3 月开设活动及国际会议硕士、博士课程。由此可见,韩国旅游学科的发展是与韩国旅游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同时,随着韩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日趋严重、学生整体数量的减少,主要由私立教育团体构成的韩国高等教育机构在维系自身教育企业化管理的前提下,不断谋求与韩国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匹配,根据产业化细分对相关专业进行设置。特别是,旅游学科及其专业设置与旅游产业/市场化需求紧密对接,倾向于服务产业发展需求和市场需求。例如,韩国境内现有17家赌场;其中,16 家是只对持有外国护照的顾客开放的。因此,在韩国高校就出现了针对性较强的博彩专业。由于韩国国土面积有限且国际游客占比较大,有韩国高校就设置了航空旅游、航空服务等相关专业。同时,旅游文化、旅游商品设计、旅游会计、旅游公关、海洋旅游等专业也应运而生。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形成了复合型多维度的旅游人才培养机制,“倒逼”旅游相关专业设置。例如,在酒店住宿业等相关的专业中,除了设置各种类型的住宿服务管理专业外,出现了更加关注适宜于住宿业态的休闲娱乐服务、餐饮和博彩等专业。

(2)韩国其他学科及专业设置与旅游交叉现象突出。虽然“旅游学”与“经济学”“管理学”属于同一个层级的学科,但如上文所述,旅游相关专业仍然广泛分布于其他各学科领域(中、小系列)内。特别是,在“管理学”“小系列”中,有大量的与旅游相关的专业,例如,“旅游管理信息”“旅游管理会计”“旅游产业管理”“旅游国际化管理”“休闲旅游管理”“旅游商贸”“旅游事件管理”“医疗旅游”“文化旅游管理”等专业。同时,由于韩国国土面积及人口数量有限,与国内游客市场相比,国际入境游客及出境游客成为其重要的市场组成部分。特别是在中日等邻国在游客市场所占比例较高的现实情况下,在“语言学”“小系列”中,“旅游中文”“旅游日语”“旅游英语”这类的专业不断涌现。基于旅游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旅游信息管理专业”、基于生态环保理念的“生态旅游专业”、基于医疗美容的“医疗旅游专业”都是其他学科与旅游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果。

(3)韩国旅游相关专业设置灵活度高。韩国高校的专业设置必须迎合市场、服务产业、符合现实。市场成为检验专业设置必要性的最重要指标。因此,各学校结合旅游产业发展实际、院校自身的办学特色、各相关系部的特长,灵活设置了149个旅游学本科专业。除此之外,其他学科领域(“小系列”)也有近百个与旅游相关的专业,甚至有些高校的旅游相关专业的名称隔年即变。

(4)韩国旅游学科建设的全球化特色明显。这主要表现为:科学研究的国际化视野、教师队伍的国际化背景、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课程和学生队伍的国际化构成。韩国学者在与旅游、休闲等相关的国际期刊上发表的论文量较大;在主要的旅游/酒店类SSCI期刊编委中,韩国(含韩国籍/韩国裔)学者数量也较多。2018 年和2019 年,韩国的庆熙大学在“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ShanghaiRanking's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的“接待业与旅游管理”(hospitality & tourism management)排名中,分列第8和第11,是全球非英语母语国家中少数几所能名列前茅的高校之一。韩国的旅游学相关专业教授绝大多数都有赴英美国家留学的背景。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国际化的课程所占比例较高。例如,庆熙大学和培材大学旅游专业的部分专业课程实行全英语授课,主要目的之一是为提升本国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另一目的则是为了让众多的国际留学生能尽可能地适应融入教学。培材大学的旅游会展专业曾连续8 年获得“国际节庆协会(IFEA)研究生教育金奖”;本科教育也屡获大奖。在韩国国内学生人数不断下降的背景下,韩国国内大学的旅游学科都在寻求国际化、全球化的发展战略,大量引进留学生。这些举措,除构架多元化的学科氛围之外,还便于韩国本国学生加强对海外文化的理解和交流,也可以补充大学缺失的生源。同时,由于入境游客市场对于韩国旅游产业发展举足轻重,留学生势必会受到韩国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成为未来韩国的潜在游客,也成为韩国旅游的代言人。另外,许多高校还通过与国外大学结成友好学校、双方互派留学生、开展合作办学的方式进行海外联合办学。例如,韩国济州岛的汉拿大学国际旅游与酒店学部与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就有开展联合办学项目。

