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扬个性的初中历史课堂“法宝”
2019-12-10韩文景
韩文景
摘 要:“动中学”是落实新课标要求的“法宝”。“动中学”有五个环节:设疑激趣,识记释疑,班级展示,课堂总结,环环相扣。
关键词:个性;初中历史课堂;动中学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笔者认为“动中学”是落实新课标要求的“法宝”,它可以张扬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快乐有效学习。
所谓“动中学”,就是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那么如何进行“动中学”呢?笔者结合《民族大团结》这一具体课例进行阐述: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是“动中学”的前提
笔者在教《民族大团结》这课时,我设计了“抛绣球”的游戏活动,让学生抢绣球,然后问抢到绣球的同学,你知道“抛绣球”是哪个民族的传统吗?学生答“壮族”,由此自然导入新课。这样的导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二、识记释疑是“动中学”的基础
1.教师指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本、学习目标和有关史料,让学生对本课内容有个大致了解,并让学生在阅读中用笔标出本课的基本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年代、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历史文献等),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可板书本课的部分纲领性内容。例如,《民族大团结》这一课让学生用笔勾画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五个省级自治区、“共同繁荣发展”等内容。
2.教师以设问激疑的形式引领学生学习或教师以讲述的形式引领学生学习历史发展的线索,使学生知道本课历史的背景、主要经过和结果,本课历史人物的重要贡献或成就,本课主要历史文献的主要内容等。例如,我在上《民族团结》这课时,师生合作探究了“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党和政府为什么要提出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最后,老师强调,“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三、讨论、交流是“动中学”的核心
笔者在上《民族团结》这课时,本环节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为使我们同学进一步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内涵,老师邀请同学们作一次四川民族风情的体验。这次旅行小明与他的爸爸也参加了,旅途中小明遇到不少困惑问导游:1.“咦?为什么这些地方的州长、县长都是少数民族呢?”2.来到凉山,小明他们参加了那儿的火把节。面对着人山人海的火把节,小明提出了一个疑问“哇!今天不是法定的节假日,他们为什么也放假?”3.小明他们又来到了马边彝族自治县,小明发现那儿少数民族学生用的课本与其他地方的不一样,“他们除了学汉语,还学彝语,这是为什呢?”
先分组讨论,然后由一名学生扮演小明提出上述问题,接着分别由三个组的组长指定本组“小老师”扮演导游进行回答。
接着,小明又问导游:“国家赋予少数民族还有哪些优惠政策呢?”,再由同学们扮演导游进行自由回答。
最后,“小明”感叹道“哇!民族区域自治太好了!想怎样就怎样!”小明的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再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然后由剩余的几个组的组长指定本组“小老师”扮演导游进行回答。老师要强调“想怎样就怎样”的想法是极为错误的,它将导致民族矛盾和民族的分裂。
另外,在上《民族大团结》这课时,笔者又设计了这样的讨论题:请同学们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出谋划策。讨论后,请小组代表把讨论成果板书在黑板上。
四、班级展示活动是“动中学”的关键
班级展示活动包括:绘制历史图画、制作历史实物模型、唱历史歌曲、讲历史故事、模拟历史场景、表演历史短剧、课堂辩论组际交叉提问检测、“小老师”活动等等。
在上《民族团结》时,模拟导游就“少数民族地区风土人情、生活习惯、发展成就以及民族团结的典型事例、为民族团结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贡献”等进行解说,并接受下面“游客”(学生)的提问。
五、课堂总结是“动中学”的升华
1.以史鉴今。让学生聯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思考并自由发言,主要谈本课历史内容对指导我们现实生活,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展望未来有何借鉴意义。揭示本课的教育意义。
在上《民族大团结》这课时,请同学们列举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和事,特别是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并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献计献策,升华民族情感,师生同唱《爱我中华》。
2.师生共同归纳本课的核心内容,纠正错题或错误认识。
(1)师生共同归纳总结重要问题的答案。例如,在上《民族大团结》这课时,师生共同归纳认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新课标要求)。
(2)找一名学生板书本课提纲性内容或完成老师空缺的板书,并进行简单的讲述。其他同学在下面板书。
(3)师生合作改错题或纠正错误认识。
结束《民族团结》这课时,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作业:课后收集历史上民族交往和民族融合的史实、少数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党的民族政策、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少数民族地区今昔对比看发展等内容,以组为单位制一期简报,张贴在教室里,与同学们分享。
上述历史课堂“动中学”活动可以张扬学生的个性,是历史课堂的“法宝”。它彰显了新课标要求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初中历史教学上的创新。如果教师能组织好,运用好,布置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上以导学案为牵引,以多媒体相辅助,一定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琴.在初中历史学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农村教育.2019(35).