(第一作者系该系主任、副教授,第二作者系该院博士后;收稿日期:2019-09-30)

台湾地区观光相关科系发展历史、现况与挑战:兼论师资阵容及研究能量

吴忠宏1,王志宏1,林潍榕2

(1.台中教育大学永续观光暨游憩管理硕士学位学程,台湾台中,40306;2.铭传大学观光事业学系,台湾桃园,33348)

Doi:10.19765/j.cnki.1002-5006.2019.11.006

一、发展历史

台湾地区观光相关科系之设立与发展,随着时代演变而呈现不同的样貌。其发展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965 年醒吾商业专科学校(现为醒吾科技大学)成立观光事业科。此为台湾地区观光相关科系之滥觞。此后,陆续有淡水工商管理专科学校(现为真理大学)之观光事业科(1966年)与台湾中国文化学院(现为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之观光事业学系(1968年)之设立。由于过往观光法规尚未松绑,台湾地区的观光风气并未成形,对观光专业人力之需求尚未显现。因此,呈现将近20 年的空窗期,未有观光相关科系之设立。

直到1987 年静宜女子文理学院(现为静宜大学)及1990年铭传管理学院(现为铭传大学)才又先后成立观光事业学系。后来,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于1989年核准设立观光事业研究所后,观光学术领域正式迈向崭新纪元。此时,台湾地区的观光相关科系之名称均以观光事业为名。然而,实已涵盖旅运经营、休闲游憩与餐旅管理之次领域。

随着观光法规的松绑、观光旅游风气渐盛,观光产业发展日益蓬勃,台湾地区对观光相关专业人力之需求日益殷切。因此,相关学术单位之设立亦如雨后春笋般。在此同时,学术领域亦渐朝向分流之趋势发展,相关专业科系陆续成立,例如,旅运管理系、餐旅管理系与休闲游憩管理系等。终于到了1995年,台湾第一所设立观光休闲餐旅相关科系的公立学校——高雄餐旅专科学校(现为高雄餐旅大学)正式成立,它也是最早设立分科的学术机构。1996年,第一所设立休闲事业管理学系的高等校院在大叶大学成立;1997 年,朝阳科技大学亦设立了休闲事业管理系,这是台湾地区第一所由技职校院设立的休闲系。后来,台湾地区于1998年1月开始推动“隔周休二日”的制度。当年,朝阳科技大学也创立了第一所休闲事业管理硕士班,培育高阶的休闲管理人才。此后,陆续有若干学术机构集结相关科系设立观光休闲相关学院,例如,铭传大学(观光学院)、真理大学(观光休闲事业学院)、澎湖科技大学(观光休闲学院)以及大仁科技大学(休闲学院)。台湾观光学院之改制(2006年)亦是这一趋势与潮流的坚实例证。

二、目前现况

在台湾地区,高等教育人才之培育由教育部门主管。其中,高等教育学校体制可分成一般大学、技专校院、专科学校、空中大学及宗教研修学院。一般大学由台湾高等教育管理部门管辖,技专校院则由台湾技术及职业教育管理部门管辖。由表1显示,台湾地区目前有161 所大专校院,其中,公立大学50所、私立大学111所(公私比1:2.22);从学校体制区分,一般大学70所、技专校院71所,其他(专科学校、空中大学及宗教研修学院)20 所。由表2 显示,所有大专校院中,有101 所成立观光相关科系;其中,公立大学21 所、私立大学80 所(公私比1:3.81);从学校体制区分,一般大学35 所、技专校院58所、专科学校8所。这些结果显示,公立大学成立观光相关科系的比例明显较低,台湾地区的许多知名顶尖大学,例如,台湾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台湾交通大学、成功大学、台湾科技大学等,皆无设立观光相关科系。

台湾地区的观光相关科系主要可分为观光、餐旅及休闲等3个次领域①曹胜雄,王国钦,张德仪,等.台湾观光休闲餐旅相关学术著作表现之研究[J].户外游憩研究,2008,21(3):81-99.。在表2中,所谓的观光相关科系(指科系名称中有观光、旅游、旅运、餐旅、餐饮、旅馆、饭店、厨艺、烘焙、航空、会展、休闲、游憩、娱乐等,但排除运动休闲、休闲运动与体育的科系)总计288 个;其中,学士班及副学士班218 个,硕士班67 个,博士班3 个。目前,博士班有一般大学体制的台湾师范大学运动休闲与餐旅管理研究所、嘉义大学营销与观光管理学系博士班以及技专校院体制的高雄餐旅大学观光研究所。

表1 台湾地区大专校院数量Tab.1 Number of colleges/universities in Taiwan,China

在台湾地区,大学科系的学门分类上共有27个学门93个学类。这些学门之中,观光相关科系多半来自“餐旅及民生服务”学门中的“旅游观光及休闲”学类、“旅馆及餐饮”学类。少数观光相关科系来自“商业及管理”学门,例如,嘉义大学营销与观光管理学系、高雄餐旅大学餐旅暨会展营销管理系、台湾海洋大学海洋观光管理学士学位学程等。由此可知,台湾地区已将“观光餐旅服务”视为一级学门,与“商业及管理学门”位列相同层次。

三、师资阵容

经笔者统计,目前台湾地区观光相关科系的教师数共计2355 位,占全台湾地区教师总人数的5%(表3),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有1347位。这些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有29.77%来自管理相关领域,20.64%来自观光相关领域,12.92%来自环境与自然资源相关领域(表4)。

四、研究能量

随着台湾地区观光相关科系之急剧增加,投入学术领域之研究能量与日俱增。为了解台湾地区观光相关科系教师之研究能量,本文选择广受学术社群使用之社会科学索引目录(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 SSCI)期刊作为数据来源。SSCI 索引目录编有“餐旅、休闲、运动与观光”(Hospitality,Leisure,Sport and Tourism)之类别。为使分析内容切合观光相关科系之特性,选取位列SSCI 的餐旅、休闲与观光期刊(排除运动领域之期刊),共计27个期刊。发表篇数之计算方式系以该篇论文至少须有一位作者任职于台湾地区之观光相关科系,亦即科系名称须有观光、餐旅与休闲之字样,才符合本文的计算标准。经查,最近10年(2010—2019年)台湾地区观光相关科系发表在餐旅、休闲与观光领域SSCI 期刊的论文篇数总计为522 篇(表5),几乎涵盖所有位列SSCI的餐旅、休闲与观光领域期刊(24/27);其中,尤以发表在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90 篇 )、Asia Pacific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87 篇)以及Tourism Management(65篇)的论文篇数最多。此外,台湾地区亦有11 位(16 位人次)杰出学者受邀担任前述餐旅、休闲与观光领域SSCI期刊的编委。

表2 台湾地区观光相关科系数量Tab.2 Number of colleges/universities with tourism-related programs in Taiwan,China

表3 台湾地区观光相关科系的教授人数Tab.3 Faculty number in tourism-related programs in Taiwan,China

表4 观光相关科系教师取得博士学位之领域统计Tab.4 Field of PhD of faculty of tourism-related programs

表5 2010—2019年台湾地区观光相关科系教师在SSCI期刊发表量统计Tab.5 Number of articles published in SSCI-listed Hospitality,Leisure,and Tourism journals by faculty in Taiwan,China

五、未来挑战

如上文所述,在过去的50 多年中,台湾地区观光相关科系得以较快发展,在学科发展方面(例如,观光科系数量、师资规模、研究产出)取得了不少成绩。由于开设观光相关科系的大专校院多为私立学校(表2),而在少子化、管理当局政策变动、全球化产业转型等诸多背景之下,私立大学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因而,这些挑战同时也是台湾地区观光相关科系所面临的挑战。

2014年,位于屏东县的高凤数字内容学院正式开启了台湾地区大专院校退场的序幕。半年后,邻近的永达技术学院也传出停办的消息。台湾地区前教育部门负责人吴思华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台湾地区的大学院校“合理数量”应为100所。从5年前开始,就有35 所大学校院因注册率偏低,被列入预警阶段的列管名单;其中,10所学校财务吃紧、传出减薪欠薪,则被列入“项目辅导”。如果没有意外,2026年至少将有50所大学消失在台湾地区的大学名册上。到时,大一新生入学人数约在17.5万至18万人之间。如何结合在地产业发展特色,进而创新求变,大学应重新思考自身亮点和角色定位,配合校务发展计划调整成研究型大学、产学型大学,或教学型大学,或两者兼具的大学,以强化其市场竞争力及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自1994年教育改革以来,台湾地区总共增加29所大学院校;同时,超过70 所专科学校升格为大学院校。过去20 年来,为了呼应社会需求,台湾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从精英教育变成普及教育,过去的广设大学政策和少子化问题,导致了台湾未来10年大学院校退场的两大关键因素。如果按照“市场自由竞争”的机制,办学绩效好的大学应没有影响。然而,早期台湾地区的大学发展,是由台湾教育部门统一制定教育政策,并挹注经费办学,“学杂费”和台湾教育部门补助是大学经费的两大来源,两者总和超过5 成。在私立学校,这一占比甚至超过8成。再者,长久以来,公立学校得到台湾当局较多的经费补助,收取的学杂费大约是私立学校的一半。基于学费成本考虑,学生多半优先选填公立学校。如今,面临少子化,学生人数整体下降,即使有部分高中生愿意以较高学费选填绩效好的私立学校,但长远来看,台湾地区私立学校的学费相对于公立学校就显得没有竞争力,未来是否会因为总体学生人数不足,演变成退场的大学都是私立学校,存留的都是公立学校,进而造成当局教育预算的沉重负担,导致大学的竞争力下降和多元性不足,接下来的10 年将是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值得关注与深思的关键时刻。

由于台湾地区受限于台湾当局法令与社会风气,私立学校募款和产学合作的收入来源远远不及公立学校。例如,企业指定捐款给私立大学,仅能扣抵10%~50%的税额;然而,捐款给公立大学却能100%抵税。对企业而言,捐款时当然会优先选择公立大学。高等教育经费预算该如何分配?齐头平等?雨露均沾?还是扶植几个世界级的顶尖大学?台湾地区的高等教育政策该如何调整将形塑未来20年后的面貌。过去10年,台湾地区各大专院校纷纷设立观光相关科系,目前已供过于求。所以,台湾教育部门明令不再同意新设观光相关科系。

最后,笔者以台湾大学前校长杨泮池受访时的一段话作为结语。他指出,“把学生人数大量减少当成高教生死攸关的‘大限’,是从学校角度看问题,这是倒果为因,因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教育好学生,而不是为了办学校。”他同时也指出,少子化的冲击是危机,也是转机,“大学的责任在培养有竞争力的年轻人,学生人数减少后,每一个学生将可享受到更多的高教资源,学校可以把学生教得更好,让学生得到更高质量的学习”。大家应该重新思考,面对全球化产业转型的浪潮,大学应该培育什么人才,学生在大学必须学哪些知识与技能,才能面对未来的挑战。

(第一作者系该校教授,第二作者系该校副教授,第三作者系该校助理教授;收稿日期:2019-10-06)

猜你喜欢

学科大学旅游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超学科”来啦
旅游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